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故事│司馬相如新說(四)

2021-02-23 蓬安文藝

  司馬相如幼年時的「相如」夢終於在巴蜀歸漢的過程中得到了實現,他是最早把西南地區按照郡縣制體系給以提倡和認真規範的前輩之一,這個功勞是很大的,一直可以大到中華帝國的統一。

  可是,回到京都不久,相如就受到了指控,說他在西南時候受賄。我以為,以他隨便的個性和特殊的身份,這是很有可能的。於是,相如被撤職,但不久在衛青支持下又得以復職,只是被調到了二線崗位。武帝任命他為漢文帝陵區的長官,一個不必做許多事情的職務。在此期間,他完成了《大人賦》,賦中描寫大人遨遊天庭,與真人相周旋,以群仙為侍從,過訪堯舜和西王母,乘風凌虛,逍遙自在。這篇賦也被完整保存在《史記》裡。司馬遷說,賦一奏上去,讀得漢武帝立刻雲裡霧裡,「飄飄有凌雲之氣,似遊天地之間」。

  後來相如因病免職,住在茂陵。茂陵當時屬於富人居住區。別說平頭百姓去不得,據說不足三百萬資產的貴族在這個區域裡也無立錐之地。司馬相如一有相當的資歷,當朝老臣,二有足夠的財產,所以他的晚年很悠閒。

  據說在如此富裕悠閒的生活中,相如曾經萌發梅開二度另尋新歡的念頭,要過一把神仙癮,好上了一個茂陵女子。於是,他的結髮夫人卓文君再次走到歷史前臺,作《白頭吟》傳世。詩是這樣寫的:

  皚如山上雪,皎如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同時,文君還寄有一書,內中云:「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朱弦齧,明鏡缺,朝露晞,芳弦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毋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卓文君真不愧是卓文君,她用真誠和愛意澆滅了相如的邪火,於是相如斷絕了與茂陵女子的往來並給文君寫回信,內中云:「五味雖甘,寧先稻黍。五色雖燦,而不掩韋布」,「錦水有鴛,漢宮有木,誦子嘉吟而回餘故步。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兩封信都很短,但都很真誠。可以看出,文君是滿含深情的,相如是勇於改過的。

  在民間傳說中,卓文君的文採總是高於司馬相如。據說有一次相如心有旁騖,從京城寫信給成都的文君,信中從「一」數到「萬」,單缺「億」(憶)。於是才女卓文君回詩,前半段云:「一別之後,兩地相思,說是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中折斷,十裡長亭望眼穿。百般盼,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真真是中國式的美麗傳說。

  我想,相如尋歡即便有之,也不會在定居茂陵之後,因為那時相如已步入晚年,且有重病。實際上,定居茂陵後的司馬相如夫婦,應該是安度晚年白頭到老的。相如晚年不大和人交往,也不與人議論時政。他口吃,一直在生病,多數時間在家裡,遠離了紛繁變動的朝廷。他曾經陪同皇帝出遊和巡視,還為皇帝寫過幾篇文章表達自己的見解,看來與漢武帝之間關係一直蠻不錯的。

  漸漸地,相如淡出了武帝的視野,武帝有時還會想到他。派人去看望,才知已經去世。相如很有遠見,除一篇呈交武帝的《封禪文》勸其登泰山封禪之外,未留下任何文稿。他一生的精彩辭賦早已經流傳朝野繼而流傳後世了。他去世之後,傳說卓文君很傷心,作《司馬相如誄》悼念,內中回顧了相如的一生,然後寫道:「長夜思君兮形影孤,步中庭兮霜草枯。雁鳴哀哀兮吾將安如?仰天太息兮抑鬱不舒。」表達了文君失去相如的深切痛苦。

  描述相如和文君夫婦愛情的這些詩文大多沒有什麼過多的依據,但在民間流傳廣泛。這些詩文和「鳳求凰」兩首琴曲一起,構成了另外一個民間的故事體系。而且這些詩文曲都盡力模仿相如文君的筆調,寫得真情實意,令人信服,反映出民間對於這段美好婚姻的喜愛。後來由此而衍生的戲劇評話小說以至如今的舞蹈和影視層出不窮,也大都渲染這些愛情情節。當故事走出了歷史真實,以一種新的文化在民間獨立流傳,就成為一種被稱為傳奇的文化,表現出民間文化強烈的愛憎選擇。

