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4家銀行破產,國家規定儲戶最高獲賠50萬,但這2種情況不賠

2020-12-26 企業先鋒

文:餘周

說到銀行,在人們的心目中,銀行一直都是儲蓄的最佳場所。無論是從安全的角度,還是從能夠獲得穩定利息的角度來看,銀行一直都受到人們的信任。據了解,我國儲蓄總額已接近200萬億元人民幣,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儲蓄大國。這一數據不僅表明了,我國老百姓愛存錢,同時也反映出了老百姓對銀行的信任。很多人把錢存在銀行都是為了資金的安全,以此避免財產損失。

然而,銀行作為人們心目中最安全的存款場所,其實也會遇到危機。早在1998年,我國就有第一家銀行,海南發展銀行破產。直到今年11月,我國又一家銀行包商銀行也正式宣布啟動破產程序,成為了我國第四家宣布破產的銀行。長期以來,銀行一直都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地方,承載著十幾億中國人民的存款。同時,我國的銀行也是由國家嚴格監管的行業,因此很多人都難以理解,為什麼我國的銀行也會出現破產的情況。

事實上,大多數銀行破產都是因為資金鍊斷裂問題,從而導致無法償還債務,最終不得不宣布破產。而我國允許銀行破產的規定,其實是2015年才正式出臺的。當時國家開始允許設立民營銀行,但同時考慮到這些銀行可能出現經營不善的問題,於是提前安排了銀行破產的後續措施。

同時,部分國有銀行因為有國家保底,也出現了「瘋狂放貸」來賺錢,一旦出現虧損,就由國家負責。因此,為了防止國有銀行隨意放貸、以及壞帳問題,破產機制也應運而生。這一機制的出現也為一些國有銀行敲響了警鐘,此機制一出臺,未來銀行的壞帳等後果也都將由銀行自己承擔了,因此它們也不再敢隨意放貸了,這也將會進一步促進銀行業健康發展。

就拿包商銀行破產來說,其原因也是因為資金鍊問題,由於資不抵債,包商銀行欠下了將近2000億元的外債無法償還。據統計,包商銀行的企業和機構客戶高達6.36萬戶,個人客戶數量也超過了466萬人,如今銀行破產了,儲戶最關心的無疑就是資金問題了。

根據我國《存款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當個人帳戶存款金額加利息低於50萬元時,用戶就可以獲得全額賠償。當金額超過50萬元時,超出部分需待破產銀行被接管、清算資產完成後,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向存款人支付賠償金。根據央行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99.63%的用戶存款加利息都是在50萬元以下的,所以基本上對個人存款的影響不大。

那存款人在銀行的資金是否全都可以得到賠付呢?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有2種情況,是得不到賠償的。第一種是存款以外的金融產品,我們都知道,銀行不僅具有儲蓄的功能,而且還有許多保險、基金、證券等金融產品。但是根據《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只有存款才能得到賠付。因此如果用存款購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或者是基金、信貸、保險等等,在破產後是得不到賠付的。

第二種,就是那些沒有為客戶購買存款保險的銀行,銀行破產以後也得不到賠付。不過,基本上每家銀行都會為存款人的存款購買存款保險,而存款保險就是銀行向央行繳納一筆保證金。不過也不乏有部分小銀行,沒有購買存款保險,而這些銀行都基本不太正規,安全係數也低,一般來說還是很少有人會將錢存入這些銀行的。

由此看來,我們在選擇存款銀行的時候,還是應該要選擇正規,並且手續齊全的大銀行。如果你對利率沒有很大需求的情況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以及郵政儲蓄銀行這六大銀行絕對是保證資金安全的最佳場所。這六大行業都是上市公司,一般來說,很難倒閉。並且如果這些大銀行產生了大量的壞帳,也可以通過融資和定向增發的方式來稀釋風險,破產的風險很低。但是也有缺點,相對來說這六家銀行的利率都相對較低,只有郵政儲蓄銀行的利率略高一些。

