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顆石榴籽丨從貧困戶到致富「明星」,幹了這碗雞湯……

2021-02-22 言江

從貧困戶到致富「明星」,幹了這碗雞湯……

一直以來,駐村工作隊都在用真情去脫貧,用心幫扶得民心。最近,一些從前的貧困戶在工作隊的幫助下,變成了增收能手,一起來看看吧!

新工作 新開始

近日,家住克拉瑪依市金龍鎮油龍社區的米德勒汗 • 哈力別克獲得了社區頒發的「勤奮努力獎」榮譽證書,一臉自豪和幸福的米德勒汗驕傲地將證書拿給妻子努爾加納提 • 出曼,妻子也滿心歡喜。要知道,在一年前,米德勒汗還只是一個靠低保金生活的男人,如今,他通過克拉瑪依市工建局駐社區工作隊的幫助,靠自己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生活。

瘦小的身材,大耳朵,今年48歲的米德勒汗由於手部有殘疾,從小性格就內向封閉。成年後,他和年邁的母親依靠低保金生活。

直到2017年10月,工作隊及社區工作人員在入戶宣講的時候,發現米德勒汗的普通話水平不錯,而且除了右手幹活不太方便以外,身體狀況良好,談及為什麼不找工作時,米德勒汗嘿嘿一笑說:「誰願意要我呢?」工作隊隊員立馬表態:「只要你願意,工作我們幫你聯繫!」

說幹就幹!一個星期後,工作隊就給米德勒汗打電話讓他去大學城面試保安的工作,經過面試以及社區的推薦,米德勒汗順利上崗,成為一名保安,第一個月扣除五險一金拿到2800元。米德勒汗非常激動,跑到社區來握著工作隊隊員們的手激動地說:「我現在也能靠自己賺錢了,感謝黨,感謝工作隊。」

今年6月,米德勒汗主動找到社區負責低保事務的工作人員說:「我現在可以通過勞動養活我自己了,把我的低保停掉吧,去給那些更需要的人。」大家都很感動,現在的米德勒汗變得更加有擔當,更加勇敢。參加了工作的米德勒汗好事一件接一件,2018年9月,米德勒汗和一起工作、同在大學城做保潔工作的努爾加納提 • 出曼結婚了,現在的米德勒汗,生活中充滿了幸福,工作也越來越努力,在生活中也越來越自信。

米德勒汗 • 哈力別克(右)和妻子一起分享自己獲得的榮譽。

今年社區的「傳播正能量居民」的評選活動中,米德勒汗獲得全票通過。在給他的頒獎詞中,社區黨支部第一書記蔡麗麗這樣寫道:身殘志堅,勇於用自己的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勞動光榮,辛勤工作讓我們活得更有尊嚴!(克拉瑪依市工建局駐社區工作隊 劉吉)

玉米喜豐收

「感謝工作隊,今年我家玉米畝產提高了30%,黨的惠民政策太好了,你們為我們做這麼多好事,我們會記住這份關愛,更努力的勞動,創造美好新生活!」近日,拜城縣察爾齊鎮恰克其村村民吐爾遜古力 • 吉力力欣喜地說。

原來,這兩天,恰克其村的450畝玉米地吸引豐收,烏魯木齊海關駐村工作隊幫助村民一起搶收著玉米。院裡堆滿了金燦燦的玉米,村民們咧開嘴露出燦爛的笑容……這些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冬日豐收圖。

村民捧著豐收的玉米高興極了。

2018年初,工作隊入戶走訪時,村民反映位於亞河灘的450畝地因乾旱,導致了玉米產量不高,同時,簡易小木橋難以承載運輸車輛,成熟的玉米很難運送出去。工作隊得知後,花費3萬元,先後修建了引水渡槽和過水橋涵,解決了農田灌溉和車輛運輸困難問題,以實際行動做到駐村更助村,打好脫貧基礎。

