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提到世界上最大的陵墓時,大家也許會毫不猶豫的說到——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或者中國驪山的秦始皇陵,因為這兩個都是世界奇蹟,不僅規模宏大而且氣勢威武。然而他們2個並不是最大的,世界上最大的陵墓是仁德天皇陵,仁德天皇陵又稱百舌鳥耳原中陵,位於今天日本堺市大仙町,佔地約47萬平方米,目前已經申遺成功了。
從地面上的人的角度來看,世界上最大的墳墓之一似乎是一個巨大自然的棲息之所,坐落在日本酒井市繁華的市中心。然而,從上面看去,這片巨大的森林變成了一個綠色的鎖眼,周圍有三條門廊形狀的護城河。這是日本的大仙洞,一個被神秘籠罩的古墓冢,規模巨大。
日本人稱自己為「大和民族」 ,並不是說日本沒有其它的少數民族,而是日本第十六代天皇在位的這段時間,是日本歷史上罕見的大一統時代和盛世,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大和時代」,日本文化的源頭也正是出自這一時期。
開創這一時期的,是日本的仁德天皇,時間是在公元313年至399年,中國與之相對應的時代是晉朝。日本一直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適逢盛世的仁德天皇在不差錢的情況下,受中國皇陵的啟發,竟然建造出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皇陵。
為什麼說世界上最大的皇陵是日本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陵總面積為464000平方米。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庫夫皇陵是529000平方米
中國驪山秦始皇陵總面積是249000多平方米
可以說日本仁德天皇陵遙遙領先了。這個從面積上來講是非常龐大的,但是考古學家還是不怎麼確定是有沒有這麼大,由於日本人的宣傳,所以很多人都以為他是最大的。
其實日本人也不確定這裡面藏的是哪一個天皇,但是他們根據考古發現就是這樣子在日本歷史上鬧了很多笑話,本來有一個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東西,可以把日本的歷史提升到幾萬年,結果發現這個歷史學家是在造假,成為了歷史上最有名的笑話。
不過,對於這座墓的墓主人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不單是這座墓,日本很多天皇的身世都是個迷。日本第一位天皇為神武天皇,他於公元前660年即位,傳說是「天照大神」的後裔。但對於這位天皇的身份,並沒有實際的文物來支撐,直到第十代天皇——崇神天皇,其身份才有實際文物支持。而仁德天皇是日本的第16位天皇。日本宮內廳,將其作為第16代天皇--仁德天皇的陵墓來管理。
仁德天皇陵全名為「百舌鳥耳原中陵」。與中國天圓地方的傳統方式不同,仁德天皇陵的建造釆用前方後圓的布局。全長為486米,大約有16萬座古墳,是世界三大古墳群之一。仁德天皇陵後部圓形部分直徑250米,前部長方形部分寬307米,陵高34米左右,外部環繞三圈水道,包含上水道,陵區佔地東西660米,南北850米。沿著陵外的道路走一圈要2.8公裡,仁德天皇陵也是日本最大的古墳。
日本考古學家運用兩種推算方法,得出了要建造仁德天皇陵這個「龐然大物」,以每天動員2000人來計算,1年就需要60萬名勞工。如果按這種推算法計算,仁德天皇陵至少需要花15年才能建成。 而另一種推算則只需4年即可完成,但前提是必須要至少180萬名勞工連續不停地工作。
日本人之所以修建如此大的古陵墓,主要是向我國學習,在修建陵墓的過程中,有很多我國的工匠參與到了其中。在修建這個陵墓的時候,我國已經到了晉朝,有了足夠的修建陵墓的經驗。特別是我國自秦始皇以來修建陵墓工程浩大,有了我國的技術指導日本人才能修建起如此宏大的工程。
然而,與其他歷史奇觀不同的是,你不能真正參觀這個古代世界的奇觀。事實上,從19世紀末開始,這裡就明確禁止遊客、考古學家甚至皇室成員進入。據報導,自從1872年颱風破壞了鎖孔形狀的下部以來,沒有人越過內護城河到過這個島。
日本皇室家庭管理局在日本全國範圍內管理著大仙閣和其他類似的建築,它禁止人與人接觸,理由是聖地應保持「安寧和尊嚴」。因此,該機構一直滿足於讓陵墓恢復自然狀態,地面覆蓋著茂密的原生樹木,周圍的護城河為魚類和水鳥提供了庇護所。如今,有興趣參觀該遺址的遊客只能從穿過第二條護城河的平臺上,或者沿著陵墓外圍堤壩的近兩英裡的小路行走。
仁德天皇陵為何一直不允許被挖掘?
歷史上,日本的皇家陵墓一向被視為不可褻瀆的禁區。在中國隋唐之前,日本還沒有自己的文字,而對於實實在在存在的歷史,只能藉助實物的保護才能留住歷史的蹤跡。因此,日本對本國的古物採取嚴密保護。仁德天皇陵這樣的地方,更是絕對禁止外人入內。
仁德天皇陵一直實行全封閉管理,遊客一律都只能在外面觀賞。日本宮內廳更把全國近 900 個皇室古墓列為保護區,即使是考古學家,也無法進入帝陵。以至於想解開天皇身世之謎的一眾專家也無可奈何,日本皇室的態度,是寧願讓千古之謎永無揭秘之日,也不願讓人輕易侵犯帝陵的神聖和神秘性。
另外一方面,大家知道日本文化是承襲中國文化,尤其是承襲中國的漢唐文化,他們的文字都是從中國的漢字演化而來,並且,曾經還是中國的藩屬國,而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認同感不是太高,如果進行挖掘,把這一事實呈現在世人面前,日本會覺得很尷尬。
再者,文物的保護技術還不成熟。在考古學界,挖掘帝王陵墓不是難事,但是,全世界考古學家都面臨著同一個難題,那就是文物的保護技術,大家知道,陵墓裡面的文物,很多一見光或者是接觸的外面的氧氣,就會瞬間被氧化,尤其是一些類似於竹簡或者是紙張的東西,基本上挖出來瞬間就不在了,中國很多帝王陵墓的發掘,都是屬於搶救性發掘。
而日本天皇陵幾百年來鮮有盜挖,其主要原因不言而喻,因為裡面真沒什麼值得挖的。對於皇陵孰大孰小這件事,明眼人一看便知,不言而喻。
很多人稱秦始皇陵才是最大的?
不過很多人稱這座陵墓並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還是我國的秦始皇陵,如果連城牆也算起來,秦始皇陵的周長能夠達到3870米,整個外牆長度達到6210米。只不過後來遭到了項羽的大肆破壞。如果按照史書的記載,秦始皇陵很可能達到了56.25平方公裡,所以說還是要比日本的這個大一點。至於究竟哪個最大?現在討論也沒有什麼意義了。不過可以證明的一點是,我國在古代就是基建強國。
謝謝這麼可愛的你,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小編的文章,如果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給小編!喜歡的可以關注小編(通史知興替),查看更多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