如果你認為上述銀行利率過低,也可以將存款放在已經上市的中小型銀行。為了增加存款資金,中小銀行的浮動利率一直都高於六大銀行。但存入這些銀行也需要注意一點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可以選擇把存款分別放在幾家銀行,確保每家銀行的存款不超過50萬,這樣既保證了可以得到不錯的利率,也可以大大降低銀行破產對我們的影響。因此,儘管銀行也有破產的風險,但銀行依舊是存款最安全的地方。並且只要我們合理分配存款,合理投資,銀行破產其實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小的。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國內已有4家銀行破產,國家規定:儲戶最高獲賠50萬,但有2種不賠
    2020年11月,包商銀行正式進入破產程序。由海南發展銀行開始,這已經是國內第四家宣布破產的銀行了。據了解,在包商銀行宣布破產的前一年,中國人民銀行與銀保監會就已經對其進行了監管,但是資金鍊的斷裂最終還是導致了其資不抵債,唯有宣布破產。
  • 國內4家銀行破產,最高賠償儲戶50萬,但這兩種情況銀行不賠
    但是,銀行這座人們心中最安全的金庫也會遇到危機情況。早在1998年的時候,我國就關閉了第一家銀行,海南發展銀行。一直到今年的11月份,包商銀行正式宣布開始破產程序,已經是我國第4家宣布破產的銀行。那麼有人會問了,銀行大多屬於國家管控,怎麼會出現破產的情況?
  • 銀行也暴雷第四家銀行破產,最高能獲賠50萬?這種情況卻一分不給
    如果有利潤,就會有虧損,特別是對缺乏強有力金融支持的私人銀行而言。其實自1998年以來直至今年11月份便陸續有四家銀行宣布破產,這四家陸續宣布破產的銀行分別是:1998年破產的海南發展銀行,其在成立初期都是盈利的但因後期銀行大規模的資金擠兌,銀行身陷險信貸危機,即使央行撥款30多億,最終也未能改變海發行破產清算的結局。
  • 國內已有4家銀行破產,存錢多或有點吃虧,這3種情況一分不賠
    這組數據說明中國人熱衷存錢的習慣是一直都沒怎麼大的改變,特別是很多勤儉節約的老一輩,手上有點錢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存進銀行。但是我們眼裡「最安全」的銀行真的就一點風險也沒有嗎?難道不會面臨破產的問題?現實的情況下,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就目前為止,我國已公布破產的銀行就有4家。
  • 中國已有四家銀行破產,儲戶最高獲賠50萬,欠銀行的錢還要還嗎?
    這麼多年來,我們總是能聽到各大企業破產的消息,但很少會聽到銀行會出問題,那麼銀行真的一點風險都沒有嗎?你有沒有想過銀行也會破產?其實銀行破產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早些年我國已經有3家銀行宣布破產。早在1998年的時候,有件事情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想像,那就是我國第一家銀行宣布破產了,這個銀行在海南,名字叫海南發展銀行,它雖然名氣不大,但和很多國企合作,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不過後來因為爆發「擠兌潮」,出現嚴重的信貸危機,最終走向倒閉。為了解決危機,當時國家還撥款了34億元,但還是沒能挽留住。
  • 國內第四家銀行破產!儲戶存在銀行的錢,還能全部拿回來嗎?
    截止到目前國內已經有四家銀行宣布破產,所以銀行固然安全,但它只是相對安全。從一些數據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銀行儲蓄率一直都是最高的,在去年一年中的存款增量就達到了15.36萬億元。而且像今年這種特殊情況,很多人都不得不待業在家,這就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問題,存款的重要性在這個時候就凸顯出來了。總而言之,存款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們儲蓄率最高的原因所在。雖然相對於很多其他企業來說,銀行破產的概率的確很低,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 國內第三家銀行破產!儲戶在銀行存的錢,還可以全部取回來嗎?
    即使國家撥付34億元,也無任何回天之力,最終海南發展銀行成為中國首家破產的銀行。而另一家則是河北省肅寧縣上村農村信用社成為中國首家破產的農村信用社。本以為銀行現在破產的機率已經很小,但殊不知最近又有一家銀行宣布破產,這個銀行就是"包商銀行"。
  • 中國第一家銀行倒閉,央行出資34億沒「救活」?儲戶的錢怎麼辦
    銀行也是有破產的可能性的。在很多人心目中,銀行最不缺的就是錢,但它實際上也需要盈利來維持經營,也存在虧損的可能。雖然銀行破產是少數情況,但也並非沒有先例,美國的雷曼兄弟銀行就因為投資失利、背上了6000多億債務而宣布破產。國內的銀行起初都屬於國有,倒閉的概率極低,不過後來有了民營資本投資的銀行之後,國內也出現了首例銀行破產事件。有些儲戶直到今天,也沒能拿回自己的錢。
  • 村鎮銀行倒閉了,儲戶的存款能全部獲賠嗎?
    村鎮銀行倒閉了,儲戶們的存款肯定是可以全部獲賠的,絕不會讓大家的存款有任何損失,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因為村鎮銀行一般都是由當地政府持有控股權;當然也有些村鎮銀行是由國有銀行直接控股權,但不管誰擁有控股權,都是有國家做後盾
  • 中國第4家銀行宣布破產,儲戶的錢能拿回來嗎?車貸房貸還用還嗎
