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應寺:尋訪張靈甫將軍之墓

2021-02-11 關中拍客

在西安市長安區東大村南,有一座不起眼的「靈應寺」。2010年10月10日,「張靈甫將軍陵園」在寺院的西側落成,使得這裡成為緬懷抗日名將的重要場所,但是卻一直伴隨著爭議——

 

靈應寺,原名財神廟,始建建於唐,位於秦嶺終南山圭峰之下。這裡東臨觀音禪寺,西望草堂寺,信眾在此拜佛非常靈驗,所以更名為「靈應寺」,因為距東大村五裡,村民俗稱其為「五裡廟」。

 

這座寺廟非常簡陋,除了一座三聖殿以外,看不到什麼像樣的建築。在宋朝的時候,這裡初具規模,佔地十餘畝,僧眾數十人,有正殿、山門、倉庫、膳食房、禪房數十間。可惜,在「文革」中遭到嚴重破壞,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恢復,但是已經「今非昔比」了。

 

靈應寺的西側,坐落著東大村公墓。在公墓北面的入口處,張靈甫將軍陵園出現在路邊。所謂的「陵園」,不過是一片小廣場,這裡豎立著一塊《抗日名將張靈甫紀念碑》和一座不大的衣冠冢,以及一個簡單的宣傳欄。據說,修建這座「陵園」,只花費了兩萬塊錢左右。

 

墓碑修建在方形的臺基上,高約4.6米,寬約1.8米,正中書寫著「張靈甫將軍、邢勤英夫人合葬之墓」,碑額上有「中華」二字,由西安市楹聯學會和東大村村民聯合所立。旁邊簡陋的宣傳欄中,不僅介紹了東大村公墓的情況,而且張貼著紀念張靈甫的文章,向大家宣傳他在抗日戰爭中的傑出貢獻。

 

在墓碑最顯眼的位置,鑲嵌著張靈甫將軍和邢勤英夫人的照片。這個時候的張靈甫還非常年輕,戴著眼鏡,很是斯文。邢勤英是張靈甫的第一任妻子,當時張靈甫還在讀中學,乃名副其實的包辦婚姻。雖然兩人的婚姻名存實亡,但是邢鳳英一直在家裡照顧老人,並且為張靈甫生下了兒子張居禮。

 

張靈甫與夫人的合葬墓冢,外觀呈圓形,大約1米高。作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雖然在抗日戰爭中功勳卓著,但是在解放戰爭中成為「人民的劊子手」。1947年5月16日,張靈甫戰死於孟良崮,時年44歲。 

在張靈甫死後,遺體下落不明。據說,華野特務團士兵將他埋葬在沂南縣一個叫野豬旺的地方,後來蔣介石命令將他的遺體移葬南京,並且在玄武湖畔為他修建起一座陵墓。

 

1903年8月20日,張靈甫出生於長安縣東大鄉東大村。他曾任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會戰、武漢會戰、蘭封會戰、長沙會戰、衢州會戰、常德會戰、衡陽保衛戰、上高會戰、湘西會戰等重要戰役。

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張靈甫的長子張居禮替父親領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一枚抗日紀念章。 

我是申威隆,陝西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的「非優秀」畢業生,著名的90後「陝西文博一哥」。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平臺《關中拍客》吧!

