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宋江在潯陽樓喝醉了寫下一首詩,其中有「敢笑黃巢不丈夫」一句。宋江估計大家都知道。黃巢呢,也是比較有名。他是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曾經攻佔唐朝首都長安,在長安稱帝。史書記載,黃巢年輕時多次去趕考,卻屢次落第。當然也有小說裡說黃巢是去考武試,中了武狀元,因為長得醜,朝廷不肯用。 《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中說到:「僖宗一見黃巢,身長一丈,膀闊三停,面如金紙,眉橫一字,牙排二齒,鼻生三竅,唬得魂不護體,半晌方定。僖宗大怒,將黃巢革退不用。」不管怎麼樣就是沒考上。懷才不遇,心情不好,然後寫下了一首豪氣沖天的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也許寫下這首詩,黃巢的內心就有了奮鬥的目標。然後離開長安,回到老家山東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操起舊行當,繼續販賣私鹽,同時在默默等待機會。
乾符年間關東大旱,饑民遍地。公元875年,王仙芝聚眾起義,黃巢一看機會來了,立馬在山東響應,後與王仙芝匯合,轉戰於山東、河南、湖北、安徽,響應者眾多。其實,造反是死,餓死也是死,饑民的出路一目了然,所以義軍越來越多。後王仙芝戰死,黃巢被推為首領統帥, 稱黃王,號「沖天大將軍 」。這個時候在黃巢的內心,也許離目標更進一步了。但是由於中原唐朝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強,為了避其鋒芒,黃巢帶領義軍在江南各地流動作戰。
當其力量強大後開始北伐,880年佔領唐朝東都洛陽,此時起義軍已經發展到60萬大軍。881年佔領長安,唐朝皇帝出逃,眾人拜迎,稱黃王。史書記載:巢喜曰「殆天意歟!」 至此,黃巢終於實現了他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估計此時黃巢心裡非常舒服和痛快。然後黃巢稱帝,國號大齊。 (為什麼叫大齊呢?難道因為他是山東人?)當然由於實現自己理想抱負之後,得意忘形,沒有乘勝追擊,最後再在唐朝各個藩鎮反撲下而失敗。當然黃巢的失敗還有很多原因,這裡不詳述。但是黃巢的反抗精神還是很強,一直做到的皇帝,終於實現了他內心的目標,從這個意義說他也是一個大英雄大丈夫。
反觀宋江不多介紹,其反抗精神不如黃巢,整天想著招安,也就是投降,軟骨頭。其反抗精神甚至不如李逵,李逵每次喊殺了宋家皇帝,哥哥當皇帝去,宋江都大罵他。所以有人痛罵宋江,一個卑鄙無恥的投降派怎麼敢笑一個有反抗精神的大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