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218字
#美國#
隨著川普陷入困獸猶鬥之境,伊朗在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被美國「斬首」一周年之際揚言報復,美伊雙方在波斯灣地區緊急進行軍事調動部署,中東地區尤其是美伊之間再次劍拔弩張,戰雲密布,國際輿論深表擔憂。但美伊之間真會拼死一戰嗎?這樣的場景也許多半是虛張聲勢,或者各自出於國內政治需要,而進行的一場新的口水大戰。
美伊緊張局勢五大表象
表面看,美伊大動幹戈似乎是可能的,跡象也是明顯的,動機也是存在的。
首先,川普的殺氣很重,川普及其鷹派幕僚,一直對伊朗懷恨在心,欲置伊朗於死地。川普上臺以來,退群毀約,對伊朗重拳出擊,既欲在中東地區謀取美國的政治、軍事、安全和經濟利益,凸顯其政績,又力圖確保美國在中東的鐵桿盟友以色列和沙特等國的安全,並打擊其他國家在中東地區和伊朗的利益,導致美伊關係高度緊張。但4年來川普的如意算盤並未見效,無論是對伊經濟、金融、能源極限施壓制裁,還是軍事威脅和斬首行動,拉幫結派孤立伊朗,不僅都未能制服伊朗,相反讓伊朗態度更強硬。川普多次呼籲伊朗重新談判,但伊朗最高領導人早就看透美國的把戲,表示只有美國當局首先取消對伊制裁後才有對話的可能,這讓川普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大丟臉面,但川普是決不甘心的,伺機打擊是其基本策略。
其次,川普大選失敗,窮途末路,趁著尚有大權最後幹一票,既符合其性格,也滿足其需要。在美國國內,他已經不擇手段反擊,但美國畢竟還是名義上的法治國家,有各種牽制,他無法為所欲為,也翻不了天。在此情況下,不少人估計川普會在海外挑起事端,甚至挑起戰端,但其他對手他是惹不起的,於是拿伊朗開刀,製造戰亂,亂中漁利,這樣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近段時間以來,美國以預防伊朗報復行動為由,在中東地區加緊各種軍事活動,包括美軍核潛艇、軍艦、轟炸機等先後飛往中東或集結于波斯灣地區,讓地區國家和世界輿論都嗅到了美國軍事打擊的危險信號。
第三,伊朗對於去年年初卡西姆·蘇萊曼尼被「斬首」和年底伊朗頂級核科學家被暗殺滿腔仇恨,多次誓言要報復。伊朗國內因遭美國極限施壓打擊,加上疫情肆虐,處境極其艱難,民眾對美群情激憤,社會輿論對現實也不無抱怨,加上伊朗今年將舉行大選,在此嚴峻情勢和特殊背景下,伊朗當局必須有所作為,給美國點兒顏色看看,否則會顯得太軟弱了。各種跡象表明,當美國加緊在海灣地區進行軍事集結時,伊朗也針鋒相對地進行了軍事部署。伊朗對美不乏殺手鐧和別動部隊,在局部地區和一些情況下教訓教訓美國是有能力的。
第四,自去年以來伊朗不斷提高濃縮鈾豐度,警告和回擊美國。今年1月4日伊朗政府發言人公開表示,伊朗已開始採取把濃縮鈾豐度提高至20%的相關措施,並已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了該行動。儘管20%的濃縮鈾豐度距離伊朗研製出核武器還有很大距離,但這已超越伊核協議所規定的豐度上限。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此表示了擔憂。華盛頓更是擔心伊朗的對外濃縮鈾豐度大大提高,只要條件許可和需要,伊朗將有能力快速研製出核武器,這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特別是對以色列和沙特等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傳統盟友的安全,將是致命威脅。
第五,伊朗在波斯灣地區突然扣押一艘韓國化學品運輸船,引發諸多猜測。伊朗在波斯灣和荷姆茲海峽抓捕並扣押外國船隻,通過間接手段示強和回擊美國的行動已經多次發生。1月4日下午,一艘從沙烏地阿拉伯啟程駛往阿聯的韓籍運輸船「韓國化學」號,在波斯灣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扣留,船上有5名韓國籍船員等20人。韓國雖自稱中立國家,但韓國與美國的關係盡人皆知,伊朗表示韓國運輸船扣押韓國船隻是因為其在當地海域造成了汙染,但首爾認為事有蹊蹺。韓聯社報導稱,「部分觀點認為,伊朗扣留韓船的原因可能在於伊方對其在韓資產被凍結產生不滿」。
據報導,伊朗在韓國國內銀行有數十億美元的資產,伊朗資產被扣顯然不會是孤立事件。事發後,韓國一方面通過外交渠道與伊朗方面交涉,同時向海灣地區緊急派出了海軍驅逐艦。此事引起了不小的風波,韓國輿論認為伊朗官方以技術性問題扣船不過是託辭,其實際意圖在於敲山震虎。
美伊真會大動幹戈?
