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身亡謎團,三個版本中,你信了哪個?

2020-12-26 新咖說歷史

直到今日,當年死於孟良崮戰役的國民黨高官張靈甫依舊死因成謎,各種說法眾說紛紜,最重要的是,這些說法每一種看起來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即便如今的中國民眾對於那一段歷史不再像從前那般高度注意,可一提到十分有歷史意義的孟良崮戰役 ,人們還是會不禁想起張靈甫這位風雲人物,畢竟,他當時在國民黨實力最強的主力軍中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說起張靈甫,一位本該成為歷史學者的人陰錯陽差進入黃埔軍校歷練之後成為了國民黨軍官,而後開啟了他的風雲一生。而從他戎馬一生的從軍軌跡來看,在戰死沙場之前,張靈甫也算得上是一位常勝將軍,無論是淞滬會戰還是之後的徐州會戰、上高會戰等等,他帶領的部隊都取得了不可小視的戰績,這也奠定了張靈甫在此之後的軍中地位。要知道,在淮陰之戰開始時,國民黨整編的74師更是清一色的美械裝備與受訓於美國顧問,實力強悍位列國民黨部隊五大主力之首,而張靈甫正是這支軍隊的師長之一。

歷史記載,張靈甫死於孟良崮戰役,屍體在被人發現並進行身份確認後也確認了是被子彈擊斃的死因,可對於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使得張靈甫被擊斃也就成為了很大的謎團,這也才出現了後人口中張靈甫的身亡謎團,後人從多方留下的蛛絲馬跡中總結出了三種說法:「自殺成仁說」、「頑抗被斃說」、「降後擊斃說」。

而對於張靈甫的身份而言,在當年,涉及到了兩黨之間的政治鬥爭,很多後人更是從自身的政治立場出發對他的死因發表見解,如今看來,我們或許可以拋下個人偏見以及其他的政治因素,以理性的方式來看待這三種死因說,或許,這樣也可以獲得更加理性且貼近真實的答案。

首先,當年的國民黨也比較傾向於認為張靈甫死於自殺,更是一種殺身成仁的寫照。相傳,在張靈甫死前曾留下遺書發往臺灣,其中內容表達的也是張靈甫臨危不懼、甘願在危難之時繼續維護黨國的豪言壯志,而這封遺書在後來也被國民黨大肆宣揚,尤其在推翻很多人公認蔣介石是獨裁武夫的論斷上,張靈甫的行為也被當成了很好的佐證。而相對於痛恨國民黨統治的中國國民來說,國民黨口中的英勇就義也就顯得尤為的刺耳。

其次,便是傳說張靈甫最終被擊斃與其所在的指揮山洞中,算是戰爭中的正常死亡,也是他帶領部下堅決頑抗到底的結果。在當時的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帶領的軍隊實力的確超群,就算在國民黨軍已經開始大勢已去之時,他依舊很是決絕地帶領著軍隊有計劃地在孟良崮一帶佔領著至高點,不過,最終的堅持依舊沒有敵過解放軍的頑強阻擊。或許是出自一位軍人一生「馬革裹屍」的最高夢想,張靈甫帶領軍隊奮戰到最後一刻時也和他人一樣命喪孟良崮。

第三,便是政治色彩極為濃重的「降後擊斃說」,當然,想想看解放初期兩黨水火不容的態勢,那高官之死大做文章來互相拉攏政治支持也不是不可能的。相傳,張靈甫並沒有在孟良崮戰役中犧牲,而是成為了解放軍的俘虜,要知道,能夠俘獲官位如此之高的國民黨高官,在當時也是十分振奮人心的事情,再加上解放軍及人民對於國民黨當時的痛恨,也就有了俘獲張靈甫或隨即選擇將其擊斃以告慰天下的說法。

後人對於張靈甫的死因也都是各有各的見解,而且,在對於史實的論證中,光是邏輯完整還不行,一定也是要有真實的證據加以佐證才能站得住腳。可惜的是,在第一種說法中,張靈甫遺書的真實性始終沒有得到公認,這也就導致這一說法懸而未決,而第二種與第三種說法同樣缺乏目擊者以及可以實錘的證據,由此,多年來人們對於張靈普的死因也僅僅只能停留在邏輯推理之上。

