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與銀行打交道的次數也變得越來越頻繁,存錢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錢放家裡,容易招賊惦記,而存款多了也不利於管理,這時候找銀行代為保管最為妥當,還有利息可拿,對銀行來說將儲戶的錢借貸出去還能賺到利息差,簡直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由於銀行存款一直都是固定利率,而現在投資更加多樣化,也導致了銀行存款吸引力有所下滑,但相比於投資,老百姓還是更加習慣將錢存在銀行,因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銀行是有安全保障的,也絕對不會倒閉的,但事實上,銀行「破產」倒閉,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也確實會發生。
在2008年美國陷入次貸危機,許多中小銀行紛紛倒閉,就連鼎盛一時的雷曼銀行也在一夜之間轟然倒下,甚至連花旗這樣有著200多年歷史的銀行,都差一點沒能度過難關,而在中國就有銀行「倒閉」的先例。
這個先例就是海南發展銀行,它在1995年成立,當時在房地產行業帶動下,海南經濟高速發展。為了緊緊握住大客戶,海南發展銀行就開始大量給房企提供貸款,以此來獲得高額的利息回報,但它看到了發展前景,卻忽略了房地產的「泡沫」,隨著房地產開發商的接連「倒下」,銀行貸款難以收回。
海南發展銀行因為不良資產的不斷擴大,信譽也受到了挑戰,儲戶在認為資金不安全的情況下,開始取款,銀行發生擠兌現象,就連正常業務也受到了幹擾,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應對儲戶擠兌上,在耗光準備金,和央行撥下來的34億救助金之後,海南發展銀行依舊無法擺脫困局,只能宣告破產。
有了這次的先例之後,在2015年我國推出了存款保險制度,個人存款在50萬元以內的可以進行全額賠付,如果是超過50萬元的那部分,就要視銀行的清算情況而定。
萬一銀行倒閉了,我們的錢還拿得回來嗎?
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銀行出現重大危機時,中國央行和四大行會進行接手。
在2019年,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隨後中國央行就對其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接管,包商銀行被接手之後,個人存款得到了全額的保障,理財業務和存取款業務也是照常進行。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如果銀行危機進一步惡化,真出現了像海南發展銀行一樣破產的情況,就別白白送錢了,有兩種錢銀行是不予賠付的。
1.在銀行購買的理財
在個人存款保險制度中,銀行宣布破產後,存款保險基金首先會確認存款金額,然後在7個工作日內進行最高50萬元的賠付,但這只是針對個人存款,如果是在該銀行買的理財,那麼就不會進行賠付。
2.銀行代銷的基金
銀行還會代銷一些基金產品,銀行雖然是破產了,但是基金其實還是在正常運行,如果是通過破產銀行代銷買入的基金,那麼在這之後也是不會進行賠付的。
當然,也會有人提出疑惑,儲戶存再多的錢,銀行破產最多也就賠付50萬元,那麼,一些向銀行借了幾十上百萬的人,是不是就不用還錢了或者最多還50萬元?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如果儲戶欠銀行的錢,不管是車貸、房貸還是其他的借款,都需要還清,欠銀行100萬隻還50萬是不行的。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