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珠寶的女人?就是她——瑪麗王后

2020-12-16 彩鑽王講彩鑽

二十世紀以來,誰是世界上擁有珠寶最多的女人?

溫莎公爵夫人、伊莉莎白-泰勒、還是現役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都不是。

如果你問伊莉莎白二世,她會告訴你:

「我擁有的珠寶,只有瑪麗王后的一半不到。」

是的,就是她,英國的珠寶女王——瑪麗王后。

有記錄顯示: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擁有的珠寶大概在300件,

瑪麗王后年輕時僅一次就收到過維多利亞女王1500件結婚禮物,

當然,這還不是瑪麗王后所有的珠寶數量!

僅加冕的那一天,瑪麗王后身上所戴的各色鑽石和寶石有近一萬顆。

相信大家已經被這些個女王名稱給搞暈了,她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既然要說英國的瑪麗王后,那就順便把英王室都來捋一捋吧。

英國王室是現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至今為止,真正意義上的意義上的英國王室有10個:西薩克森王朝(829-1016)、諾曼第王朝(1066年-1154)、金雀花王朝(1154—1399)、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約克王朝 (1461—1485)、都鐸王朝 (1485-1603)、斯圖亞特王朝(1603年-1714)、漢諾瓦王朝(1714-1901)、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溫莎王朝 (1917-至今)

瑪麗王后是漢諾瓦王朝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喬治五世的妻子。

下面是由維多利亞女王起的關係圖。第一個藍色圈圈就是瑪麗王后,第二個就是現役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了。維克多女王是瑪麗女王的祖母,瑪麗女王是伊莉莎白二世的祖母。

呼!終於解釋完這些關係了。

為什麼要說這一大篇與主角瑪麗王后無關的內容呢?

俗話說得好,要歷史地看一個人物。

為什麼瑪麗王后可以擁有這麼多珠寶?

對,問的不是「為什麼瑪麗王后擁有這麼多珠寶?」而是為什麼她「可以擁有」?

首先,她是二十世紀英國王室的掌權人和大家長,她的一生見證了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公公愛德華七世國王、丈夫喬治五世國王、大兒子愛德華八世國王、二兒子喬治六世國王、孫女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這六位英國君主的王位交替,60年的王室生涯使得瑪麗王后地位尊崇。

其次,瑪麗王后見證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空前繁榮,見證了大英國協的成立,她是大英帝國的繁盛與隕落的見證者,也是兩個大時代之間的過渡者。

承上啟下的角色讓瑪麗王后的珠寶空前豐厚,在一定程度上是英國曾經繁榮的縮影。

除此之外,瑪麗王后對於珠寶的狂熱也是重要的原因。她即位後幾「血洗」了她的俄羅斯表親的珠寶庫。因為當時俄羅斯王室諸多成員逃亡歐洲避難,並且攜帶了大量的沙皇珠寶。瑪麗王后從他們手裡買下了大量的沙俄珍寶。

同時她對各類珠寶來者不拒,購買了包括普魯士公國鑲嵌有3000顆鑽石的鼻煙壺,還會每年接受來自印度土王的無數的珠寶禮物。

說完了原因,那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瑪麗女王其人。

珠寶女王的奇幻人生

1867年,維多利亞·瑪麗·露易絲·奧爾加·克勞迪·安格斯·馮·泰克出生在倫敦肯辛頓宮。雖說是貴族少女,但是這個貴族身份卻著實辛酸。

首先她的父親泰克公爵是德國王子,且不說這個德國身份在後來的一戰期間為她帶來多大的麻煩,但就泰克公爵是王室與平民結合生下的孩子這一點,就讓等級森嚴的歐洲上流社會否認了她父親對所有的財產繼承權。

瑪麗的母親劍橋公主(Mary Adelaide)是是國王喬治三世的孫女,也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堂妹。瑪麗是長女,她還有三個弟弟,因為父親並沒有財產繼承權,全家都靠著劍橋公主一年4000英鎊的補貼生活。

一家六口的並不那麼容易,所以瑪麗一家債務重重,日子過得特別緊巴,甚至為了省錢,不得四處搬家投奔親友。

早年被排擠又不安定的生活讓年幼的瑪麗變得成熟穩重、堅忍聰慧。

寄住在義大利時,她靜心鑽研禮儀談吐,讀文學,學藝術,成為了一位非常有學識修養、安靜踏實的公主。

命運之神並沒有忘記這個聰慧優雅的女孩。

1891年,18歲的瑪麗隨著家人定居倫敦,聰明穩重的瑪麗在英國上流圈逐漸獲得認可,維多利亞女王看中她的安靜與保守,親自選定她做孫子艾伯特-維克多王子的新娘。

(維多利亞女王)

