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賽龍舟!這樣的龍舟比賽你見過嗎?

2021-02-13 央視新聞

賽龍舟發源於中國,興起於漢代,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項目,多在端午節舉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承了兩千多年的龍舟運動和龍舟文化逐步流傳至海外,並被世界各地人民接受和喜愛。

維多利亞港——龍舟賽從這裡走向世界

維多利亞港,一個見證了香港歷史變遷和經濟發展的文化地標,也是龍舟賽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起點。1976年,世界上第一次國際性的龍舟賽事在這裡舉行。 

此後的三年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陸續開始效仿香港,開展龍舟運動。

1979年,北美的第一屆龍舟節在美國波士頓的查爾斯河畔舉行;1989年,德國漢堡舉行了首屆龍舟節,龍舟運動從此紮根歐美。

從亞洲到北美洲、從歐洲到非洲、從拉丁美洲到大洋洲,龍舟「熱」席捲全球。

中國香港龍舟總會主席鍾志樂介紹,現在的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大約有5000多運動員來參加,而1976年可能只有500至1000左右的運動員參賽。

龍舟賽——多層次展示中華文化的盛會

龍舟賽看似是比賽,實則是中華文化展示的盛會。在海外舉辦的龍舟節多以龍舟賽事為載體,全方位多層次地向當地民眾展現中華文化,如舞龍舞獅、少林功夫、傳統舞蹈、中國旗袍、京劇、傳統手工藝和中華美食等,受到各國人民的歡迎和喜愛。

在距第一次國際龍舟賽舉辦已經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世界上已經有超過8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龍舟賽。賽龍舟所象徵的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精神,正是這項中國古老運動流傳至今、影響廣泛的魅力所在。

龍舟飄移、迷你龍舟、冰上龍舟

這樣的龍舟賽你可能沒見過

傳統的龍舟比賽,競賽的水道多是寬闊的河道,賽道筆直,長度幾百米到上千米不等,多人參賽,但也有與眾不同的龍舟賽。我們一起去看看!

龍舟飄移 彎道龍舟漂著劃

在廣東佛山的疊滘鄉,因其特殊的水路環境,當地的龍舟賽格外與眾不同。在這個有著數百年歷史的村莊裡,河湧水網綿延20多公裡,且多彎多橋,最窄處不過3、4米,平均寬度不過6米。

因此,疊滘鄉龍舟賽的參賽隊伍需在300多米長的S形水道上折返完成比賽,而因龍舟過彎時的劃法頗似賽車場上的飄移,這裡的賽龍舟又被稱為「龍舟飄移」。

獨木龍舟 苗族龍舟站著劃

在貴州黔東南苗族的龍舟節上,選手們所滑的龍舟完全沿襲了史料上所記載的獨木舟——舟身造型狹長,最寬處不足1.5米,因而選手們所採用的划槳方式也獨樹一幟——站立俯身劃漿。

迷你龍舟 「龍蝨」個人賽

在廣東佛山順德區有一種罕有的龍舟!龍舟全長僅3.3米,當地人稱這種小龍舟為「龍蝨」,比喻船小得就像龍身上的蝨子一樣。

也正是因為船小,別的地方的龍舟賽都是喊著號子擂著鼓團隊作戰,而順德的迷你龍舟賽卻是一個人泛舟的個人戰。

現代科技 機器人也賽龍舟

佛山的「龍蝨」雖小,卻還能容納一人划行,而江西新餘的龍舟已經小到沒法靠人劃了。

在這裡一年一度的機器人龍舟大賽上,來自高校的選手們通過無線遙控裝置,操縱各自的龍舟在水道上馳騁競速,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

冰上龍舟 冬日寒意無所懼

前面的龍舟還是在水裡劃。可下面這個地方的龍舟賽,已經移師到了冰上面。2017年2月,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的北美首屆冰上龍舟賽吸引了60支隊伍參加,約10萬人觀賽。

