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了一方顏真卿書丹的墓誌。
與此同時,顏真卿真跡的首次考古發現,以及關於我國中古時代書法的相關話題也迅速躥上熱搜,引發全民討論,並讓大家把眼光再次聚焦至陝西考古及文博領域。
本次顏真卿書丹墓誌的出土是由秦鹹陽城考古隊領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老師帶隊,於秦漢新城政府儲備用地內發掘出土,同時,這也是目前現存的顏真卿碑版中,唯一一個經過考古發掘出土的碑刻。
在上一期的「貞觀TALK」中,我們與大家共同探討了陝西的民間藝術,本期「貞觀TALK」,我們試圖將目光扭轉至考古領域,領略這座擁有深厚歷史積澱和珍貴文物遺存的城市中,那些遺落在歷史長河中的人和物背後的故事。
在全國考古界,陝西省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視。
自1990年開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的30年間,陝西省境內共有26項考古工作入選,2020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線上終評會」落下帷幕,陝西省共有兩項入選,分別是: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
此次兩項遺址的入選,也使得陝西再一次實現了2017、2018、2019雙項入選「三連冠」。
文物是連接歷史與現今的紐帶,也是對於文明進步最好的註解。
而將它們從歷史長河中打撈出來的人,也是為我們講故事的人。
無論是被展出的精美文物,還是無法被移動的遺址遺蹟,考古人都親手撫摸過,研讀過,中華文明的發源與生長,也如同一幅長卷畫軸,在考古人的發掘中被慢慢鋪陳開來。
這一次來到我們「貞觀TALK」現場的許衛紅老師,曾跟隨「兵馬俑之父」袁仲一先生參與了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三號坑的考古挖掘工作。
2009年開始,許老師擔任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考古領隊,在僅有200平方米的範圍內,她率領團隊取得了諸多新發現,有些甚至顛覆了以往人們對兵馬俑的認知,最終匯總出一部百餘萬字的發掘成果報告。2010年,兵馬俑發掘獲得西班牙阿斯圖裡亞斯王子獎·社會科學獎,許老師身穿旗袍,從王子手中接過獎盃,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了中國考古人的風貌。
2014年,她轉場鹹陽塬,把考古研究視角從秦始皇的「兵」和「陵」,擴展到了首都鹹陽城。
作為一名女性考古工作者,在這親歷挖掘現場的30年間,許老師眼中所看到的秦人生活場景、秦國崛起背後的秘密、以及秦人創造的燦爛文化,與我們普通人所了解的秦朝到底有什麼不同呢?關於秦朝,我們所不知道的故事,還有多少?
本期「貞觀TALK」,讓我們一起走進秦王朝,走進那段封存已久的歷史中去。
分享嘉賓
許衛紅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曾任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考古領隊
現任秦鹹陽城大遺址考古領隊
分享主題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
活動時間
2020年11月29日
周日下午14:30
活動地點
西安SKP 9F RENDEZ-VOUS空間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和秦鹹陽城發掘領隊許衛紅根據30年來親歷的發掘現場,結合秦帝都鹹陽60年的考古發掘成果,從考古發現的物質憑證,講述史書上沒有記載的秦人生活場景、秦國崛起的秘密,以及秦人創造的絢爛文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