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在什麼條件下才會被考古挖掘?答: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2020-12-14 趣談唐宋元明清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快樂、知識,也誠摯的期望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

秦始皇陵的挖掘,將會對當地產生輻射極強的經濟效益,堪比數次拆遷後的所得收益。但是在未觸發挖掘機制之前是絕不可能隨意挖掘的!挖掘機制包括什麼呢?其一可能遭到毀壞性破壞,其二有著極其先進的文物保護技術!

秦始皇陵的誘惑太多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1位皇帝嬴政,他本身就有著很多的謎題,而秦始皇陵是中國第1批世界文化遺產,第1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毫不誇張的說,在過去的數10年時間裡面,數不清的考古人員對秦始皇陵展現出來了莫大興趣。

其中還包括一部分歷史研究學者,為什麼連歷史研究學者也參與進來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華夏文明尤其是秦朝的一些歷史記錄、歷史傳記,相對而言並不如後代那樣健全。

如果能夠挖掘秦始皇陵並且將其中有用的信息進行整合,那麼華夏的歷史是否會在現有階段之下做一個絕對意義上的擴充,這是一個天大的未知數。也正因如此,秦始皇陵擁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秦始皇陵的內部構造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根據一些史料記載,秦始皇陵的高51米,裡邊的周長達到了1700餘米。各種各樣的宮殿,各種各樣的珍奇異寶,以及大量的陪葬坑和墓葬,都在秦始皇陵裡面。

如果能夠挖掘秦始皇陵,那將具劃時代的意義,將意味著我們可以直接近距離的觸碰華夏文明的第1個封建王朝,與此同時對於之前尤其是秦朝的部分史書以及史料記載,可以做一個校正。能夠讓我們更近距離的了解歷史,窺探歷史。

模糊的史料記載

在早年間,我對秦始皇陵也有過一系列的研究,但只能說現階段的史料記載只能當做一個輔佐性的參考而已。即便我們拿出古代的時候,哪怕是漢朝或者唐朝再或者司馬遷他們所記載的一部分資料,這一部分資料也僅僅就是個資料而已。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秦朝的時候,還沒有形成絕對意義上有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史料記載。所以我們只能當做一個模糊參考,可即便是一個模糊參考,秦始皇陵裡面的東西,也足以震驚世人。

第1點是時間。

當下有兩種資料,一種資料說秦始皇陵是從秦始皇在位的第2年一直到公元前208年這一段時間,歷時39年。還有一份資料說秦始皇陵的修建時間達到了36年,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份,這一份資料的話,可參考性就沒有那麼高了。

講的是秦始皇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就開始修建,前後經歷了38年。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偌大的工程,而秦始皇陵的真正設計者是李斯,監工則是大將軍章邯,前後動用的人數就達到了72萬人,而動用修陵人最多的時候就將近80萬。

如果我們橫跨整個歷史去看一下胡夫金字塔,就不難發現,所謂的震驚世界的胡夫金字塔的總修建人數,還不及秦始皇陵修建人數的1/8。

模糊點二:秦始皇陵的三大施工階段。

部分史學家會把秦始皇陵的修建分成三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秦始皇一統全國之前的26年時間,這個時間節點其實就已經佔據了在整個秦始皇陵的修建時間2/3以上。那這一段時間修建了什麼呢?主要是陵園工程以及當時的主體工程,奠定了陵園的規模和格局。

而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為秦始皇陵的主體工程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而這9年的時間是大規模的修建時期。

最後一次就是長達三年的修繕工作,而這一個工作主要是收尾工作和覆土任務。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這個階段陳勝吳廣就已經起義了。而當時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打到了戲水附近,而這個地方距離秦始皇陵就已經很近了,萬般無奈之下只能草草收工,整個秦始皇陵也算得上是告一段落。

挖掘秦始皇陵的經濟效益

好的,我們接下來再做一個經濟效益預估,在之前的時候就有一系列的經濟學家說過,一旦挖掘秦始皇陵將會帶來怎樣怎樣的經濟效益,關於這一部分言論我始終沒有找到具體出處,所以我們不做過多的評判。