可理性地來分析這件事,畢竟,張靈甫的確死於孟良崮戰敗之後,而從戰爭實際的情形出發,我們可以想像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張靈甫不大有可能安穩地將遺書發送出去,而且,解放軍有史以來都秉持著「優待俘虜、繳槍不殺」的原則,所以,心頭再是憤恨,也沒有太大的可能性以擊斃張靈甫來告慰天下。所以,很多人更加傾向於認為張靈甫的死就是正常的戰爭死亡,即便他是國民黨高官,在敵我雙方直面戰場之時,他所受到的人身危險與其他官兵也是一樣的。

當然,這三種說法也都各自存在合理性,只不過,無論如何,張靈甫被擊斃一事是的確存在的,而對於他死因的三種謎團說法,我們目前也真的只能採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處理方式吧,但願有一天,歷史的真相可以浮出水面。

相關焦點

  • 張靈甫74師共有三個旅六個團,旅長和團長都是誰?後來是啥結局?
    曾號稱國軍五大王牌軍之一的第74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編為整編第74師的,擔任師長的就是後來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兵敗身死的黃埔四期將領張靈甫。 張靈甫整編第74師雖然番號是師,但實際上和之前的第74軍沒有什麼變化,甚至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充。
  • 張靈甫:蔣介石悍將,殺妻後把積蓄留給原配,靠賣字走去南京投案
    張靈甫北京的學生運動鬧得沸沸揚揚,張靈甫受到感染參加了學生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張靈甫也看明白了,哪怕學生運動鬧得再大,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想明白之後,張靈甫棄筆從戎,去了河南開封,入伍了胡景翼的國民二軍軍官訓練團。
  • 孟良崮戰役,黃百韜距張靈甫僅3公裡,為何不用炮火支援?
    黃百韜拼盡全力,最後距離三公裡為何不用火炮支援?張靈甫為何兵敗身亡呢?▲孟良崮戰役解放戰爭,敵軍的全面進攻計劃被打破後,1947年決定對我軍陝北、山東進行重點打擊,這場戰役我軍以戰略撤退引誘敵軍主力,然後聚而殲之。
  • LOL 三個版本的瑞茲 你最中意哪個呢
    LOL 三個版本的瑞茲 你最中意哪個呢 三個版本的瑞茲 你最中意哪個呢瑞茲作為英雄聯盟的常青樹 可以說是從遠古時代就開始活躍一直到現在了現在 中間也經歷過幾次大改 主要有這麼幾個版本:老版本雷電法王
  • 西安北大學子張靈甫槍殺妻子,黃埔第一帥男四個老婆的坎坷婚姻
    邢鳳英、張雲芳、張居禮02、殺妻坐牢,梅開三度1935年冬,張靈甫回西安探親,突然槍殺妻子吳海蘭戰鬥中,張靈甫果敢勇猛,張靈甫名聲鵲起。讓張靈甫名揚四海的戰役是1938年10月的德安萬家嶺大捷。當時,為了拿下被日軍先行佔領的高地張古山,張靈甫借鑑魏國大將鄧艾出其不意、暗渡陰平的辦法,自告奮勇,率領一支突擊隊,只走偏僻小路,出其不意出現在山上日軍面前,結果全殲日寇,一舉拿下張古山。
  • 揭秘名將張靈甫之死:謎霧重重的一出羅生門
    日本人黑澤明不會知道,他在影片中虛構的日本古代武士之死的故事,在現代的中國有一個十分類似的真實翻版。張靈甫之死,就是這樣一出「羅生門」,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沒有各方一致認同的定論,至今仍是一宗懸案。張鳳雛《百戰將星皮定鈞》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7年陳士榘的說法與此類似:「張靈甫是在頑抗中被我第六縱部隊打死的,當時幹部戰士只知道是個大官,認不出是誰,抬出來經過俘虜辨認,才知道是張靈甫。」
