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成虹醫生
發現癌症,不少人就會問:怎麼說得就得?以前怎麼沒感覺呢?
其實,癌症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個癌症發生前,都有預警,只是很多人忽略了。
比如拿胃癌來說,它不是一下子就得的,胃癌的發展會經歷一個過程:
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癌變的風險相對增高。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怎麼發生的?
胃壁上覆蓋著胃黏膜,胃黏膜中的胃腺能夠分泌胃液,胃液又包含胃酸、胃蛋白酶原和黏液等成分。其中,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變身「為胃蛋白酶,從而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而黏液能中和胃酸,減弱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侵蝕,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當胃腺的體積萎縮或者數量減少時,就會導致胃液分泌不足。一方面,胃蛋白酶原減少了,就會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另一方面,黏液分泌減少了,就無法有效阻擋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攻擊,胃黏膜受損後會出現炎症壞死,同時伴隨燒心、灼痛等症狀,久而久之胃黏膜就會慢慢萎縮。
另外,胃黏膜受損後也容易發生腸化現象,也就是說胃黏膜中正常的上皮細胞發生了病變,變成了與小腸(或者結腸)黏膜中的上皮細胞相似的一類新的細胞。
1、完全性腸上皮化生
小腸黏膜的上皮細胞沒有分泌黏液的功能,如果胃黏膜的上皮細胞變成了與小腸黏膜上皮細胞相似的細胞,那麼這類細胞就不能分泌黏液了,也就不能保護胃黏膜了,這種情況就是發生了完全性腸上皮化生。
2、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
如果變成了與結腸黏膜上皮細胞相似的細胞,這類細胞雖然還能分泌黏液,但是黏液的功能會大打折扣,胃黏膜就容易受損發炎,這種情況就是發生了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
這樣就陷入了惡性循環,導致胃黏膜損傷越來越嚴重。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往往和胃癌的發生有關。
胃黏膜覆蓋在胃的內壁,像保護膜一樣,能夠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等成分腐蝕胃壁。但是這層保護膜很薄、很脆弱,一旦受損萎縮就很難復原;並且胃黏膜一旦發生了腸化現象,就很難再逆轉了。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慢性萎縮性胃炎,並可能引發一系列症狀,包括上腹脹、燒心、消化不良等。
另外,自身免疫功能異常導致的胃體部分萎縮、發炎,也屬於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離胃癌還有多遠?
如果慢性萎縮性胃炎沒有及時治療,時間長了就有發展成胃癌的可能。因此如果經常出現上腹不適、脹、痛、燒心、消化不良等症狀,最好儘快去醫院掛消化科門診,通過胃鏡檢查來診斷是什麼問題,尤其當出現食欲不振、貧血、體重下降等症狀時,應當注意首先除外胃癌等惡性腫瘤可能。
由於萎縮性胃炎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對於沒有明顯症狀的人,如果有胃癌家族史或者年齡在45-50歲以上,也可以考慮做一下常規的內鏡檢查。
本周四晚七點半,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消化內科 成虹主任,來為大家科普【慢性萎縮性胃炎離胃癌還有多遠?】,告訴您慢性萎縮性胃炎如何診治,避免發展成胃癌
直播內容:
1、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什麼意思,嚴重嗎?
2、慢性萎縮性胃炎會發展成胃癌嗎?需要多長時間?
3、慢性萎縮性胃炎怎麼治療?能治癒嗎?
4、慢性萎縮性胃炎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各種胃炎相關的問題,醫生免費在線答疑,等您來問
本周四19:30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成虹醫生
為您解答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