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編輯 邱彬鑫 通訊員 姚敏明 胡曉虹)2月18日中午,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校友總會工作人員徐挺自駕來到寧波市鄞州區姚隘路796號樓下,從校友付光乙手中接過1000個口罩,「謝謝您!這是捐贈回執單。」
像這樣上門接受捐贈物資,再統一交至學校疫情防控辦是徐挺和他的同事最近的主要工作。
雖然目前暫未開學,但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有一部分留學生,以及值勤和服務人員在校。多渠道籌集防控物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為後續師生大規模返校做好應急儲備,是高校防疫工作的當務之急。
「當前衛生防疫物資的缺口還是不小,所以我們發動17個地區校友會和6個分院校友會向廣大校友求援,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和支持。」浙江工商職院校友總會秘書長樓曉東說。
捐物資 保運輸
從朋友圈、校友群等渠道獲悉母校急需防疫物資後,校友們反響熱烈,開啟了一場愛心接力賽。你捐幾把額溫槍,我捐幾十個口罩,有提供消毒酒精購買渠道信息的,有把庫存的碘伏消毒液全部找出來的,還有主動提出捐300斤蔬菜青椒的。大家都覺得,特殊時刻能為母校、為社會做一點小事是應該的,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
易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石良就是馳援母校的校友之一。從微信群獲悉母校防疫物資告急後,他個人先後兩次從海外購買共計2000個口罩捐贈給學校。事實上,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戰役中,他和公司團隊做的遠遠不止這些。
徐挺上門領取徐石良校友捐贈的口罩
「大家注意,防疫物資如果是按捐贈方式進口,常規的清關資料中不包括合同,但同時還要提供四份材料……」這是徐石良給公司業務員作防疫物資清關事項遠程培訓的一幕。
據悉,自1月28日以來,易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菜鳥等開通了國內及全球綠色通道,免費從海內外各地為武漢地區運輸社會捐贈的救援物資,截至目前,已經為全國八大口岸、三大機場免費辦理進口防疫物資的清關服務102批次,涉及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總額達2200多萬元,成千上萬的防疫物資還在源源不斷地送往最需要的地方,搭建起一條生命線、健康橋。
易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菜鳥等開通了防疫救援物資全球綠色通道
「我的母校前身是成立於1914年的寧波公立甲種商業學校,寧波商幫精神和『工商精神』是工商校友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徐石良說,「我是工商學子,又是經管學院的校友會會長,儘自己所能反哺母校、回饋社會是我們在這特殊時刻的應有擔當!」
在廣大校友的鼎力支持下,截至2月18日,已有3400個醫用口罩,1000個醫用一次性手套,15個額溫槍,500副防護鏡,50斤碘伏,100斤消毒液捐贈物資到位,浙江工商職院教育基金會和疫情防控辦按照管理規定,建立了包括回執在內的捐贈臺帳。
「接線員」和「快遞小哥」
「嘟嘟,嘟嘟」這幾天每到晚上9點多,經管學院忻穎老師的手機總是響個不停,「又有校友捐贈的信息了!」正在哄女兒睡覺的她趕緊第一時間回覆信息。
接到校友總會通知後,作為經管學院校友分會的負責老師,忻穎第一時間通過微信群發動大家馳援母校。「最近很多校友白天都要操心復工復產的事,只有晚上空一點,我們的時間得跟著他們走。」忻穎細心地回復每一條信息,記下具體的物資數目、預計交接時間和地點,一有變動就馬上做更新備註。
如果說,忻穎像全天候的「接線員」,徐挺則像是隨時準備出發的「快遞小哥」。
「熱心的校友和社會人士捐贈防疫物資不容易,我們心存感激,不應該再給他們增加不便或風險。」報著這樣的想法,連日來,他輾轉各地上門「接單取貨」,再把捐贈物資交給留守在校內的張斌和張榮老師「收貨」。
然而這個「快遞小哥」並不好當。家住東錢湖鎮郭家峙村的他,從出村到前往物資領取點,再到位於寧波城西的學校,最後進村回家至少要測6次體溫。有時受贈的地方比較遠,或者多「接幾單」,一天測10幾次體溫,開上200公裡也並不少見。
有一次,徐挺帶著提前準備好的5個水桶去北侖一家企業領取捐贈的消毒液,沒想到工作人員說不能用。幾經周折後,他終於在5公裡外的一個倉庫內買到了符合要求的桶。像這樣的插曲還有很多。
奔波在往返的途中,最讓徐挺牽掛的還是家中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和出生不久的孩子,「這個時候沒能時常陪伴在他們身邊有點過意不去,但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徐挺說,「只要能把社會的愛心物資落實到位,什麼都值了。」
在浙江工商職院,像忻穎、徐挺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接線員」和「快遞員」不止一個,更有嚴把校門的保安,堅守崗位的校醫,24小時值勤的宿管……守護校園,共克時艱,是他們共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