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22起MarTech領域重大收購案盤點:總金額達218億美元...

2021-01-10 Morketing

文 | Maggie Chen

編輯 | Yaphet Zhang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形勢下,企業需要對市場做出更精準地判斷與定位,找到他們的目標消費者。傳統營銷方式已不能滿足現在的市場需要,企業若想實現盈利增長,除不斷提升自身產品質量與服務能力外,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營收增長的目標之上。基於這一發展趨勢,MarTech順勢而起。

MarTech不僅僅只是一個新的營銷概念,更多是對整個營銷服務生態的變革,用最新的技術理念與方式將營銷、技術以及管理三者整體融合。

根據MarTech行業鼻祖人物 Scott Brinker 和他的團隊發布的「全球營銷技術生態圖(MarTech5000)」顯示,全球MarTech企業數量從2018年的6000餘家上升到今年的7500多家。當下,儘管廣告主普遍縮減廣告預算,但全球MarTech領域卻呈現出繁榮之勢。

因此,Morketing對2019上半年全球MarTech領域的重點收購案進行了盤點與梳理。

橫屏查看此圖表,效果會更佳

本次收購案盤點,Morketing共選取了22家分布在各個領域的收購方企業、以及24家MarTech領域的被收購企業,總成交金額涉及約218億美元。

以下,Morketing 將通過對廣告、諮詢、網際網路科技與傳統實體領域中的7家代表性企業的收購行為,為讀者進行一一分析:

一、陽獅集團

2019年6月底,法國陽獅集團以33.9億美元的最終成交額完成對Epsilon 100%股份的收購。

這筆收購案被看作是近幾年陽獅集團最大的一筆收購案。有業內相關人士表示,陽獅集團收購Epsilon的主要原因其實是2016年丟掉的「15億美元麥當勞」合同。

2016年,陽獅集團和麥當勞結束了長達35年的合作關係,主要原因是旗下代理公司李奧貝納不擅長利用數據製作在線廣告,這直接刺激了陽獅集團的數位化轉型速度,促成了對Epsilon的收購。

二、電通安吉斯

近幾年,電通安吉斯在MarTech領域展開了瘋狂的收購。僅在今年上半年,就收購了3家MarTech公司,分別為英國數字營銷公司BJI、美國VR體驗設計數字營銷公司Filter,以及總部位於新加坡的Happy Marketer。

據電通安吉斯集團發布的《2019數字廣告的發展趨勢》預測,今年數字媒體廣告支出預算將增長12%,有望達到數億美元,在全球廣告支出總額中佔比高達41%。數字廣告市場的巨大份額是驅動電通安吉斯加速收購MarTech相關公司的直接原因。

在今後的幾年,預計電通安吉斯將會繼續加大在移動、視頻和程序化廣告方面的投資。

當諮詢機構的客戶不斷增加市場營銷預算,諮詢公司需要為客戶提供一套更加完整的服務方案,廣告營銷和媒體資源投放就是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數字營銷、精準定位、數據深度分析等業務。

諮詢公司已意識到他們需要從不斷拓展的渠道獲得客戶的海量信息,從中洞察出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路徑,從而為客戶提供從戰略到執行的整體服務。例如,德勤、埃森哲近幾年在MarTech領域的整體布局。

三、德勤

德勤不只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旗下子公司Deloitte Digital也是全球最大的數字營銷公司之一。

2019年5月,德勤以1.82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荷蘭數字營銷公司Pervorm的收購。Pervorm是一家專注於數字營銷、諮詢、數據分析為一體的營銷公司。德勤利用這家數字營銷公司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搜索以及程序化廣告服務。

德勤對Pervorm的收購,形成了對大型廣告公司如WPP、陽獅集團的威脅。通過完成本次收購,德勤將會建立一個更加全球化的營銷帝國,並將業務直接拓展至長久以來以廣告公司為主導的營銷領域。

德勤的數字營銷業務是在2016年開始正式擴張,隨著德勤對數字營銷、數據及技術領域的大量收購,如今已全面進軍MarTech,轉型為一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機構。

