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筱版越劇《梁祝》回歸舞臺,這一等就是六十年

2020-12-12 騰訊網

竺筱版越劇《梁祝》精選片段

{交匯點.昆蟲記 }

    久違了!絕跡舞臺六十年的

竺筱版越劇《梁祝》終於回來了!

「三載同窗情似海,山伯難捨祝英臺,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錢塘道上來……」當熟悉的旋律響起,觀眾們不約而同小聲哼唱起來。7月16日晚,闊別舞臺近六十年的竺筱版《梁祝》滿載著南越人和南京戲迷的回憶在荔枝大劇院上演,95後青年越劇演員的動情表演,讓全場觀眾和南越老藝術家們看到了經典劇目的青春傳承,感動滿滿。

晚上七點,距離開場還有半個小時,急切的南京戲迷早已三五成群、結伴而至。時隔半個多世紀,他們終於等到了姍姍遲來的南越竺筱版《梁祝》的回歸首演。受到疫情影響,這場演出從今年2月14日推遲到7月16日才得以與觀眾見面,大家十分期待,票房也是一票難求。

南京越劇團《梁祝》老劇照

竺水招飾演梁山伯、筱水招飾演祝英臺

「我曾於1961年4月8日,在南京人民大會堂觀看了竺、筱、商合作演出的《梁祝》。那時我是南京工學院四年級學生,學院發給我的一張票,真是特別興奮,會堂內座無虛席,竺大師的表演真是完美至極!竺、筱的樓臺會特別動人,讓人潸然淚下。」憶起當年,戲迷老王依然興奮不已。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三位藝術大師的通力合作下,這部《梁祝》曾引爆全國、一時間萬人空巷。竺水招唱腔穩重大方,她所飾演的梁山伯儒雅端方,書生氣十足,筱水招扮演的祝英臺也與眾不同,乖巧溫婉中透出伶俐聰穎。商芳臣飾演的祝公遠,既是嚴親又是慈父,唱念吐字堅實、噴口有力。

遺憾的是,斯人已去,這部經典劇目僅有舞臺實況錄音留存於世。為此,南京市越劇團於去年底啟動了復排計劃。此次首演,該團最年輕的新生代演員——裘賽琳、莊涵婷、蔡琦琦,三個95後的小姑娘分別以竺派小生、筱派花旦和商派老生應工,挑起了竺筱版《梁祝》的大梁。「你們聽,南越那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從小看著媽媽的《梁祝》長大,腦海中依然印象深刻,如今又看著自己的學生表演,竺小招老師顯得尤為激動。

大幕拉開,音樂聲起,一身紅衣的祝英臺帶著侍女銀心歡快出場了。觀眾們的心一下子隨著英臺的身姿滿臺飛舞,忽而左,忽而右。生動有趣的撲蝶身段,將一位俏皮靈動的少女形象展示得淋漓盡致。「風和日麗花似景,女扮男裝出遠門,避開鄰裡親和戚,瞞過路上相識人……」短短幾句唱,已令觀眾感受到筱水招的影子。「其實對我來說,最難的部分就是開頭這段表演,導演要求演出囚鳥出籠的感覺,還有祝英臺的俏皮。」莊涵婷告訴記者,她在練習時就不斷地琢磨,怎樣才算俏皮,又要如何表現囚鳥出籠的感覺。「唱腔方面,袁小雲老師給了我很大幫助,她幾乎是一字一句幫我摳唱,從咬字到發音再到小腔的處理。」莊涵婷表示,自己很榮幸剛畢業進團就能主演《梁祝》這一經典大戲,但同時也很緊張。

同樣也很緊張的是飾演梁山伯的竺派小生裘賽琳。作為竺派最小的弟子,她表示能主演太先生的經典代表作而倍感壓力。經過半年多時間,跟著竺小招老師學戲摳戲,她對竺派藝術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也對梁山伯這個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回十八》是全劇頗為出彩的一段,這段講述了梁山伯經師母做媒得知同窗三載的祝英臺,竟是女子裝扮,故而欣喜萬分,急匆匆離開書院,往祝英臺府上拜訪求婚。為了表達梁山伯內心的歡喜和行路的急切,導演特意新編了幾個「小動作」,全部藉助水袖和臺步來表現。舞臺上,梁山伯一圈一圈跑著圓場,又驚又喜地回憶著當初:三年來他與英臺朝夕相處,發現她有女子才有的耳環痕,卻沒想到她真是個女孩子;十八相送時祝英臺說了那麼多比喻,自己卻像呆頭鵝一樣都沒聽懂,實在是可笑。此時的梁山伯,水袖翻飛,步履急切,那種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心上人身邊的心情,呼之欲出,讓觀眾忍俊不止。

