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國內的儲蓄率從2017年開始一直在下滑,而且銀行利率長期為負,跑不贏通脹水平。但還是有大量的中老年人喜歡把錢存在銀行裡面,這樣感覺心裡踏實。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過去幾十年都是把錢存在銀行裡面,已經養成了習慣,即使存款利息少一些,也沒有什麼怨言。此外,普通人工資收入都不高,每個月還能剩個千八百的存在銀行,聚沙成塔,以備不時之需。當然,也有人想把錢積攢起來,在孩子結婚時付購房首付款。
不過,在2015年時,我們國家出臺了一項新的規定,可以允許銀行」倒閉」,這也是在給銀行安排「身後事」。我們國家之所以允許銀行「倒閉」主要出於兩層含義:一層是,國內金融牌照正向民營資本開放,這意味著各種民營銀行將會像雨後春筍般建立,而這些銀行很可能會在經營不善時出現倒閉,所以,要允許其建立時,就預先安排好「身後事」。
二層是,部分國有銀行為了業績靚麗,拼命放貸,賺了錢算自己的,虧損了由國家來兜底。此時,建立允許銀行倒閉制度,就是要告訴銀行等金融機構,胡亂發放貸款,出現壞帳,後果全部由自己來承擔。
不過,在2015年的新規當中,規定個人銀行帳戶存款在50萬以下的,就可以得到全額補償金,但如果你存款的金額超過了50萬以上的部分,那存款就可能會面臨部分損失的風險。這主要是個人存款在50萬以下是經過保險的,即使銀行倒閉也會有保險公司來賠付,而超出部分,就要等到其他銀行來接管這家破產的銀行,再清算破產銀行的資產後,再來賠付儲戶。
那麼,既然允許銀行倒閉,那2021年我們把錢存在哪裡才算最安全的呢?首先,如果你只想資金安全,也不計較利率高低,那可以把錢存入工、農、中、建、交這五大國有銀行,外加郵儲銀行,這些銀行都是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更何況,這六大銀行都是上市公司,就算有大量壞帳發生,也可以通過在A股市場再融資、定向增發等手段來稀釋壞帳風險。不過,這些銀行中除了郵儲銀行開的存款利率高一些,其他銀行的存款利率都較低。
再者,如果你覺得國有大銀行開出的利率有些過低了,存款可以放在中小銀行(已經上市的),中小銀行由於建立時間不長,急需要儲戶資金,所以開出的利率會相對高一些。如果儲戶擔憂中小銀行倒閉,那可以將存款分散在幾家銀行裡面,只要在一家銀行裡存款不超過50萬,儲戶的本金和收益還是有保障的。
最後,對於相對激進的投資者來說,可以將一部分資金(不超過50萬)作為大額存單存在中小銀行裡面,以獲取穩定的收益率,另一部分資金可以購買R3以下的銀行理財產品,R3以下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投資貨幣拆借市場、債券市場、有價證券、國債等方向,投資風險並不是很大。所以,將資金一部分存銀行,一部分買銀行低風險理財產品,也是投資者普遍使用的一種理財方式。
中國允許銀行倒閉,主要是民營銀行將大量出現,要讓金融市場實現有進有出的目的。同時,國有銀行不顧一切的發放貸款,也會造成大量壞帳,甚至銀行破產倒閉,所以,國有銀行也要有退出機制。而對於儲戶來說,50萬以內的問題都不大,超過50萬部分的,最好分成幾家銀行存。當然,激進一些的儲戶,也可以把錢一部分存在銀行,一部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這樣可以獲得收益最大化,而風險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