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頻繁來渝過冬背後的生態密碼

2020-12-27 半月談網

近段時間,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現身重慶市江津區西湖鎮綦河江畔。新華網發(劉明生 攝)

隨著北方天氣逐漸轉冷,很多候鳥開始南遷避寒越冬。近日,重慶江津綦河流域迎來了一群「貴客」,它們就是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是東亞特有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和國際瀕危物種,數量極其稀少。它喜歡棲息於水流湍急、河水清澈、有激流淺灘及魚類資源豐富的河流,對水質很「挑剔」。

中華秋沙鴨數量的多少與溼地生態環境的好壞密不可分。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冬季,綦河發現中華秋沙鴨以來,中華秋沙鴨已連續8年來重慶越冬,數量也在穩中有升。根據重慶觀鳥會的調查統計,2013-2014年越冬季,重慶發現中華秋沙鴨數量達到了35隻。到了2016年-2017年越冬季,中華秋沙鴨已達到61隻。

事實上,隨著自然生態的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愛上了這座城市。近年來,重慶每年都有鳥類新紀錄的誕生。2019年發布的《重慶鳥類名錄4.0(2019)》對外公布了重慶首次發現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的情況。

今年5月,在江津四面山,通過紅外相機拍攝,首次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11月初,世界瀕危鳥類——紅腹角雉現身重慶南川金佛山。近日,紅嘴鷗過境重慶,並在主城兩江交匯地等地大量聚集。

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雷波認為,野生動物對生態環境的變化較敏感,其種類和數量是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最直接的反映。野生動物在渝「頻頻露面」,表明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功能在持續恢復。

檢測人員正在進行水質檢測採樣(資料圖)。新華網 彭博 攝

鐵腕治汙 嚴守生態安全「生命線」

「做夢都想著龍溪河能恢復清澈見底的樣子,沒想到如今我也能做貢獻。」看著昔日的「臭水河」華麗蛻變,龍溪河墊江段的民間河長譚軍很感慨。

龍溪河是長江一級支流,流經梁平區、墊江縣、長壽區,全長229.8公裡,流域面積3280平方公裡。不過,就在5年前,這條墊江縣的母親河還在經歷「陣痛」。「龍溪河水體汙染最嚴重時,水質達劣Ⅴ類。」譚軍說,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墊江人,龍溪河承載著抓魚摸蝦的童年記憶,他曾為龍溪河的汙染深感痛心。

為徹底治理龍溪河,近年來,墊江著重在治理工業水汙染、治理城鎮生活汙染、防治農業及農村汙染三個方面發力,大力實施精準、重點、共治「三攻堅」,並針對清理出的涉水汙染源,採用清單式管理、銷號式驗收等方式,實行掛圖作戰、精準治汙,汙水漸漸清了。龍溪河流域水環境治理,也曾作為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典型經驗被通報表揚。

治理一條河、提升一座城。龍溪河的治理只是重慶市鐵腕治汙改善全域水生態環境的縮影。近年來,重慶市通過建立重點流域整治清單拉條銷號管理制度和重點河流水質數據會商制度、定期評估重點流域水質改善成效、組建隊伍對重點流域實行常態化監督指導、為重點流域水環境整治提供技術支撐、等方式,讓綠水長流。

值得一提的是,為守護一江碧水,今年7月,川渝兩地生態環保系統還在跨界河流新盛河流域探索建立了生態環保跨界聯動督察機制。兩地生態環保督察機構及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在前期聯動問題摸排、互享問題線索的基礎上,聯合排查、核查新盛河(任市河)流域內生活、工業、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蓮藕種植等汙染問題,深查問題根源,並督促整改。如今,通過雙方共同努力,新盛河的水質已從原來的Ⅳ類水轉變為連續三個月達到Ⅱ類。

截至11月20日,重慶市出動執法人員12萬餘次,開展整治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行動,發現問題點位1434個,已整改1404個,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全部整改完成。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始終堅持重點治亂,鐵腕治汙,採取綜合手段,始終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的高壓態勢,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嚴守生態安全「生命線」。

檢測人員正在進行大氣檢測採樣(資料圖)。新華網 彭博 攝

重拳護「藍」 讓山城「氣質」更佳

「藍天常在,呼吸的空氣更清新了,這就是我這幾年最真切的感受。」胡博說,他是一名油煙淨化設施專業維護工程師,工作內容是檢查淨化設備、清洗濾網、調試安裝。

最近,不少曾備受居民投訴和厭棄的餐飲門店在胡博的幫助下,迎來了新氣象。

「以前沒裝油煙淨化設備,就是用風機直排到大氣,經常受到周邊小區居民投訴,經營也常常受到阻礙。」萬盛一家大排檔的老闆李德軍說,去年安裝了淨化設備後,與周邊居民的關係好了起來,生意也愈發多了起來。