  按《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八年後,漢武帝先後登上嵩山和泰山,舉行了封禪儀式。那時的武帝,走上了人生事業的頂峰。這一年,是公元前110年,我們由此知道,相如亡於公元前118年。

  再過20餘年,司馬遷放下筆,《史記》完成。

相關焦點

  • 新華社:司馬相如的蓬安印記
    A研討 暢通相如文化傳承渠道司馬相如成功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歷程艱辛而漫長。「司馬相如和相如文化在蓬安的提出及研究始於1989年。2000年,蓬安縣決定開展司馬相如研究,於2003年成立司馬相如研究會。」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魏赤中介紹說。
  • 最美蓬安系列之一:初沐相如桑梓
    蓬安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北與朱德故裡儀隴相鄰,東南與鄧小平故裡廣安毗連,位於嘉陵江中遊,是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鄉。蓬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唐代詩人元稹、書法家顏真卿、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理學家周敦頤等曾遊歷於此並留下墨寶和故事。
  • 秉承工匠精神,四川蓬安相如故城讓古建換新顏
    郭安平 封面新聞記者蘇定偉 實習生陳恩鳳12月19日周末,四川蓬安縣相如故城,工匠們仍在勞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讓這座歷經千年的古建築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1500多年前,為紀念司馬相如少年寓居之地,南朝梁天監六年(507年),在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地界內設置相如縣。因戰亂及歲月風霜侵襲,相如故城早已不是當初的模樣。2018年蓬安縣借文旅融合發展契機,成立相如故城建設項目指揮部,計劃投資20億元,修復相如故城歷史格局,創建以故城為核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繼續講述一代「辭宗」「賦聖」司馬相如的文才與故事。
  • 司馬相如有多牛?來看《四川日報》大篇幅報導——
    司馬相如主張採取懷柔政策,不致國家南北兩邊皆陷入戰爭拖累,深得漢武帝認可。在此背景下,司馬相如臨危受命,以朝廷特使身份回到蜀地。他用口辭、禮物、貨品、商貿及賦文(《喻巴蜀檄》《難蜀父老》)作「武器」,就讓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邛、笮、冉、隴和斯榆的君長成為漢朝臣子。
  • 蓬安相如故城明年將全面建成
    12月22日,記者在蓬安縣相如故城項目建設現場看到, 景區主城門文明門、縣衙、文廟、武廟等建築隨著地勢分布坐落,工人們正在加緊配套設施的建設和綠植的布置,整個相如故城呼之欲出。相如故城項目是全市「100件大事」之一,於2018年6月啟動建設。
  • 迎國慶,首屆「司馬相如杯」全國美術書法優秀作品展在四川蓬安啟幕
    劉永紅 郭安平 封面新聞記者蘇定偉江上田園,愛城蓬安;丹桂飄香,藝術盛宴。9月29日,首屆「司馬相如杯」全國美術、書法優秀作品展開幕暨頒獎儀式在南充市蓬安縣舉行。蓬安是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裡,建縣至今已有1500多年,積澱了絢麗多姿的歷史底蘊。本屆全國美術、書法優秀作品展,以「致敬歷史文化名人、建設歷史文化名城、爭創天府旅遊名縣」為主題,雲集形式多樣、風格各異的書畫作品2500餘件、參展作品150件,其中,既有謳歌時代光輝的書法力作,也有勾勒蓬安山水的精彩畫卷,看點十足、亮點紛呈。
  • 司馬相如:賦聖浪漫演繹經典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 (今南充市蓬安縣)人,西漢大辭賦家。
  • 走近歷史名人:賦聖司馬相如
    >一、司馬相如傳略司馬相如,生於公元前179年,卒於公元前118年。司馬相如,是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漢賦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司馬遷在《史記·司馬相如傳》中,全文收錄其作品三篇賦、四篇散文,即可看出其在太史公心中的重要地位。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突破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故事,更是人所共知,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愛情故事「之首。」代表作有《子虛賦》《上林賦》《長門賦》《鳳求凰》《難蜀父老》等。
  • 首屆「司馬相如杯」全國美術、書法優秀作品展徵稿啟事
