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近日,一個在網上熱傳的視頻顯示:在杭州餘杭區山溝溝景區的玻璃橋上,一群遊客在橋上集體跳廣場舞。疑似為了拍視頻,導致橋面搖晃抖動。保安一直在勸阻喊話「不要跳了!看不見橋要斷了!」然而,根本無人理會。
對此,景區工作人員稱,跳舞的遊客當時是在拍視頻,安全員發現後已上前制止,經檢查,該玻璃橋未出現安全問題。
對於一些跳廣場舞的大媽來說,廣場、公園等場地,已經滿足不了她們了。現在,她們不僅向馬路進軍,向停車場進軍,甚至還將景區的玻璃橋當成了「新戰場」。
對此,有網友直言,廣場還不夠你們霸佔的嗎?還有網友戲謔道,大媽們這是走到哪裡跳到哪裡,以天地為舞臺啊。
在廣場和公園跳廣場舞,頂多是噪音擾民,但也影響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並涉嫌擾亂社會公共秩序。而在馬路和景區玻璃橋上跳舞,則不僅僅是噪音擾民,也將自身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置於危險的境地。在現場,保安的勸阻,大媽們不聽,仍沉醉在自己廣場舞的世界裡。
具體來說,以在景區玻璃橋上跳舞為例,這樣集體有節奏的跳舞,是極具安全風險的。
物理學上有個「共振原理」,每座橋每時每刻都在以一個頻率振動,大媽們的舞蹈踏步也有一定頻率。當這兩種頻率在同一時間相同時,就會發生共振,共振時振幅是最大的,其超過了橋所承受的能力,可能導致橋塌。
集體踩踏玻璃橋,最後未出現安全問題,這是萬幸,但這並不意味著風險不存在,要銘記「安全無小事」。萬一橋斷了怎麼辦呢?所以,對於這些刺痛公共安全和景區規範的行為人,還是要給予懲戒和警示。
比如,景區可以開出黑名單,同時,也應該做好安全提醒工作,闡明類似不文明行為的現實危害性,為遊客普及常識和科學。
廣場舞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融自娛性與表演性為一體,還能健身、交友,對大媽們的身心健康有一定「正面意義」。
可近幾年來,廣場舞卻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矛盾和衝突,放大了很多社會公共風險,給他人和社會都帶來極大困擾。
當然,癥結不在於廣場舞本身,而在於跳舞的人。一些人對社會公共安全和利益的漠視,才是問題真正的癥結。如此下去,如果廣場舞被貼上負面標籤,那對於跳廣場舞的人和社會而言,會出現「雙輸」局面。
為了能繼續將廣場舞跳下去,也為了能促進社會和諧,最後,還是要提醒一句:希望廣場舞者多些文明自覺和自律,恪守安全底線,強化對社會公共安全、秩序等公共利益層面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