餐飲油煙,是困擾居民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年初,重慶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針對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明確了2000多項重點工程,餐飲油煙整治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截至目前,在控制生活汙染方面,重慶完成公共機構食堂油煙整治3085家,餐飲業油煙整治6298家,劃定高汙染燃料禁燃區3181平方公裡。

同時,重慶還嚴抓柴油車整治、廢氣深度治理、分級管控城市揚塵。在控制交通汙染方面,重慶實施主城區部分道路高排放車輛限行,累計淘汰治理老舊柴油車6.1萬輛;在控制工業汙染方面,累計完成19臺共802萬千瓦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700餘家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800餘家工業爐窯廢氣治理升級改造、223臺燃氣鍋爐清潔能源改造、1000餘臺燃煤鍋爐淘汰;在控制揚塵汙染方面,創建和鞏固揚塵控制示範工地、示範道路2500餘處,中心城區主要道路機掃率達到93%,綠化覆蓋裸露地697萬平方米。

此外,川渝兩地還持續深入開展了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截至目前,雙方已聯合開展聯動幫扶5輪次,檢查企業242家,移交問題線索159條,聯合執法查處違法違規問題27起。

環境就是民生,碧水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將著重強化汙染天氣預測預警應對,強化指導幫扶,狠抓應急應對,加強宣傳引導,全力爭取每一個「藍天」,讓山城「氣質」更佳。

這是無人機4月8日拍攝的重慶城市景觀,城市生態躍然而出。新華網發(王正坤 攝)

綠色生態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2019年,長江幹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7.6%,長江支流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今年1—10月,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7.6%,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

據悉,2013年,重慶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06天,2019年達到了316天,比2013年增加了110天。今年,截至11月24日,重慶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04天,同比增加16天;其中優的天數127天,同比增加19天,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PM2.5濃度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9%。同時,全市有31個區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過300天,較去年同比增加15個。空氣品質評價六項指標首次實現有監測記錄以來全部達標,為歷史最好水平。

當地學者認為,近幾年,通過持續加大汙染防治力度,加強源頭管控、科學治理,壓實監管責任,持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重慶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持續改善。紅嘴鷗、中秋秋沙鴨等野生頻頻來渝過冬,正是重慶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重要體現。

「藍天白雲、綠地青山,綠色生態的生活環境才能讓市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重慶將始終把環境治理這項系統工程當成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全力守護青山綠水藍天,建設山清水秀的美麗重慶。」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陳雨)