  • 張靈甫死後,19歲妻子赴美定居,60年後重返孟良崮,留下4個字
    彼時張靈甫已經42歲,還結過婚,王玉齡則才剛剛17,豆蔻梢頭二月初的年紀,風華正茂,差距不可謂不大,但張靈甫可是抗日名將呀,這份光環讓王玉齡願意忽視掉一切不匹配,她就想嫁給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 結婚之後,王玉齡和張靈甫過的非常甜蜜,當時張靈甫調去了南京,每天要帶著手底下的士兵進行巡視工作,但只要中間一有空,張靈甫就會立刻趕到南京城內陪王玉齡說說話,小兩口之間膩歪得不得了
  • 最後時刻張靈甫打電話給蔣介石稱自己決定殺身成仁,蔣說:祝你成功
    山下有個小村,叫十裡牌。為了完成進攻和防禦部署,皮定均整整忙了一夜。天亮了,他正打電話,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跑到指揮所。他向何鳳山打了個招呼,繼續打電話。一旁,王必成與何鳳山有如下對話:「你來幹什麼?」「來看看,沒有動靜麼。」「你慌什麼,還沒輪到你呢!」
  • 三個版本選哪個比較好
    資深摩託車媒體編輯,為你深度分析摩託車的那些事兒,歡迎關注!這是一位關注驃騎府的同名公號的朋友發來的留言,驃騎府就轉發到這裡給大家看看,他的問題是——凱越500F適合新手嗎?三個版本哪個比較好點?凱越500F目前分為了三個版本,標準版是3.28萬,攀爬版本是3.68萬,曠野版為3.89萬,這個價格其實與去年的定價有了下調。因為去年發布會上的時候,凱越500F還只有攀爬和曠野兩個版本,但是都是定價3.89萬,估計後來凱越也是在關注了網絡上的車友反饋之後,才將攀爬定價位3.86萬,曠野版依然維持在3.89萬的價格。
  • 我的世界:盤點一下MC中的8大謎團,你破解了幾個?
    隨著遊戲時間的增長,在《我的世界》裡探險的玩家們是不是都遇到一些讓自己覺得無法解釋的現象呢,下面就跟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很多玩家都會遇到的幾大謎團。盤點一下MC中的8大謎團,你破解了幾個?這真的是一個平常而又非常明顯的謎團。2、史蒂夫的背包同樣關於史蒂夫的謎團,還有背包。史蒂夫的背包,能裝得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他甚至可以把工作檯和床都裝進去,然後到哪裡想要睡覺就把床拿出來。但是當她把背包背起來的時候,我們從人物上是不可以看出來這個背包的形狀的。3、him關於him的傳說真的是眾說紛紜啊。
  • 靈應寺:尋訪張靈甫將軍之墓
    這座寺廟非常簡陋,除了一座三聖殿以外,看不到什麼像樣的建築。在宋朝的時候,這裡初具規模,佔地十餘畝,僧眾數十人,有正殿、山門、倉庫、膳食房、禪房數十間。 靈應寺的西側,坐落著東大村公墓。在公墓北面的入口處,張靈甫將軍陵園出現在路邊。
  • 織田信長的神秘妻子,嫁入織田家後再無記錄,4個推斷你信哪個
    摘要:織田信長的神秘妻子,嫁入織田家後再無記錄,4個推斷你信哪個日本戰國時代,美濃國齋藤道三與織田信長之父信秀幾乎打了一輩子,大多數時候信秀都被道三擊敗,雙方之間的仇恨可謂不共戴天。如果齋藤道三不死,也許濃姬的記錄會更多,但很可惜道三死於自己的兒子之手,相傳死前還留下一張空頭支票,要把美濃國贈送給織田信長。事實上,當時的齋藤道三早已山窮水盡,哪有東西能增送給信長的。隨著齋藤道三的身亡,織田與齋藤再度陷入敵對狀態,這給濃姬之後的日子帶來巨大變化。
  • 張靈甫在解放戰爭中死後,另外一個「張靈甫」卻差點加入人民海軍
