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川亂步短篇集3》成功引發了影迷們的又一波激烈討論。
極為重視人物內心狀態的第三部,不惜以犧牲敘事連貫性和代入感的方式,用大量第三人獨白進行旁述,推進故事的發展,講解人物的內心感受。這種方式雖然帶有明顯的情緒煽動性,但在懸疑感上稍顯不足。作為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說之父江戶川亂步的短片劇,懸疑性其實是眾多影迷最為期待的觀影感受。第三部突出了新穎的電影化敘事方式,觀賞性大大提高,畫面非常考究和唯美。但要論懸疑感,還是第二部集合《江戶川亂步短篇集2》更為精巧。根據影迷網上評分來看,第三部的得分也稍微比第二部低一些,也說明影迷對於《江戶川亂步短篇集2》更加情有獨鍾。
因為,在第二部中,有一集實在太過突出,看完的人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細思極恐之餘,倒吸幾口涼氣。同第三部一樣,《江戶川亂步短篇集2》也有三個彼此獨立的故事構成。第一集《何者》,強調人的心理錯覺,以人的主觀情緒模糊想像與真實,拉觀眾陷入擬態和真相難分的境地中。第二集《黑手組》,以舞臺劇的方式打造空間和人物關係,通過利用舞臺前後臺的情景差別,加以電影化的敘事手法,營造懸疑,提升張力。相較於第一部來說,第二部的前兩集都在敘事手段上進行了探索,希望以全新的方式將江戶川亂步的小說影像化。前兩集的蓄力,為第三集的爆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整個第二部的精髓當屬第三集《人間椅子》。看完《人間椅子》的觀眾無不對故事和敘事手法,以及女主角的演技嘆為觀止,大加讚揚。江戶川亂步的故事情節撲朔迷離,懸念強烈,且充滿妖異詭譎的氣氛,卻又有著合情合理的因果推理。荒誕和浪漫並駕齊驅地推進敘事,層層揭露人物心理,情節嚴絲合縫,實在難以挑剔!
這種日式怪談和歐美推理小說的東西融合,讓故事煥發出奇特的妖豔之美。加上滿島光爐火純青的演技,看得人慾罷不能,驚悚無比。《人間椅子》的故事聽起來就怪談味十足。大名鼎鼎的女作家收到了讀者的來信。這份長達幾頁的來信是一篇小說。讀者口吻謙恭,非常希望得到女作家指點。結果女作家慢慢被這個小說所吸引,越開越停不下來。
小說講述了一個性格孤僻,外貌醜陋的工匠,做了一把人形沙發的離奇故事。工匠因為自己的容貌問題,一直無法和人親近,但是他木工活堪稱一絕,小有名氣。有一天他突發奇想,為酒店定製了一個沙發,沙發的中間正好可以容下他的身體。他藏匿其中,每天觀看沙發外的一切,而且因為製作工藝的特殊,他通過沙發還可以近距離感受坐在沙發上的人的身體,彼此之間發生一種奇妙的「零距離」接觸,卻又不被人察覺。漸漸,工匠對這種接觸產生了依賴,而且愛上了某一位坐沙發的女子。時光流轉。酒店倒閉,沙發被變賣。多次轉手後,最終被一個外交官賣下,而外交官的妻子,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女作家……
讀完這個故事,女作家一聲冷汗,對著沙發發呆。很快她又收到了第二份,來自同一個人的來信,故事走向令人驚悚的結局。《人間椅子》採取了套層結構,即故事中還有故事,而且互相關聯、產生影響。這導致「讀者」和「作者」的身份會發生互換,從而產生奇妙的效果。比如女作家其實最後變成了讀者,而一開始的讀者最後其實成為了作家。加上觀看影片的觀眾,三者之間在「看」與「被看」的身份間不斷轉換,每一次換位都會有層次和程度完全不同的感受。
POV(Point of View),一種寫作手法,即「視點人物寫作手法」這種身份上的互換,POV手法,即「視點人物寫作手法」不僅體現在文本上。《人間椅子》在視覺建構上大量採用第一人稱POV影像展現方式。影片視點在女作家的第三人稱和工匠的第一人稱之間來迴轉移。特別是工匠的第一人稱視角極為驚豔,他藏身於沙發中,與前來坐沙發的人「耳鬢廝磨」的瞬間,以抽象畫的方式表現出來,配合特定的音效,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一種窺探時的心理滿足。《人間椅子》的情緒衝擊循序漸進,到最後的高潮時刻,又來了一次反轉延續。
這名「匿名」讀者寄出了兩封信,但如果兩封信到達的時間,即女作家看信的先後順序發生改變,那麼信上的故事說造成的衝擊力可以完全不同。其實也可以把兩封信看作是故事前後的章節,第二封信就是故事的結尾,整個謎題的關鍵。
令人驚奇的是,真相即使揭曉後,故事造成的效果也絲毫沒有減退,僅僅是把驚恐轉化為了一種病態的依戀。女作家最後也愛上了「人形椅子」式的接觸關係,而且沉迷其中,把依戀帶到了現實中。《人間椅子》靠著視角的轉移,套層結構,最後把故事變成了現實,讓現實也成為了故事的素材之一,從而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