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球員留洋為什麼會成功?

2021-02-18 足球報

【起步】從贊助出國到免費送行

依靠贊助留洋,東亞足球界最為著名的首創者就是20年前加盟熱那亞的三浦知良。然而,日本足球界很快發現贊助形式很難讓傲慢的歐洲足球界真正認識到日本球員的實力,從1998年法國世界盃開始,在最大舞臺得到世界認可的日本球員,開始走免費加盟的路線。基於三浦知良的教訓,先融入當地青訓體系,再尋求小球隊站穩腳跟就成了主流。自尤文圖斯訓練營啟蒙,在佩魯賈出道的中田英壽,成為日後日本球員大批留洋的成功模板。

當然,伴隨目前日韓足球留洋成功的,是必然的高淘汰率。2006年世界盃前後,森本貴幸、小笠原滿男、柳澤敦、大黑將志等人的留洋幾乎都不成功,但這絲毫沒有冷卻日韓球員的熱情。韓國球員相比日本有更好的契機,就是熟悉韓國足球的希丁克卸任後,將樸智星帶到埃因霍溫,為韓國球員提供了一個展示實力的平臺。沒有這個近水樓臺的日本球員利用2010年世界盃殺入16強的機會,在世界盃證明自己之餘,也得到了德甲球會的認可。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出讓天才球員,日本球會對球員的留洋持絕對支持態度,並只收取極少數的轉會費。

身價只有區區35萬歐元的香川真司成了當年德甲半程最佳球員,徹底點燃了德國球會對物美價廉的日本球員的興趣。香川真司和內田篤人的示範效應,也在日本掀起了一股留德潮。相比中國球會人為設置障礙,甚至寄望於從球員身上儘可能榨取商業利益,日本俱樂部從青訓時期就著力培養球員的綜合能力,英語口語是必修課,培養留洋深造的精英是各俱樂部青訓體系的驕傲,自然不會為球員奔向更高舞臺設置障礙。近年亞冠聯賽的勃興曾留住了部分日本本土青年才俊,但那也只是稍稍改變了日本留洋的趨勢。

  

J聯賽開始重視亞洲賽場,並不意味著會強留意欲留洋的球員。相反,宇佐美貴史盲目籤約拜仁讓一度因在德甲大面積成功而沾沾自喜的日本人迅速冷靜下來。與張稀哲案例非常相似的,就是武藤嘉紀拒絕了切爾西主動但帶有商業性質的400萬歐元報價,轉投德甲中下遊球隊美因茨,就是這種反思的結果。同樣,亞冠聯賽中國球迷非常熟悉的日本超新星柿谷曜一朗和南野拓實先後去了瑞士和奧地利聯賽,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在更適合自己的小舞臺成為主角,而不是像宇佐美貴史那樣徒有虛名,斷送職業前途。而且,即使是高調加盟拜仁的宇佐美貴史,2013年回流日本時,也沒有讓大阪飛腳得到任何經濟回報。

也正因此,日本球員轉會歐洲,合同內根本不會設置回購條款,而是任由他們在歐洲闖蕩。本田圭佑、長谷部誠、吉田麻也初次轉會海外都是零轉會費,香川真司事實上也是零轉會費,只是依照國際足聯規定,大阪櫻花收了多特蒙德35萬歐元的青少年培養費。零轉會費對日本球會的財政收入影響自然也有,但日本人找到的解決辦法是送出更多的日本球員,在2010年世界盃取得成功後,歐洲球會開始意識到日本球員的價值,願意支付轉會費。即便如此,日本球會設立的轉會費門檻也非常低,迄今最貴的也只是內田篤人,但他是沙爾克04激活了違約金條款,其他日本球員初次赴海外的轉會費,很少達到100萬歐元的標準。

【發展】全面撒網重點培養,歷經磨礪

日韓球員在2002年世界盃後大量出國,起初也和中國球員一樣追逐豪門,但很快就回歸務實。目前,日韓國內足球界普遍對前往海外踢球持積極態度,而且不再盲目追求主流聯賽,可謂全面撒網,重點培養,重心放在更容易融入的德國、荷蘭等國聯賽。