「經常與村民同勞動多溝通,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他們解決問題後,我們也高興,更有一種成就感。我們會繼續用真情做好群眾工作,用真心為民做事!」工作隊隊長王志強說。

「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工作隊,為我們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村民心頭大事,往年我家玉米乾旱缺水,產量不高,運輸玉米也很困難,今年工作隊幫我們修建了暖心橋和渡槽,玉米產量比往年高多了,運輸也方便了。」村民吐爾洪 • 玉山激動地說。(烏魯木齊海關駐村工作隊 胡爾西達 • 奴蘇布汗)

「千企幫千村」 讓她收穫多個第一

1950元,這是22歲的如孜妮薩 • 艾柯木人生第一筆工資。喜滋滋地點著手頭的鈔票,如孜妮薩說,「這個錢,我要給家裡兩個娃娃多買點好吃的。」

如孜妮薩是和田縣英阿瓦提鄉艾吉克村的村民,以前一家人的經濟來源,就靠她老公一人的收入。

10月,新疆廣匯集團牽頭引進5家內地合作企業,一口氣在和田縣、洛浦縣建成5家扶貧工廠,其中3家扶貧工廠落戶在了如孜妮薩木所在的村。

扶貧工廠裡,工人們正忙碌著。

這讓如孜妮薩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在其中一家扶貧工廠——新疆廣益匯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當上了班長。

以前,如孜妮薩每天的生活就是圍著灶臺跟兩個孩子轉。如今,每天上班的時候,如孜妮薩把兩個孩子送到村上的免費幼兒園後,走路4分鐘就到了工廠。

在工廠,如孜妮薩收穫了很多個第一:第一次學會了組裝行車記錄儀;第一次掙到了工資;第一次學習管理班上33位班組成員……

「從來沒想過我能在家門口當上產業工人,我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努力工作,摘掉貧困戶的帽子,讓全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如孜妮薩 • 艾柯木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現在,扶貧工廠已吸納了包括如孜妮薩 • 艾柯木在內的1200多名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人均月收入達到1500元左右。據測算,5家扶貧工廠達產後,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0億元,為地方貢獻稅收近2億元,近期直接實現就業6000人以上,最終實現就業2萬人。

