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婺城區通過「人大代表聯絡站+」的建設,充分發揮區鄉兩級人大及代表聯絡站的作用,婺城區人大組織區級領導幹部代表和「一府一委兩院」負責人走進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主題活動,面對面聽取代表群眾意見建議,心貼心回應社會關切,實打實推動問題解決,架起幹群間的連心橋。
據統計,自今年6月以來,已有32人次區級領導幹部代表和「一府一委兩院」負責人進站,接待基層人大代表和群眾160餘人次,職能部門負責人100多人次進站現場辦理問題95個,其中78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或者部分解決,其餘問題也全部當場進行了回應,取得積極成效。
「7+X」機制
規範聯絡站建設新標準
從一件一件小事做起,及時為基層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婺城人大代表聯絡站架起幹群連心橋。「我們代表聯絡站每個月都固定開展代表接待群眾活動,對收集到的群眾反映問題,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解決的及時向上反映,並及時在公告欄上公布辦理結果,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多次參加婺城區城中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活動的區人大代表王平說。
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含笑巷等地有3座建造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公廁,設施功能不完善,加之年久失修,居民對公廁改造提升的期盼非常強烈。在開展婺城區領導幹部代表走進人大代表聯絡站活動中,婺城區委主要領導詳細了解情況後,現場要求職能部門一周內拿出解決方案,破解影響該區域群眾生活的難題。在各方努力下,目前3座公廁已完成改造。
為了適應新時期人大工作的要求,婺城區進一步提檔升級了人大代表聯絡站的標準化、特色化建設,設立了「7+X」機制。即在七個方面統一標準內容一一上牆的基礎上,還結合各鄉鎮(街道)的實際情況,設立鄉鎮(街道)的特色內容,主要包括鄉鎮(街道)的工作動態、民生實事、專項督察、活動集錦等,樹立為民服務的窗口,讓群眾能夠全方位、多形式了解人大代表的一線工作,進一步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
婺城區在2016年全部完成「人大代表網上聯絡站」建設的基礎上,近年來通過對線上、線下人大代表聯絡站的建設,進一步拓寬人大代表履職途徑,推動人大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聯絡站+民情民訪代辦」
拓寬人大代表履職新渠道
百姓對人大代表聯絡站的信任和認可,來自聯絡站「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的工作作風。
「長山國際設計走廊和『南山漫道』精品線項目的實施,將為長山鄉打響人文長山旅遊發展品牌,實現『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的轉變,掀開鄉村振興發展新篇章。」在婺城區長山鄉人大代表聯絡站的交辦件中,關於下溪自然村至南山漫道機耕路納入婺城農村聯網公路項目的問題無疑是其中的重頭戲。
望山新村作為長山國際設計走廊和「南山漫道」精品線項目的主戰場,交通路網基礎落後,群眾出行不便,嚴重製約了鄉村經濟的發展。收到交辦件後,婺城區交通運輸局立即進行項目對接,將項目列入全區聯網公路建設範圍。長山鄉望山新村兩委幹部也在現場承諾第一時間完成土地政策處理工作。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招投標,12月份動工建設。
在開展人大代表走進聯絡站活動中,參與接待的婺城區人大和區政府領導,也快速回應代表建議和群眾關切。
「謝謝你們,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用上自來水了!」近日,婺城區羅店鎮迎峰村的錢阿姨緊緊握著人大代表的手連連稱謝。去年,迎峰村錢阿姨和村民反映因自來水管網老舊滲漏,水壓不足,二樓、三樓經常沒水洗衣做飯。在了解情況後,婺城區和羅店鎮兩級人大代表,羅店鎮人大主席團及時形成建議向上級部門提請。經過調研論證,婺城區人大常委會快速助力推動,區政府計劃投入350萬元用於該村的農村飲用水提升改造,計劃投入360萬元用於該村的「汙水零直排」建設工程。
「聯絡站+調解」
豐富基層矛盾調解新模式
人大代表聯絡站不僅成為人大代表履職作為的主陣地,還通過「人大代表聯絡站+調解」工作的模式,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實實在在地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人大代表真是百姓的貼心人!」前不久,家住婺城區新獅街道勤儉社區的邵先生給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送來了一面錦旗,感謝人大代表用心用情的調解。原來,邵先生與一位女士發生電動車刮擦,經交警認定負全責;因雙方都是電動車,無車輛保險,對賠償金額一直談不攏。最終,在婺城區人大代表錢志勇的悉心調解下,他們達成一致意見。
人大代表聯絡站,讓代表選民「心連心」。不僅人大代表自身做好「老娘舅」,人大代表聯絡站也積極探索「聯絡站+老娘舅」的基層矛盾調解形式。自2014年起,婺城區城中街道從退休的老幹部中聘請6名樂於奉獻、責任心強、善做工作的老幹部作為代表聯絡站義務工作者,通過「老娘舅」聯繫選民、預約接訪、收集社情民意,對選民反映的問題能解答的現場解答,不能解答的記錄在案,並轉交當月負責接待的人大代表進行處理,成效較為顯著,並將一些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據悉,去年,全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共接待來訪群眾1300多人,收集問題629個,解決率達95%,其中現場解決58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