由於上述原因,國際輿論對美伊軍事衝突議論紛紛。但美伊關係是錯綜複雜的。目前看,美伊多半是在扳手腕,秀肌肉,拼智慧,比耐力,造強勢。其實雙方權衡各種利弊,誰都不會輕易打響第一槍,否則誰也無法承受由此造成的嚴重惡果。儘管這是美伊之間玩足了的較量遊戲,但雙方仍不得不繼續玩下去。
一是美國當局雖有對伊強烈敵意和殺心,但川普不過色厲內荏。美國新總統將於1月20日宣示就職,留給川普的白宮時間已經屈指可數,川普實際上已經是美國的臨時總統和武裝部隊總司令,沒有能耐再對外發動戰爭。川普的這一權力受到美國法規的嚴格限制,除非美國在此期間遭到嚴重的軍事和武力威脅或打擊,否則總統無法貿然對外發動戰爭。商人出身的川普,在美國軍界既無威望,也不得人心,到了快要離任之際誰還願意替他去當炮灰,犯下戰爭罪?川普繼續發號施令,讓美國戰艦和飛機等在海灣地區耀武揚威是可能的,但要對伊朗開火是不可能的。
二是川普說到底是個精明的商人,他更多謀劃和謀求的是經濟利益,而非對外戰爭。川普執政以來,總體上一直都在收縮美國在海外的軍事部署和力量,儘量把美軍撤回,以收買人心。也正因為此,在過去的4年裡無論美伊口水仗打得都兇,其鷹派幕僚如何鼓動其對伊開戰,川普也只是耀武揚威,始終沒有出手。德黑蘭方面早已摸熟川普的套路,也因此一直都不懼怕川普的軍事打擊。
川普反擊的重點在美國國內,即使軍事打擊伊朗也無法挽回其敗局,相反會在最後時刻讓拜登顯示其處理美伊危機的能耐。目前距離1月20日新總統宣誓僅有10多天了,打仗尤其是美國對伊動武可不是說動就能動的,需要事先在各方面進行周密的部署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講川普已經毫無可能做到。
三是伊朗對美衝突鬥爭幾十年,早已深諳對付美國之道。在軍事力量上,伊朗與美國處於嚴重不對稱狀態。德黑蘭很明白,川普已經蹦躂不了多長時間了,此時此刻對伊朗的任何叫囂威脅,甚或小動作,都不過是為了自我消消氣,或者做給別人看的,在其執政最後之際如果與他對著幹,只會落入其圈套,招來戰禍。只要川普一離開白宮,美伊緊張關係就有可能改變,拜登及其團隊已多次公開表態,一旦入主白宮,美國將在伊朗遵守伊核協議的前提下重回伊核協議。拜登提名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1月3日重申了這一表態。如果德黑蘭對美國還抱有希望,則戰略和博弈的重點將轉到拜登身上。因此德黑蘭不會輕舉妄動,挑起戰事,自找麻煩。
伊朗非一般之國
伊朗這個國家,在政治、宗教、軍事、安全、經濟、貿易、能源和社會等方面,都有很多特殊性。美國與伊朗打了這麼多年交道,實際上至今沒有搞懂伊朗,也因此在戰略和策略上都是失敗的。雖然在美國的極限施壓打擊下伊朗的日子過得很慘,但華盛頓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包括與歐洲盟國產生了矛盾。
英法德等國在伊朗及對伊關係中有很大利益,反對美國對伊極限制裁併殃及歐洲國家和企業。伊朗對付美國早已練就了對美精明之道,讓華盛頓當局無奈。雖然美國一直在伊朗培植親美勢力,並企圖發動政變,但伊朗政權的堅固不是華盛頓所能攻破的。
在去年年初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遭「斬首」後,伊朗最高領導人一方面誓言將採取各種手段對美國進行報復,並將川普等列為美國的通緝對象和全球打擊目標,另一方面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內部以維穩、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為主,外部以積極改善和發展與其他大國及周邊關係為側重點,以打破美國能源、金融制裁為突破口,與美國周旋。