來源:天山網

相關焦點

  • 我是一顆石榴籽丨攜手半世紀 老哥倆在致富道路上越走越親
    【我是一顆石榴籽】攜手半世紀 老哥倆在致富道路上越走越親陳德忠和買合木提在地頭嘮起了家常
  • 央視「曝光」的突尼西亞石榴,為何不用吐籽?這石榴籽真的能吃嗎?
    現在,正是吃石榴的大好時節,剝開熟透的皮,滿是晶瑩剔透的籽粒,像一枚枚發光的紅瑪瑙,楊萬裡有一首《詠石榴》:「霧谷作房珠作骨,水晶為粒玉為漿」,嘖嘖嘖,太撩人了吧!可惜絕大部分石榴都有著又大又硬的籽,要一個個吐籽,簡直麻煩到生無可戀,再看看今天的突尼西亞軟籽石榴,那可就太懂事了。
  • 我是一顆石榴籽丨第二屆「我是一顆石榴籽」網絡文化活動優秀圖片作品展播(二)
    1月23日起,第二屆「我是一顆石榴籽」大型網絡文化活動優秀圖片作品展播正式啟動。
  • 瞧,我就是這樣一顆幸福的石榴籽!
    我是一顆石榴籽,單純脆弱,外潤內堅,招人呵護。我有許多小夥伴,我們緊緊地依偎在一個庭院裡,共同鑄就了一個堅硬無比的果實。我們經得住風霜,熬得住嚴冬,相互依存,同生共長。我就是那顆小小的石榴籽——克力比努爾·阿布熱依木。
  • 我是一顆石榴籽丨奔跑中的他們,樣子真美!
    艾孜麥提最近回家看望父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見到工作隊話也多了起來:「我每個月收入穩定,能拿2500元。晚上廠裡組織我們學習業務技術,這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必修課。廠裡對我們很關心,我在廠裡挺好的,你們放心吧。我要爭取早日走向管理崗位,收入再多些!」艾孜麥提的母親阿麗加瑪麗 • 圖木爾也表示,黨和政府給了很多好政策,全家人今年將申請退出貧困戶,因為自己努力奮鬥才光榮!
  • 我是一顆石榴籽丨 他們是最強「畫師」
    建好的農村公路。他欣喜地告訴工作隊,這都多虧路修到村地頭,方便收購商前來。他粗略計算了一下,今年比去年多掙8000多元。要致富,先修路。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隊修建農村扶貧路,不斷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駐村工作隊總領隊楊中介紹,今年,該廳已經實施1703個村的村組道路,建設裡程2013公裡,打通百姓出行的「最後一公裡」。
  • 我是一顆石榴籽丨支教之路 與愛同行
    一年的支教時光,因為有孩子們的關心,同事和家長們的關心,讓我勇敢前進,與愛前進。2017年9月,作為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新招錄的公務員,我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的號召加入了南疆支教隊伍,來到了和田地區策勒縣恰哈鄉阿西村幼兒園。我還清晰地記得第一天到阿西村的情景,整個村子裡最漂亮的建築就數幼兒園,教室里舖的都是雪白的瓷磚,有現代化的一體機、嶄新的電子琴、整潔的床鋪。
  • 又到一年吃石榴的季節了 不用吐籽的四川突尼西亞軟籽石榴來啦
    突尼西亞石榴是石榴中的高端品種,在30年前從突尼西亞引進,1986年,為了紀念兩國建交,突尼西亞共和國給中國送了6棵石榴苗。展開了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在我國的種植史。作為中國水果之鄉的四川,順理成章的成為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的優質栽培地。成了石榴中的新貴!
  • 潼關:軟籽石榴成為致富「黃金果」
    近幾年,新興的軟籽石榴產業,讓外界對潼關有了全新的認識。這裡,每年9月底10月初,紅燦燦的石榴像燈籠似的掛滿枝頭,迎來一個個碩果纍纍的豐收季。潼關軟籽石榴已成為地理標誌農產品,成為當地致富的支柱產業,成為「金九銀十」的代名詞。走生態綠色農業路潼關是陝西省唯一容納黃河、秦嶺兩大國家重點生態要素的縣,生態地位十分重要。
  • 我是一顆石榴籽丨她們,是戈壁灘上的「紅柳花」
    在艾德萊斯上「綻放」夢想「快看看,我這件衣服顏色好不好看?」「我的這個樣式怎麼樣?」「我的這件是不是最漂亮的?」近日,和田縣巴格其鎮託萬喀什村服裝公司裡熱鬧非凡,一群婦女正開心地討論誰的艾德萊斯裙最漂亮。該公司總經理古麗克孜 • 吾不力卡斯木是一名80後農村女青年,當初為減輕家裡負擔,她選擇學習裁縫手藝補貼家用。
  • 石榴去籽,柚子剝皮,最後一個羨慕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親愛的小編胖子。很多女生都是家裡的小公主,在男朋友面前更是小女兒,因此才會受到無限寵愛。而現在很多男生對自己的女朋友都非常好,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男生都是怎麼寵自己的女朋友的! 第一種:石榴去籽
