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寧波人,這是寧波的交響樂團,我為此感到驕傲。我們一起見證了歷史,創造了歷史。」
昨晚,當觀眾耳熟能詳的「貝九」落幕,寧波交響樂團長達5天的馬拉松式演出也正式完美收官。31歲的青年指揮家俞潞站在舞臺中央發出五天來唯一的「聲音」——
「最要感謝的是我們這個國家,如果沒有政府和國家的防疫的勝利,我們不可能在這裡有這樣的創舉。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
這是亞洲指揮家和亞洲樂團第一次對這項古典樂屆的「馬拉松比賽」發起挑戰,俞潞是全球嘗試這一挑戰最年輕的指揮家。
而寧波交響樂團攜手國內知名視頻彈幕網站bilibili(以下簡稱B站)對演出進行全程視頻直播,在全球範圍內也屬首創。
打造2020年中國最大的古典音樂盛事
「2020年年末,中國樂壇最大的盛事不在北京,不在上海,而在寧波!」聽完演出,三聯《愛樂》雜誌資深撰稿人賀秋帆這樣評價。
作為寧波交響樂團成團五年來的見證者之一,賀秋帆一直關注著這支年輕樂團的成長。「在俞潞的指揮棒下,寧波交響樂團有了較大的進步,或者說經過25天的排練,聲音美學提升了一個級別,這其中尤其以弦樂組特別是小提琴聲部的合奏境界最是耀眼。」
近一個月來,俞潞和全團90多位演奏員為這場演出全力以赴地排練,希望用精湛的技藝向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致敬,向全國古典樂迷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我跟歐洲的同行,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的朋友聊起我們的全集計劃,他們也肅然起敬,即使這個行為很瘋狂,但也足以令人振奮,全世界敢這麼做的樂團也沒幾個,事實上敢於這麼應對挑戰的國內只有我們寧交,這個角度看,寧交目前創下了一個中國第一。恐怕也是亞洲僅有的。」在俞潞看來,疫情之下的2020年,國外的很多演出邀約都取消了,家鄉的交響樂團和自己,迎來了一次最好的「遇見」。
俞潞說,指揮和樂隊就像談戀愛,雙方投入進去才能達到你要的或者更高的高度。這一次,他要讓年輕的寧波交響樂團演奏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而通過B站進行全程視頻直播,在全球範圍也是首創,俞潞表示,「B站上的古典樂愛好者是全國最為集中的,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生態。這次演出是一次強強聯合。」
反響強烈!超過200萬人在線上觀看
9月23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完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之後,俞潞在現場宣布,為了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今年12月他將和寧波交響樂團合作,在五天的時間裡完成9部貝多芬交響曲的演繹。並且將通過B站全程直播。
這是一個讓全國樂迷沸騰的消息。來自上海、廣東、陝西等地的樂迷,直接把諮詢電話打到了寧波交響樂團辦公室,「貝多芬全集音樂會什麼時候開票?」「怎麼購買?」五場演出上座率均達到70%以上。
上海樂迷趙文麟在上海聽過兩場寧波交響樂團的演出,讓他下定決心提前一個月買好套票,專程趕來寧波,「以前我去北京、廣州、武漢聽音樂會,還是第一次來寧波聽,這五天來我已經把酒店到寧波大劇院的路線走得很熟了。」趙文麟曾在1985年和2017年兩度聆聽貝多芬交響樂全集,在他看來,成團五年的寧波交響樂團已經具備了一個成熟交響樂團應有的水準,尤其長笛和小提琴演奏員十分出彩,「俞潞背譜指揮,這對指揮本人的技術和涵養要求都很高,不愧為傑出青年指揮家,很精彩。」
在線上,13日首場演出開始後,B站的直播人氣就達到60.6萬,登上熱搜榜第6位。之後每一晚都有很多連續打卡的觀眾和新的用戶來到直播間觀看。第三晚起,演出受到了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的關注,他們開始在直播首頁推薦「線上音樂會之『遇見貝多芬』」,為更多古典樂迷建立觀看平臺。
不僅是舞臺上的樂團讓人驚喜,也有資深樂迷寫下對寧波劇場氛圍進步的感受,「寧波的觀眾也在跟著寧交一起成長,七月的演出,還有觀眾在章節間鼓掌,而今天全場氣氛感人,指揮的氣息清晰可聞,真的要給寧波鼓掌!」
向年輕一代傳遞交響音樂的魅力
「五年前的今天,第一位團員來寧交報到;五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可以五天連續演奏貝多芬九部交響曲。感謝每一位寧交團員,因為我們年輕,一切皆有可能。特別要感謝俞潞,這個笑起來真好看的大男孩,他是我們寧波人的驕傲。」當《歡樂頌》響起,寧波交響樂團負責人童銘忍不住淚流滿面。
90多位畢業於國內外知名音樂學府的演奏員從世界各地來到寧波,五年的成長,讓他們敢於向「亞洲第一次」挑戰。
在連續舉辦高端音樂會演出、推進樂團品牌建設的同時,寧波交響樂團也把目光投向了針對市民開展的高雅藝術普及活動。由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寧波交響樂團藝術總監俞峰主講的「立德樹人 美育啟智」高雅音樂普及暑期大師公開課自2017年首創以來,已成為了全國知名的美育教育品牌;樂團的各類音樂普及活動也收效頗豐:通過鄞州赫德國際學校、江北中心小學、鄞州古林鎮小學等校區培訓班的開設,指導寧波市青少年交響樂團排練等活動,播散音樂種子,為寧波音樂之城培養後備力量;通過在寧波圖書館、樂團演藝廳定期舉辦音樂普及講座和名曲導賞,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雅藝術的需求。
在這次演出過程中,寧波交響樂團攜手B站在寧波大劇院後臺設立了「第二直播間」,指揮俞潞、寧波交響樂團的演奏員和B站知識類UP主嚴伯鈞等嘉賓在演出間歇與觀眾交流觀看感受,普及古典樂知識。把「為什麼銅管樂手吹到一半要倒『口水』」「為啥電影中反派都愛聽貝多芬」「名言『扼住命運的咽喉』是怎麼來的?」「貝九為何成為古典樂的『死亡魔咒』?」等問題一一道來,普及音樂之美的同時,也拉近了古典樂和年輕人的距離。(記者 林旻 湯丹文 通訊員 陳挺)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