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包子有3個,可遠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2020-12-14 三個料理人

兩,中國獨有的重量單位。

我們知道,在現行的公制下,一兩等於50克,而舊行的市制裡,一斤16兩,一兩是31.25克。

在餐館裡,「兩」也是一種獨特的計量單位。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

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

01「一兩」到底有多少?

有個段子說:

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一兩包子是3個,一兩生煎是4個,一兩餃子六七個,全國很多地方都是這麼賣的,可這「一兩」到底有多重呢?

於是,我們買了包子、生煎和餃子稱了一下。

在北京的各大包子鋪,一般默認一兩包子就是3個。

我們稱了一下,發現3個包子的重量達到189克,將近四兩。

在蘇州、上海,一兩生煎一般是4個,開在北京的生煎鋪也沿用了這一習慣。

不過稱了之後會發現,4個生煎有201克,正好四兩,還多了1克。

北京的餃子館,現在基本都按份賣餃子了,但在一些地方,還有按「兩」賣餃子的習慣,比如武漢,一兩餃子有六七個不等。

我們買了一份餃子,分別稱了6個餃子和7個餃子的重量,6個餃子有129.1克,而7個餃子有152.1克,有二兩半到三兩重。

南京的鍋貼也是按兩賣的,一兩5個。我在附近沒有找到合適的鍋貼店,於是請人在南京的小夥伴幫我買一份稱了下,結果有251克,足足半斤。

看起來,無論是包子、生煎、餃子還是鍋貼,這些按兩賣的食物,每一兩其實都遠遠超過50克,可為什麼還要這麼計量呢?

02「一兩」從何而來?

為什麼要用「兩」來做主食的計量單位,目前在資料裡看到有兩種說法:

一是認為,舊時候,肉包是有錢人家的吃食。在江南,請客的宴席上,為了彰顯後廚的本事,就把這包子做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緻,一兩左右的麵包四個包子,漸漸就成了約定俗成。

二是認為,用「兩」做計量單位,與計劃經濟時代的糧票制度有關。一兩其實說的就是一兩乾糧食。

在當時那個年代,出門下館子不僅得花錢,還得有糧票,錢是食物的價值,而糧票則代表了購買資格。

從現有資料和邏輯來判斷,第二種說法更為靠譜。

因為不僅生煎、湯包這一類的江南小吃會按兩售賣,北方地區的包子、西南地區的麵條、各個食堂的米飯,都會按兩售賣。

▲糧票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才徹底消失

另一點是,如果「一兩」的說法遠早於計劃經濟時代出現,但是晚清、民國時期,對於生煎、湯包這類食物,並沒有出現按兩售賣的記載。而且,今天無論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還是臺灣地區,也都沒有出現按兩計量售賣的習慣。

所以說,「一兩」指的是一兩乾麵粉。

一兩面加水和面之後,重量一般在70克至75克之間。

以前,就有一些地方規定,一兩餃子是7個。包上餡蒸熟後,重量可以達到140克至150克,如果是煮熟的,重量還會再重些。

而這,也與之前我們稱的7個餃子的重量差不多。

儘管糧票已經取消這麼多年了,但按「兩」計量的習慣還是沿用了下來。

03除了帶餡的,還有哪些東西會按兩賣?

主要還是麵條、米飯之類的主食。

最經典的就是川渝地區,重慶人早上習慣來二兩小面,宜賓人更是講究,經常是點上三個一兩的面,分別幹拌、紅湯和白湯。

同樣的,甭管是一兩還是二兩,說的也都是乾麵粉的重量。

川渝地區的麵條大多用的是鹼水面,當地也稱之為「水面」。

▲鹼水面

一斤乾麵粉和成鹼水面,一般是加三兩水,和好的面是一斤三兩,650克,理論上,二兩小面也就是130克。

不過,當地有媒體曾報導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重慶會有專門的工商工作人員去麵館給面稱重量,不夠稱會挨罰,久而久之,麵館老闆們就會多挑些面,如今,「二兩小面」就比實際多不少。

有人就做過實驗,去幾家麵館買二兩生面回家一稱,發現重量基本在180克至200克之間,遠超過理論上的二兩——130克。

所以,如果在家裡做小面,按照「二兩=100克麵條」來下面,肯定是吃不飽的。

按兩賣的米飯,一般我們會在食堂,尤其是大學食堂見得更多。

甭管是一兩、二兩、還是三兩,說的統統也是幹大米的重量,否則你不會覺得,打了三兩慢慢一大碗的大米飯,只有150克吧。

普通大米的生熟比一般是1:2.3,一兩大米可以做成115克的米飯,而三兩大米做成米飯的重量其實已經有345克了。當然,經過食堂阿姨顫抖的手,打入碗中的飯還有多重就不好說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靠譜的減肥食譜或是膳食指南中,給出的食物重量一般都是生重。否則,一兩熟米飯,胃口再小的女生,也幾口就吃完了。