相關焦點

  • 太行山中野生金錢豹頻繁「出鏡」 野生動物種群增
    金錢豹  太行山中野生金錢豹頻繁「出鏡」 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增加  記者呂高見/文 本版除署名外均由焦作市野生動植物保護救助站供圖  核心提示|「太行山修武林區,不到半年時間,在不同時段、不同地點,紅外線照相機23次拍攝到100多張金錢豹活動時的照片和多段視頻。」
  • 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合肥野生動物園,動物過冬各有妙招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冷空氣到來瞬間入冬的日子裡,大家紛紛穿起秋衣秋褲,戴上圍巾手套,手持暖寶寶,腳穿厚棉鞋,才不至於「靠抖」來取暖。而合肥野生動物園的各種動物都是如何過冬的呢?12月8日,記者來到野生動物園進行了探訪。
  • 來青海,聽聽熱帶動物如何在高原過冬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207/42e5967bd17b45929d9b0fc02754e2d1.mp3 來青海,聽聽熱帶動物如何在高原過冬 2020
  • 野生動物用「腳」為河南生態治理點讚
    河南省內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黑鸛、中華秋沙鴨等種群也在擴大,還有一些「絕跡」多年的陸生野生動物也開始「頻頻露面」。新華社發(河南省林業局供圖)  2017年,河南太行山區頻繁拍攝到野生金錢豹,2018年初首次拍到金錢豹群體活動影像,同年11月又首次拍到野生幼崽。此外,原麝、黃喉貂、西伯利亞狍等珍稀動物也被抓拍到。  「野生動物又『回來了』,說明我們的保護起了作用,人類對野生動物的幹擾得到有效控制,棲息地更適宜野生動物種群恢復。」
  • 愛「滬」野生動物,眾人來參與,2020年上海「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
    愛「滬」野生動物,眾人來參與,2020年上海「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2020-12-23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富平野生動物保護成效顯著
    富平野生動物保護成效顯著 來源: 陝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0-12
  • 數九寒天 野生動物園的動物過得……
    在這「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最冷時節,動物園裡那些動物們過得怎麼樣?近日,記者來到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探訪,冬日裡的動物家族過得還不錯。視頻:李妍在猛獸區,瀟灑的獅子老虎還在四處溜達,似乎寒冷沒有束縛住它們,看到遊客車輛,它們還會慢慢靠近,認真「打量」一番。
  • 烏什縣公安局積極開展野生動物棲息地冬季巡查巡護工作
    冬季是極易發生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高發季節,為進一步加大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12月15日,烏什縣公安局組織警力對各類野生動物繁衍、棲息地進行巡防巡護檢查。
  • 重慶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動物!即日起施行!
    已於2020年3月9日市第五屆人民政府第8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往下看《決定》具體內容↓↓↓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為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禁止和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
  • 烏審旗察罕蘇力德旅遊區舉辦「愛護野生動物 生態草原旅遊」活動
    【記錄中國訊】記者王一偉 章魁傑報導:2020年6月6日,以「愛護野生動物 體驗原生態草原旅遊」為主題的放生祈福公益活動在內蒙古烏審旗察罕蘇力德旅遊區舉行。本次活動主要包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察幹蘇力德祭」、吉根淖爾放生、文明旅遊志願者宣讀愛護野生動物倡議書、「文化進景區旅遊提品質」主題活動、馬頭琴音樂會、文化旅遊展覽展銷活動、草原篝火晚會、烏蘭牧騎演出、體驗高爾夫推洞項目等內容。活動旨在呼籲廣大遊客熱愛生命、保護野生動物、愛護自然生態,建設綠色和諧家園。
  • 合肥野生動物園的小可愛們如何過冬?吃飽、烤「火」、吹暖風
    冷空氣來臨的日子,大家紛紛穿起秋衣秋褲,戴上圍巾手套,手持暖寶寶,腳穿厚棉鞋……才不至於「靠抖」來取暖。那麼,合肥野生動物園裡的「小可愛們」又是如何保暖過冬的呢?12月7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走進合肥野生動物園,圍觀了動物們五花八門的禦寒高招。
  • 專訪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李理:我們是如何推廣保護野生動物理念的
    近年來,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已經獲得了福特汽車環保獎和斯巴魯生態保護獎等獎項。李理將所獲獎金全部用於野生動物保護。一直以來,李理以他的作畫收入支撐著保護站的開支。童年的消逝田野裡走來一個小男孩。因為整天在太陽底下瘋玩,他的皮膚被曬的黝黑,夥伴們喊他「黑豹」,他倒也樂得聽。那時候的他沒有想到,多年以後,他會賦予「黑豹」這個名字新的內涵。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11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路紅圍繞保護野生動物、森林資源和建設生態宜居天津等向媒體做介紹。尤其是優化生態環境方面,實施最嚴格的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十三五」期間,天津市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 野生動物的最後家園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有一個難以接近的人間天堂 那裡有著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高寒多樣生態環境 至今仍保持著物種基因的純正 它就是與羅布泊、可可西裡和羌塘齊名的中國四大無人區之一
  • 金雕黑鸛等珍稀野生動物在沙坡頭保護區頻頻「出鏡」
    記者今天從寧夏林草局獲悉,近期,大量珍稀野生動物頻繁亮沙坡頭自然保護區,尤其是隨著紅外相機、視頻監控設備的普及使用,一些平時罕見的珍稀鳥類成群出現在「鏡頭」當中。金雕(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鵝喉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沙坡頭管理局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通過對監測記錄、回收數據資料分類整理共計發現68種陸生野生動物
  • 眼鏡蛇、水律蛇……佛山南海這酒樓竟然私下售賣野生動物
    每逢過冬胖三斤在「萬物皆可煲湯」的廣東冬季進補必不可少有人卻藉此打起了歪算盤根據前期偵查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西樵派出所民警發現一酒樓有售賣野生動物的行為2020年12月28日20時許,民警對該酒樓開展突擊檢查,在店內發現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
  • ...黑熊耍寶 雲南雲龍天池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滇金絲猴漫步、黑熊耍寶、白腹錦雞求偶……近日,雲南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保護區紅外相機資料時發現了滇金絲猴、黑熊、白腹錦雞、赤麂等多種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影像
  • 保護生物學學者王放:只是禁食野生動物,長遠的生態安全就還不樂觀|...
    在他看來,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正在出現從保護個體物種到維護整體生態系統的轉型。在這個過程中,法律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滯後性,民眾對野生動物及生態系統的認識也有待提高。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我們更是有落入對野生動物過度恐慌防範的危險。日前,王放接受了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的採訪。
  • 拒食野生動物,從你我做起!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倡儀書來啦
    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倡儀書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但同時,野生動物也是天然的「病源庫」,是狂犬病、鼠疫、冠狀病毒等許多人獸共患病的攜帶者和自然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