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恩公司投資188億,製造晶片,未來有望成為下一個臺積電

2020-12-22 Science鋒芒

對於晶片企業,很多人最了解的應該是中芯國際,其次應該是紫光集團了,這兩個企業都在晶片生產上做出了一定的成就。

但實際上我國還有很多晶片企業做得相當的不錯,就比如說張汝京創辦的芯恩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很多人當聽到這一個公司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特別陌生,因為之前看到的文章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中芯國際對於芯恩這一個集團很少有了解。

但是芯恩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他們從成立到現在的發展也是比較順利的,而且他之所以能夠有現在的成功他們,是因為他們知道要去創新,知道創新在現代中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不斷的去創新,他們才會在這個領域做到一個更新的發展,才能迎合社會,才能讓我國的晶片有更好的發展。

芯恩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特別知名的兩大投資項目是14納米工藝和7納米工藝,很多人會覺得其實這兩個納米級別的工藝,我們已經有一些企業在做,而且成果還不錯。

芯恩集團並沒有必要再去對他研究,實際上芯恩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在這裡方面都做得相當的不錯,他們所使用的工藝電晶體數量沒有其那麼的多。

芯恩企業雖然它的知名度在我們這些普通人群中不是特別高,但是他在業內的口碑特別高,他們的創新技術真的很厲害而且所生產出來的晶片性能也比較好,使用的電晶體數量少一點。

在這樣一個時候除了中芯國際以及紫光電子之外,其實華為還有一個國產晶片企業能夠為他撐腰,這個企業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個。

據了解晶片企業,他們投資了188億在晶片製造上面,雖然現在的技術不是特別的先進,但是未來有望成為下一個臺積電。

當然說到芯恩有望成為下一個臺積電的時候,只是我們對於他的希望,並不意味著我國的這一個企業在短時間之內就能夠成為下一個臺積電,畢竟我們都知道臺積電現在的實力是特別厲害的,我們還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趕上他。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山東在建全長126公裡高鐵,沿途共設4個站點,預計今年通車!

