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下洋鎮墩尾村:脫貧攻堅的「三好戰法」

2020-12-22 瀟湘晨報

徐聞縣下洋鎮墩尾村下轄15條自然村,總人口4150人,是革命老區村。此外,墩尾村有貧困戶74戶,屬於省定貧困村,由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掛點幫扶。墩尾村根據上級黨委的相關部署要求,採取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產業幫扶等方式,落實因戶施策,總結出「三好戰法」,加快了對貧困的「圍剿」力度。

結好「幫扶對子」,確保脫貧「路徑精準」

據墩尾村黨支部介紹,墩尾村現有黨員89人,為做到「精準脫貧」,他們嚴格實行書記遍訪制度,建立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機制。

如何確保脫貧「路徑精準」?墩尾村黨支部負責人給記者舉了幾個實例。一是針對住宅被鑑定為危房的貧困戶,村黨支部採取先做好臨時居住安置工作,再進場動工的步驟。在保證群眾生活生產的情況下,提前完成全村38座危房改造項目。二是為了全面消除因重病、缺失勞動能力等導致的深度貧困問題,村黨支部黨員幹部,多次入戶和貧困群眾座談,爭取做到貧困戶社保、醫保和養老保險的參保率達到100%。三是對有勞動力而缺少技能的貧困戶,村黨支部組織開展農業技能及就業培訓,現已培訓貧困戶人員100多人次,實現轉移就業超過60人。

用好「紅色陣地」,提高脫貧「行軍速度」

2017年墩尾村成功入選了由省委組織部牽頭實施的「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2019年9月,墩尾村紅色教育基地如期落成開館。墩尾村黨支部以此為契機,以黨建陣地「催化」脫貧攻堅,提高黨員幹部的幫扶技能,定期培訓黨員幹部和貧困群眾的各項「脫貧業務」,提高幫扶措施「推進」效率。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加大對村黨支部陣地建設,完善村黨支部政策宣講平臺、脫貧制度上牆、黨建書吧等公共服務設施,提高為貧困群眾服務的辦事效率。

建好「戰鬥堡壘」,加強脫貧「火力輸出」

為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積極發揮好自身戰鬥堡壘作用,墩尾村黨支部通過組織「紅色鐮刀」工作小組,吃住在村,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各種問題。「老鄉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墩尾村黨支部用這樣一句樸實的話做標語,提醒全村黨員幹部時刻保持全力出擊的狀態,積極統籌各方有利資源,發展扶貧產業,強化貧困戶穩定收入保障。

2019年墩尾村引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廣州崧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葛根現代化種植示範基地項目,並投入85.2萬元扶貧資金參股,確保貧困戶每年有8.5%的穩定分紅。目前,產業扶貧在投項目6個,建成2個產業基地,已實施了4筆分紅合計18.98萬元。

與此同時,墩尾村積極發展「消費扶貧」,促進貧困戶提高收入水平。據悉,近一年來,墩尾村黨支部組織貧困群眾通過外銷葛根面、菠蘿、良姜等農產品,共開展消費扶貧3批次,銷售金額近10萬元,僅此一項有貧困戶63戶、302人從中受益。該村支部榮獲2019年「湛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截至日前,墩尾村原74戶貧困戶329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或超過脫貧線,脫貧率100%,其中有73戶已實現穩定脫貧並達到退出標準。