裘賽琳在《樓臺會》《山伯臨終》兩場戲中的大段唱腔聲情並茂、一氣呵成,竺派韻味十足,令人稱道。就連竺小招老師也誇她「大有進步,表演和唱腔都上了一個臺階」。竺老師說,團裡對裘賽琳等年輕演員寄予厚望,疫情期間,雖然越劇團不能演出,但正好給她們一個磨練的機會,使她們在臺上的呈現更加嫻熟。

另一位以唱腔徵服了全場觀眾的就是飾演英臺父親的老生演員蔡琦琦。祝公遠甫一開嗓,那韻味醇厚的商派,就立刻博得了全場喝彩。商派蒼勁有力的聲腔特色,在越劇老生流派中具有很高的辨識度,蔡琦琦在南越商派高徒的點撥下,將這位既是嚴親又是慈父的祝公遠演繹得大方得體,惟妙惟肖,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楊慶錦說:「將六十年前的經典劇目傳承下來,由年青人演出,我們充分考慮了如何適應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在舞美、燈光、服裝、造型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創新,但是唱腔和劇情依然堅持繼承經典。」觀眾們發現,由南藝教授謝子華改編設計的唱腔,不僅有傳統韻味,還很時尚動聽。尤其是他原創的幕間伴唱部分,充分體現出南越一貫的悅耳風格,且十分貼近劇情,起到了烘託氛圍,帶動情節起承轉合的作用。

兩個多小時的演出下來,青年演員們將最具南越特色的流派唱腔原汁原味地傳承再現,又以青春本色出演,收穫了滿場感動。戲迷知秋說:「坐在劇場裡,聽著老腔老調,我有一種久違了的親切感。這是南越的《梁祝》,是屬於南越特有的聲音!」

