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用「腳」為河南生態治理點讚

2021-02-08 新華網客戶端

  白天鵝在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上空飛翔(1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社鄭州12月19日電(記者牛少傑)寒冬來臨,一批又一批大天鵝「攜家帶口」,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回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們將在這裡「舒舒服服」地度過整個冬天。

  「十年前天鵝還很少,但這些年越來越多,現在監測到約一萬隻。」該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負責人董帥偉說,天鵝對水質很「挑剔」,天鵝數量增加與溼地生態環境變好分不開。

  白天鵝在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棲息(1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近年來,三門峽市加大溼地恢復和修復力度,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據董帥偉介紹,「我們在天鵝活動水域適量種植水生植物,不但淨化了水質,也為大天鵝越冬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河南省內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黑鸛、中華秋沙鴨等種群也在擴大,還有一些「絕跡」多年的陸生野生動物也開始「頻頻露面」。

  這是紅外相機在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攝到的金錢豹(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河南省林業局供圖)

  2017年,河南太行山區頻繁拍攝到野生金錢豹,2018年初首次拍到金錢豹群體活動影像,同年11月又首次拍到野生幼崽。此外,原麝、黃喉貂、西伯利亞狍等珍稀動物也被抓拍到。

  「野生動物又『回來了』,說明我們的保護起了作用,人類對野生動物的幹擾得到有效控制,棲息地更適宜野生動物種群恢復。」河南省林業局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處長卓衛華說,監控畫面顯示有的豹子「吃得還挺胖」,多種野生動物數量增加,也說明森林覆蓋和溼地環境等生態條件在整體改善。

  據河南省林業局統計,河南共有溼地面積941.92萬畝,2017年與2007年相比,森林面積淨增1295.8萬畝,2014年至2018年森林覆蓋率提升2.6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河流水質不斷改善,截至今年10月,省轄市建成區150處黑臭水體中已基本消除109處,縣城建成區174處黑臭水體中已基本消除127處。

  這是紅外相機在河南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攝到的紅腹錦雞(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河南省林業局供圖)

  「野生動物對生態環境很敏感,其中不少是當地生態質量的指示物種,種類和種群規模是區域生態環境最直接的反映。」鄭州師範學院生物學教授李長看說,野生動物的「集體回歸」,說明區域生態涵養功能在持續恢復。

  得益於河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重新活躍於山野河湖,伴隨而來的還有生態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

  「人們生態保護意識在逐步增強,對野生動物越來越友好,現在群眾一旦發現有野生動物需要救助,便會立即給我們打電話報告。」卓衛華說,下一步還是要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動物不會說話,卻會用『腳』為生態環境質量投票。」