但是我們無法想像,甚至根本無法預估,一旦秦始皇陵真正挖掘,裡面的奇珍異寶,究竟會被推上怎樣的天價?當然這些通通都是無價之物,但如果我們把秦始皇陵適當開發當做一個旅遊景點,那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遠超過當地的其他產業收入。

原因很簡單,單純的秦始皇陵這4個字就能夠吸引無數的參觀者了,而之前兵馬俑也僅僅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而已,而且可觀賞性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大。可即便如此,兵馬俑也成為了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就更無法忽略秦始皇陵作為秦始皇陵墓的真正主體,一旦被挖掘時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影響有多麼的可怕。

為什麼當下階段不允許挖開挖秦始皇陵?

那有人就說了:秦始皇陵竟然有著這麼多的吸引點,有著這麼多的利益,為什麼不開發呢?事實上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基調,並不是所有有利的事情都需要去做,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向利益看齊。

目前來看以考古學界作為標本的話,那麼並不是每一個墓葬都需要主動挖掘的。絕大多數的墓葬在沒有受到破壞性打擊,包括但不限於天災人禍或者已經有過被盜挖的痕跡,再不進行保護性挖掘裡面的文物就有可能進一步的摧毀。排除這部分情況的之後,絕大多數的帝王陵墓是不允許挖掘的。

為什麼不允許挖掘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個文物能在地下埋藏數千年,問題不大, 而一旦刨出來之後,在短期接受到空氣氧氣等等就會進行一系列的風化,可能前一秒還好端端的一個寶貝,第2秒的時候就直接化成了灰燼。這是一個偌大的損失,簡而言之一句話,那就是文物保護的技術還不過關。

正因為秦始皇陵裡面的物品太過於珍貴了,所以挖掘秦始皇陵非到了必須挖掘不可的時候,也必須得保證絕對意義上的技術過關。如果技術不過關,挖出來之後只是為了曇花一現,那就太可惜了。

目前已經出土的寶貝

秦始皇陵目前已經出土的東西就已經有數不清的寶貝了,包括但不限於銅車、馬坑和一系列的珍奇異獸,而這些東西所波及的範圍達到了56.25平方公裡。經過數年的挖掘,已經有了5萬多件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物出土。

這其中以1980年發掘出來的一組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最為經典,至於其中的兵馬俑以及彩繪陶俑更是數不勝數。但是我們會發現,目前所挖掘出來的這些東西根本就沒有觸及到秦始皇陵正中心,也就是說這僅僅是秦始皇陵外圍所挖出來的寶貝。

那麼秦始皇陵裡面還有什麼就更不得而知,與此同時也更有吸引力了,畢竟秦始皇陵外面就有這麼多的寶貝,那麼裡面究竟有什麼?這一切的一切都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歷史啟示錄

秦始皇陵作為第1位封建統治帝王的陵墓其本身所代表的歷史意義、文物意義以及多方面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被一些考古學家、被一些歷史研究學者所熱議。

但是熱議歸熱議,到目前來看,尤其是從短期時間發展來看,不會挖掘。因為秦始皇陵的意義實在是太過於巨大了,一來隨意挖掘所承擔的風險是任何一個人也無法應對的;二來相關的專業技術不成熟也必然而然會導致秦始皇陵挖掘之日,也就是寶貝損失之時;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秦始皇陵遠沒有到緊急必須挖掘的地步。