【來源:湛江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助力徐聞墩尾村脫貧攻堅—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認真貫徹落實精準扶貧工作部署,採取有力措施,經過近5年的合力攻堅,為其對口幫扶的廣東省徐聞縣下洋鎮墩尾村貧困戶解決了一系列問題,扶貧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春去夏至,萬物並秀。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黎平縣下洋村:傳統村落裡的脫貧故事
    下洋村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6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一。2019年,由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遊廳決定的第四批「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單出爐,全省共有242個村寨獲此殊榮,黎平縣德化鄉下洋村榜上有名。
  • 李暉調研應舉鎮軟弱渙散村整頓、脫貧攻堅工作
    6月18日下午,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李暉輕車簡從到應舉鎮北黃莊村調研軟弱渙散村整頓、脫貧攻堅等工作。縣政協副主席、鎮黨委書記楊智勇等陪同。在北黃莊村室,李暉與鎮、村幹部進行座談,楊智勇詳細匯報了村內軟弱渙散整頓、脫貧攻堅等工作開展情況。
  • 「脫貧攻堅」「一業興鎮」看壩河
    與當前正在開展的區鎮人大代表「發揮示範作用、決勝脫貧攻堅」有效融合,動員組織人大代表深入走訪調研,立足解決問題,定期開展愛心幫扶活動,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展示代表風採,相互追趕超越。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分管綜治和信訪維穩的領導為副組長,鎮科級領導、站辦所負責人、村支部書記、鎮屬單位負責人、中小學校長為成員的綜治平安領導小組,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堅持鎮黨委書記、村上主要領導負主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一崗雙責」共同抓,各部門各單位通力合作齊抓共管,形成了目標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具體的工作機制,通過鎮與村、村與組,層層籤訂《綜治平安建設目標管理責任書》、
  • 王科健深入漢家岔鎮塔寺岔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
    6月3日,縣委書記王科健深入漢家岔鎮塔寺岔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時強調,要始終堅持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統攬工作全局,堅決克服疫情影響,嚴格落實掛牌作戰機制,圍繞「攻堅、鞏固、提升、兜底、整改」總要求,縱深推進「五盯緊五整改」和「過篩子、補漏洞、化矛盾」等四項重點活動,集中時間、
  • 興化大營鎮聯鎮村脫貧攻堅出實招,「洋蔥村」迎來笑聲
    去年5月,興化市委決定由興化市供電公司掛鈎幫扶聯鎮村脫貧增收,選派大營供電所「退二線」原所長李廷勝任聯鎮村「第一書記」。李廷勝來到聯鎮村上任,正逢洋蔥採收季。當時,收購價每斤0.54至0.60元,多是山東商販收購。
  • 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解讀貴州脫貧攻堅「十大戰法」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奇偉 李思瑾 吳蔚 楊昌鼎)「目前,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徹底撕掉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籤。」12月10日,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李建在貴州省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解讀了貴州脫貧攻堅的「十大戰法」。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查看兩洋村6組貧困戶餘當山種植的小米  作為一個甕安人,我懷揣著為人民服務的心趕赴脫貧攻堅一線,只是到村後,有點懵。  兩洋村是雷山縣37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也是大塘鎮最邊遠的一個村。
  • 溧陽:脫貧攻堅路上,37個經濟薄弱村一個不能少!
    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多地調研、謀劃多項部署、作出多次批示……為了將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要求落到實處,依據我市《關於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去年2月,溧陽市委、市政府立足實際,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以「領導掛鈎、企業聯村、幹部幫戶」為特點的脫貧攻堅大型行動。
  • 全員上陣 全線出擊——思南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之示範引領行動
    如今,該村「產業遍地開花,群眾樂開了懷」,村集體經濟累計突破120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0餘元,是當地無人不知的「小康樣板村」。這一路砥礪奮進的背後,是邵家橋鎮一步一個腳印落實縣委抓實黨建促推脫貧攻堅「一盤棋」部署結果,是「思南戰法」的一個縮影。
  • 沂源縣張家坡鎮「脫貧先鋒」鄒良:紮根基層一線 決戰脫貧攻堅