作為傳統龍舟項目的創新和延伸,冰上龍舟在保留技巧性與競技性的同時,打破了龍舟運動的季節局限。

監製/唐怡  主編/張天宇

編輯/史萌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古田端午節賽龍舟活動什麼朝代開始的?
    古田端午節賽龍舟活動什麼朝代開始的? 民國時期,古田城關每年都在劍溪舉行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活動。比賽時間從農曆五月初五至初十。每條龍舟安排舵手、鼓手及橈手共16人,參賽龍舟多達20條。 解放後,城關地區一年一度的龍舟賽,按街道和城郊村落分別舉辦,直至1958年縣城搬遷為止。水口、灣口、溪嵐、平湖的龍舟賽從不間斷。
  • 端午節賽龍舟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國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臺灣都廣泛流行龍舟競渡(又叫賽龍船)的節日風俗。唐代詩人張建封在《競渡歌》中記述過當年賽龍船時熱烈場面,其中有「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的詩句。
  • 貴州多地取消龍舟比賽 保留「下水」傳統儀式
    貴州多地取消龍舟比賽 保留「下水」傳統儀式 2020-06-26 01:03:42 參與互動   貴州多地取消龍舟比賽 保留
  • 端午節賽龍舟為什麼要敲鼓?
    又是一年端午時,龍舟競渡粽飄香鼓聲三下紅旗開,金龍躍出浮水來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 順義仁和鎮斬獲龍舟大賽冠軍
    本報訊(記者 王斌)近日,2020年北京市龍舟大賽暨順義區「牛欄山杯」龍舟賽在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來自東城、豐臺、大興、順義、懷柔、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及社會報名的23支參賽隊伍賽龍舟。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仁和鎮復興村龍舟隊獲得北京市龍舟大賽冠軍,以及順義區250米直道競速、500米直道競速第一名等獎項。據悉,復興村龍舟隊組建於2010年,至今連續九年蟬聯順義區龍舟賽冠軍,並先後取得了北京市端午節賽龍舟全民健身活動250米、500米冠軍;京津冀龍舟挑戰賽500米季軍;全國龍舟邀請賽第五,北京市首屆冰龍舟100米直道賽冠軍和200米直道賽亞軍的歷史好成績。
  • 端午節至,你知道為什麼要端午節賽龍舟嗎?「皇家」又是如何過端午呢?
    端午時節,看一場龍舟展演是不可錯過的活動。端午節與龍舟有關的習俗,你了解多少呢?龍舟展演(圖片來源:資料圖)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早在戰國時代,「龍舟競渡」就已經存在。端午節當日,通常會舉辦應節宴、應節戲及福海龍舟競渡等系列酬節活動。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一、初四和初五這3天,乾隆都在上午到圓明園福海西岸望瀛洲觀看鬥龍舟,並於龍舟競渡後,到同樂園聽戲、進晚膳。有時為了某種政治需要,皇帝也特允一些外藩王公和外國使臣入內同觀,被視為殊榮。每年的龍舟競渡均在圓明園福海西部舉行,線路為南北方向,長約600米。
  • 貴州多地取消龍舟比賽,保留「祭龍」「下水」傳統儀式
    與此同時,部分龍舟活動的傳統儀式保留,一些小範圍的替代活動受群眾青睞。苗族群眾在貴州省臺江縣施洞鎮清水江上賽獨木龍舟 楊文斌/攝端午節賽龍舟在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傳統,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通過嚴格防控,貴州省的疫情很早就得到控制。
  • 貴州:多地取消龍舟比賽 保留「祭龍」「下水」傳統儀式
    與此同時,部分龍舟活動的傳統儀式保留,一些小範圍的替代活動受群眾青睞。端午節賽龍舟在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傳統,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通過嚴格防控,貴州省的疫情很早就得到控制。「鎮遠的賽龍舟自明清以來就已遠近聞名,每年端午節賽龍舟時,觀看人數都在十萬人以上。」
  • 融安龍舟故事上央視!40多年的龍舟比賽歷史你都知道嗎?
    丨圖文來源:中國共產黨融安縣委員會宣傳部、柳州市群眾藝術館丨原文標題:【關注】今天早上,CCTV-1《生活圈》欄目向你講述融安龍舟的故事!
  • 龍舟音樂會創新「直播+龍舟文化」
    近日,一場以「龍騰古粵·一水同舟」端午龍舟音樂為主題的線上音樂會在廣州市車陂村啟動。通過「直播+龍舟文化」的形式來演繹和呈現廣州龍舟音樂藝術的魅力,講述傳統文化背後的故事。據統計,直播觀看人數超10萬人。
  • 景盛源綠雕丨綠雕廠家端午龍舟還能這樣玩?「綠雕龍舟」花樣龍舟
    端午龍舟還能這樣玩?「綠雕龍舟」和花式龍舟帶你過端午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賽龍舟、包粽,這是兩千年來的傳統和習俗,逐漸演變的只有粽子的餡料和龍舟的樣式。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關於龍舟的故事。傳統龍舟一說到龍舟,人們立刻能夠想到賽龍舟的歡愉場景,以及木質的大大的龍舟在水中飛速穿梭的場景,一艘比賽用的「中龍」最多可容納42人,長度23-25米,製作材料多為坤甸。