但是在婚禮前夕,艾伯特親王卻因流感引發的肺炎不治身亡。

(艾伯特王子)

一年的哀悼期後,瑪麗又嫁給了艾伯特-維克多(Prince Albert Victo)的弟弟喬治王子。

(維克多王子)

但是在詹姆斯·波普軒尼斯在瑪麗王后過世後為她寫的傳記表明,兩位王子當時都同時愛上了瑪麗,差點為此影響了兄弟倆的感情。然而,在最新公布的傳記中,當年被兩位王子同時愛上瑪麗,但是瑪麗並不愛王子。她愛的是第七代霍普敦伯爵,約翰·霍普,當時英國十分出色的政治家。

書中這樣描述這份情感:

「她對他的愛,讓她在今後都無法再去愛別人了。」

因為被維多利亞女王看中,瑪麗將要嫁入王室。

艾伯特王子去世後,喬治王子他花了一年的時間追求瑪麗。並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每3天就堅持給她寫一封信。漸漸地沉穩內斂、飽覽群書的喬治王子打動了瑪麗,維多利亞女王也是樂見其成。兩人的婚後的生活也是舉案齊眉、琴瑟和鳴。

後來,她們結婚生子,慢慢成長,肩負起更多的責任。

瑪麗是一個合格的妻子,一個合格的王后。

1914年,一戰爆發,殘酷的戰爭和巨大的社會矛盾讓歐洲的君主制岌岌可危,一直高高在上的英國王室也屢遭輿論質疑。

危難當頭,瑪麗王后決定好好利用自己的職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她一改從前英王室高高在上、不食民間煙火的形象,她陪著喬治五世親自下到工人們工作的礦區,坐著礦車,和普通民眾交談握手,讓王室變得十分親民。

她還成立了各種慈善基金會,動用王室的名義,幫兒童和軍人籌集物資。

也是從那時候起,英國王室變得親民可愛起來,拉近了與人民群眾的距離。

然而,親民的策略固然好,但這行為卻完全打破了王室那份神秘感以及曾經建立起來的威嚴形象。

這個時候需要一個可以穩固王室形象的武器。瑪麗王后想到了珠寶。

女王的珠寶箱

雖然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但是在珠寶方面卻算不上奢侈,維多利亞女王更強調以自然為美的風格,大量選用月光石、煤玉、紫水晶等半寶石。

但是瑪麗王后卻從祖父弗雷德裡克王子那裡繼承了德奧王室對於貴重珠寶的審美情趣,偏愛琥珀、祖母綠與鑽石等名貴寶石。

艾伯特王子去世時,為了安慰這位不幸失去未婚夫的瑪麗,維多利亞女王贈送了她多達1500 件禮物,包含了3 頂冠冕、26 件手鐲、44 枚胸針和15 條項鍊,全部鑲滿貴重的鑽石和紅藍寶石。

《泰晤士時報》直接評價「這是王后級的收藏!」  

瑪麗王后加冕禮之時,她所佩戴珠寶更令人驚嘆:

有人統計過,加冕的那一天,瑪麗身上所戴的各色鑽石和寶石有近一萬顆。其中那頂鑲有2200 顆鑽石的王冠,不僅鑲有重達530 克拉的庫利南第I 和63.6 克拉的庫利南第Ⅳ鑽石,還包括一顆來自印度、重達186 克拉的巨鑽光明之山。就連她所戴的項鍊, 也墜著一顆22.48 克拉的拉合爾鑽石, 更遑論她裙袍上閃耀的紅寶石與珍珠。 

因為瑪麗王后的珠寶實在太多了,我們就選一些經典的來講一講吧。

王冠

首先是王冠,全世界最漂亮的22頂王冠,瑪麗王后就曾擁有14頂。

1、The Russian Kokoshnik

這是艾伯特王子去世時維多利亞女王贈送給瑪麗的流蘇王冠,由Garrard & Co. 製作。這一頂王冠共有488顆鑽石,其中有一顆最大的鑽石重3.25克拉。

瑪麗王后去世後,傳給了孫女伊莉莎白二世。

2、The Cambridge Lover's Knot Tiara

這頂皇冠有38顆水滴形珍珠,因為王冠上鑲嵌的珍珠造型很像女人的淚滴,也被稱為「珍珠淚」。1914 年,瑪麗女王命令珠寶匠依照她祖母劍橋公爵夫人的王冠仿造了這頂王冠,冠身全部用白銀打造而成,原先頂部裝飾有珍珠,自由拆卸的款式設計使擁有者可以根據愛好隨意更換寶石的種類。