— END —

圖文鳴謝:高利平

本期編輯:東方笑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青春版越劇《梁祝》首演,95後演員再現經典
    7月16日晚,南京市越劇團出品的青春版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荔枝大劇院首演,這一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感動全場。 上世紀六十年代,南京市越劇團曾出品了由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三位越劇大師參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引爆全國,一時間萬人空巷。南京市越劇團此次重新排演的青春版《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對這一經典作品的傳承,主演選用了兩名95後青年演員。 「非常激動,也很緊張!終於可以搬上舞臺與觀眾見面了,希望自己能把竺派唱腔表現得好一點。」
  • 回家、重聚、致敬,聽「黃金一代」講述他們和越劇舞臺最深的羈絆...
    演出劇目既有風靡幾代的經典版《紅樓夢》,又有經典回歸的袁範版《梁山伯與祝英臺》;既有象徵著上海越劇在越劇男女合演探索的《家》,又有近年來非常成功的新編戲《甄嬛》。這四部劇目既是藝術家們的舞臺聚首,更是向大師、經典的致敬。同時,也是越劇舞臺不同時期經典劇目一次「穿越時空的相聚」。
  • 越·聚黃金一代 | 沒有一對蝴蝶,比「梁祝」更多情
    最初的最初,當越劇還沒有今天的名字,男藝人還在田間地頭吟唱的時候,唱的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一對對梁山伯與祝英臺,哼著《梁祝》的旋律,懷揣著對未來美好的夢想,來到繁華的都市上海。從男班到女子越劇,在最艱難的時候,越劇藝人靠著一次又一次「十八相送」「樓臺會」,在這座城市紮下了根。它見證了,越劇最輝煌的榮耀。
  • 電視劇《甄嬛傳》裡的「山之高」,松陽宋代女詩人《張玉娘》將被搬上舞臺,一出比「梁祝」更悽美的越劇
    早晨的雲,傍晚的雨,都是我的愁思,這千裡的思念只能寄託這片明月與你訴說!從語言風格上看,這首詩,十分淺近,十分明白,十分曉暢。讀來朗朗上口,讓讀者於抑揚頓挫中也各自在不同程度上體味到了詩人的五內情思。若讀者能夠細膩或者有相似經歷或者有涵詠之功,便更能引發共鳴而動情動容了。
  • 手稿失而復得,塵封數十年的「小梁祝」終於在這裡奏響
    沒想到,這首曲子再次奏響,居然相隔62年。」何佔豪起身,為臺上的四重奏鼓掌這首重見天日的弦樂四重奏,就是傳說中的「小梁祝」。1958年,還是學生的何佔豪寫下這首梁祝四重奏,這是後來家喻戶曉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雛形。遺憾的是,因為作品樂譜散失,「小梁祝」塵封已久。
  • 「梅花」「玉蘭」競相綻放 「越·聚黃金一代」越劇系列展演2021年...
    年1月4日-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舞臺上再次匯聚趙志剛、單仰萍、許傑、陳湜等首演陣容,令人感慨之餘也充滿期待。《甄嬛》劇照(央廣網發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提供)《梁山伯與祝英臺》是越劇舞臺最經典的劇目之一。但此次演出奉獻給大家的是演出相對較少的袁(雪芬)、範(瑞娟)版。這一版本也是在1953年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基礎上整理再現。
  • 越劇名家「團兒」李敏,你有那傾國傾城貌,不為繁華易素心
    李敏為了挽救這個團,專門從花旦這個行當改唱小生,還拜在太先生尹桂芳老師門下演出了越劇經典劇目《何文秀》裡溫文儒雅的何文秀。還好,後面王君安從美國回來,重返芳華,李敏又重回旦角,與她重新搭檔。李敏這段旦角和生角的經驗在國內戲曲界是鮮有的,這對她的戲曲創作打開了新的空間。
  • 四大越劇經典引六朵梅花齊放,「越·聚黃金一代」展演吹響越劇界...
    今天,記者自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獲悉,作為「藝起前行」系列演出活動重頭戲,這場集結越劇6朵「梅花」和17朵「白玉蘭」,匯聚了越劇《家》、(袁範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連臺本戲《甄嬛》及(經典版)《紅樓夢》四大劇目的盛大展演,將於2021年1月4日至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 郭梅:越劇舞臺上的《牡丹亭》
    2010年7月24—25日,由林兆華等策劃、顏全毅編劇、周龍執導的小劇場實驗戲曲《還魂三疊》在北京文聯劇場彩排演出,後又作為國家大劇院2010年第三屆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精品藝術展演周的展演劇目,於當年10月25—26日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上演。在劇中,杜麗娘由越劇呂派花旦黃依群扮演。越劇和京劇等劇種同臺飈戲,風貌奇異獨特。
  • 越劇演員張宇峰為什麼離開舞臺?