  • 挑石榴時,可別選又大又圓的,果販:記住這4點,石榴鮮甜又多汁
    挑石榴時,可別選又大又圓的,果販:記住這4點,石榴鮮甜又多汁。大家好,我是熱愛美食的大元元。過了秋分,石榴就到了豐收季。一想到石榴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晶瑩剔透的石榴籽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好像一顆顆紅寶石,用牙一咬石榴汁就爆裂開來,清爽甘甜。以前挑石榴喜歡挑又大又圓的,覺得越圓石榴越好,今天去市場上買石榴,石榴長得不怎麼規則,就問老闆沒有圓點的石榴。老闆一笑:告訴你個順口溜,石榴好看不好吃,石榴好吃不好看。
  • 我是一顆石榴籽|想念妹妹潔米萊姆
    但是當我從烏魯木齊坐著汽車來石河子的時候,向著窗外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好似白雲一樣的棉花。旁邊滿樹紅紅的沙棗發出耀眼的光芒,心裡說不出的驚喜,廣闊的土地讓我有了留下來的衝動。那時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像一顆沉浮在凡塵的小小塵埃,想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堅守著一方屬於自己的淨土,一顆屬於自己的、不願被人打擾的心,安靜尚好,歲月靜好,就如陶淵明那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不吐籽石榴——突尼西亞軟籽石榴
    很多人愛吃石榴,因為它很甜,因為它的抗氧化是維生素c的20倍。很多人不愛吃石榴,因為很麻煩,需要一顆顆吐籽。今天安利一款無需吐籽的石榴——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可以盡情享受大口吃石榴的快樂啦~在1986年,突尼西亞國的石榴被引進我國,經過20多年試驗、觀察,培育出的第二代軟籽石榴,四川會理被稱為——」石榴之鄉「。
  • 成都 也許是我吃過最奢華的一碗雞湯抄手「幹海椒抄手」
    然而在貴陽的三天,寒冷的天氣,加上不斷從各個縫隙鑽進身體裡的冷風,我再一次倒下了。  而脹鼓牛更是被折磨到近乎失聲,看著我這具稍一吹風就渾身發涼的軀殼,以及脹鼓牛稍一咳嗽就痛到升天的喉嚨,我們緊急取消了火鍋計劃,取而代之的:「抄手」。
  • 寒露過後,常吃石榴好處多,但石榴籽究竟能不能吃?
    尤其是柚子、石榴這樣的水果,不僅市場上十分常見,常吃對於身體還有很多好處。柚子相信各位朋友在中秋時節就已經吃了很多了,而很多朋友也說,石榴雖然好吃,但是吃起來還要吐籽,實在是太麻煩了,所以乾脆就直接不吃石榴。實際上石榴的籽經過充分的咀嚼過後,是完全可以食用的。
  • 【市縣熱線】杭州市西湖區「轉塘·石榴籽家園」入選「全國民族...
    「轉塘·石榴籽家園」聘請了浙大城市學院專職教授賽來西·阿不都拉為民族文化傳播顧問,聯結了浙江大學、浙大城市學院等省內知名高校教師團隊。目前,該項目有工作人員及各類名譽顧問、文化傳播使者5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15人。現有石榴籽核心團隊、各高校大學生百餘名志願者組成的石榴籽「杭城美」團隊、石榴籽少年先鋒團隊等。
  • 如何用石榴籽種出石榴樹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前年也有一顆自己野生的石榴樹,可能是孩子們吃石榴吐出來的籽機緣巧合下生根發芽了,用了一年的時間讓它長到了一米左右高,正暗自高興第二年說不準就能賞到花時,卻讓人給將花樹及花盆一起給順走了,唉!所以在去年吃石榴的季節,我就特意留了些許石榴籽進行培育,現在已有很多小石榴樹,還送給了很多我周圍喜歡綠植的親朋好友。下面就給花友們分享一下我的種植經驗。
  • 報告人大:「石榴籽」調解正在努力!
    報告人大:「石榴籽」調解正在努力!那裡有一片守護公平正義的美好之地摩尼法庭今日上午,敘永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秋平一行蒞臨敘永法院摩尼人民法庭及「石榴籽」調解工作室開展調研,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唐小玉等陪同調研。
  • 以茶為媒促民族團結 轉塘·石榴籽家園又獲國家級殊榮
    當西子湖畔的百年名茶九曲紅梅,遇上杭州唯一的少數民族鄉莪山畲族鄉,茶文化的紐帶催出了畲鄉的「畲紅」牌紅茶,讓原本賣不上價格的普通茶葉成為幫助少數民族地區同胞致富的「金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