    被譽為「巴蜀第一文人」的司馬相如(前179-前118年),字長卿,漢代文學巨匠,被後人尊為「賦聖」和「辭宗」的漢賦文豪,中國文化史和文學史上的傑出代表。生於西漢巴郡安漢縣(曾於很多年前取名為相如縣),即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其出生地就在相如故城。相如故城至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系四川省政府命名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 傳奇解密:司馬相如的故裡及籍貫之謎
    □李大明一司馬相如的故裡何在  司馬相如是中華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漢代卓越的政治家、漢代蜀學的開拓者和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  對於司馬相如《自敘傳》雲「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書·司馬相如傳》同),歷來論著、辭書、教材等均沿襲此說,未有懷疑。
  • 蓬安:舌尖上的美味
    蓬安縣,四川省南充市下轄縣,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公元507年(南朝天監六年),梁武帝為紀念司馬相如,設置新縣,以相如之名為縣名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王安明 ‖ 辭賦之聖者——司馬相如
    漢武帝說:「司馬相如病得很厲害,可派人去把他的書全部取回來;如果不這樣做,以後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經去世,家中沒有書。詢問相如之妻,她回答說:「長卿本來不曾有書。他時時寫書,別人就時時取走,因而家中總是空空的。長卿還沒死的時候,寫過一卷書,他說如有使者來取書,就把它獻上。再沒有別的書了。」他留下來的書上寫的是有關封禪的事,進獻給所忠。所忠把書再進獻給漢武帝,漢武帝驚異其書。
  • 出人意料的司馬乂│618
    李含沒說出來的意思是,等你司馬顒掌權了,我李含不也就平步青雲了嗎,到時就可以有仇的報仇,有恨的解恨了。司馬顒暢想了一下這美好的前景,痛快的答應了。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鑑賞》、《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鑑賞》、《國學經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
  • 請注意:司馬相(xiāng)如,是「香」不是「向」!
    很多人在讀音上習慣念為「司馬xiàng如」,讀「xiàng(『向』 )」四聲,殊不知其正確讀法應該是「司馬xiāng如」,讀「xiāng(『香』)」一聲。著名辭賦家、巴蜀鬼才魏明倫曾作《司馬相如故裡賦》,用近1200字駢文、60多幅工整的對仗句,表達對司馬相如的崇敬之情。「 司馬相如:華麗之賦聖,浪漫之文豪也……童年犬子,起步錦屏鎮;晚年遊子,魂歸慕藺山。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④:若沒有司馬相如,後世才子佳人故事...
    在獨一無二的《史記》中同樣佔據獨一無二位置的《司馬相如列傳》,就顯得尤為醒目。「讓文學家進入正史,司馬遷是歷史上第一人。《史記》中有兩篇文學家的記載,一是《屈原賈生列傳》,一是《司馬相如列傳》。屈原和賈誼合為一篇,司馬相如則是專篇專章,其地位可見一斑。」馬平如是說。
  • 蓬安賽克斯小區,什麼情況?原來...
    關注蓬安頭條歡迎關注蓬安頭條!每日第一時間推送新奇蓬安事件。另據現場眾多業主講述:目前我們小區哪是個小區嗎!現在就是一個建築工地,居住區域到處都還在施工,環境也撇,到處擺一些廣告牌,住戶連在小區休閒地都沒有,物業費也高的離譜,還要和一些蓬安高檔小區比收費,到處還違建(昨日蓬安頭條在麻辣社區已轉發)。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正史愛情故事
    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以上,是我們常人對司馬相如的畫像:著名的愛情故事、優秀的文學造詣(辭賦頂級大家)。我們今天就按照正史記載來說說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
  • 九州妖怪錄│ 熒惑
    孫休永安三年二月,有一異兒,長四尺餘,年可六七歲,衣青衣,忽來從群兒戲。諸兒莫之識也,皆問曰:『爾誰家小兒,今日忽來?』答曰:『見爾群戲樂,故來耳!』詳而視之,眼有光芒,爚爚外射。諸兒畏之重問其故。兒乃答曰:『爾恐我乎?我非人也,乃熒惑星也,將有以告爾。三公歸於司馬。』諸兒大驚,或走告大人,大人馳往觀之。兒曰:『舍爾去乎!』聳身而躍,即以化矣。仰而視之,若曳一匹練以登天。大人來者,猶及見焉。
  • 南充市詩詞學會|蓬安詩友作品選刊【總第12期】
    康偉,男,四川蓬安人,國際中華詩詞協會會員、四川省詩詞學會會員,南充詩詞學會理事、蓬安縣詩詞學會會長、相如詩賦書畫院副院長、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理事、《蓬州詩詞》主編。滿懷信心向未來萬裡東風傳喜訊,神州億眾樂舒徊。興邦特色紅旗舉,革命航船舵手開。強國惠民循路線,脫貧致富仗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