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十大半導體併購案:中國有3起,涉及金額約600億元

2020-12-17 只談科技

2019年就這樣劃上了句號,這一年對於中國半導體界來說,影響深遠,因為這一年的華為事件,激起了國內的空前的造芯熱,尤其華為的晶片「備胎」計劃,更是激烈了無數的晶片企業。

而回顧2019年前10大半導體收購案,我們能夠發現中國公司參與了其中兩起,涉及到的金額約600億元,分別排名全球第5、6、9位,也算是相當不錯的。

國內第一大,全球第5大半導體併購案:聞泰科技收購了安世半導體,39億美元

6月份,聞泰科技以268億元的價格(約39億美元)收購了安世半導體,成為了中國大陸唯一的一家IDM晶片廠商,也就是說能搞定晶片設計、製造、封測全部流程和環節。

而在IDM企業背後,聞泰科技也正式成為了晶片巨頭,因為安世半導體的產品年銷量達到1000億顆,正是IC汽車工業的龍頭老大,在邏輯、分立器件和 MOSFET 市場名列全球前3的。

國內第二大,全球第6大半導體併購案:紫光國微收購Linxens,26億美元

也是在6月份的時候,紫光國微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公司同一控制人旗下的紫光聯盛100%股權,價格初步定為180億元(26億美元)。

而紫光聯盛是之前收購法國晶片商的Linxens相關資產於2018年出資設立的。相當於這次紫光國微是最終控制了Linxens。

而Linxens的主營業務為設計與生產智能安全晶片微連接器、RFID嵌體及天線和超輕薄柔性LED燈帶,是全球銷售規模最大的智能安全晶片組件生產廠商之一。

國內第三大、全球第9大半導體併購案:韋爾股份收購豪威科技,19.5億美元

韋爾股份收購豪威科技,是在4月份的時候正式通過審查的,韋爾股份以大約135.45億元(約19.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北京豪威96.08%股權。

而豪威科技是目前CMOS領域排名第三的廠商,從份額看目前索尼佔比50%,三星20%,豪威10%左右。

同時豪威科技也是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的CMOS晶片供應商之一,這次收購案,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國產CMOS晶片份額提升了。