四、埃森哲

諮詢公司收夠MarTech公司的第一動機不是為了直接盈利,而是為了增加新服務以及擴展公司在其它地區的影響力。

埃森哲在2009年創建廣告營銷公司埃森哲互動,從此,通過埃森哲互動開啟了瘋狂收購之路。回顧埃森哲互動的成長軌跡,不難發現是通過大量收購相關營銷公司迅速在廣告營銷領域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

諮詢公司通過拓展數字營銷業務幫助客戶實現業務轉變,已經從傳統商業模式轉向了在線網際網路數位化模式。就像埃森哲,現在不僅能為客戶提供設計體驗,而且還進行項目管理。實現從設計、數字營銷技術、業務諮詢、項目管理的整體服務,這是埃森哲強大的商業模式,廣告公司甚至根本不歸屬於這個行業。

當4A廣告公司和諮詢公司紛紛對MarTech公司實行「買買買」的時侯,美國網際網路以及高科技公司也按耐不住要買的心情。

五、Salesforce

Salesforce成為2019上半年全球MarTech領域中最大的買家,成交金額超過其他所有買家的總和。Salesforce正在加快對MarTech領域的全面布局。

Salesforce的成交額與剩餘公司總成交額的對比圖

回顧Salesforce的成長史不難發現,它一直是CRM軟體行業內的創新先行者。從公司早期推出的軟體免費試用的銷售新模式,到近幾年加速新技術的集成能力,這是讓Salesforce在行業內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些年,Salesforce又將觸角伸向人工智慧、數據分析等Martech相關的領域。首先,回顧一下Salesforce近幾年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史:

2015年,Salesforce 針對中小型企業發布CRM軟體:SalesforceIQ;

2016年,第一次將人工智慧技術引入公司,嘗試AI與旗下產品融合;

2018年,收購Datorama,這是一家AI技術營銷平臺,公司核心技術為AI智能營銷技術以及加碼營銷雲。

2019年,收購Tableau這將代表著Salesforce正式進入客戶更深層次的業務領域。Tableau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Salesforce在數字營銷技術方面的服務能力,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務生態圈。

六、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在今年2月份,完成對英國數字營銷公司Data Tiger 的收購。本次收購是蘋果公司第一次對MarTech企業做出的收購行為。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在傳統平面和電視廣告方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數字營銷方面的佔有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本次對Data Tiger的收購其實是蘋果提前進入數字廣告營銷領域的一次試水。

七、麥當勞

麥當勞可謂是榜單中最「格格不入」的企業,一家餐飲企業為何要花1.23億美元收購一家MarTech公司?

首先,麥當勞擁有海量的用戶資源,據統計,麥當勞在全球188個國家擁有業務,每天服務約6800萬人,佔全球總人口的1%。麥當勞可以通過收集大量的客戶數據制定個性化服務,尤其是在當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提供APP點餐、客戶喜好信息推送、優惠信息推廣等數字營銷服務。

其次,實體店購物與網絡購物體驗肯定不同,但是兩者之間也有共同點,在實體店洞察到消費者行為偏好也可以用於網絡世界,反之亦然。麥當勞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洞察消費者喜好,提前在實體店推出相應的產品種類。

兩者之間的關係是連續的,而非對立面。這樣的聯繫也讓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也是基於這一理由,人們才恍然大悟,麥當勞原來是一家營銷科技公司。

總結

萬物互聯的時代,前沿的技術與大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最想獲取的資源之一,MarTech現在已涵蓋到了各行各業,從廣告與促銷、內容與體驗、社交與關係、商業與銷售到數據和管理等。