一年多來,伊朗採取了最大限度的克制,以尋找更合適的時機報復美國。伊朗深知,如果貿然行動,不管是直接針對美國還是以色列和沙特等國,都會引發美伊全面戰爭,伊朗在軍事上畢竟不是美國及其盟國的對手。人們注意到,自去年蘇萊曼尼將軍遇刺身亡以來,伊朗只是不斷威脅,但並非採取具體的報復行動。在去年11月伊朗頂級核專家被暗殺以來也一直以言論回擊為主,而未見行動。但伊朗最高領導人顯然不會吞下這口惡氣,只是伊朗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手段。
美國控制不了中東
環顧當下的中東,情況也很複雜。儘管不少國家與伊朗交惡多年,擔心伊朗勢力不斷擴張,但實際上也不希望美伊發生戰爭,直接危及自身安全。
中東很亂,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恐怕也會如此。而且中東地區從來都波詭雲譎,各種勢力都在博弈,各種矛盾和關係犬牙交錯。表面看來,中東主要是阿以、巴以、美伊、以伊、沙伊、土敘、美俄、美土等矛盾衝突,實際上的矛盾要錯綜複雜得多。除了政治矛盾,更有宗教、種族、文化、經濟、能源等各種矛盾;除了現實矛盾,還有歷史矛盾;除了雙邊矛盾,還有三邊甚至多邊矛盾;除了外部矛盾,還有各種內部矛盾。中東大地,誰主沉浮,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美國自二戰以來一直在滲透中東,佔據中東的戰略主導地位,向中東地區派駐了大批軍隊,在中東地區發動了多場戰爭,但實際上對於美國而言,中東地區越來越失控,中東國家也早已看透了美國的真實目的。川普上臺以來不斷調整美國中東政策,只顧自身利益,中東國家普遍感到美國不可靠不可信。
中東局勢在演變
最近以來,中東局勢複雜多變,既有壞消息,也有好消息。如以色列因聯合內閣再次破裂,將舉行第四次大選,內塔尼亞胡處境艱難危險;以色列企圖進一步分割巴勒斯坦,將約旦河兩岸的猶太人定居點合法化、永久化,導致巴以矛盾進一步加深;阿拉伯國家內部出現分化,對巴以關係的立場態度有變;美國策動以色列不斷拉攏阿拉伯國家,與多國建立外交關係,中東地緣政治生變;海灣合作委員會近日舉行第41屆海合會首腦會議,沙特等國宣布恢復與卡達的關係,取消對卡達為期三年多的海陸空封鎖,海合會成員國首腦相逢一笑泯恩仇;土耳其加緊在中東地區布局,擴充自己的勢力,推行「新奧斯曼主義」;中東國家為發展經濟,紛紛與除美國之外的世界大國發展合作關係……
中東局勢在繼續演變。正如世界不再是過去的世界一樣,中東也不再是過去的中東,謀求政治經濟的獨立自主,開展互利共贏合作,已顯示出強勁勢頭,美國對中東無法再一手遮天!
來源:東方網·東方智庫
作者:周遠(東方智庫、東南大學國際戰略智庫研究員)
編輯:顧航
精彩推薦
東方智庫丨1月6日:考驗美國命運的一天
東方智庫丨80歲的佩洛西連任,美國為何「老人當政「?
東方智庫,由上海新型主流媒體集團——東方網於2018年創立,是定位於國際議題的媒體型智庫。東方智庫圍繞國際熱點時事,闡釋來龍去脈,評析事件本質,打造「信得過、讀得懂、用得上」的海派國際熱點時評。東方智庫專委會由原新華社副社長周錫生領銜,包括來自中聯部、中央外辦、中央黨校、外交部、新華社、上海社科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和意見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