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
趙先生78歲了,半個多月前摔倒,頭部碰在地上,當時痛了一會兒就沒事了。家人也沒在意,近日老人活動量有些減少,走路也不大利索了。隨後趙先生出現了頭疼、躁動不安,漸漸呼喚不能回應,而陷入昏迷。急送醫院,經CT檢查診斷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由於就診時間太晚,血腫壓迫腦組織,已導致雙側瞳孔擴大。若不手術,將危及生命。經雙側顱骨鑽孔,將血腫引流出來,趙先生才漸甦醒。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在發病前有頭部外傷史,出血來源多為小血管撕裂。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好發於小兒及老年人。在老年人如趙先生已78歲高齡了,正是因為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腦動脈硬化,血管較脆,即使頭部受到較輕外力,小血管也會破裂出血。加之老年人有腦萎縮,腦組織體積縮小,腦與顱骨之間的間隙變大,這就使老年人顱內的緩衝空間較年輕人大,這也就使老年人對血腫的壓迫,忍耐力較強。以致使老年患者,在頭部剛受外傷時,往往症狀不明顯。受傷後3周以上至6個月,隨著血腫的不斷增大,血腫對周圍腦組織的壓迫也逐漸加重,才逐漸出現頭疼、頭暈、嘔吐、視物模糊、躁動不安或淡漠、言語障礙、麻木甚至昏迷等症狀。還可伴有腦挫裂傷或腦內血腫,使病情更加複雜。嚴重者,可引起腦疝危及生命。
頭部外傷後,尤其是小兒及老年人在頭部外傷後,應及時就診,行頭顱CT或MR檢查,以明確診斷並及早治療。近年來,應用神經內窺鏡治療單純的,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特別是對血腫腔內有分隔者,效果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