對於企業而言,不管是傳統廣告公司還是實體企業,都想藉助於MarTech的東風,實現企業自身利益最大化。

Morketing EC Summit 2019

第三屆跨境出口電商峰會

與您相約8月27日·深圳

相關焦點

  • 2019十大半導體併購案:中國有3起,涉及金額約600億元
    而回顧2019年前10大半導體收購案,我們能夠發現中國公司參與了其中兩起,涉及到的金額約600億元,分別排名全球第5、6、9位,也算是相當不錯的。國內第一大,全球第5大半導體併購案:聞泰科技收購了安世半導體,39億美元6月份,聞泰科技以268億元的價格(約39億美元)收購了安世半導體,成為了中國大陸唯一的一家IDM晶片廠商,也就是說能搞定晶片設計、製造、封測全部流程和環節。
  • 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出爐:5家成都企業入選,總估值達69億美元
    7月30日,記者獲悉長城戰略諮詢近日發布《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及2019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顯示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218家,成都有5家企業入選。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218家,總估值7964億美元,平均估值36.5億美元。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含)的超級獨角獸企業共7家,分別是螞蟻集團(1500億美元)、字節跳動(750億美元)、滴滴出行(580億美元)、菜鳥網絡(300億美元)、快手(286億美元)、京東數科(200億美元)。
  • ...Asia停辦 軟銀再賣22億美元阿里股票 華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13%
    2、2019中國AI雲服務排名出爐 BAT居前三7月14日消息,IDC最新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19)》顯示,中國AI雲服務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1.66億美元,2018至2024年CAGR將達到93.6%,AI能力已成為用戶進行雲服務選型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 減少2.22億美元!海能達與摩託羅拉侵權案整體賠償金額調減
    ,對先前判賠金額進行了調減,整體賠償金額由7.65億美元調減至5.43億美元,減少了2.22億美元。  伊利諾州法院法官認可海能達公司在審後程序提出的研發費用賠償金額屬於重複賠償金額的意見,對先前判賠金額進行了調減,其中商秘部分損失賠償金額調減0.736億美元,商秘部分懲罰性賠償金額調減1.472億美元,整體賠償金額由
  • ...2019年全球運輸與物流業併購交易逆勢回升 交易金額達1433億美元
    來源:證券時報網5月19日,普華永道發布的《全球運輸與物流業併購交易》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運輸與物流業併購交易逆勢回升,全年共完成交易254宗,同比2018年增長12%,交易金額達到1433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23%。
  • 2020年國內外體育領域融資半年報
    新冠肺炎疫情為2020年上半年的國內外體育投融資市場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據虎博搜索統計,2020年上半年國內共有827起投融資事件,總額為3115億元(不含未透露投融資金額的事件)人民幣,兩項數據均不及2019年同期數據的三分之一。
  • 390億美元大筆收購 阿斯利康進軍罕見病領域
    根據交易協議,每股亞力兄製藥股份可以收到60美元現金和2.1243股阿斯利康美股存託憑證。以阿斯利康平均ADR參考價格54.14美元計算,亞力兄製藥股東每股可收到約175美元,較12月11日亞力兄製藥收盤價120.98美元高出約45%,收購金額達到390億美元。目前,兩家公司的董事會已一致通過此次收購。獲得監管許可後,交易預計將在2021年三季度完成。
  • 10月VR/AR行業投融資報:全球完成14筆,總金額超12億人民幣
    萬人民幣),其中國內目前公布總金額2000萬美元(約1億3755萬人民幣)、國外目前公布累計金額1億5638萬美元(約10億7551萬人民幣)。此外,業界巨額投融資1筆,為AMD相關,涉及金額350億美元(2407億人民幣)。與上月相比,10月投融資筆數從9月的17筆,下降到14筆。而投融資總額從9月的近81億美元下降到1.76億美元,投融資趨勢有一個大幅度的回落,但與8月的投融資額相近。
  • Greenlight Insights:2019年AR/VR融資高達18億美元
    來源:映維網 作者 吳羽樺近日,美國AR/VR市場研究分析機構Greenlight Insights發布了2019 AR/VR投融資報告《2019 VR/AR Year-End Funding Review》。
  • 路孚特報告:「一帶一路」項目總金額突破4萬億美元
