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怪談》的作者名字小泉八雲,以及這些扶桑國氣息濃厚的短篇怪異故事,我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料想到,這樣一本講述日本妖怪文化的短篇故事集,竟是出自一位西方人之手。
讀過之後,我甚至覺得就算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也不一定可以寫出像小泉八雲筆下這般豐富的故事,他將日本獨特的怪談文化和民俗風情表達得非常精彩了。
小泉八雲的這本《怪談》,堪稱日本怪談的鼻祖代表作,裡面那些精美的插畫是出自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芳、月岡芳年之手,不僅川端康成、人間失格太宰治、芥川龍之介強力推薦,我國著名的美學大師更是親自為之撰寫長序。
作者小泉八雲,原名拉夫卡迪奧赫恩,他其實是一位生於希臘的多種血統的混血,曾經做過很多種職業,1890年赴日在東京帝國大學和早稻田大學開講英國文學講座,後來因為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加之對日本文化的喜愛,便加入了日本國籍,還取了這個日本名字——小泉八雲。
小泉八雲雖然不曾在日本出生和成長,但他直至逝世之前,在日本生活了14年之久。逝於日本,葬於日本,小泉八雲和日本之間可謂是千絲萬縷的緣分。
小泉八雲的生活並非一路順遂,而是經歷了很多波折,他先後遭遇了父母離世、缺乏信仰、孤苦漂泊的生活,這些讓他在心理和情緒上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
他常常恐懼黑夜的到來,對於鬼神之說、靈魂之事更是會形成可怕的夢魘,這讓他對於怪談故事的創作也像多了一份感同身受的經歷一般,由於自身受西方文藝色彩的薰陶,小泉八雲將東西方文化融合起來寫進他的創作之中,形成獨具一格的創作理念。
朱光潛先生在《怪談》一書的代序中這樣寫道:小泉八雲值得我們注意,就在他對於人生和文藝,都是一個強烈的熱情者。他所傾向的雖然是一種偏而且狹的浪漫主義,他的批評雖不免有時近於野狐禪,可是你讀他的書札、他的演講、他描寫日本生活的小品文字,你總得被他的魔力誘惑。
這正是小泉八雲的獨特之處。
很多人都喜歡看小泉八雲的故事,因為他的故事看起來既不累人也不怕人,他雖寫的是怪談故事,卻總慣於用一種樸實而且淡然的語言,不給故事過多的光怪陸離的氛圍去渲染恐怖的氣氛,而是將一個個離奇的鬼怪神話寫的深入人心,媲美於很多日本傳統文學也並不遜色。
其實在很多的時候,我們喜歡閱讀怪談故事的心理更偏向於獵奇,我們會不自覺地想要去讀一些聞所未聞的傳說,去了解一種不曾涉獵的文化,而不是單單只想在這些鬼怪奇談的故事中,尋找一種刺激和驚嚇的快感。
小泉八雲將故事的風格和內容溫情化,細細讀來正是在滿足讀者獵奇欲望的同時,將更多的人間真情和日本的傳統文化展現在我們眼前,仿佛在聽一個老者講述著那些民間的奇聞怪談,娓娓道來。
把世態披露,將真情流出,他筆下的很多故事中頗有些警醒諷刺的意味,既讀來有趣,又發人深省。
與此同時,東方之美與西方之美相互交融,別有一番風味,就像著名作家、翻譯家胡愈之曾說——他是對於西方的「東方的解釋者」,他總是試著從情緒方面來解釋東方,而非單從物質方面出發。
所以到了後來,連他自己也東方化,變成了一個慈祥文秀的小泉八雲了。
《怪談》從出版至今,已經有過很多種版本,從故事的選擇與取捨上來看的話,之前的各個版本之間其實是大同小異的。
這一版的《怪談》可以說是在目前的諸多版本之中,選取的篇目最為全面的一版,除了我們可以在其他版本中看到的那些故事之外,還涵蓋了一百多年以來從未被引進到中國來的六個故事,也讓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故事,看到一個更為全面的小泉八雲。
八十篇怪談故事各自演繹了不同的精彩,有動人也含暗喻,有幽默又不乏驚奇,魂魄幽靈,狐仙柳精皆有之。
看似是一個個鬼怪的故事,實則是將這人與鬼、妖、靈、魂之間的種種愛恨情仇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有血有肉,有愛有恨,將美好品德盡數放大,也讓奸佞陰謀無處躲藏。
同時,受日本「物哀」審美文化意識的影響,故事中有種寥寥落寞之感,這也是從一個側面反映日本當時的一種社會狀態和民風民俗,怪神鬼之奇,談世間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