    張宇峰作為越劇的青年人才,已經從上海越劇院辭職。前途看好的張宇峰為什麼離開舞臺?目前比較靠譜的有兩個說法: 張宇峰是曹銀娣的嫡傳弟子,曹銀娣是被稱為史上最漂亮越劇演員,她退下舞臺後,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培養學生上,作為陸派越劇的接班人,她精心挑選了張宇峰,花了四年功夫培養,並把她當做第三代陸派越劇傳人。在曹銀娣的培養下,在第二屆上海越劇新秀大賽上,張宇峰憑藉表演陸派難度極高的經典折子戲《珍珠塔跌雪》一舉奪魁,由此成為當代越劇領軍人物。
  • 「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展演將亮相申城
    2021年1月4日-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同時,也是越劇舞臺不同時期經典劇目一次「穿越時空的相聚」。 據上海越劇院副院長錢惠麗介紹,此次演出的四出劇目中,《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位列越劇四大經典劇目名錄。《家》堪稱越劇男女合演的典範佳作,曾得到巴金女兒李小林的「點讚」。改編自大IP的《甄嬛》是原作者流瀲紫的「最愛」,在上海逸夫舞臺駐場演出20餘場,傳成為轟動一時的「越劇現象」。
  • 滬上越劇「黃金一代」將集結亮相
    明年年初,越劇藝術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將在申城舞臺完成「穿越時空的相聚」。圖為《家》劇照。 (上海越劇院供圖)  「越劇,不過百年歷史,但見證了時代的巨大變遷。從骨子老戲《梁山伯與祝英臺》到『網紅』《甄嬛》,觀眾欣賞到的不僅是經典故事,更是當代越劇敏銳、時尚、開放的視野與氣度。」
  • 越劇迷有福了!第十八屆越劇大展演百萬門票線上直搶
    6月3日下午,2020(中國·紹興)第十八屆越劇大展演新聞發布會在紹興大劇院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越劇大展演繼續推出惠民福利,最為重磅的便是「百萬門票大派送」,大展演請越劇迷們來看戲!在2020年這個防疫抗疫的特殊時期,各主辦單位感受到了戲迷們對於一場「春暖花開」的演出的渴望,在嚴格遵循上級主管部門相關文件要求的基礎上,深化落實防疫的各項準備工作,積極協調各方資源,最終讓第十八屆越劇大展演如期而至。第十八屆越劇大展演,將成為大劇院年後的首次「破冰」演出活動。
  • 陳夢睿:痴迷越劇舞臺的「00後」
    「陸文龍這個轉圈的動作要連貫,手勢要抬高一些,在表演時要注意臉部表情……」日前,在江南實驗學校的音樂教室裡,越劇老師湯淑梅正在對「小梨園」越劇團的學生陳夢睿進行越劇肢體表達及眼神的指導,並通過親身示範改正她的姿勢
  • 北京小百花越劇團:傳承越劇經典 守護非遺瑰寶
    北京小百花越劇團於2012年推出原創劇《黃道婆》,轟動南北舞臺,迄今已演出數十場,巡演足跡遍布全國各大城市及越劇流行地區2012年,北京小百花越劇團推出勵志原創劇《黃道婆》,轟動了走過的南北舞臺。北京小百花越劇團不斷創新,不循老路,2016年5月,首度推出袁(雪芬)範(瑞娟)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版本的《梁祝》越劇味道極其濃鬱,讓觀眾坐在戲樓裡有一種置身江南享受醇正越劇的特殊感覺。同年11月,劇團受邀到紹興大劇院演出該劇,受到當地觀眾熱烈歡迎。2017年8月,作為東城區第一文化館七夕特別節目,劇團公益演出了悽美的梁祝愛情故事,受到觀眾交口稱讚。
  • 在越劇舞臺上綻放光彩,不一定要從事越劇專業
    陳建男,出生於浙江台州,受家人影響喜歡越劇,因為身高太高,不得不放棄越劇專業,考進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影視表演專業。 圖片提供:陳建男本人提供 兒時聽的第一段越劇是那一段?
  • 上官婉兒喜提首位「虛擬越劇女小生」
    8月8日起每周六14點,召喚師們都可以在浙江衛視、中國藍TV和騰訊視頻、極光TV平臺觀看~本期的《數位化破局》帶我們走進了曾經風靡一個世紀的地方流行劇種——越劇。當芳華過後,越劇正在面臨著嚴峻挑戰——正式在編的專業越劇團全國僅剩20個,專業劇團解散或消亡數量在全國各類劇種中列第5。這也讓我們體會到經典傳承很重要!
  • 越劇畢派新秀鄭蒙蒙 一方舞臺演繹人生百態
    近日,已有50年歷史的杭州越劇院,將為觀眾們帶來傳統越劇精品劇目《碧玉簪》。在排練現場,越劇畢派傳人鄭蒙蒙在該戲中扮演顧文友,她扮相清麗,唱腔韻味十足,將角色演繹得渾然天成的。表演成熟老到的她,讓人看起來很是過癮。
  • 著名歌手白雪微博曝戲裝照 疑重返越劇舞臺
    網易娛樂1月19日報導 近日,著名歌手白雪在微博曝光了一組戲裝照,並在微博中寫道:「原來我可以扮演越劇小旦!」 據媒體報導,白雪早在12歲時考入浙江溫州樂清小百花越劇團,專業學過四年越劇,而後考入文工團開始歌手生涯。白雪曾憑藉《久別的人》、《千古絕唱》等作品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
  • 浙江戲曲音樂人的盛會,越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圓滿落幕
    來自全省的戲曲音樂家、演奏家及熱愛戲曲音樂的各界人士,齊聚一堂,觀看了這場盛大的演唱會。這是浙江戲曲音樂人的盛會,參與演奏的是來自浙江省戲曲音樂學會、演奏家學會的明星樂隊。排布緊密的三層座位,佔據舞臺最中間位置的指揮臺……不同於以往為幕前演員配樂的角色,演奏員們成為了本場演出的"絕對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