本賽季,韓國球員在海外分布於36個足協的聯賽,遍及歐洲、亞洲、中北美、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合計167名海歸,其中在日本的最多,3級聯賽共有51名韓國球員。相對水準較高的歐洲,韓國球員分布在17個聯賽,共計54人,其中德國最多,德甲、德乙、第4級的地區聯賽和第5級的州聯賽合計13人。緊隨其後的是克羅埃西亞,兩級別聯賽共7人,人數排名第3的是塞爾維亞和葡萄牙聯賽,各有6人。這還沒有計算分布於西班牙各青訓梯隊,在第3級別甚至更低級別踢球的少年球員,例如著名的巴薩三傑李升佑、白升浩、張潔熙,以及瓦倫西亞的李康仁。

雖然孫興慜剛剛創造了亞洲球員的身價紀錄,但他也是16歲從首爾FC梯隊到漢堡梯隊受訓,在近年始終為保級苦苦掙扎的漢堡磨礪5年,才有1000萬歐元高價加盟勒沃庫森的成就。縱觀目前在歐洲獲得成功的韓國球員軌跡,不難發現他們幾乎清一色從小球隊起步,諸如博爾頓的李青龍,女王公園巡遊者的尹錫榮都經歷了委身英冠的低谷。目前效力德甲的6名球員,3名在奧格斯堡,美因茨的樸俊昊是從瑞士巴塞爾「曲線」入德,勒沃庫森的柳承佑上賽季還在德乙,加盟勒沃庫森3年一共就踢過11分鐘。

除了英超和德甲,韓國球員在歐洲其他15國聯賽也並非都在頂級,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的留洋熱情。身高1.90米的石現俊在過去6年裡已換了3個聯賽5支球隊,如今在葡超的塞圖巴爾踢球。像紮根俄超的俞炳守,瑞典的文先民,克羅埃西亞的鄭運,在韓國都鮮為人知,中國球員更難真正沉下心在海外鍛鍊自我。

日本球員和韓國也非常類似,目前有超過200人在海外踢球,同樣分布於五大洲,在歐洲範圍更廣,星散於21個足協的聯賽。其中最大的聚集地就是德國,有多達29人,佔全部旅歐球員(91人)的1/3。人數排名第2的居然是黑山聯賽,有多達14名日本球員踢球。沒有勞工證限制,而且技術特點更適合的德國,對日本球員留洋是決定性的。相比韓國球員,日本人勤於忍耐和吃苦,以及學習精神都更勝一籌。稻本潤一當年在阿森納的失敗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從小球隊佩魯賈出道的中田英壽,讓之後的日本球員普遍開始首先追求實際的鍛鍊能力。即使是目前日本足球的頭號球星本田圭佑,也是從荷乙聯賽再到俄超,一路磨礪才有今日主導米蘭中場的成績。

類似於乾貴士這樣在德國闖蕩數年,改換門庭仍舊選擇小球隊的個案不勝枚舉。曾在阿森納蹉跎4年的宮市亮,離開英超後的落腳點也是德乙,而非德甲豪門。對自己定位的清醒認識,以及非常務實的職業態度,讓日本球員在德國獲得了普遍認可。即便如此,德甲豪門裡的日本球員也相當罕見,成功者只有香川真司,岡崎慎司在德國足夠成功,跳到英超也不敢選擇勁旅,而是從弱小的萊斯特城起步。

【堅持】勇氣與理念是關鍵

20年前,三浦知良放棄在浦和紅鑽的1億日元高薪,與同樣放棄演藝事業的妻子理佐子硬闖意甲,正是日本球員希望更快接近世界水準的勇氣使然。當年,高傲的義大利人對日本球員的評價幾乎是嘲笑,剛到J聯賽踢球的濟科還發現日籍球員經常在訓練後結伴吃速食快餐,但這樣的不專業隨著三浦知良闖蕩意甲成功後,迅速在日本足球界消失。如今,即將年屆50歲的三浦知良還在踢球,日韓球員的認真態度自然就成為他們能在歐洲立足的重要原因。

