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19:2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傅穎 姚穎康 通訊員 舒也文
什麼樣的吉祥物形象,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弄潮兒」的「潮」,是指「潮水」還是「潮流」?哪些人稱得上是大家心目中的「弄潮兒」呢?
作為首屆杭州錢塘江文化節21項活動中的重頭戲,江幹區從六月起面向全球發起「弄潮兒」錢塘江文化節吉祥物徵集,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截至目前,已有200多幅吉祥物形象入選。
8月3日下午,由江幹區委宣傳部舉辦的「我眼中的弄潮兒」圓桌會在錢塘智慧城裡召開,一眾文化界人士、創業者、企業代表對「弄潮兒」精神展開了熱烈討論,一幅又一幅色彩紛呈的吉祥物設計圖,構成了討論的起點。
這樣一場不拘一格、別出心裁的圓桌會,既是頭腦風暴、也是「拍磚會」。在探討、批判、交流、碰撞中,錢塘江文化節的吉祥物形象,變得越來越立體,越來越豐滿。
30組吉祥物形象引來各種「拍磚」
一拿到本次圓桌會選取放送的30個形象,參會嘉賓便議論紛紛,踴躍發言,各有偏好。
在來自杭州尼塔建築景觀設計有限公司的酈娜看來,吉祥物應該是個年輕時尚的形象,因此她最喜歡的通體藍色、酷似福娃的13號形象。
來自火神文化的馬一琦,卻提出吉祥物並不一定要是藍色,暖色調的形象,更可以表達出」弄潮兒」熱情積極的一面,因此他把票投給了23號黃皮膚娃娃。
23號形象
而在新浪浙江的楊振炟看來,這些展示的作品,都還有著不少在審美上的改進空間,造型和色彩搭配都可以更簡潔。「一個都挑不出來」,他犯難地說。當然,「拍磚」是為了進步和獲取更多的靈感。近兩個小時的座談會,收穫的,是相比民間來稿」更上一層樓」的設計理念的種種提煉。
大咖建議要把歷史文化的「家底」挖出來
吉祥物作為一種形象符號,首先要從歷史文化積澱中挖掘內涵。這是在座很多嘉賓的共識。
「杭州有著幾千年的吳越文化、其後是南宋文明,長三角更是當今中國的重要經濟地區。而江幹,又可以說是杭州的窗口、客廳!這些『家底』,要充分挖出來」,浙江工業大學藝術學院環境藝術系老師、杭州和山堂文化遺產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孫以棟這樣說道。
在他看來,中國的神話傳說、剪紙版畫、傳統建築,都是很好的素材和靈感來源,甚至本身就是象形文字的漢字,也可以作為設計符號使用。
和孫以棟一樣,很多嘉賓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充滿古典美的G20峰會會標。橋的意象,一方面凸顯杭州特色,一方面又有溝通交流的寓意,不可謂不妙。
吉祥物背後的「人物故事」備受關注
除了形象的賞心悅目之外,在很多人看來,吉祥物只有具備「人格魅力「,才能當好主角,並用它的故事來吸引人。「吉祥物集各種美好為一身,要花時間把它的故事講好」,孫以棟說。
上海時代卡通研究院院長武力更是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吉祥物不能太像吉祥物」。因為形象可以提煉,但後期傳播要靠故事化解決。有人喜歡才要緊,這樣大家才會去看。
「比如熊本熊,通過各種傳播的玩法,讓全球都知道了熊本縣」,他舉例說。
也許,正是因為有看上去呆萌搞怪的熊本熊在前,很多人對于吉祥物一顰一笑的表情,也多出了幾分關注,甚至是作為評判的重要標準之一。「這隻小鳥的表情有些沮喪」、「小龍的眼神太耷拉」……與會嘉賓紛紛分享了自己細緻入微的觀察。
另一個比較受歡迎的4號形象
「勇敢」、「潮流」、「創新」精神最受認同
儘管在形象的外形和設計理念上思路各異、眾說紛紜,然而對於什麼是弄潮兒精神的理解,在座嘉賓卻格外一致。在「談談你心中的弄潮兒精神」環節, 「勇敢」、「潮流」、「創新」,被一致選為最受嘉賓們認同的幾個概念。
「勇敢」,根植於江幹地區人民戰天鬥地、馴服潮水的歷史傳統。在過去,潮水代表著出生入死的兇險。而今,洶湧的錢塘江早已為人們所馴服,留下的,是舟人漁子「勇立潮頭」的傳說和精神氣概。
「潮流」,在不少人看來,是現代條件下弄潮兒精神的重要特質。在杭州向國際化都市大步邁進的過程中,這種對於潮流時尚的追求,在城市氣質中不可或缺。在而設計上,也會使吉祥物形象更符合現代審美情趣。
「創新」,則是對於杭州豐厚的創新創業傳統的致禮。不少與會嘉賓,紛紛提出了吉祥物形象背後的「原型人物」:富有前瞻性眼光的馬雲、老一輩企業家沈愛琴、魯冠球等,敢想敢幹的眾多大學生創業者……在他們看來,企業家精神,無疑是當代弄潮兒不可或缺的特質之一。
綜合了以上精神特質的吉祥物,最終將是什麼樣子?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15018456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