相關焦點

  • 雲南盈江再現野生穿山甲,為德宏的生態環境點讚!
    雲南盈江再現野生穿山甲,為德宏的生態環境點讚!同時,經多方渠道,綠會工作人員與盈江森林公安局取得聯繫後,親赴盈江,與政府相關部門交流當地生態保護工作,共同探討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的保護,並提出希望成立德宏保護地的想法,如果再發現穿山甲會第一時間聯繫綠會,為森林公安局提供專業支持,幫忙佩戴追蹤器,參與救助,分享知識經驗等;同時綠會將協助宣傳盈江野保工作,助力美麗盈江。
  • 野生動物頻繁來渝過冬背後的生態密碼
    事實上,隨著自然生態的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愛上了這座城市。近年來,重慶每年都有鳥類新紀錄的誕生。2019年發布的《重慶鳥類名錄4.0(2019)》對外公布了重慶首次發現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的情況。 今年5月,在江津四面山,通過紅外相機拍攝,首次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11月初,世界瀕危鳥類——紅腹角雉現身重慶南川金佛山。
  •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原來在平谷!
    生性「挑剔」的黑鸛是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近幾年,黑鸛在北京房山「安居樂業」的同時棲息範圍還在擴大,成為首都北京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標誌。如今,「房山黑鸛」變身「北京黑鸛」為了加大黑鸛保護力度,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對房山區十渡流域進行生態恢復建設,強化生態保護措施,通過持續的軟硬體升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於2014
  • 天津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精神,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天津,圍繞我市社會普遍關注的冬季候鳥遷徙保護和森林防火工作,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市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十三五」成效和「十四五」規劃有關情況。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路紅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精神,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天津,圍繞天津市社會普遍關注的冬季候鳥遷徙保護和森林防火工作,天津市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保護工作「
  • 王國和在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調研(圖)
    王國和在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調研時強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11月12日,自治州黨委書記王國和在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調研。圖為在卡山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飼草料基地,王國和詳細了解管護設施建設、野生動物數量種類變化、恢復治理等工作進展情況。
  • 「獨家」為野生動物「保駕」:公益訴訟號角吹響
    這是公益訴訟第一次體現在民事訴訟法中,為我國日後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礎。許多科學研究表明,一些病毒的自然宿主為野生動物。社會各界在奮勇抗擊疫情的同時,一致呼籲以法律利劍斬斷非法捕食野生動物的行為,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凝聚社會共識,進一步構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家園。
  • 萬物皆可愛|大國品牌比音勒芬,用服飾為野生動物發聲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保護野生動物這個老話題不斷登上「熱搜」榜單。2020年兩會期間,「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引發了各代表委員的熱議。這不僅是對國家生態文明思想的貫徹落實,還充分顯示出我國政府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的決心,為進一步推進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提供了路徑和方向。圖片來源於網絡眾所周知,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生態平衡和穩定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非法獵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不僅嚴重威脅野生動物種群安全還嚴重威脅生態系統安全。
  • 保護生物學學者王放:只是禁食野生動物,長遠的生態安全就還不樂觀|...
    其次,我們把時間往前倒推兩三百年,當時的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消耗量遠沒有今天那麼大。那個時候沒有槍、鋼絲套、電網和毒藥這些現代化的打獵方式,所以歷史上我們對野生動物的消耗數量有限,影響範圍局限在居民點周邊的有限區域,這也是為什麼100年前中國的野生動物分布不會像今天這樣那麼稀少。
  • 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烏審旗察罕蘇力德旅遊區舉辦「愛護野生動物 生態草原旅遊」活動
    【記錄中國訊】記者王一偉 章魁傑報導:2020年6月6日,以「愛護野生動物 體驗原生態草原旅遊」為主題的放生祈福公益活動在內蒙古烏審旗察罕蘇力德旅遊區舉行。本次活動主要包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察幹蘇力德祭」、吉根淖爾放生、文明旅遊志願者宣讀愛護野生動物倡議書、「文化進景區旅遊提品質」主題活動、馬頭琴音樂會、文化旅遊展覽展銷活動、草原篝火晚會、烏蘭牧騎演出、體驗高爾夫推洞項目等內容。活動旨在呼籲廣大遊客熱愛生命、保護野生動物、愛護自然生態,建設綠色和諧家園。
  • 河南落實最嚴「禁食令」!省林業局領導調研指導禁食類野生動物退出...
    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藍孔雀、鴻雁、大王蛇······這些河南本土在養野生動物將全面退出養殖了。9月8日,大河網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近日,省林業局相關領導密集前往商丘、許昌、濮陽等地,調研指導禁食類野生動物退出處置工作。
  • 武義縣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寶貴財富。我縣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據調查,全縣共有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及獸類260多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32種。
  • 北汝河好生態!引多種野生鳥類棲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康向東 高建偉近日,北汝河溼地上白鷺翩躚,顏色鮮豔的野生鳥類臥波嬉戲。平日見得最多的是成群的白鷺,只有空氣品質夠清新、水質夠清潔、氣候適宜,白鷺才會造訪或「安家」。據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汝陽溼地公園內已知野生動植物資源分布有159餘種。其中野生鳥類資源30餘種,主要有棕背伯勞、小鸊鷉、冠魚狗、綠頭鴨、斑嘴鴨、白鷺、蒼鷺等。近年來,我縣陸續加大投資,對全長22.8公裡的北汝河進行全面生態治理,使北汝河兩岸成為群眾休閒娛樂好去處,拉動了鄉村旅遊和產業的發展。
  • 甘肅瓜州救助一受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金雕
    5月5日,甘肅酒泉市瓜州縣救助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野生金雕。圖為受傷的金雕。  圖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鴨」在瓜洲溼地小憩。
  • 2月份禁食野生動物以來,64種在養野生動物,12月底前停止養殖
    今年2月份,國家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要求,在原有法律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的基礎上,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又聞虎嘯、再聽鸛鳴」野生動物回歸北大荒
    生態復甦:野生動物集體還鄉鏡頭一:2020年3月24日下午5時30分,在北大荒集團鴨綠河農場第四管理區農具場西二百米公路邊,水稻種植戶毛立傑與兒子駕車經過時,發現路邊蹲臥一大型奇異動物,近距離行駛到十米左右停車,才看清是一隻野生老虎。他們用手機記錄下來。
  • 在中國,流浪貓每年捕殺的野生動物是以百億為單位的
    也就是說,凡是它們能捉到的動物,它們都吃。貓是非常機敏的機會主義捕食者,它的食譜非常非常廣。如此多的家貓,和以家貓為源輸出的流浪貓,事實上對野生動物構成了巨大威脅。這個威脅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做野生動物研究的,其實都聽過流浪貓和流浪狗捕獵野生動物的事情,但之前我從來都沒有細緻地思考過,流浪動物到底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包括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動物,包括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一些小鳥小獸,有哪些影響或威脅?這件事是我關注流浪動物的起點。當年夏天,我就跟楊樂老師商量一起來做流浪動物的研究。
  • 雲南迪慶兩級法院宣判六起涉野生動物犯罪案:最高獲刑13年
    經鑑定,查獲的2件野生動物角為髭羚角,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件野生動物腳為赤麂,屬於「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簡稱「三有動物」)。判決結果:被告人李某某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處拘役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 野生動物管控將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網友大讚
    今天(3月10日)上午,生態環境部通過視頻形式召開了今年2月份的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將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威力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把野生動物保護相關工作納入督察範圍,勢必大大推動相關法律規定的貫徹落實。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範圍內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大漲,社會各界的保護意識與積極性也空前高漲,把野生動物保護納入中央環保督察,是真正順應了民心與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