同樣是在德國踢球,長谷部誠初至德國時,只能從德語詞典中尋求溝通,但半年時間他就已經無需使用翻譯,即可接受德國媒體採訪,一向被西方人嘲笑的日本人「語言白痴」,在這一代留洋球員身上幾乎蕩然無存。試問,又有幾個中國球員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迅速融入德國?德國足球界對日本球員的認知,長谷部誠是一個典範。任何教練,領隊都喜歡埋頭苦幹,又能自我克服困難,儘快融入球隊的球員,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日本球員又比韓國球員更勝一籌,這也是如今日本球員在德國數量遠多於韓國的原因之一。

至於理念,日本足球界多年來「球員前途至上」的理念是推動留洋的原動力,香川真司當年加盟多特蒙德時,已是大阪櫻花的絕對主力,但櫻花隊仍然選擇放行,才有今日香川真司的成就。同樣,當年小笠原滿男租借意甲結束後,並不願意就此結束留洋生涯,仍然希望滯留歐洲。小笠原的母隊鹿島鹿角選擇了與經紀人保持聯繫,直到歐洲聯賽轉會截止日,小笠原若仍未找到落腳點,才會被鹿島鹿角召回。長友佑都當年選擇錫耶納,東京FC也沒有以他身負長年合同為由,索要轉會費或所謂回購條款。相比之下,中國聯賽的畸形發展和惡性競爭造成中國球會的短視,也是阻礙中國球員留洋的重要原因。

---

本微信刊載的所有內容,版權均為足球報所有,未經授權許可,其他媒體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改編,請聯繫足球報新媒體事業部。