趣談唐宋元明清:歷史愛好者,優質歷史創作者,每天分享歷史趣知識。關注我,支持原創,每天分享有趣歷史知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秦始皇墓不能挖?只因這4個條件,現在難以滿足!
    目前人們對秦始皇最大的好奇指出,無疑就是他的陵墓了。作為統一六國的皇帝,他的陵墓裡面一定隱藏著許多的秘密。很多人要說了,究竟有什麼秘密,打開看看不就行了嗎?但是下面這4個條件目前還沒能滿足,短時間內難以打開秦皇陵了。
  • 開啟秦始皇陵,需要什麼條件?
    如果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了秦始皇陵的發掘,這將會是一件多麼震驚世界的事情。
  • 一直沒人敢踏足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為什麼沒人敢開秦始皇的墓?到底有什麼隱瞞的? 簡單一句話回答,秦始皇墓裡面沒有什麼隱瞞的。因為國家不支持任何形式的主動發掘墓穴的考古。 因為考古和盜墓不一樣,考古是非常細緻和繁瑣的工作。
  • 秦始皇陵有沒有被盜過,沒有挖掘是技術條件達不到嗎?
    秦始皇陵沒有挖掘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秦始皇陵一直都是保護得很完好的,而且秦始皇陵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秦始皇陵進行挖掘。中國對皇陵的挖掘,一般都是搶救性挖掘,比如說有人盜取了皇陵,為了及時止損,不得不對皇陵進行挖掘。還有就是施工,發現了皇陵,也是要進行搶救性挖掘的。很顯然秦始皇陵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的,而且秦始皇陵一直都是保護得十分的完好。
  • 千年來不被破壞的秦始皇陵隱藏了什麼?
    但是這麼大的一個工程,卻沒有人見過裡面是什麼樣,人們對秦始皇陵的全部了解都來自於《史記》的記載,由於從來沒有對秦陵地宮進行過考古發掘,不清楚裡面到底是什麼狀況。關於秦始皇陵是否被盜,《史記》中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務,罪四」。《水經注》中記載「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三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
  • 考古學家為什麼不挖掘秦始皇陵?有三個問題必須要先解決
    但自從1974年發現秦始皇陵至今,考古學家們卻依然沒有對其進行挖掘,只是做一些基礎的測量工作,這是為什麼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定陵的挖掘工作。當時由郭沫若、吳晗等人倡議,派遣當時國內頂尖的考古學者現場指導工作,雖然最後出土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可是卻因現場保護工作不到位,導致大量文物在接觸到空氣後氧化損壞,損失慘重。至此以後,國家出臺規定,除非技術能力可以達到保護文物的要求,否則不再對皇陵開展挖掘工作。因此,為了保護秦始皇陵裡的珍貴文物,在目前的條件下,是不允許對其進行挖掘工作的。
  • 秦兵馬俑出土時到底出現了什麼?讓考古專家至今不敢挖秦始皇陵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人不滿足,開始大興土木,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不過據史書記載,阿房宮還沒有建成大秦帝國就土崩瓦解,只有驪山陵墓經歷了2000多年高大的封土堆還尚在。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麼複雜?到現在都不能打開,源於四個條件的制約
    司馬遷《史記》裡談到秦始皇陵中的布局時,寫道: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為了達到「永生」的目的,以及防止他人盜墓,秦始皇用大量水銀在墓室裡製造了江河湖海的景象,並且設計了許多機關。
  • 考古挖掘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考古家:極度怪異
    說到有關於秦朝或者秦國的古墓,都與「村民打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先是村民打井發現了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兵馬俑,後來村民打井時又意外的發現了秦始皇的祖墳
  • 秦始皇陵十六個驚天秘密!
    秦陵地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記載出自《史記》,其含義是什麼?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曾推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應當是在墓室頂繪畫或線刻日、月、星象圖,可能仍保存在今日臨潼始皇陵中。」 近年來,西安交大漢墓發現了類似於「天文」「地理」的壁畫。
