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邊的風景,安靜而且祥和,就是缺乏驚人的色彩。
這種平庸讓黃巢心煩。
黃家有錢,卻沒有社會地位,父親的私鹽生意做得不錯,黃巢的優渥生活讓人羨慕,身邊總是圍繞著很多小弟。他們可以為黃巢去死,可是黃巢知道,都是為了錢,為了那一口吃的,黃家的社會地位不高,不當官,再有錢,也進不了那個圈子。
黃巢決定,改變命運,科舉是唯一的道路,是進入貴族圈子的敲門磚。
世人評價一個人優秀與否,不是根據才華,而是圈子。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很自信,他的才華一定能夠在這個亂世,熠熠生輝!
長安,這個讓黃巢熱血沸騰的地方,這裡有黃巢一生的夢想,大唐進士!絕對是最閃亮的金字招牌,進入貴族圈子的敲門磚。
「公子,到了,我們的人已經安排好了食宿。」身邊的僕人小心翼翼地說。
這已經是第N次進長安了,每次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公子這個人不錯,學問也好,就是太痴迷科舉了。
黃巢再一次,站在長安的街市。
命運是一個固執的傢伙,黃巢再次落第。
不離開?留下來,只能品味恥辱。
長安的繁華依舊,世界的文化之都,這裡只歡迎成功者,科舉再一次失敗,黃巢已經酒醉了一夜,船還在水中,舒展著放縱的心態,順河而下,未來在哪裡?沒人在乎,黃巢不服!
醒來後,喝了一碗茶!
提筆寫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對大唐徹底失望了,「長安的大老爺們!我黃巢的確無根無源,沒有人欣賞,不被看好,你們記住了,今日你對我愛理不理,明日絕對讓你高攀不起。你們既然拒絕我成為你們中的一員,我就粉碎你們的未來,我絕不是開玩笑。「
酒醒後,黃巢看了看自己的詩詞,搖了搖頭「自己太幼稚了,回家繼承家業吧,有兄弟們的幫襯,老子就是無冕之王。「
亂世,最不缺的就是兄弟,只要你能領著兄弟們吃好喝好。
黃巢萬萬沒想到,機會來得這麼快!
關東大旱!
帝國依然窮兵黷武,繳租稅,服差役,讓太多的人走投無路,私鹽販子自然不用交稅,可是越來越多的人投奔,黃巢的壓力越來越大。
「少爺,您不能再收人了,我們養不起這些人。」帳房先生說。
「來投奔我的人,都是看得起我,不能寒了天下英雄的心。」黃巢的態度非常堅決,他似乎看到了什麼,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預感,就是不明朗。
公元875年6月,濮陽的私鹽販子王仙芝反了!
黃巢看著親信注視的目光,沉聲說「全國各地連年發生水旱災,河南最為嚴重,麥才半收,秋季的莊稼幾乎沒有,朝廷用兵不息,賦斂愈急 ,各州縣又不上言災情,致使百姓流殍,無處控訴。這個朝廷,沒有希望了,我們兄弟的機會來了。」
「好!聽大哥的!」這些兄弟都是作奸犯科的主,天然的造反者。
「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王仙芝也是一個有心眼的,居然找了這麼一個霍亂人心的藉口。我們呼應他,王仙芝自稱草軍,老子是尊貴的金菊花,這個買賣值得!「黃巢下了最後的決斷。
黃巢與子侄黃存、黃揆、黃鄴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數月之間,眾至數萬 ,攻鄆州,襲沂州,威望日高。
看著幾萬亂七八糟的軍隊,黃巢鬆了口氣,「再不起義,就真沒錢了,沒錢?兄弟們就是敵人了。這些人渣悍不畏死,只是沒有機會造反。」
唐朝的軍隊戰力非凡,唐朝的將軍卻養賊自重。
公元880年,12月5日下午,前鋒柴存攻下長安,黃巢乘坐金色肩輿,進入長安。
軍隊的紀律非常的好,在街道上每遇到貧民,"往往施與之" 。
公告張貼出來,告諭市民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
8天後,黃巢在含元殿稱帝,國號"大齊",建元金統!
一個如日中天的政權,即將盛開的時候,黃巢下了一個昏聵的命令,「唐官三品以上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則官復原職。」
從現在的視角看,黃巢科舉不中,真不是考官難為他,一個缺乏大局觀的人,也就適合當一個私鹽販子,格局不夠。
黃巢的支持者就是普通的百姓,因為沒有出路,才會跟著他造反,正是這些基層官員把百姓逼到了絕路上。政策從長安出,到了地方,就會被官吏,隨意改變,成為亂政。
天下亂,各大勢力看透了黃巢的本質,一場圍獵的盛宴開始了。
公元884年,秋七月,黃巢被殺。
唐僖宗問黃巢姬妾「你們家族世代蒙受國家的恩惠,為什麼從賊?"
為首的妾說"上百萬的國家軍隊,被黃巢打得守不住宗廟,責備女人,有意思嗎?"
黃巢本來想成為大唐體制內的人,可惜人家不帶他玩,沒辦法起義,為唐朝敲響了喪鐘。
後人評價黃巢,更多是遺憾,後人為了調侃這段歷史,冒用黃巢的口吻,寫下一首詩詞「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幹看落暉。
有人用這首詩,證明黃巢起義失敗後,出家做了和尚。
我對此沒有異議,我就是納悶,在歷史上,很多政治博弈的失敗者,都選擇了做和尚。
難道這就是歷史的潛規則嗎?
一入空門,既往不咎?不可能!
農民軍對唐宗室、公卿士族實行殘酷的鎮壓政策,"殺唐宗室在長安者無遺" 。這個仇怎麼可能不報?
唐僖宗將黃巢的姬妾皆戮之於市,毫不留情,可見痛恨的程度。娘家人沒辦法,只好給受刑的女兒喝酒,女孩們邊哭邊喝,在醉中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