江蘇太倉:10萬畝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麥收開鐮、顆粒歸倉!

2021-01-10 輕鬆視角

2020年5月24日,江蘇太倉,太倉瀏河鎮桃源農場聯合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當地10餘萬畝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做好小麥收割、烘乾、入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江蘇太倉,太倉瀏河鎮桃源農場聯合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當地10餘萬畝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做好小麥收割、烘乾、入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江蘇太倉,太倉瀏河鎮桃源農場聯合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當地10餘萬畝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做好小麥收割、烘乾、入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江蘇太倉,太倉瀏河鎮桃源農場聯合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當地10餘萬畝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做好小麥收割、烘乾、入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江蘇太倉,太倉瀏河鎮桃源農場聯合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當地10餘萬畝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做好小麥收割、烘乾、入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江蘇太倉,太倉瀏河鎮桃源農場聯合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當地10餘萬畝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做好小麥收割、烘乾、入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江蘇太倉,太倉瀏河鎮桃源農場聯合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當地10餘萬畝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做好小麥收割、烘乾、入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相關焦點

  • 徐州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 顆粒歸倉笑開顏
    5月29日,沛縣張莊鎮大面積麥田收割。 5月26日,柳泉鎮6萬畝小麥全面成熟,拉開豐收大幕。 該鎮及下轄村組籌備收脫、滅茬、耕耙、打捆機械500餘臺,組織鎮村黨員幹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鎮村防火隊員等為農戶送去「一條龍」夏收服務套餐,幫助群眾抓緊收割、晾曬、運輸、秸稈滅茬還田、秸稈打捆綜合利用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預測畝產可達960餘斤。
  • 我市80萬畝小麥開鐮收割|農業機械|小麥聯合收割機|三夏|大城縣|...
    三夏至,麥收忙,6月10日,隨著大城縣小麥開鐮,全市近80萬畝小麥收割工作自南向北全面展開,開啟全市「三夏」大忙模式。在大城縣權村鎮驀門村,隨著4臺聯合收割機開進麥田作業,標誌著我市「三夏」小麥開鐮收割工作正式開啟。
  • 小麥新品種產量刷新黃淮冬麥區單產最高紀錄
    又是一年麥黃時,我國從南到北陸續開鐮收割。各地全力搶收,確保夏糧顆粒歸倉。先來看看從河南麥收現場傳來的好消息。國審小麥新品種豐德存麥20號,千畝方平均畝產達到了855.2公斤,刷新了黃淮冬麥區千畝方單產的最高紀錄。
  • 富榮生態農場 三招兒確保顆粒歸倉
    富榮生態農場 三招兒確保顆粒歸倉 2020-10-04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皖河農場午皖河農場午收收完成夏種全面展開 確保萬畝糧食顆粒歸倉
    以前人工作業,一個人一天只能播種十幾畝,而一臺無人機一小時能播30多畝,省工省時還省力。」農技推廣站站長程大強告訴記者。這是皖河農場公司首次試驗推廣無人機飛播水稻。空曠的稻田,並無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只見無人機操作手劉和武走上田埂手持搖杆,嫻熟地操控無人機。伴隨著螺旋槳的嗡鳴聲,無人機勻速低空掠過稻田,稻種均勻落在稻田裡。記者看到,不到1分鐘就完成了1.5畝稻田的播種。
  • 金麥飄香豐收忙——山東氣象部門全力保障小麥收割紀實