  • 秦始皇陵,現在的技術都不敢挖掘,原來是有比水銀還恐怖的武器
    但是在這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長河中,無數皇帝的陵墓都被偷盜或者軍閥們挖掘過,更有現代社會為了追尋歷史的面紗,一直都在挖掘歷史上著名人物的陵墓,希望找出那一段段歷史的真相。"二世當即準奏,命章邯率領修陵大軍回擊起義軍,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不得不草草完工,由此可見秦始皇陵的壯觀宏偉。
  • 秦始皇陵為何遲遲不被發掘?
    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在20世紀70年代被發掘,出土了著名的兵馬俑。而後數次規模不等的發掘也是對陪葬坑的揭露。雖然古代文獻中,記載了秦始皇陵被數次盜掘的情況,但是在現代,地宮部分迄今為止一直沒有被考古發掘過。我國是個非常注重喪葬的國家,在秦朝的時候陵墓建造技術就已經非常高了。
  • 大巧不工-秦始皇陵的探索
    從秦始皇陵銅車馬的出土位置來看,其位於封土下的地宮西墓道耳室裡。如果史料記載秦始皇陵地宮屢遭火焚和洗劫,墓道旁的隨葬品應該首先遭到破壞才對。鑽探資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宮四周均有4米厚的宮牆,宮牆還用磚包砌起來,並且找到了若干個通往地宮的甬道,發現甬道中的五花土並沒有人為擾動破壞的跡象。只發現兩個直徑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盜洞,但這兩個盜洞均遠離地宮,尚未進入秦始皇陵地宮之內。至於封土層,除當年國民黨軍隊留下的幾個戰壕外基本完整。
  • 秦始皇陵18大不解之謎震驚國人 秦始皇墓懸案
    秦始皇陵外城東,除了名揚四海的秦始皇兵馬俑以及馬廄坑外,還有一些賠葬墓。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約20米的一座賠葬坑內,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是20世紀考古史上發現的結構最複雜、形體最大的古代青銅器,它重現了秦始皇銅車馬鑾駕出巡的真實面貌。關於秦始皇陵的情況,司馬遷曾在《史記》中有較詳細的描述,其中的奢華宏偉令人嘆為觀止。
  • 從發掘秦始皇陵看考古多有意思 || 貞觀TALK
    無論是被展出的精美文物,還是無法被移動的遺址遺蹟,考古人都親手撫摸過,研讀過,中華文明的發源與生長,也如同一幅長卷畫軸,在考古人的發掘中被慢慢鋪陳開來。  這一次來到我們「貞觀TALK」現場的許衛紅老師,曾跟隨「兵馬俑之父」袁仲一先生參與了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三號坑的考古挖掘工作。
  • 比秦始皇陵和胡夫金字塔更大的皇陵?日本說他們是最大,但不敢挖掘...
    當人們提到世界上最大的陵墓時,大家也許會毫不猶豫的說到——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或者中國驪山的秦始皇陵,因為這兩個都是世界奇蹟,不僅規模宏大而且氣勢威武。然而他們2個並不是最大的,世界上最大的陵墓是仁德天皇陵,仁德天皇陵又稱百舌鳥耳原中陵,位於今天日本堺市大仙町,佔地約47萬平方米,目前已經申遺成功了。
  • 秦始皇陵為什麼沒有繼續挖掘了?專家:你看看山上的石榴樹
    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評價秦始皇為暴君。秦始皇喜好殺戮,並且在位期間大興土木,不僅把長城連接起來,還招工60萬為自己修建陵墓,歷史上的焚書坑儒更是出自秦始皇的手筆。然而隨著歷史的漸漸浮現,也開始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現在的人普遍認為秦始皇在位期間的功績遠大於否弊。
  • 尋秦記 | 西安不僅有秦始皇陵,還有秦始皇祖墳!
    受歷史條件限制,人們曾經誤以為南墓是延陵陪葬——班婕妤墓,北墓是周共王陵,封土前還有畢姥爺(清乾隆時期陝西巡撫畢沅)題詞的墓碑。也心疼我們三秒,畢竟是在40℃高溫下尋古訪跡。秦昭襄王薨後,嬴柱作為太子需要為先王服喪一年。服喪期滿後,嬴柱正式繼承王位。令人沒想到的是,秦孝文王在正式繼位三天後便薨了。我想孝文王最後彌留之際會反覆念叨: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吶!
  • 秦始皇陵已經被盜過了?關於它,你不知道的五件事情!
    並且以紅、綠、藍、紫為主要色彩,而且顏料非常昂貴,用的是漆,你們要知道給一座兵馬俑上漆就需要用到25棵漆樹的汁液,我們已知中的8000尊兵馬俑是什麼概念?起碼需要用到二十萬棵漆樹的汁液。如此的奢侈程度,估計也只有秦始皇敢這麼做。第四,秦陵內部真的有水銀嗎?
  • 秦始皇陵:這價值連城的地宮,為何一直沒有進行發掘行動?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臨潼,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水,無疑是一塊風水寶地。秦始皇陵更是一座籠罩著神秘色彩的地下宮殿。秦陵裡面究竟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