相關焦點

  • 張靈甫44歲去世,60年後妻子來到墓前,親筆寫下4個大字
    說起張靈甫將軍,大家都會想到孟良崮戰役,對於張靈甫之死,存在著不止一種說法,但無論怎樣,張靈甫殞命孟良崮這是不爭的事實。張靈甫生前是國民黨軍的高級將領,打仗指揮很有一套,只可惜在解放戰爭期間遇到的是戰鬥力更加強悍的人們解放軍,在抗日戰爭期間,張靈甫將軍也是立下過赫赫戰功的。
  • 許世友下葬時,楠木棺內有三把槍,其中一把手槍的前主人是張靈甫
    雖然當時中央批准了許世友的安葬要求,但為了避免老百姓誤會,許世友將軍的整個安葬過程都是秘密的,當時只有少數人知道,包括許世友將軍的妻子。10月22日晚23時,南京軍區的同志們說,說是對外建築軍事工程,開始秘密進行葬禮的準備。負責這一事件的官兵花了7天時間在許世友老家新縣挖墓穴。
  • 尋訪張廷瑑墓
    於是,跟隨著朋友一道踏上尋訪張廷瑑的路途。張英張廷玉父子的墓地位於龍眠街道的雙溪村,那麼現在除了張英張廷玉,又多了一處人文景觀——張廷瑑的墓葬,真是龍眠青山有幸埋忠骨。由於興爾旺大市場的開發建設,去羅窪路口都是差不多的樓房,外形極其相似,導致我們走岔了幾個路口,這說明拜見飽學多識的張廷瑑也不是那麼容易。
  • 揭秘名將張靈甫之死:謎霧重重的一出羅生門
    皮定鈞將軍的傳記描述了解放軍安葬張靈甫的大致經過:「皮定鈞遵照上級指示,要政治部買一口好棺材,給張靈甫穿上新軍裝。找不到國民黨的將軍服,就穿解放軍的服裝。要把他的臉擦洗得乾乾淨淨。戰死沙場的將軍,應該得到一個軍人的榮譽。政治部照辦了。掩埋張靈甫以前,政治部副主任謝勝坤向皮定鈞請示一件事,六縱隊俘虜的一個少將旅長和八個上校要求最後看一眼他們的師長張靈甫。
  • 抗日名將張靈甫墓地:耗資60萬元飽受爭議,圖9兒子頗有父親神韻
    【張靈甫】張靈甫,抗戰名將。1947年5月13日至16日,華東野戰軍與張靈甫74師決戰孟良崮。經過3天鏖戰後,張靈甫的74師被全殲,而張靈甫陣亡,時年44歲。張靈甫死後,遺體下落不明。(這是一組反映張靈甫墓地情況的照片)【張靈甫遺孀王玉齡】王玉齡17歲時嫁給42歲的張靈甫,兩人育有一子。然而,張靈甫至死未能見到兒子張道宇一面。張靈甫戰死時,王玉齡年僅19歲,可她從此未再嫁。也就是說,王玉齡為張靈甫守寡至今,目前她和兒子在上海生活,偶爾出席一些公眾活動。
  • 靈應寺——取消門票通知!!
    南安市靈應寺董事會南安市靈應寺管委會2019年3月24日景點一:真身殿祖師大殿,為硬山式屋頂,面闊5間,進深4間,先覺堂、積香堂左右護衛,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建築年代久遠,古樸莊嚴。之後又被改為「靈應寺」靈應祖師真殿,正殿中央祀奉的是主神李文愈祖師公,「真身法界」四個大字說明了李祖師確實是真人化身,文化大革命時,靈應寺經歷一劫,紅衛兵毀掉了李祖師的佛身,卻見祖師的真身潔白完好,就連佛身裡面的五穀種子、茶心等靈物均未見腐朽,紅衛兵要燒毀祖師的佛身,突然天降大雨,淋溼了那些佛骨,洪梅鎮仁溪村黃樵山先生收藏了那些佛骨,寺裡這尊李祖師時公元1979年正月初三重塑的,李祖師有求必應
  • 「團長古城殺妻案」始末:殺妻、剿共,抗日名將慘遭毀墓
    張靈甫陵園位於西安長安區南郊秦嶺山下東大鄉東大村,為張靈甫與原配邢瓊英妻子的合葬墓,墓碑之上刻有"張靈甫將軍、邢瓊英夫人合葬之墓",並有二人的合影照片。作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五大王牌」之首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享受到了近似革命烈士的待遇。
  • 抗日名將張靈甫:在孟良崮陣亡後,他的子女過得怎樣?
    在這場戰爭中,湧現了無數無畏的戰士們,正是他們用血肉之軀鑄成了最堅固的盾牌,我們才沒有淪為外國侵略者的殖民地。一個優秀的軍隊必然有著優秀的指揮官,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抗日將領。像著名的左權將軍,孫立人將軍等等,正是有著他們的英明指揮,我們的軍隊才能夠在與日本人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張靈甫作為國軍名將,在抗日戰場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 6縱二戰漣水,王必成此後幾乎沒睡好覺,孟良崮擊斃張靈甫才安睡
    不存在的,對於王必成將軍而言,只會越挫越勇!三、擊斃張靈甫,方可安睡自漣水戰役失敗之後,王必成將軍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時時在心中推演若是再與張靈甫和七十四師應該怎麼辦,怎樣排兵布陣,怎樣奪得勝利。機會很快就來了。1947年4月,王必成將軍邊戰邊退到山東羊流店以南。戰局的殘酷並沒有留給將軍太多的思考時間。此時,三面受敵,是進?是退?
  • 3000年前的將軍墓現世,墓中挖出前所未見奇物,狀似人體的一部分
    當年,我國河南挖出3000年前的將軍墓,墓中出現了一件前所未見的新奇物品,後來經過研究,專家揭示了其真正用途。河南出土3000年前將軍墓一、河南挖出千年將軍墓眾所周知,河南一直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大省,而安陽市作為古代商朝的都城更是具有極其深遠的研究價值。