    山東小麥由南向北、由西向東逐漸成熟,齊魯大地一臺臺收割機在麥浪間穿梭,麥穗順著傳送帶進入脫粒箱,金色的豐收畫卷徐徐展開。截至6月17日16時,山東全省已收小麥5397.6萬畝,佔應收面積的91.4%。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保障糧食安全尤為重要。
  • 麥收觀察:種啥小麥,誰說了算?
    今年夏收中,安徽優質專用小麥達到了2298萬畝,首次超過了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的一半。現在安徽小麥的種植結構的調整由誰來操盤,田裡種啥小麥由誰說了算,請看記者來自麥收一線的現場調查。
  • 聊城610.7萬畝小麥開啟「收穫季」
    當前,全市610.7萬畝小麥陸續成熟,從南到北漸次開鐮收割。截至4日17點,全市上陣小麥聯合收割機1300餘臺,收穫小麥10.5萬畝。聊城市小麥機收大會戰正式拉開序幕。6月3日,茌平區賈寨鎮侯樓村的村民在收小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春季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 回龍鋪鎮全力做好稻穀搶收工作 確保顆粒歸倉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孫新明 喻恩來 通訊員 唐衛峰)10月10日,記者在回龍鋪鎮的田間地頭看到,一臺臺收割機來回穿梭,機頭「吃」進沉甸甸的稻穗,運輸車一輛接一輛,將搶收的金燦燦的稻穀運走,稻田裡一派忙碌的秋收景象。
  • 上官鎮:晝查夜巡、嚴防死守,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眼下正值「三夏」生產的關鍵時期,麥田禁燒、公路曬糧整治等工作也進入攻堅期,為確保「三夏」安全,上官鎮廣大黨員幹部堅持晝查夜巡、嚴防死守,確保小麥顆粒歸倉。強化宣傳教育。
  • 小麥顆粒歸倉忙夏管夏種,「五邊」秸稈清理不放鬆!
    目前,觀堂鎮8萬畝小麥經過廣大幹群、志願者協助日夜搶收,現已顆粒歸倉,「夏種」正是時機,為幫助困難戶不再為「三夏」犯愁,觀堂鎮積極組織開展一系列措施助力夏管夏種工作,積極引導全鎮7.5萬村民不失時機做好紅芋、西瓜、中藥材、蔬菜等夏季農作物的澆水、施肥、除草、防病治蟲等田間管理,真正做到夏管夏種
  • 「奶牛的麵包」每噸600元 山東麥客說麥收
    「四口人的地,一共三畝多,請農機合作社來,包括收割、處理麥稈、翻地在內,一共60塊錢。去年是70塊,今年便宜了10塊錢。」麥地的男主人戴著草帽,看起來50歲上下,說話間啟動三輪車趕回家晾曬麥子。肖丙虎告訴記者,收割、摟草、打捆、翻地,走完這四步流程,麥客的活才算幹完,農民全程只需在樹蔭下等著,開車把麥粒運走即可。如果只是收割的話,只收35元。打成捆的麥稈包歸合作社所有,還有大用處。
  • 靖州萬名黨員幹部下田助農 搶收秋糧歸倉
    ,由於陰雨天氣持續時間長,加上大部分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水稻收割、翻曬等受到極大影響。為解群眾所憂,湖南靖州縣委縣政府組織萬名黨員幹部、村幹部、民兵等深入田間地頭,幫助村民搶收、翻曬、烘烤稻穀。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打響了秋糧搶收「保衛戰」。9月24日,甘棠鎮大橋村種植大戶黃桂生因有10畝水稻無法採用收割機收割,一群身穿迷彩服的黨員、民兵隊伍挽起衣袖、褲腳下到田間,採用人工進行收割,不到兩個小時就收割完7畝稻田。
  • 小麥收穫在即,農民卻「無動於衷」,以前麥收的經歷你還記得嗎?
    現在已經進入到了陽曆五月中旬,按照我們當地的習慣,再過二十天左右就要收割小麥了。這首詩把古代農民收割小麥時的場景,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出來。對於三十歲以上的人來說,白居易詩中的麥收情景,也許大家並不陌生。在以前的時候,農民沒有拖拉機、沒有三馬車、更沒有小麥聯合收割機,大家收割小麥基本上都是靠人工。在收麥子之前先要打場,也就是在地頭上整出一塊地方,然後把地面壓實,將收割的麥子全都堆放在這裡,之後再進行脫粒。
  • 麥收正當時!全國人大代表提醒,不注意這件事兒,後果很嚴重!
    麥收正當時!全國人大代表提醒,不注意這件事兒,後果很嚴重!邢襄大地滿眼金黃,又是一年麥收忙。收穫的季節也是火災易發和多發的季節,為此,全國人大代表尚金鎖提出以下倡議:麥收正當時,收穫別大意!我倡議,廣大農民朋友在收穫喜悅的同時,務必加強防火措施,不要在田間地頭吸菸,更不能焚燒秸稈,以防火災事故發生,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 田野遍地金 顆粒盡歸倉
    全縣秋糧收割收購工作緊而有序推進       本報訊(記者 金黃璐敏)秋風蕩漾,金黃的稻穗垂掛田間。收割機在稻田裡來回作業,轟隆聲迴蕩在曠野,瑤琳鎮大洲畈糧食功能區一派豐收的景象。據桐廬興榮家庭農場負責人向毅介紹,預計今年這批水稻平均畝產逾700公斤。割下來的稻穀經過烘乾、通風等工序後,被運往縣糧食收儲有限公司進行統一收購。
  • 芷江黨員幹部助農搶收水稻確保顆粒歸倉
    金秋時節,本應是瓜果飄香,然受持續降雨天氣影響,芷江大部分水稻未能及時收割。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調度,利用18至20日的未有雨情的天氣,縣、鄉、村三級幹部紛紛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一起與時間賽跑,收割稻穀,縣委書記龔紅果更是帶頭躬身田間地頭,確保能收盡收、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