傳到黛安娜手上時,珍珠被轉換成了鑽石,拆下來的珍珠則被做成了相配的耳環、項鍊等。

3.The Fringe Tiara of Queen Mary

這一頂王冠是維多利亞女王在1893年,要求Colling wood&Co.製作的。1936 年,瑪麗王后將皇冠贈與了兒媳伊莉莎白王后。這是一款兩用型王冠,可以當王冠也可以用作項鍊。

到了1947年,伊莉莎白王后借給了女兒伊莉莎白二世在婚禮中佩戴。2002年伊莉莎白王太后逝世後,這頂皇冠由伊莉莎白二世繼承。

4.Queen Mary's Diamond Loop Tiara

在瑪麗皇后還是威爾斯公爵夫人的時候,向Boucheron定做了這頂皇冠。皇冠在1902年製造完成,一共鑲嵌了675顆鑽石,總重量為102.75克拉。

5.The Grand Duchess Vladimir Tiara

這款王冠的掛墜其實是可替換的,因而有兩個版本可以掛珍珠也可以選這個祖母綠,這些祖母綠總重為40克拉。

6、Queen Mary's Amethyst Tiara

這些紫水晶是瑪麗王后在一次拍賣會上購得,但是後來她並不十分滿意,於是將它從王室收藏中除去並將其拍賣。

7.德裡朝覲王冠

就是她頭上戴的這頂,上面一共配飾了五顆祖母綠寶石,並且每顆都價值頗高,價格麼——反正是英國王室的壓軸珠寶1911年剛做好的時候,這頂王冠上面有五個尖頂,尖頂上鑲了五枚碩大的圓形的劍橋祖母綠。雖然後來王冠上的寶石經歷過多次變更,但不變的是王冠的耀眼奪目。

鑽石系列:

1、庫裡南鑽石——全世界最耀眼的星光

庫利南鑽石(Cullinan)是世界上最大的寶石金剛石,重3106.75ct,純淨透明,帶有淡藍色調。1905年1月25日,在普裡米亞鑽礦地下9米之處發現了一塊巨大的鑽石,由於庫利南太大,當時沒有人能買得起。

1907年庫利南鑽石被獻給英王愛德華七世,後來被加工成9粒大鑽和96顆小鑽石。

「庫利南Ⅰ號」為梨形、三件中最重的一粒,重530.2克拉,有74個刻面,「庫利南Ⅱ號」為方形、重317.4克拉,「庫利南Ⅲ號」為梨形,重94.4克拉,「庫利南Ⅳ號」為方形,重63.6克拉。

病重的愛德華七世將這些鑽石送給了他的兒子喬治王儲。人們紛紛猜想,他或許要將鑽石鑲在自己即將登基用的王冠之上,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他將庫利南鑽石送給了瑪麗王后。

全世界都看到了這位沉默王子對妻子的深愛,那位很少笑的王后,儘管總是穿著黑色或灰色的裙子,身上卻閃耀著全世界最燦爛的光芒。

加冕禮之前,新喬治五世親自地召來了王室珠寶師,不厭其煩告訴他:這兩顆,要鑲在王后的皇冠上;這一顆應當做成她最喜歡的紅桃形胸針。

喬治五世去世後,瑪麗王后將那顆全世界最大的庫利南鑽石從自己的王冠上摘下,鑲在愛德華國王權杖上。

庫裡南三號(94.4克拉)和四號(63.6克拉)拼成了胸針

實際上在拼成胸針前,三號和四號最先出現的地方是在1911年用的加冕冠。

庫裡南五號,18.8克拉,也是做成了胸針。

另外尚有96顆小鑽石,已分散在世界各地共重8克拉。

2. 光明之山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與印度的交易中發現了「光明之山」。當時印度國王命令13歲的達立普·辛長途奔波4000英裡,隨著東印度公司一起前往英國,將「光明之山」呈獻給「日不落帝國」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最早將「光明之山」當作胸針

1852年,英國宮廷礦物學家丁·坦南特再次磨礪了這顆鑽石,令它更加美豔照人,重量則減到了現在的105.6克拉,被瑪麗王后鑲在王冠頂部十字架上。

其他名貴寶石:

祖母綠

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劍橋-德裡朝覲皇室套裝」了,這個套裝歸屬瑪麗王后所有,其中包括五件單品,分別是德裡朝覲皇冠、德裡朝覲項鍊與德裡朝覲胸針以及劍橋祖母綠胸衣與劍橋祖母綠胸衣短項鍊。

這其中的劍橋祖母綠是來自於瑪麗王后的母親劍橋公主Mary Adelaide的祖母綠套裝裡。

而「德裡朝覲」則是指在印度還在英國統治時期,喬治五世與瑪麗王后去印度首都德裡舉行加冕禮,當地土王送給她的那些祖母綠寶石,後來這些寶石搭配原來的祖母綠,被做成了一套皇室套裝,就被成為劍橋-德裡朝覲皇室套裝。

把這個套裝戴全的當然只要瑪麗王后,她去世後這些珠寶被分散在不同的皇室成員手裡

1.德裡朝覲祖母綠項鍊

這條項鍊由8顆圓形的綠色祖母綠構成,周圍鑲嵌有鑽石。最突出的特點是前面垂下的兩條吊墜,

除了吊了一顆巨大的劍橋綠寶石之外,還有一顆梨形的庫裡南大鑽石。瑪麗王后去世後,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最愛的珠寶之一,從年輕戴到老年。

2. 劍橋祖母綠短項鍊

這一條劍橋祖母綠短項鍊由14顆圓形祖母綠組成。

後來被送給了黛安娜王妃當結婚禮物。

所以如今能看到黛安娜在多個場合佩戴劍橋祖母綠短項鍊的照片,最聞名的一次是她把這條項鍊戴在前額上,非常有異國風情,一下炒紅了這條項鍊,故它還有個名字是「黛安娜王妃短項鍊」。

3.德裡朝覲胸針

是瑪麗王后與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最愛的胸針,並且多次配戴,上面的配飾也是一顆價值連城的祖母綠。

4.粉色海螺珍珠的胸針

這枚胸針瑪麗王后一直很喜歡經常佩戴,但是在喬治五世去世後瑪麗王后就不再佩戴,並且將它贈送給了瑪格麗特公主。

結尾

瑪麗王后在世時,這些奢華的寶石沒有給王后帶來負面的影響。

在維多利亞女王的光輝下,當時的英國正是世界的中心,

珠寶光芒與輝煌正代表著帝國的強盛與威嚴;