打下基礎!中國「天鵲」的航空發動機,推力達到80噸級別

中國最大的軸流壓縮機組,重量超400噸,功率比美國還大!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入局,晶片封裝或成半導體發展下一個競技場
    五年後產業規模達420億美元晶片封裝是半導體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最後一個步驟,傳統而言,它對技術的要求不如晶片製造的其他工序高。但現在晶片封裝正在成為行業新的戰場。臺積電近期透露,公司正在使用一種命名為SoIC的3D堆疊技術來對晶片進行垂直和水平層面的封裝。
  • 投入近400億美元!美國接連出臺晶片振興法案 還向臺積電拋出橄欖枝
    法案規定成立一個總統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小組委員會。該小組委員會將每年編寫一份報告,「用於為下一代微電子學研究和技術提供指導和協調資助資金、加強國內微電子學勞動力,並鼓勵政府與產業界、學術界的合作」。AFA將禁止任何由中國政府擁有、控制或以其他方式影響的公司獲得法案提供的資金。
  • 中國第一家CIDM晶片企業:整合10多家企業,打通晶片生產全流程
    眾所周知,晶片是一項投資大、門檻高、周期長的產業。不僅如此,晶片產業相當複雜,環節流程特別多,沒有實力的企業基本就無法參與。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晶片企業們有很多模式,最厲害的是IDM企業,可以自己搞定晶片的設計、生產、封測、銷售全套環節,比如intel、三星等。也有企業只負責設計,稱之為Fabless(無晶圓製造設計)類別,該類晶片企業只負責晶片的電路設計與銷售,其他的生產、測試、封裝等環節都是外包的,比如華為、高通、聯發科等。
  • 中國晶片製造為什麼難以成功?|英特爾|臺積電|微晶片|nvidia_網易...
    該公司在上周宣布,Mac將使用蘋果自己的M1晶片,該晶片由臺積電(TSMC)製造。嘿,英特爾,這可不是針對你——現在全行業都知道你沒有順利生產出10納米以下級晶片,你仍然還很落後。此事所造成的影響可遠不局限於計算機行業。如果英特爾是落後幾年,那中國可能是落後將近10年。在制訂本國的第十四個五年計劃時,北京發布了一份官方公報(我喜歡這個詞!)
  • 晶片又出問題了!4000億領先的公司面臨內疚,執行長憤怒地辭職了
    在張汝京帶領下「世大」公司成立了,把根據地設在了人才、技術、設備更先進的臺灣省。僅三年的時間便開始盈利,成為臺灣僅次於臺積電和聯電的第三大晶片工廠。「樹大招風」,張汝京被大佬約談,要麼滾蛋,要麼把世大賣掉。張汝京當然一口否決,這時候電影的情節通常是怎樣的?對,內鬼出現了。
  • ...臺積電美國|美國亞利桑那州|臺積電|晶片|鳳凰城|美國_科技
    臺積電計劃在該市投資120億美元建設一個半導體工廠,據稱目前正在具體選址、協議商討和籤署過程中。根據協議,臺積電將在5年時間裡建造一座新工廠,並創造1900個新的全職工作崗位。工廠建設將從2021年初開始,預計將於2024年投產。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其晶片代工客戶包括蘋果、高通等許多科技公司。
  • 張忠謀的成與功,帶領臺積電進軍國際,改變晶片製造格局
    前言在當今時代我們不得不提一個人,這個人改變了世界半導體行業的格局,使中國在半導體行業不至於處於尷尬地位,這個人就是時年89歲的張忠謀。臺積電的成就和成長就連晶片行業的龍頭因特爾也甘拜下風,現在因特爾的晶片製造任務大部分都交給了臺積電,這表明臺積電的晶片製造能力已經屬於一流。
  • 美國晶片材料製造商投資2億美元在臺設廠,優先向臺積電供貨
    12月21日,美國一家領先的晶片材料製造商英特格(Entegris)將在臺灣投資2億美元建造一座工廠,這是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又一重大勝利。英特格(Entegris)的總裁兼執行長Bertrand Loy接受採訪透露,該公司的頭號客戶是全球最大的代工晶片製造商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計劃2021年初起興建新廠、同年底完工投產,並逐步全面量產。
  • 全球晶片大變局!臺積電暴漲5000億,美國英特爾霸主地位不保?
    中國基金報 泰勒臺灣的晶片巨頭臺積電,最近好事連連,不僅接到大訂單,股價更是節節攀升。在上周五美股的時候,英特爾遭遇重挫,暴跌16.24%,市值一夜蒸發415億美元(約2911億人民幣),臺積電卻是另一番風光。
  • 盤點中國核心晶片各細分領域頭部企業;2019年進口晶片3055億
    總體來看,在指令集、設計等產業環節中絕大多數技術壁壘比較高的環節,中國晶片產業地位非常薄弱,與歐美晶片產業企業存在較大差距,而在圓晶代工、封裝測試等技術要求相對不高的環節,中國憑藉其勞動力優勢,則有望率先崛起,成為有希望趕超世界平均水平的領域。 國內晶片產業鏈及主要廠商梳理:
  • 新的晶片「競技場」,晶片封裝技術急需發展,臺積電入局
