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團隊究竟能夠產生多大的合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團隊中的成員是否能夠「擰成一股繩」,把所有的力量集中於一個方向促使團隊前進。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團隊就需要擁有強大的凝聚力。在如今這個講求團隊合作的時代,只有凝聚力強的團隊才能夠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從而保持團隊的生命力。一盤散沙的隊伍是沒有未來的,只能面臨土崩瓦解。
山上的寺廟裡沒有水井,得從山下的小河中打水。廟裡最初時只有一個和尚,他每天挑水到山上供自己吃。後來又來了一個和尚,原來的和尚就不願挑水了,後來的和尚也不願去挑水,沒辦法,只能兩個人去抬水喝。不久後又來了一個和尚,這下好了,誰都不願去挑水,更不願去抬水,三個和尚再也沒水喝了。
另一個故事,也是三個和尚:
三位和尚不約而同地都來到了深山間的一座破舊小廟裡,廟裡的佛像都已傾圮,柱梁也遭白蟻侵蝕,香爐已見底。想必這廟已經荒廢多時,連住持、和尚也不見蹤跡。
丙和尚先嘆了口氣:「這廟地點還很清幽的,不應該荒蕪呀?」甲和尚分析:「這一定是和尚不虔誠,所以菩薩不靈。」乙和尚認為:「一定是和尚對人不恭敬,所以香客不願上門。」
這三個和尚經過商議做出決定,留在寺廟裡親身力行,繁榮寺廟。
甲和尚虔誠念佛,從不遲延;乙和尚勤勉打掃,讓小廟煥然一新;丙和尚逢人便和氣應對,不時對香客講解生活中的佛法。三個和尚每天都和著悠揚的梵樂吟經誦佛。結果廟裡的香火逐漸旺盛,小廟名氣越來越響了。
可見,一個團隊成立並穩定生存,團隊凝聚力是其必要條件。喪失凝聚力的團隊,就猶如一盤散沙,難以持續並呈現低效率工作狀態。反之,具有凝聚力的團隊,團隊成員就會熱情高漲,做事認真,並有著不斷的創新行為,因此,團隊凝聚力也是實現團隊目標的重要條件。
那麼,如何增強團隊凝聚力,杜絕團隊一盤散沙的情形呢?
只有有了歸屬感,團隊成員才會願意去承擔團隊工作中的相關責任,並下意識地去維護團隊的利益和榮譽。就像後面的三個和尚一樣。團隊是成員成長的一個平臺,只有團隊成員有歸屬感,主動把團隊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主動承擔責任,團隊才不會成為一盤散沙。
前面的三個和尚為什麼連水都沒得喝?因為他們沒有共同的目標和追求,各自為政,各想各的事,生怕自己吃虧,所以連自己要生存下去必需的水也不願意主動去挑。後面的三個和尚為什麼能那樣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盡職盡責地去做?這些事甚至還根本不關乎他們的生存。就是因為後面的三個和尚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和願景,他們已經成為一個整體,都在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所以自覺自愿,自動自發、不計回報地努力去做了。
凝聚力其實就是使團體成員停留在團體內的合力,也就是一種人際吸引力,如一個人在玩「流星球」時,流星球就是圍繞手這個中心轉,不會丟失,手就是中心點,凝聚力的中心點是什麼?就是一個團隊對所有成員的吸引力。團隊的目標方向、組織形態、行業精神、社會位置等適合成員,吸引力就大,反之吸引力就會降低,甚至會使成員厭倦、反感,從而脫離團隊。同時團隊還要有滿足所有成員多種需要的吸引力。團隊滿足成員個人的各種物質和心理需要,是增強團體吸引力的最重要條件。團隊成員利益一致,關係和諧,互相關心、愛護和幫助,吸引力就大;反之,吸引力就小,甚至成員互相反感,相互排斥。
溝通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團隊成員的歸屬感。團隊成員之間要平等溝通,互相尊重,和諧相處,要破除個人英雄主義,搞好團隊的整體搭配,形成協調一致的團隊默契。要努力使團隊成員懂得彼此之間相互了解,取長補短的重要性,學會溝通合作。
只有擁有極強凝聚力的團隊,才是名副其實的團隊,才能夠讓每個成員都因團隊合作而受益。凝聚力永遠是一個團隊的第一生命力,身在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凝聚力的重要性,為提升團隊凝聚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熱門書籍——《抱團打天下:人在一起是聚會,心在一起叫團隊》,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可獲取更多圖書詳情和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