  • 龍舟大賽在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 順義仁和鎮斬獲冠軍
    原標題:順義仁和鎮斬獲龍舟大賽冠軍 本報訊(記者 王斌)近日,2020年北京市龍舟大賽暨順義區「牛欄山杯」龍舟賽在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來自東城、豐臺、大興、順義、懷柔、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及社會報名的23支參賽隊伍賽龍舟。
  • 2016廣州端午節賽龍舟活動什麼時候開始?
    6月15日有國際龍舟邀請賽:2016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時間地點 哪裡看最好?  泮塘起龍船。會議通報了今年廣州市端午龍舟活動摸查情況,預計將有1000多艘龍舟在全市8個區140多個景點舉行活動,其中競賽景點10個,觀眾人數累計達39萬多人次。  據悉,今年廣州市龍舟活動將於6月3日在天河區車陂湧景點開鑼,6月12日在荔灣區茶滘村景點收鑼,前後歷時十多天。其間,廣州警方將協調1萬多名安保力量投入到龍舟安全保衛工作中,廣州水警將派出200多艘次的執勤船艇協助各區做好安保工作。
  • 北京市龍舟大賽順義復興村龍舟隊奪冠
    9月12日,2020年北京市龍舟大賽暨順義區「牛欄山杯」龍舟賽在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仁和鎮復興村龍舟隊獲得北京市龍舟大賽冠軍以及順義區250米直道競速、500米直道競速第一名。來自北京市東城區、豐臺區、大興區、順義區、懷柔區、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及社會報名的共23支參賽隊伍近400人上演龍舟比拼,展開激烈角逐。
  • 曾吸引10萬人的廣州車陂端午龍舟景,賽舟吃龍船飯,場面堪比春節
    另外,「車陂村扒龍舟」項目曾入選廣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車陂龍舟到底有多好看?車陂端午龍舟文化底蘊到底有多特別,有多深厚?含笑孤煙直為大家細數車陂龍舟之「最」!有史可究的車陂村龍舟文化至今已有150多年,1868年,車陂蘇氏後裔建造「龍船公」——東坡號。自此以後,車陂龍舟文化一直在村中開花結果並傳承開來。
  • 中國龍舟名城溫州的亞運夢——訪中國龍舟協會副主席、浙江省龍舟...
    王主席:確確實實,溫州人對龍舟的認識是與生俱來的,特別是四、五十歲以上的成人,都參與過龍舟活動,對龍舟有深刻了解。端午節地方上開展的划龍舟比賽活動是溫州人童年的美好記憶。正如你所說,溫州人對龍舟是有特別情結的。溫州龍舟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一年下來大概有2千多條龍舟下水,全市各縣(市、區)有一百多個龍舟俱樂部。
  • 龍舟漫畫開獎啦!還有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周六揮槳等你來!
    大家端午都去看龍舟了嗎?沒看過癮的街坊們看這裡!2019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來了~今年龍舟賽的主題是「五洲百舸匯花城 灣區建設譜新篇」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24支隊舞參賽△去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在中大北門廣場至廣州大橋之間的珠江河段舉行(資料圖,圖據信息時報)今年的比賽共設4個項目,分別是傳統龍舟600米直道競速、22人龍舟600米直道競速、彩龍及遊龍。
  • 端午龍舟賽告假!聽外婆講回自己外婆家看賽龍舟,睹現今龍舟風採
    今年因新冠疫情,久負盛名的中國——東協(南寧)國際龍舟邀請賽正式向南寧市民「告假」,暫緩舉行。明天就是端午了,看不了龍舟,聽聽鹿鹿家外婆講古(南寧白話,講故事)吧。外婆93歲了,講起自己小時候,端午隨母親回外婆家看「扒龍船」的古仔(龍舟競渡,亦稱賽龍舟,南寧人俗稱「扒龍船」。
  • 今年信都鎮龍舟比賽取消
    每年端午節信都鎮的龍舟比賽受到大家的喜愛但今年受疫情影響信都鎮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取消今年的龍舟比賽活動信都鎮人民政府2020年6月18日端午節龍舟賽作為賀州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是一項具有濃鬱當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也是「媽祖文化」和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龍舟精神」的傳承。
  • 蘭溪龍舟甲天下
    確實,唐代以來,我國的龍舟活動日益興盛。為了追求完美,各地對船身的製作、場面的設置以及划船方法,無不千方百計地標新立異創造驚人之作。我見過不少地方的龍舟,也見過不少江河中的龍舟賽事,往往是初看上去似乎也有閃光放亮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