    這些年,由於華為晶片發展被美國制裁之後,晶片技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有朝一日能夠生產出完全中國自研的頂級晶片成為每一個晶片公司的共同目標。晶片前段的進程十分迅速,從12nm、10nm到現在的7nm、5nm,晶片做的越來越精細。
  • 安迪·科斯勒:中國晶片製造為什麼難以成功?
    [文/安迪·科斯勒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自2005年以來,蘋果公司第一次開始製造沒有英特爾晶片的Mac電腦。該公司在上周宣布,Mac將使用蘋果自己的M1晶片,該晶片由臺積電(TSMC)製造。嘿,英特爾,這可不是針對你——現在全行業都知道你沒有順利生產出10納米以下級晶片,你仍然還很落後。此事所造成的影響可遠不局限於計算機行業。
  • 臺積電慶祝第10億顆7納米晶片下線
    臺積電慶祝第10億顆7納米晶片下線臺積電晶片製造最近創造了一個裡程碑:第10億片7納米晶片下線。按照臺積電的說法,10億顆7納米晶片足以覆蓋13個以上的曼哈頓街區。三星採取了與臺積電不同的策略,它計劃在7納米直接建立自己的EUV節點出來,而不是像臺積電那樣一蹴而就的過渡。臺積電在7納米的EUV改進不使用「光罩護膜」(pellicle),而主要將改進放在接觸技術與光阻劑( contacts and resists)上。最初是有限的部署,在5納米節點製造工藝步驟中使用該技術之前,先進行一個試探。
  • 一家天使輪估值5億的晶片公司,他們為什麼敢投?
    三十餘年後,臺灣已經成為專業晶片代工領域絕對的市場領先者。僅臺積電一家就佔了超過全球晶片代工市場的半壁江山(市場份額50.8%),2018年臺積電的營收達到334億美元,其中最先進的7nm製程出貨已經佔到總金額的23%。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迅速發展和當地創投資本力量的興起息息相關。「當時臺灣是僅次於矽谷的創投市場最活躍的一個區域。
  • 頂級私募筆試答卷:臺積電的投資三問
    而荷蘭阿斯麥也正是美國的有意扶持下,才得以壯大; 存儲晶片,先後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等幾個地區流轉; 而晶片製造代工環節,也在偶然因素下,落地了中國臺灣和韓國。 代工環節最初的技術也都來自於美國公司IBM。
  • 中國晶片之父張汝京:被迫離開自創企業,卻為華為留下「續命藥」
    中國晶片之父張汝京:被迫離開自創企業,卻為華為留下「續命藥」 有關專家指出,5g和人工智慧的技術優勢將替代人工成本優勢,帶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顛覆,並決定未來百年誰能成為世界工廠。 華為是祖國的驕傲,引領著世界5G的發展,公司業務全球遍地開花。
  • 臺積電+arm在前,國產晶片出路在哪裡?
    這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懟美國禁令和華為的問題的最新表態。過去一年來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引發了所有人的思考,沒有臺積電這樣的晶片製造企業,沒有arm這樣的IP授權企業,沒有美國的EDA,國產晶片的出路究竟在哪兒?
  • 清溢光電,向成為下一個「臺積電」奮進
    伴隨著面板行業裡京東方A的發力、韓企的全面退出以及半導體行業內中芯國際等優質公司被國家大力扶持,清溢光電下遊客戶的淨利潤有望提高一個臺階,進而作為上遊原料商的清溢光電也將從此中獲得不菲的收益。在全球範圍內,清溢光電 2018 年面板石英掩膜版銷售金額佔全球知名平板顯示掩膜版廠商合計份額的 4.46%,所以未來清溢光電將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隨著韓企的全部撤出,國內面板行業內的競爭有望回歸正常,利潤有望得到釋放。面板行業對掩膜版產品尤其是高世代、高精度掩膜版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 臺積電計劃投資4000億新臺幣 擴建新竹工廠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7日下午消息,全球最大的代工晶片製造商臺積電(TSMC)打算投資4000億臺幣(135億美元)擴大其在新竹市的生產車間,因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放緩,公司正尋求新的發展動力。
  • 一顆臺積電5nm晶片總成本超2900元?
    假設5nm GPU的晶片面積為610平方毫米,並且電晶體密度比P100 GPU高,達到907億個電晶體。下表中是用模型估算的臺積電90至5nm之間的節點電晶體密度。在90至7nm範圍內的節點,模型使用具有相同規格的假想GPU,包括電晶體除電晶體密度,假想的5nm GPU與假設節點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