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昨天(12月14日),省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通知,要求做好今冬明春防旱抗旱工作。
10月15日汛期結束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44.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部分地區江河湖庫蓄水偏少,溫州、台州、寧波南部等沿海部分鄉鎮出現供水緊張狀況,旱情露頭。
為做好全省防旱抗旱工作,特通知如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度重視抗旱保供水工作,做好抗大旱、抗長旱的準備
據省氣象部門預測,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降水量較常年偏少。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立足防長旱、抗大旱,早會商、早研究、早部署,力求掌握抗旱工作的主動權。
一要從思想上、措施上進一步做好防旱抗旱的各項準備,特別是旱情露頭的沿海溫州、台州、寧波、舟山和金華、衢州、麗水的部分山區要組織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
二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及時組織抗旱形勢會商研判,重點關注水庫河網特別是承擔供水任務的小型水庫、山塘的蓄水情況和供需水動態,及時掌握旱情發展。
三要了解供水水源地水質情況,統籌謀劃好水量水質平衡,及時制訂抗旱調度預案,保障城鄉生活供水。
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配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先節水、後調水,先活水、後庫水,先地表、後地下,保重點、顧一般」的原則,正確處理工業、農業、生態和生活用水關係,把確保城鄉居民生活用水放在首位,優先保證重點部門和重要工業用水。
氣象部門要加強對中長期降水預報,同時在蓄水不足、供水緊張區域適時組織人工增雨作業。
水利部門要根據當前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和供水對象用水狀況,做好中長期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加強水利工程調度和引調水管理,重點協調好浙東引水工程、烏引工程等跨流域、區域引調水工程調度。
建設(供水)部門要合理調配各類水廠的水源,加強城鎮供水水質監測,發現異常,及時報告並有效處置,必要時採取限時、分區供水等措施。
農業農村部門要組織做好農業供水工作,高度重視因旱可能誘發病蟲害的防控工作,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對大田作物做好引水灌溉補水,推廣噴微灌、滴灌、管道灌溉、渠道防滲等農業節水灌溉技術,防旱保墒。
省電力公司要處理好發電與供水的關係,嚴格控制溫州珊溪水庫、台州長潭水庫、衢州湖南鎮水庫等重要供水水庫的蓄水量變化,儘可能結合下遊供水安排發電,避免因純發電而棄水。
加強計劃用水和應急供水工作
各地根據水源蓄水、來水、供水情況,加強用水計劃管理,抓好節約用水工作。
一是及時修編抗旱應急供水預案。水庫等水源地管理單位、城市供水主管部門要根據旱情發展,及時修訂和細化城鎮集中式供水的抗旱應急供水預案,基層鄉鎮要做好分散式取水的抗旱提水、應急送水方案。溫州、台州等地要考慮明年4月底前來水偏少不利因素,儘快編制重要供水水庫的抗旱調度預案。
二是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用水。溫州永嘉、樂清和台州溫嶺、三門等水源地蓄水不足的地區要及時啟用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台州玉環、舟山等地要加大海水淡化力度,寧波象山、舟山要統籌做好水庫山塘、境外引水調配工作。
三是加強水源地特別是城鄉供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各地要密切跟蹤供需水動態,協調好上下遊、左右岸的用水,預防並及時處理因缺水發生的水事糾紛;防止發生水源地汙染事件。
四是強化節水監督。對用水量較大的工業企業和服務業單位的取用水進行實時監控管理,實行計劃用水,必要時嚴格控制或停止高耗水工業、服務業等的用水。五是加大節水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營造全社會節水的良好氛圍。
加強防旱抗旱信息報送
有關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按旬報要求於每月1、11、21日前向省防指辦報送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及工作動態。各設區市防指辦要組織各縣(市、區)按旬報要求定期報告當地水庫蓄水量、河道來水量和防旱抗旱工作動態,摸清受旱農田作物種植結構,動態統計飲水困難人口和作物受旱面積,按預案及時啟動抗旱響應,及時發布有關抗旱保供水信息,同時密切關注輿情,做好輿論引導和宣傳工作。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