郵箱:zuqiubao@qq.com

相關焦點

  • 韋世豪在糾結留洋如何保證出場時間時,日韓球員卻早已實現豪門夢
    今天看到一則關於韋世豪的留洋消息,本以為韋世豪能成功留洋西甲,還在暢想能和武磊在西甲同場競技的機會,能為2019年悲催的中國足球帶來一個小驚喜,沒想到的是,據相關媒體報導韋世豪因考慮到轉會西甲後無法保證出場的時間,而導致這次的留洋擱淺,如果是因考慮到無法保證出場時間而不想去留洋,那這樣的想法就是有點不可思議。
  • 武磊在西乙繼續顆粒無收,中國球員對比日韓真的有資格留洋嗎
    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了,可能主教練已經把武磊當成吉祥物更多於是球員本身了吧。 隔壁的日韓公布了自己的最新集訓陣容,日本更是全部都是「旅歐班」,所有球員都效力於歐洲聯賽,在名單外更是還有十幾人也是效力於歐洲聯賽,其中也不乏歐洲豪門俱樂部的球員。這樣的強烈對比讓中國足球更是顯得低迷。
  • 中國男足球員除了武磊,為什麼很多球員不願留洋踢球?
    雖然留洋成功,但是到了國外以後很難獲得出場機會,基本淪為了看飲水機球員。因為在中超還算實力不錯的球員,經常屬於被誇獎的對象,一旦到了國外,甚至無法獲得出場時間,久而久之,球員會開始質疑自己,而一旦失去了自信心,球員在場上的表現也會越來越差。第二,留洋的收入會銳減球員不願意留洋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留洋後球員的收入會減少很多。
  • 足協推動年輕球員留洋本是好事,但是就怕是為了留洋而留洋
    最近有關韋世豪、朱辰傑等中國年輕球員留洋的話題傳得神乎其乎的。由於足協推出限薪、工資帽等政策,以及足協秘書長劉奕表示,部分中國優秀年輕球員由於拿著國內巨額薪水才導致了他們不願意出國奮鬥的藉口。
  • 足協欲強推五球員留洋!切忌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長!
    足協在明年將要推行中超歷史上最嚴格的限薪令,除了規範經營讓俱樂部可持續發展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減少球員收入刺激球員出去留洋,不過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目前的中國足球不是送誰出去的問題,而是誰能夠出去的問題,要知道即便是中國最好的球員,國內聯賽的本土金靴武磊去留洋之後在西班牙乙級聯賽也打不上絕對主力
  • 日韓雙子星閃耀歐洲!黃喜燦助攻,奧川雅也進球 國足留洋僅武磊
    武磊是中國足球的希望,但相比日韓球員批量留洋歐洲,這是中國球迷最「酸」的地方,當然也是中國足球與日韓足球相差甚遠的根本原因。上周末,歐洲賽場又傳來了日韓球員閃耀的消息。奧地利甲級聯賽第27輪,薩爾茨堡紅牛2-2戰平沃爾夫斯貝格,其中日韓球員取得精妙配合,聯手上演了打破僵局的進球。比賽第19分鐘,韓國前鋒黃喜燦中場送出精準直塞,日本中場奧川雅也心領神會,拿球後在防守球員的夾擊之前起腳抽射斬獲進球,這也是奧川雅本賽季取得的第9個聯賽進球。
  • 中日韓留洋球員觀察 日韓閃耀 中國獨苗舉步維艱仍該敬佩
    中日韓留洋球員觀察 日韓閃耀 中國獨苗舉步維艱仍該敬佩近些年,亞洲足球取得十足的發展,尤其是日韓球員,在歐洲五大聯賽許多俱樂部都坐穩了主力,球員的閃耀,也讓日韓在世界盃賽場有了更大的進步,今天就簡單盤點目前中日韓球員在歐洲聯賽的表現如何。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但在留洋問題上,足協還沒有認清殘酷的現實:歐洲主流聯賽對中國球員能力的認可度,與中國足球在國際大賽上的表現幾乎是同步的。想要強行向五大聯賽「推銷」球員,大概率會像沙特和卡達人一樣,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場。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但在留洋問題上,足協還沒有認清殘酷的現實:歐洲主流聯賽對中國球員能力的認可度,與中國足球在國際大賽上的表現幾乎是同步的。想要強行向五大聯賽「推銷」球員,大概率會像沙特和卡達人一樣,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場。
  • 中國十大留洋球員
    中國足球每況愈下,和中國球員留洋身影越來越少人有一定關係,放眼望去,我們只有一個武磊能偶爾給我們帶來驚喜。看看近鄰日韓有大量球員在五大聯賽踢上比賽,並且表現高光,我們只有羨慕的份。曾幾何,我們也有在海外聯賽踢上主力,甚至有非常搶眼表現的球員。
  • 限薪倒逼球員留洋?不妨先想想高薪由何而來