而在戰爭中,王后的珠寶讓她平添了懾人心魄的魅力,為衰弱帝國的民眾帶來了了些許自豪感。

瑪麗王后去世後,這些珠寶卻是留給英王室的財富、制服和鎧甲。

經常看到各種「珠寶無用論」,本人是不認同的。

各花入各眼,不愛者看到的是一塊石頭,

愛之者看到的是奢華靚麗珠寶及背後承載的佩戴者不盡言說的動人故事。

rosycloudsdiamonds一樹繁花胸針

相關焦點

  • 世界珠寶最多的女人原來是她?手上閃耀的珠寶能照亮半個地球!
    女人對珠寶的熱愛是沒有止境的,如果說起世界上擁有珠寶最多的女人,你會第一個想到誰?摩納哥王妃…還是更壕氣的英國女王? 如果真想到的是她們,那你就錯了。英國女王曾有過一句話:「我的珠寶只有瑪麗皇后的一半不到。」那麼壕氣的英國女王竟都甘拜下風?這位瑪麗皇后到底是誰啊?
  • 她是世上坐擁珠寶最多的女人,一顆珍珠值2億,英女王也望塵莫及
    珠寶似乎具有某種神奇的力量,能讓世界上所有女人都為之著迷。世界上許多著名珠寶都珍藏在王室中,比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她繼承了先輩的各種美麗飾物。 1953年,伊莉莎白二世加冕時佩戴了由25顆枕形鑽石和一顆重達22.48克拉的水滴鑽石組成的名貴項鍊,在鑽石的映襯下,女王高貴又典雅。
  • 世界上最多珠寶的是她,英國女王也甘拜下風,連衛冕王冠都是她的
    世人都認為英國女王是世界上珠寶最多的女性,但事實上她的珠寶大多是繼承於她的奶奶,也就是知名的瑪麗王后。她是喬治五世的妻子,在當時她得寵於喬治五世,並且獲得了諸多珠寶,而在裡南這一個擁有著最多鑽石儲量的地方被獻給了英國王室之後,瑪麗王后更是獲得了令人羨慕的珠寶儲存,而且她也非常擅長於利用珠寶打造出能夠點綴她美麗的飾品。說起英國女王繼位當上女王的時候,她戴在頭頂上的那一個加冕王冠,是不是覺得非常炫目呢?
  • 全世界珠寶最多的女人,是她
    作家Leslie Field在《女王的珠寶》這本書中曾經做過一個統計,說女王大概擁有14頂冠冕、34對耳環、98個胸針、46條項鍊、37隻手鐲、5個吊墜、14塊手錶和15個戒指……說她是「當今珠寶最多的老太太」,其實也不為過。
  • 世上最多珠寶的女人?全世界22頂最漂亮王冠,她曾擁有14頂
    在王室的肖像畫中瑪麗王后總是以穿戴雍容華貴的珠寶示人,全世界最漂亮的22頂王冠,她曾擁有14頂。有人曾說過:「瑪麗皇后手中閃耀的珠寶,曾照亮過半個地球!」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這位神秘的瑪麗皇后和她的珠寶的故事。
  • 在斷頭臺上向劊子手道歉的那位王后,她的珠寶拍賣了3個億
    說到底,那個「窮奢極欲」的瑪麗·安託瓦內特,那個「禍國殃民」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只不過是一個用狂歡對抗著空虛的女人。——遇言姐知乎上,有一句大家很愛引用的話: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 王后公主都青睞哪些珠寶大牌?【圖】
    麥蘭瑞家族工坊內至今仍傳承著對職業的熱情和非凡的手工技藝,繼承著傳統純正的歐洲珠寶製作工藝,被稱為「王后的珠寶」。VanCleef&Arpels自其誕生之日起便一直是世界各國貴族和名流雅士所特別鍾愛的頂級珠寶品牌。
  • 泰國王室女人又有王冠又有珠寶,柬埔寨王室女人望塵莫及
    但是泰國王室和柬埔寨王室截然不同,泰國王室的女人穿金戴銀,珠光寶氣,而柬埔寨王室女人相形見絀,望塵莫及,形成鮮明的對比。先說說泰國詩麗吉王后,詩麗吉王后有很多頂王冠,比英國王女和汶萊王后都多,不但從數量上取勝,也從質量上取勝。另外,詩麗吉王后還有很多鑽石項鍊和寶石項鍊,各式各樣的胸花,光彩奪目。
  • 卡米拉:一個在「王儲的妻子」中擁有最多珍珠choker的女人
    那歐洲王室倒是可以做一檔《王儲妻子的珠寶》,邀請各國太子的妻子,在節目中展示自己擁有的珠寶,順便嗑嗑瓜子玩玩真心話大冒險,說說自己珠寶背後的故事,聊聊王室那些被隱藏的辛辣八卦,收視率估計會爆表吧~這檔節目可以邀請的人有五位: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列支敦斯登王儲妃蘇菲、丹麥王瑪麗王儲妃,挪威梅特王儲妃,以及盧森堡大公儲妃史蒂芬妮
  • 泰國王室珠寶,一戴一整套,詩麗吉王后的華麗珠寶
    昨天咱們說了日本皇室的珠寶,被吐槽寒酸、可重複利用、複製粘貼。今天就來說下泰國王室的豪氣版珠寶,在泰國擁有最多珠寶的,要屬被前國王蒲美蓬獨寵了一生的詩麗吉王后。    詩麗吉王后年輕時一度被稱為「最美王后」,她長相清純,氣質可人,出生也是非常好,最讓人羨慕的是她嫁給了擁有一夫多妻制的泰國國王,而國王卻是為她執行一夫一妻的幸福愛情。
  • 因為珠寶被推上斷頭臺的悲情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
    人人都知道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是個「赤字王后」,揮霍了整個國庫,所以最後被推上斷頭臺,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女人的生活裡都有什麼,這取決於她生活的圈子。瑪麗·安託瓦內特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與皇后最小的女兒,14歲嫁到法國。