  • 幾千李氏宗親雲集李慶雲將軍墓
    抗法名族英雄李慶雲將軍簡介清末二品將軍墓清末二品將軍墓,位於市教育局辦公樓往南約l l0米處,西距廣東路約1 10米。墓主是清末龍門協水師副將李慶雲將軍,辭世於民國元年(1912年)三月上旬。李將軍是廣東嘉應州(現在梅州市)人,年輕時跟隨大姐做小買賣,後從軍,在欽州龍門協水師任職副將,隸屬總兵,統理一協之軍務。李將軍的墓園,坐西北朝東南,由墳墓、后土、拴馬柱等到三部分組成,用三合土構築。
  • 最後時刻張靈甫打電話給蔣介石稱自己決定殺身成仁,蔣說:祝你成功
    最後一步,打到崮頂,直搗74師指揮所,活捉張靈甫。」消滅74師,活捉張靈甫,這是中央軍委提出來的口號,所有參戰部隊都在爭取這份殊榮。▲張靈甫何鳳山帶上警衛營,首先佔領了崮頂腳下的小山包,從那裡仰攻。山勢陡峻,部隊運動緩慢,敵人的側射火力很強,為了減少傷亡,他採取前輕後重的戰術。
  • 中國最貴重的將軍墓,墓前祭品全是茅臺,每年倒掉的酒能買房
    而我們的開國將軍,其實也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員,也有自己的小愛好,今天要講的這位就獨愛茅臺,生前如此喜歡,去世了後人為了紀念他都會往他的墓前堆放茅臺,久而久之,這裡就成了中國最貴重的將軍墓。這位將軍就是許世友將軍,他的安眠之地坐落在信陽市的一處郊外,風景很好。
  • 內戰急先鋒張靈甫戰死,傷心欲絕的蔣介石,還處罰了哪些將領?
    然而要是說,在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中,最賣命地,還得當屬畢業於黃埔四期的張靈甫。 在八年抗戰時期,他歷任74軍團長,旅長,師長等職務,在抗戰時期也是一位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然而在抗戰結束後,由於得到蔣介石的器重,他被任命為第74軍軍長。74軍是一支王牌部隊,加上又有悍將之稱的張靈甫擔任軍長,因此74軍也成為內戰的急先鋒,蔣介石麾下最得力的一支部隊。
  • 墓王之王:小師妹送十一將軍荷包,所以小師妹CP是林雨坤還是他?
    哈嘍,大家好,不知道在座諸位有《墓王之王》的粉絲嗎?《墓王之王》第四季即將迎來大結局,幽都戰也到了最後關頭,而也在這個快大結局的時候,小編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大家普遍認為的小師妹CP好像未必就是林雨坤,也可能是十一將軍伸望哦!
  • 張靈甫戰死孟良崮,蔣介石看見他就氣,拿起手杖打得他頭破血流
    談起張靈甫,相信大家應該都是有所了解的,如果不知道呢,也不要緊,小編來想跟大家談談張靈甫。曾被譽為黃埔第一帥的張靈甫,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相貌十分出眾,但在一九三八年時,他也為此做出了一件事,就是為了這件事,他也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 國軍悍將薛嶽,抗戰功績遠勝張靈甫,為何在網上的名氣不如後者大
    而此時的張靈甫只是國軍一團長,其老上級王耀武也只是薛嶽的下屬。值得一提的是,這樣完全不具備可比性的兩個人,為何薛嶽在網上的名氣大不如張靈甫呢?原因有三。國共內戰進入白熱化後,薛嶽已是失去槍與戰場的光杆將軍,無用武之地,逃往臺灣後任閒職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成都農民挖出三國黃忠墓,經辨識確為「漢剛侯黃公諱忠字漢升之墓」
    此役讓黃忠名聲大振,劉備提拔他為「徵西將軍」。就這一年,劉備稱「漢中王」,將黃忠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封定為最高級,定為「後將軍」,五人平起平坐,這也是劉備「五虎上將」的由來。晉人陳壽在寫《三國志》時,將關、張、超、黃、趙共傳,後世演繹成了「五虎上將」,俗稱「五虎將」。
  • 胡兆才:國共淮海戰役兵敗自殺;黃百韜墓為何能保存至今?
    李天霞見狀,急忙攜帶一皮箱金條到處送禮遊說:「整編七十四師劃歸我指揮不假,但不知為什麼張靈甫中途歸黃百韜指揮,孟良崮之戰二十五師就在七十四師身邊,黃百韜始終不離蒙陰道,事情就壞在他身上。」經過一番手腳,會審李天霞變成了追究黃百韜。 黃百韜聽說南京方面開始整自己的材料,頓時慌了神,忙向顧祝同求救。顧祝同授黃百韜一計:「歸咎死者,回護活人,表功湯司令(湯恩伯)。」
  • 張靈甫戰死後,貌美的妻子為何要逃離臺灣?老蔣對她做了什麼?
    引言國民黨高級將領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去世後,蔣介石給他舉辦了極其隆重的追悼會,可以看得出對他有很深的感情。後來,國民黨部隊敗退,蔣介石去了臺灣都沒有忘記帶著他的妻兒,可以說是完全對得起張靈甫了。然而,蔣介石做了這些事之後,張靈甫的妻子還是選擇了逃離臺灣,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