    而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更是解釋道,給球員「降薪」是為了促進球員「留洋」,那麼,球員薪資高低真的與留洋息息相關? 而對比近鄰日韓,先看看日本球員的數據,目前在五大聯賽效力的日本球員有16人,在五大聯賽次級別和歐洲二三流頂級聯賽效力者多達56人,分布在30個不同聯賽。
  • 留洋球員新突破!J聯賽27年中國球員空白被填充,富力悍將已就位
    眾所周知,在當今亞洲足壇,判斷一個國家足球隊實力的重要標準就是留洋球員的質量和數量。比如我們的鄰居日韓,為什麼他們能夠長期處於亞洲一流,而且能在世界盃上為亞洲足球爭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留洋球員遍布整個歐洲。而且他們很多球員都是五大聯賽球隊的絕對主力,比如英超豪門熱刺的韓國國家隊球員孫興慜,比如加盟皇馬被租借到西甲馬洛卡的久保健英,一個人是亞洲一哥,一個是亞洲未來之星。
  • 韓國腳批評中國球員,人民日報告誡中國足球:腳踏實地,學習日韓
    不過不少中國球迷指出,其實金玟哉話說的難聽一點,但確實是事實,中國球員確實不行,實力不行還不讓人說?這就真的沒什麼意思了,有意思的是,在昨天人民日報也最新發表了一篇專題文章,沒有對金玟哉事件做過多的點評,但是卻談到了更為深遠的東西,那就是中國足球目前人才凋零的現狀。如果中國足球不能夠在留洋方面提升質量和產量的話,那麼就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水平,也就避免不了被人繼續嘲笑。
  • 降薪促進留洋不合邏輯 歐洲主流聯賽對中國球員認可度低
    降薪促進留洋不合邏輯 歐洲主流聯賽對中國球員認可度低 真正導致留洋井噴的原因是青訓人才不斷湧現,本土聯賽一線隊日趨飽和
  • 大咖說丨誰是留洋最成功的中國球員?
    韓喬生(知名媒體人):孫繼海誰是留洋最成功的中國球員?首先咱們得確定一下,留洋最成功這個稱號肯定是在歐洲頂級聯賽中能夠長期穩定住自己的位置,並且得到球迷認可。在我心目中,留洋最成功的中國海外球員當屬孫繼海,孫繼海也在中國足壇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白國華(《足球》報):孫繼海我認為留洋最成功的是孫繼海。
  • 中國留洋球員都該向他學習
    ,會為後來者一些啟示。,中國球員在五大聯賽球隊效力就不會是稀罕事,我們一樣也會有「孫興慜」。但我們球員留洋的眼光太高,我們俱樂部為了眼前利益,盯著的只有五大聯賽,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日韓球員接近成為歐洲聯賽主流力量,中國球員連邊緣都算不上。日韓的留洋大軍中,像孫興慜這樣在五大聯賽混得風生水起的並不多。
  • 男排張景胤渴望留洋,全運會後可加盟日韓聯賽,比肩偶像朱婷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張景胤袒露了自己以後的計劃,他表示自己也想和歐美球員一樣,出國打球。今年年初,浙江男排引進了2名外援,正是這兩名外援的到來,讓張景胤認識到了職業球員和專業球員的區別。現在浙江男排的主帥吳勝是一位比較照顧球員想法的教練,如果張景胤提出出國留洋,我想吳勝指導應該會同意的。至於張景胤去哪裡打球,筆者覺得可以前往日韓聯賽。雖然,日韓聯賽的水平不如義大利、法國等聯賽,但他非常適合當跳板。畢竟張景胤如果現在直接去歐美聯賽,大概率就是如同劉力賓坐穿替補席。
  • 解讀中超二次降薪:先讓投資人活下來 推動更多球員留洋
    當時無數人擔心俱樂部會與球員們籤訂陰陽合同,很難起到真正的作用。不過新冠疫情的到來,讓本賽季的中超(甚至包括下賽季)變成了賽會制比賽,因此降薪成為了無數投資人必須完成的工作。繼年中官方「建議」再降薪50%,到這一次直接年薪調整比例最高可達6成。中國足協在聯賽剛一結束就下此重手,應該如何解讀?
  • 留洋新突破!J聯賽27年中國球員空白被填充,富力悍將就位
    比如我們的鄰居日韓,為什麼他們能夠長期處於亞洲一流,而且能在世界盃上為亞洲足球爭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留洋球員遍布整個歐洲。而且他們很多球員都是五大聯賽球隊的絕對主力,比如英超豪門熱刺的韓國國家隊球員孫興慜,比如加盟皇馬被租借到西甲馬洛卡的久保健英,一個人是亞洲一哥,一個是亞洲未來之星。
  • 足球評論:日本「全留洋班」名單,更像對中國足球一記響亮的耳光
    像東亞比較早留洋的韓國球員車範根和日本的奧寺康彥,他們在打開了局面之後,很多日韓球員就朝著這個目標發展,並呈現幾個階段,各個階段都有代表性的人物。首先是九十年代末,日本球員中田英壽在意甲的發展,最後羅馬將他招入麾下;到了本世紀初,韓國球員樸智星被希丁克帶往荷蘭的埃因霍溫,多年後,他成功轉會曼聯,成為中場主力成員,並跟隨紅魔收穫了很多榮譽,而且這些榮譽是到目前為止的東亞足球運動員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