    根據路孚特BRI資料庫的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已規劃或在建「一帶一路」項目共計3164個,總金額達4萬億美元。其中,1590個項目屬於「一帶一路」項目,總金額達1.9萬億美元,其餘1574個項目被列為中國參與項目,總金額為 2.1 萬億美元。
  • 谷歌21億美元完成Fitbit收購案
    驅動中國2021年1月15日消息,相信用好事多磨這個成語,來形容谷歌對Fitbit的收購絕對是再合適不過,儘管收購的過程充滿了艱難險阻,但好歹事情的發展還是朝著谷歌預期的方向,21億美元終於將Fitbit歸入谷歌旗下,這到底成了。
  • 越南第一季紡織品出口金額達45.3億美元成長21.9%
    越南第一季紡織品出口金額達45.3億美元成長21.9% 2014-04-16 08:41:14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本年3月份越南全國紡織品出口金額達1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 狂砸158億!LV母公司完成收購蒂凡尼 全球最大奢侈品收購案落定!
    「全球最大奢侈品收購案」一度告吹雙方曾經「對簿公堂」儘管收購價格由162億美元降至158億美元,但這仍然是LVMH 集團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也是全球珠寶行業史上最「壕」的收購案。不過這場「全球最大奢侈品收購案」曾經一度告吹,雙方還互相把對方告上了法庭。
  • Tiffany二季度轉虧為盈,珠寶史上最大收購案卻再起波折
    在截至7月31日的3個月內,淨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跌29%至7.47億美元,雖未及預期但已恢復盈利。中國內地市場表現強勁,零售額增長約90%,電商銷售額大漲123%,成為其加速最快的業務板塊。 銷售額雖下滑但已恢復盈利 2020年上半年,由於疫情影響以及門店的大量關閉,銷售額持續下降。
  • Sensor Tower:2020上半年全球用戶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支出達...
    Sensor Tower 數據稱,2020 上半年,蘋果 App Store 與谷歌 Play 商店的全球營收為 501 億美元,較 2019 上半年大漲 23.4% 。作為比較,2019 上半年較 2018 上半年增長了 20% 。此外,2020 上半年的首次 App 安裝量同比增長 26.1%,下載量達到了 715 億次。
  • 2500億!今年全球最大收購案要來了
    2020年最大規模收購案或誕生。12月13日,阿斯利康宣布與美國亞力兄製藥(Alexion Pharmaceuticals)達成收購協議,阿斯利康將以「現金+股票」的形式,總的交易價值約為3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54億元),交易預計於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
  • 金螳螂上半年現金流為負 應收帳款225億計提壞帳22億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8日訊(記者孫辰煒徐自立馬先震)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螳螂」,002081.SZ)於8月22日發布了2019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金螳螂上半年因主要行業業務及主要產品營收增加,總營收、直接歸母淨利潤均有所上升。本期報告內,金螳螂應收帳款本期金額203.47億元,佔總資產比59.89%。
  • 臺灣成美對外軍售最大買家,2020年總金額達118億美元
    酈英傑表示,在這一年間,美「對臺軍售」總價達到118億美元,折合臺幣約為3422億。若以臺灣島內2357萬的人口計算,這就相當於,每人在2020年平均負擔了約14500元臺幣的軍費。對此,酈英傑還揚言稱,美國在明年還會啟動一筆總價值為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且目前已經「通知美國國會」了。
  • ...34起,總融資額約74.5億元人民幣,國內雲頂新耀醫藥獲3.1億美元C...
    >4、行業觀察5、行業政策上期回顧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第22周總融資額約127.5億元人民幣,國內醫療器械及硬體持續受關注,深圳華大智造獲71.2億元B輪融資尋求項目曝光、採訪可發項目資料到:tmtpro@tmtpost.com重·點·導·
  • 信也科技Q3淨賺5.969億,股票回購總金額達1.219億美元
    財報顯示,得益於客群上浮戰略的推進,信也科技第三季度平臺筆均借款金額為4095元,環比增長5.9%,第三季度信也科技促成借款金額170億元,營收17.933億元,淨利潤5.969億元。根據財報,目前信也科技的平臺資金來源已全部通過機構資金提供,公司已對接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託等50餘家持牌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