    畢在國人的固有觀念中,銀行背後有國家兜底,安全又可靠,還能拿一些利息,把錢存在銀行裡不失為一種選擇。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居民存款增加15.36萬億元,存款總額達192.88萬億元。我國一直是儲蓄率最高的國家,尤其是在今年年初的「黑天鵝事件」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那麼,是不是把錢存進銀行就絕對安全呢?銀行會不會破產呢?
  • 銀行也會倒閉?中國已有先例,存款最高賠50萬,兩種情況一分不賠
    海南發展銀行因為不良資產的不斷擴大,信譽也受到了挑戰,儲戶在認為資金不安全的情況下,開始取款,銀行發生擠兌現象,就連正常業務也受到了幹擾,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應對儲戶擠兌上,在耗光準備金,和央行撥下來的34億救助金之後,海南發展銀行依舊無法擺脫困局,只能宣告破產。
  • 銀行也會破產?中國已有2家銀行破產,儲戶的錢能全數收回嗎?
    但是對於大多數不懂投資,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的人來說,他們只是簡單地把錢存到銀行,有穩定的利息收入,這是安全的,讓人安心。說到銀行,人們自然覺得把錢放在銀行是最安全的。但是銀行真的是100%安全的嗎?銀行會破產嗎?事實上,銀行也是盈利的金融機構。他們也有經營風險。換句話說,銀行也有可能倒閉,但可能性較小。
  • 2020年8月6日我國史上第三家銀行破產,破產後儲戶的錢怎麼辦?
    2020年8月6日將會載入中國金融史,時隔二十二年後,中國罕見的又一家銀行宣布破產。8月6號,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包商銀行將被申請破產清算,而這也是中國第2家倒閉的銀行。第一家就是海南發展銀行,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因為不良貸款過多,出現危機,遭到儲戶擠兌,即使央行撥款34億「救場」都沒能改變局面,最終只能宣布破產,這也是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家破產的銀行。
  • 如果銀行破產,欠銀行的錢還要不要還?業內人給出答案!
    當時,海南房地產的衰敗現象,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無法挽救的大坑,難以解決,儘管當時國家有撥款34億來進行補救,但是巨大的數額難以償還,最終,由人民銀行宣布海南發展銀行倒閉了,這是我國第一家倒閉的銀行。儲戶就會要求銀行擠兌自己的存款,當一大群儲戶聚集而來,那麼銀行就會面臨倒閉破產的風險了。於是,很多人都會問:如果銀行真的維持不下去倒閉了,那麼我們在銀行的貸款還需不要還?會不會取消掉?我們之前存在銀行裡的錢還能不能再取出來?答案是,我們欠銀行的貸款還是要正常按照規定日期還款,但是,如果銀行真的破產倒閉了,最高賠付金額只有50萬,也就是說儲戶最高只能拿回50萬存款。
  • 銀行存款出現「變化」?央行發布通知,儲戶存錢時請認準「它」
    要知道我國的銀行時至如今已經達到了4000多家,而存款對於銀行來說就是「利潤」,畢竟一家銀行沒有存款的話,那代表無法放貸,也就是無法盈利,所以各家銀行都是「爭先恐後」的進行攬儲,而在眾多的攬儲方式中,提高利率無疑是最受儲戶青睞的。據相關信息顯示,有的銀行的存款類產品年利率能達到5%,也就是說如果一次性存入20萬的話,那一年的利息就能達到上萬元。
  • 銀行也能出現倒閉?國內已有2家銀行倒閉,欠銀行的錢還用還嗎?
    合併後,高息存款只能按照央行的基準利率支付,這導致很多客戶不滿,進而導致儲戶大量取款。海南發展銀行當時為了儘量減少影響,海南發展銀行開始限制每人每天的取款金額和次數。但是這樣的做法其實反而讓儲戶更加的恐慌,因為進一步讓儲戶恐慌,導致他們更加的想取款了,甚至是包括定期存款。而當時海南發展銀行無法承受如此大規模的擠兌而倒閉。
  • 又一家銀行宣布破產,儲戶的存款和貸款該何去何從?什麼原因造成
    確實,銀行破產的例子確實很少,尤其是在我國,更是很少發生,從新中國成立到今天,也只有4家銀行出現過破產的情況,和全世界的數量相比,已經是非常少的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這幾家銀行到底是怎麼破產的呢?
  • 中國3家銀行倒閉,央行出資也無法救回,哪幾家銀行存錢最安全?
    如今,各種各樣的銀行都在湧入市場,網際網路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財富管理軟體。有越來越多的各種類型的投資和財務管理。有些人選擇用貨幣兌換黃金以維持價值,而另一些人則選擇購買各種類型的金融產品。不過你是否想過,萬一銀行破產了該怎麼辦?
  • 有家銀行破產了,民眾為何不擔心?
    公告稱,《關於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破產申請事項的請示》收悉,經研究,原則同意包商銀行進入破產程序。 銀行也有可能破產?還是挺讓人震驚的消息。但這一消息除了在有限的朋友圈流傳,似乎沒有引發多數國人的關注。 何以如此?
  • 銀行破產再次發生?400多萬儲戶受影響,央行出手,拿出解決方案
    要知道我國一些「小銀行」(地方性銀行、民營銀行等),為了吸引儲戶存錢,都會給出更高的存款利率。對於用戶來說,肯定會選擇存款利率更高的銀行存錢。在不少人的眼中,銀行就是「絕對安全」的。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之前我國就有過銀行破產的先例,並且在最近又發生了一起銀行「破產」事件。 海南發展銀行,曾是我國第一家破產的銀行。其成立於1995年,後來因為自己經營不善,導致自己借出去的錢收不回頭,無奈之下只能宣告破產。當時就連央行也「出手」,拿出了幾十億「資助」,但依舊「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