對於這三起收購案,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我認為這代表著國內的半導體越來越活躍了,同時也代表著國產半導體領域的崛起,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併購高燒不退:鋰電池行業併購案31起 涉及資金已超過320億元
    導讀: 中國電池聯盟日前對鋰電池整個產業鏈併購案例進行了梳理,截止到今日發稿為止,發生併購案共31起,涉及併購資金320.0181億元(有3家公司沒有公布併購金額,其他金額共計:320.0181億元)。
  • 中國資本遊獵海外半導體:十二大經典併購和五次敗北
    2019年6月,英飛凌宣布以101億美元收購在車用半導體排行第14名的美國賽普拉斯,而這一併購完成後,進一步增強英飛凌在汽車電子市場的優勢,甚至有望使得英飛凌反超恩智浦,並躋身全球半導體前十。還有另一家車用半導體巨頭日本瑞薩電子,在2019年3月完成對美國晶片公司IDT價值67億美元的收購。
  • 英偉達與 AMD天價併購案,半導體產業大洗牌,都針對英特爾而來?
    環球晶圓11 月30 日宣布以45 億美元併購世創電子,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第7 樁重大半導體併購案;總計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併購金額已經接近1,300 億美元,超越2015 年時的高峰,再次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 總投資7億元,上海新陽半導體第二生產基地項目籤約合肥
    6月2日,合肥新站高新區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暨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舉行,85個總投資額超600億元項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區集中簽約、開工。據新站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籤約的項目總投資221.9億元人民幣,開工項目總投資383.48億元人民幣,涵蓋新型顯示、集成電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其中,上海新陽半導體材料股份公司半導體第二生產基地項目也正式籤約。
  • ...本周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00起事件,涉及總金額360.29億元人民幣
    來源:投資界清科私募通統計:截至本周五下午,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00起事件,涉及總金額360.29億元人民幣。作者 | 私募通 梁譽來源 | 清科研究(ID:pedata2017)清科私募通統計:截至本周五下午,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00起事件,涉及總金額360.29億元人民幣。
  • 2020半導體年度十大新聞盤點
    2ADI收購Maxim芯新聞:2020年7月14日,全球第二大模擬晶片廠商ADI(Analog Devices, Inc.)正式宣布,將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購競爭對手,全球第七大模擬晶片公司Maxim Integrated,涉及交易金額達209.1億美元,合併後的公司估值將超680億美元(約人民幣
  • 中國半導體芯聞早報
    5.張汝京斥35億人民幣 搶進LED在臺灣被視為「慘業」的LED產業,卻在中國大陸成為當紅炸子雞?近年來,大陸投入LED產業的資金不僅越來越大,連加入的人才層級也是越來越高,連被稱 為「中國半導體教父」的張汝京更砸下約35億元人民幣(合新臺幣180億元)的巨資轉戰LED領域,也代表這個產業仍有機會。
  • 【一周熱點】美光DRAM廠突發停電;半導體又一重大併購案
    3.36億支,季增20%,達近年來單季最大漲幅。 04 半導體又一重大併購案 據媒體報導,德國矽晶圓大廠Siltronic AG於當地時間11月29日表示,正與中國臺灣環球晶圓展開深入談判,後者擬以37.5億歐元(約合45億美元)將其收購。
  • 半導體巨頭借重金收購競逐汽車電子市場
    美國高通公司日前宣布,其47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交易已得到美國反壟斷機構許可,而這將是半導體行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起併購案。業界分析認為,這起併購案的背後,一方面表明,高通期望通過併購來拓展汽車電子等新市場,以扭轉手機晶片業績下滑的局面;另一方面,高通和之前三星、英特爾在汽車電子領域的重金併購,也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汽車電子正成為半導體巨頭們爭相垂青的新「藍海」。  在2016年全球半導體企業收入前20強中,高通排名第四,恩智浦排名第十。
  • 英飛凌與賽普拉斯合體,全球最大車用半導體企業誕生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4月16日,德國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宣布完成對美國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的收購,總部位於加州聖何塞的賽普拉斯即日起正式併入英飛凌公司。「收購完成後,英飛凌將成為全球十大半導體製造商之一。
  • 2019併購市場年度盤點,全年交易額下滑20%
    併購市場總體情況資本市場改革力度加大,上市重組條件放寬,鼓勵上市公司併購重組2019年中國已完成併購交易總規模約1萬億元,併購交易估值逐漸恢復理性交易金額前十大併購分別為1起吸收合併、3起「借殼」、3起同業整合、3起海外併購
  • 河南前首富朱文臣的難了局:*ST輔仁涉訴金額合計約56.38億元
    10月9日,*ST輔仁在對上交所《監管工作函》回覆中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共回復涉及訴訟77起、未查清具體情況的訴訟約40起,以及涉及對外擔保訴訟12起,涉訴金額合計約56.38億元。公司去年分紅爽約,債務黑洞引爆,隨著監管部門不斷深挖,窟窿越掘越深,公司實控人朱文臣難逃干係。
  • 輔仁藥業涉及多項違規 公司和多位高管被罰款合計590萬元
    原標題:輔仁藥業涉及多項違規,公司和多位高管被罰款合計590萬元 摘要 【輔仁藥業涉及多項違規 公司和多位高管被罰款合計590萬元】近期,帳上躺著18億貨幣資金卻付不起
  • 中國半導體產業「虛火」正旺:低效、重複投資
    從投融資額的增長來看,特別是在 2014 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之後,晶片半導體領域的投融資活動逐漸開始頻繁,當年共發生投融資事件 187 起,總金額超 353 億元。  2017 年晶片半導體行業共發生投融資總金額 2105 億元,為十年來最高峰。
  • 興森科技逐漸聚焦PCB和半導體業務 廣州興科半導體計劃總投資金額...
    打開APP 興森科技逐漸聚焦PCB和半導體業務 廣州興科半導體計劃總投資金額達16億元 Niki 發表於 2020-04-09 10:17:02
  • 私募通數據周報:本周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45起事件,涉及總金額1749...
    清科私募通統計:截至本周五下午,共發生46起投資事件,披露投資金額事件38起,共計52.40億元人民幣。本周涉及金額較大的投資事件是:2019年12月30日,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威投資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春高新)10.00億人民幣。
  • 12月18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中國化學中標約257億元海外工程項目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重要公告:國網信通:公司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業務 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中國化學:中標約257億元海外工程項目 約佔2019年營收24.8%中國建築:前11月新籤合同總額同比增13.1%
  • 正業科技2019年預計虧損7.5-8億元 實際控制人涉及訴訟
    1月16日晚,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損為7.5億元—8億元。這是正業科技上市以來首次面臨虧損。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公司對2019年度合併報表範圍內的商譽、應收帳款、存貨等資產進行初步減值測試,公司判斷上述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按照審慎原則,公司預計計提減值準備金額約為:商譽減值預計5.8-6億元,應收款項減值準備預計0.5-0.7億元,存貨跌價準備預計0.7-0.8億元,累計7-7.5億元。
  • 半導體設備群雄匯,中國戰力如何?
    1992年,應用材料超越TEL,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並蟬聯多年。在成為市場龍頭後,該公司加快了併購的步伐,從1997到2007年,先後發起了14起併購案,不斷進入新市場並完善產品組成。在中國市場,上海微電子是國內唯一能夠做集成電路光刻機的企業,在該公司已經量產的光刻機中,性能最好的是SSA600/200,能夠達到90nm的製程工藝,而ASML生產的N+1光刻機採用了先進位程,能夠達到7nm。因此,國內晶圓廠所需要的高端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此外,從光刻機工作檯、塗布顯影、去膠/清洗等其他光刻設備來看,我國在研企業還有華卓精科、芯源微,以及屹唐半導體等。
  • *ST中安:截至2019年末公司債務豁免金額超4億元
    原標題:*ST中安:截至2019年末公司債務豁免金額超4億元 摘要 【*ST中安:截至2019年末公司債務豁免金額超4億元】*ST中安(600654)1月1日晚間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