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大數據的時代,個人信息洩露這個問題大家肯定有想過,為什麼我手機號會莫名其妙的洩露出去,因為現在大數據時代,基本所有數據都能共享,而我們在許多地方會被要求填寫手機號碼這些,然後就會被別人竊取隨後賣給有需要的人,所以才會接到那麼多的騷擾電話。
說起蘋果手機,很多人對它還是比較信任的,許多人都認為在用戶隱私數據的保護上,蘋果公司是所有科技公司裡面最重視的,蘋果公司也確實這樣標榜自己。近期,美國方面對蘋果手機進行的測試,實驗結果令大家感到很意外:蘋果手機可通過近5000個追蹤程序對用戶的數據進行追蹤和查看,在手機閒置時,它就會自動傳輸數據。
《每日郵報》28日報導,許多時下大火的iOS應用程式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洩露個人數據。在一項《華盛頓郵報》進行的實驗中,工作人員將iPhone連接上一個監控軟體,隨後竟然在iphone中發現了近5400個追蹤程序,這些追蹤程序可以從手機向第三方跟蹤公司不斷發送個人數據。這些數據都表明,蘋果手機裡的數據只要別人想,那麼隨時可能會「透明」化,面對這一情況,許多人紛紛發出質疑:為什麼連用戶數據都保護不到位,我們還有什麼隱私可言。這不免令許多人對這些iOS程序的發行商蘋果公司提出質疑,他們認為蘋果有責任更好地控制這些數據,而保護用戶數據也是他們必須盡到的義務。而蘋果公司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則表示:「在蘋果,我們已經做了很多事情來幫助用戶保護他們的數據隱私。」
報導還提到這些追蹤程序的廣泛性,能對實時定位、電話號碼、ip、電子郵箱等進行追蹤,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使用追蹤程序是為了讓第三方公司能夠更有效地在應用程式中定位廣告。
對於這種隱私被洩露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會氣憤,包括筆者也是這樣,特別手機這樣隨身攜帶的物品,裡面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關於個人或者公司的秘密,要是某些重要數據被不法分子通過這些途經偷走,後果肯定是嚴重的。
所以在這裡給大家一些小建議,智慧型手機只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有句老話說的好:「聰明(智能)反被聰明誤」。建議大家手機裡除了必要的東西可以留,那些有關自身隱私或者財產安全的東西,儘量不要一直存在手機裡,雖說不一定會洩露,但是大家還是要有這樣防範的意識,不怕一萬隻怕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