    1947年解放戰爭中,向我山東解放軍進攻的國民黨軍隊整編74師在山東沂蒙山區的孟良崮被我軍圍殲,師長張靈甫被擊斃。當然對於張靈甫的死,在國民黨方面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在我軍進攻之下,張靈甫最後是自殺「成仁」,為了鼓舞已經洩了氣的國民黨軍隊士氣,國民黨對張靈甫的「成仁」大肆宣傳。
  • 整編74師的三大旅長,一位隨張靈甫自殺,另外兩位結局如何?
    在孟良崮之戰中,張靈甫指揮的整編74師被華野大軍包圍,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最終整編74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和副師長蔡仁傑、58旅旅長盧醒自知大勢已去,最終在指揮所自殺身亡。那麼整編74師的三大旅長,除了自殺的58旅旅長盧醒,其他兩位結局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51旅旅長陳傳均,他出生於山東滕縣,黃埔軍校五期畢業生。
  • 孟良崮戰役:黃百韜全力救援張靈甫,卻因為一個小插曲而失敗了
    當時,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向蔣介石和顧祝同等人匯報了戰場局勢,並表達了「中心開花」的戰略設想。蔣介石聽說整編七十四師陷入重圍,又驚又喜,他認為這是進行決戰的最佳時機,急忙下令調集十個師的兵力向孟良崮地區靠攏,準備向正在圍攻張靈甫的華東野戰軍實施反包圍。
  • 許世友下葬時,楠木棺內有三把槍,其中一把手槍的前主人是張靈甫
    廣州軍區司令員尤太忠特地派參謀到廣西,從當地原始森林中採伐。有「千年不爛,萬年不腐」之稱。當時,許世友墓前沒有墓碑,當聽說是許世友墓後,四鄉八鄰相繼前來探望。第二年,由王震提議,以私人名義立了一塊花崗巖墓碑,上面只有範曾寫的「許世友同志之墓」。
  • 張靈甫44歲去世,60年後妻子來到墓前,親筆寫下4個大字
    說起張靈甫將軍,大家都會想到孟良崮戰役,對於張靈甫之死,存在著不止一種說法,但無論怎樣,張靈甫殞命孟良崮這是不爭的事實。張靈甫生前是國民黨軍的高級將領,打仗指揮很有一套,只可惜在解放戰爭期間遇到的是戰鬥力更加強悍的人們解放軍,在抗日戰爭期間,張靈甫將軍也是立下過赫赫戰功的。
  • 孟良崮戰役,黃百韜與張靈甫只差3公裡,為何不用炮火支援?
    孟良崮戰役,雖然戰果和規模都比不上三大戰役,卻因為殲滅了國軍最強悍的部隊整編74師而成為了代表性戰役,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也落了一個兵敗身死的結局,那麼,當時張靈甫到底有沒有活路呢?
  • 對張靈甫的認知應該客觀:他並不是人們認為的那樣驕兵輕狂
    漣水保衛戰時張靈甫對上粟裕,最終以張靈甫敗走漣水城而告終,粟裕部隊擊斃國民黨軍9千人,而張靈甫的74師就佔了6千人。戰後的張靈甫說過,解放軍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都比國軍高明太多,繼續這樣打下去,不需幾年國軍將會死無葬身之地,都發出如此感嘆的張靈甫怎麼驕傲的起來呢,此刻的他其實已經產生了避戰情緒。
  • 張靈甫戰死後,李天霞被撤職,湯恩伯與黃百韜也跟著吃瓜落
    在漣水戰役中,又擊敗了華野六縱,佔領漣水。讓蔣介石稱讚說;只要有十個整編第74師,一統全國指日可待。張靈甫但是,作為國軍中的頂級王牌整編第74師的師長張靈甫覺得,我率領的師是天下第一師怎麼能與爾等一同作戰,加上國軍中歷來就有嫡系與雜牌部隊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