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科技特派員羅松濤,在2020年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被授予「全國勞模」榮譽稱號。
今年45歲的羅松濤是揭陽市惠來縣鄉村振興協同創新平臺的一名農村科技特派員,他積極投身三農工作,創新胡蘿蔔高產栽培技術,藉助農業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助農興農;創辦廣東佳潤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帶領企業和農戶堅持走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合作化發展路子,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勇當排頭兵,以實際行動聯農富民。
自主創新胡蘿蔔栽培技術大獲成功
惠來縣農村科技特派員羅松濤提到:科技人員的初心是用科技富民強國,要讓國家和農民享受科研人員帶來的成果。
他創辦廣東佳潤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近10年時間,一直致力於農業科技創新,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和科技攻關,組建了一支25人的技術隊伍,同時聘請農業院校、科研單位及有關部門的專家進行技術指導,與國內知名農業院校、科研機構開展農業技術開發合作,引進國外及國內蔬菜類優良品種,進行篩選和示範種植。
羅松濤作為農村科技特派員,不僅是農民心裡的「科學家」,更是活躍在田間地頭的「農民」。針對傳統種植技術生產出來的胡蘿蔔品質差、大小不一、表皮不光滑、形狀各異、青頭、產量低等問題,羅松濤多方探索,耐心鑽研,深入田間地頭觀察研究,多次登門請教農科專家,並與普寧市果蔬局合作開展優良商品性狀胡蘿蔔栽培技術研究。
經過羅松濤不懈努力,最終總結出了一套「三控制」、「八注重」高產栽培技術。2013年4月,該項高產栽培技術經過專家組現場測量,胡蘿蔔「坂田七寸」品種畝產高達10833.33公斤,自主創新的胡蘿蔔栽培技術大獲成功,並獲得「揭陽市、普寧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三控制」、「八注重」胡蘿蔔高產栽培技術經廣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查證結果,肯定其為國內首創,居國內領先水平,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實用性,成為農村科技特派員研發的優秀實用農業技術之一,為公司帶動農戶發展生態、安全、高效的農業產業提供了技術保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帶動5000多戶農戶發展胡蘿蔔產業
作為農村科技特派員,羅松濤自覺帶領企業全方位參與生產基地所在地的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強化扶貧產業支撐,帶動貧困區域發展,以「訂單農業」形式直接帶動5000多戶農戶發展胡蘿蔔產業,帶動周邊農戶就業,並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農戶種植胡蘿蔔等蔬菜,成為興農富民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貧困地區鄉村振興樹立了先進典型,充分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職責。
羅松濤認為,農業企業要始終堅持走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合作化發展路子,依靠廣大農民發展企業,聯合廣大農民擴大規模,依託農民富裕來保障企業長足發展。在羅松濤的帶領下,廣東佳潤泰農業開發公司與農民協同發展,迅速成為一家省級農業重點龍頭企業,在整個粵東地區建立了6大蔬菜種植基地,遍及普寧、惠來、潮南等地,面積達5000多畝。
目前,惠來縣農村科技特派員羅松濤創辦的廣東佳潤泰農業開發公司,以公司+村+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優先招聘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基地從事生產,既為當地農民創造了就業機會,也為村集體注入了新鮮血液,恢復了造血功能,增加貧困村集體和貧困戶。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