    2020年3月30日,淄博市人大財經委工作室的鄒良被選派到沂源縣張家坡鎮參與聯繫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在張家坡鎮駐村七個月來,鄒良與市商務局宋勇一起吃住在鎮、工作在村,與貧困戶們融為一片,成了知心朋友。如今,張家坡鎮已經實現了整體脫貧,路燈亮了,道路通了,舊房翻新了,還推動實施了一批產業扶貧項目。在張家坡鎮大變樣的同時,鄒良也正完成著自身的「變形記」。
  • 只為百姓如期脫貧——記臨夏州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廣河縣三甲集鎮
    隆冬時節,走進廣河縣三甲集鎮,只見一條條平坦寬闊的通村通組路伸向家家戶戶,一棟棟規劃整齊的安置樓拔地而起,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這一切,都無聲訴說著三甲集鎮幹群同心、奮力拼搏,攻堅克難、脫貧摘帽的故事。  三甲鎮位於廣河縣東部,轄15個行政村,其中3個貧困村,12個非貧困村。
  • 高州根子鎮黨委 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
    2019年以來,高州根子鎮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茂名以及高州市委關於基層黨建工作部署,牢固樹立「圍繞脫貧攻堅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理念,聚焦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強力抓基層打基礎,推動全鎮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役提供了組織保障。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位奇鎮:精準執紀監督 護航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位奇鎮紀委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對脫貧攻堅領域實施精準監督,以堅強的紀律作風為脫貧攻堅收官之戰保駕護航。 鎮紀委認真落實工作責任,查找突出問題,研究解決辦法。2018年至今鎮紀委在縣紀委的領導下查辦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案件4件,給予相關責任人黨紀處分3人次、組織處理1人次、1個村黨支部、村委會受到通報批評。今年針對脫貧攻堅壓力傳導、責任落實方面,利用執紀監督「第一種形態」約談14人次,其中領導幹部2人次、幹部1人次、駐村幫扶工作隊11人次。
  • 遂平縣和興鎮組織力量進駐火龍廟村精準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宋瑩瑩 通訊員 劉二強)為進一步提升脫貧攻堅工作質量和水平,近日,遂平縣和興鎮組織脫貧攻堅精銳力量由該鎮主要領導帶隊進駐火龍廟村對該村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精準指導。和興鎮火龍廟村是2018年出列貧困村,累計脫貧90戶303人。該鎮黨委始終關注火龍廟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於近日組織鎮扶貧辦、駐村單位等力量趕赴該村,對該村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全面精準指導。
  • 新邵縣 |縣人大到陳家坊鎮江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5月18日,新邵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李永平深入陳家坊鎮江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陳家坊鎮黨委書記彭利等陪同調研。
  • 廣西擬表彰一批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脫貧攻堅工作隊員!玉林...
    >梧州市蔡遠寧梧州市龍圩區委組織部派駐龍圩區大坡鎮交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周永康(壯族) 梧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派駐蒼梧縣木雙鎮黎璧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楊立軍自治區地震局派駐蒼梧縣沙頭鎮大平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盧宇鳴梧州市委政法委派駐岑溪市糯垌鎮脫貧攻堅
  • 鳳翔縣陳村鎮:實用技能三連訓 脫貧攻堅強實效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楊芳芳)今年來,為增強貧困群眾的自我「造血」功能,讓更多產業在脫貧攻堅的一線落地生花,鳳翔縣陳村鎮多措並舉開展「兩送」工作,在全鎮掀起春季脫貧攻堅工作熱潮。來自閆家務村的仵錄倉說,家裡養了四頭牛,種了兩畝花椒樹,這次培訓不僅學到了技術乾貨,還掌握了種養經驗,在國家這麼好的扶貧政策支持下,以後可以放心大膽的擴大種養規模了。
  • ...我成了半個村裡人丨劍河縣南加鎮興塘村脫貧攻堅隊網格員李恆
    看到村民們的笑容與問候,我很欣慰也滿足了,他們是我駐村四年來「最可愛」的一群人,這裡也是我的另一個「家」。我叫李恆,是劍河縣南加鎮興塘村脫貧攻堅隊網格員。興塘村是由塘流村和塘化村合併而成。一開始我便來到塘流村駐村,在這駐村的四年裡與村民們「同吃同睡」,每一家每一戶的基本情況都知曉得清清楚楚,因為和大家都熟,所以說話很隨便很親切,他們說我是這裡的「半個人」。
  • 廣西擬表彰一批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脫貧攻堅...
    王治自治區住建廳派駐上林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梁紅(女,壯族) 南寧市興寧區五塘鎮政府派駐興寧區五塘鎮壇棍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丁帥南寧市江南區政府辦公室派駐江南區蘇圩鎮佳棉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