  • 世界上擁有鑽石最多的女人,你知道是誰嗎?
    一說到鑽石,沒有那個女人是不愛的,而世界上擁有鑽石最多的女人,你知道是誰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她的故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皇冠如果說世界上每個女人都愛鑽石的話,那麼最愛鑽石的女人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二世是18世紀,超級帝國唯一的女皇,領土面積橫跨亞洲歐洲兩個大洲,那麼這樣一位女皇
  • 加勒比海的饋贈——海螺珠,瑪麗王后和女神泰勒都曾為它傾倒
    很多朋友對於珍珠的下意識反應就是便宜,沒有疫情之前很多朋友或者家裡的老人都喜歡去海邊旅遊,然後在回程時總會多多少少的帶上一個海邊的特產——珍珠。當然,很多朋友也都知道,現在旅遊地區的珍珠首飾很多都是人工養殖的,直白地說,並不值多少錢,買回來就是圖個開心。
  • 於女人而言,珠寶意味著什麼?為什麼珠寶如此重要?
    或許是天性使然,對於女人而言,變美是最重要的事情,沒有之一。變美的方式有很多種,奢享會小編將挑選其中的一點進行分享,那就是珠寶。珠寶對於女人而言意味著什麼?女人為什麼喜歡珠寶? 珠寶沉默不語,卻比任何語言更能打動女人心」,由此可以看出珠寶對於女人的意義是多大。
  • 泰國王后詩麗吉:擁天下所有女人羨慕的愛情,偏愛了兒子
    至於年輕的保鏢那就是人生插曲。愛情神話二人當年郎才女貌,情投意合,是何等的美滿鴛鴦。一起經歷政變危機,志同道合,兩人榮辱與共,風雨同舟,國王對王后情深義重。有人說她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珍寶的王后。蒲美蓬國王當年有兩大愛好,一個愛好是喜歡為她四處採集購買珠寶,表達愛慕之情。詩麗吉每次外出,總是佩戴新的珠寶,令她更加魅力非凡。另一個愛好就是照相,喜歡為自己的妻兒照相,而且照壞了也不捨得扔掉。偏向兒子但是,經歷危機和艱難,人到中年,兩人感情卻出現了瑕疵。
  • 王后被送上斷頭臺,無意踩了劊子手一腳,說了一句話至今成為美談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裡說:「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這位美麗又悲情的「斷頭王后」,就是前奧地利公主、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之妻,瑪麗·安託瓦內特。瑪麗擁有著一位任性公主的所有特點:愛玩、愛美、奢侈至極。不僅僅在政治上毫無建樹,她還有「赤字夫人」的名聲,有她在的法國宮廷,整日整夜開辦著舞會,無數昂貴的珠寶和時裝湧入她的宮殿,奢靡的風氣席捲了整個貴族圈。最誇張的一次,是路易十六為了給瑪麗王后一個驚喜,再度修建了小特裡亞農宮,而王后自己也在此基礎上做了各種改建。
  • 董子云評《審判王后》︱被斷頭的瑪麗與被審判的歷史
    作者以共同的體驗為出發點,以一個女人、一個經歷審判的女人和母親為主線,展開了他的「歷史尋寶」,用一系列異質且難免有過篡改的敘述重構了一場審判。可以說,這是一部帶有感性的歷史,一部有血有肉的歷史。作者避開了意識形態爭議,描繪了一個個原本不相干的人,講述了他們如何因為大革命,最後坐到了同一個法庭上。
  • 法國版「何不食肉糜」,真相是被流言纏上的法國斷頭王后?
    不同的是,法國版故事中,主人公是王后。法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託瓦內特。在人生最後階段,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雙手被縛,忍受著圍觀人群對她的羞辱。她一直保持平靜,即使知道她已經必死無疑。人們都說瑪麗·安託瓦內特不愛護自己的子民,是法國君主歷代王后中品行最差的一位。理由之一就是那句著名的「讓他們吃蛋糕吧!」無論瑪麗·安託瓦內特如何不合格,「讓他們吃蛋糕」這種不知民間死活仿佛白痴一樣的話語,絕對不是瑪麗·安託瓦內特說的話。這種事情從來沒有真實發生過。
  • 黛安娜生前最愛的王冠,只傳給未來王后人選,現在由凱特多次佩戴
    黛安娜王妃出身名門,她雖然年紀尚小但是氣質一直不凡。她也深知珠寶對於女性來說就是時尚品味和氣質的體現,她曾說過:"如果女人只能擁有一顆珠寶,那必定是珍珠。"而她在離開英王室時很想帶走一件珠寶,瑪麗王后最喜歡的一頂王冠——瑪麗皇后情人結,也被稱為"珍珠淚"。
  • 法國的傳奇皇后:瑪麗皇后的一生,背後牽著著多少故事
    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被送上斷頭臺,曾經耀眼奪目深受民眾喜愛的瑪麗王后,這個時候萬人唾罵。她被執行死刑時,路易十六已經先她一步離去,而她的兒子、女兒背叛了她,在她身上安上令人不齒的罪名。當時好像所有人覺得,只要這個女人死了,我們的國家就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