總之,「兩」成為主食的計量單位,是一個特殊時代在我們生活中留下的痕跡,這個時代說近不近,說遠其實也不遠。但無論怎麼說,吃飽了飯的日子才是幸福的。

相關焦點

  • 一兩包子有3個,遠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 「一兩」到底有多少?有個段子說: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 一兩包子3個,可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一兩」到底有多少?有個段子說: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 趣看丨「一兩」包子、「二兩」飯,到底有多少?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一兩」到底有多少?有個段子說: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 學校食堂的「一兩飯」、「二兩飯」,你真的吃飽了嗎?
    不同於標準的重量,而是一種「約定俗成」比如,北方的包子鋪,一兩包子大概就是3個;江南的生煎,一兩大概就是4個;而在餃子館,一兩就是5-6個……但是真的吃起來,你就會發現,甭管什麼包子、餃子的,都和50克相差甚遠。那麼既然不是精確單位,為啥中國餐飲這麼喜歡「兩」這個計量單位呢?
  • 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每盎司黃金等於多少克?
    文/pengsz2018-01-29 13:53:47來源: FX168財經網   說到黃金重量,一般在國內都是用錢、兩以及克來計算的,而在國際上則是使用盎司,那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黃金一錢等於多少克以及每盎司黃金等於多少克
  •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很多香港的金店,他們標註的價格單位是兩,在大陸一般用的是克,這就有很多人都看不懂了,而且香港和澳門的兩跟我們大陸是不一樣的,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呢?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現在到底值多少錢?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咱們不說把當時的銀子當古玩古董收藏到現在,就說說銀子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如果有機會收藏這類古玩的話,還是應該儘量去收藏的,別管實際價值多高,收藏價值絕對是毋庸置疑的,畢竟是幾百年的老古玩了,以後只會少不會多。
  • 中藥知識必學:經方一兩,現在幾克?
    根據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證,成書與東漢末年的《傷寒雜病論》一斤約等於220g,一兩約等於13.8g,一升約等於200ml,一合約等於20ml;一尺約等於23.1cm。 一兩13.8克,接近黃元御的結果,和郝萬山,課本中還是有點差距。再找找。
  •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可別說你不會算
    「趙員外取出銀兩,教人買辦物料」上面這句話出自《水滸傳》第四回,想必大家在古裝劇或者小說中經常能夠看到使用銀兩購買物資的場景,時間一長,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古代的一兩銀子到底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
  • 一兩陳皮一兩金!陳皮功效驚人!
    陳皮可制香,可泡茶,可煮粥,可煮水,可入藥,它也是我最喜歡的香料之一,每年都要收藏幾十斤。越老的陳皮,功效越好,不僅如此,老陳皮極具收藏價值,比如,30年的老陳皮,市場上已經找不到了,如果能從行家手裡,讓點回來也是10萬上下的價格,這麼貴的果皮而已,究竟有啥作用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水滸傳一兩銀子等於現在的多少錢?
    對於這個問題,我看過網上有兩個答案,一個是一兩等於360元,一個是等於900元,兩個答案的作者當時都算得很細緻,有理有據:如果是一兩360多元,那宋江給的手筆(十兩)就是3600元。如果是900元,就是一次給個9000元。大家覺得是哪一個呢?
  • 【健康】一兩陳皮一兩金!陳皮這樣吃身體倍兒棒!
    所謂「一兩陳皮一兩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金貴的東西——陳皮。陳皮,又稱為橘皮、廣陳皮。陳皮是理氣開胃、燥溼化痰、治脾胃病的良藥,平常為了防止消化不良、溼熱積痰,吃點陳皮可以幫助口腔清爽、脾胃舒服。陳皮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呢?
  • 一兩陳皮一兩金 陳皮養生很省心
    陳皮不僅能入藥,還能煲湯、入茶、做菜等,可以稱得上是養生的「百搭小能手」,有著「一兩陳皮一兩金」的美譽。陳皮放置時間越久,藥效越強,故而得名。那麼,日常保健中應如何使用呢? 泡水喝是陳皮最常用的食用方法,一般取3-10克衝泡200-300毫升開水,可多次衝泡飲用,具有理氣開胃、燥溼化痰的作用。也可以與生薑、梨、大棗、檸檬、蜂蜜等食材搭配,有豐富口感的作用。有人將新鮮橘皮直接泡水喝,其實這樣並不可取。因為新鮮橘皮揮髮油含量較高,性味比較濃烈,還可能殘留保鮮劑和農藥等有害物質,最好不要直接拿來泡水。
  • 「一兩陳皮一兩金」,為何新會陳皮貴如黃金?
    原創 編輯部 Tiger 常笑健康「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陳皮確實是個寶,陳年越久越香、營養價值也更高。其中,又以「甘、香、醇」的廣東新會陳皮出名,一直受到歷代醫家的讚譽。胃部不好的人,平時可以喝一點陳皮茶,對胃部的保養大有幫助。二、 殺菌消炎陳皮還可以用來殺菌消炎,如果說平時喉嚨總是幹癢,甚至喉嚨發炎,那麼可以用適量的陳皮和金銀花放在一起泡茶,對炎症的改善大有幫助,有效的緩解發炎症狀。
  • 古代的一兩銀子,換算成現代的人民幣相當於多少錢呢?
    勸大夥還是別做夢了,大白天的,還不如算算古代一兩銀子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多少錢呢?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古代」這個概念實在太大,春秋戰國是古代,秦漢魏晉是古代,唐宋元明是古代,鴉片戰爭以前都算是古代,從有文字記載算起,古代跨越了幾千年,這幾千年當中銀子的購買力怎麼可能一成不變?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算算你一個月薪水有幾兩銀子
    銀很久以前便已經是一種硬通貨,那麼一兩銀子究竟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現在月收入又值得多少銀子呢?首先我們按照單純的價格來看,國際上的銀價是按金衡制,也就按照每盎司(33.10克)來計算的。2019年12月30日,一克白銀等同於3.65元人民幣的價格。而如今一兩等同於一斤的十分之一,也就等於50克。那麼一兩白銀也就抵值182.5元。
  • 一兩「智慧」,大概有多重?
    如果智慧可以稱重,那麼一兩智慧大概有多重呢?蒙牛創始人牛根生說:「一兩智慧勝過十噸辛苦,腦袋決定口袋。」那麼,到底什麼是智慧?所謂智者,知日也;慧者,彗心也。「智慧」就像掃帚,每天都要打掃自己的內心,不要內心堆滿垃圾;同時,每天都要收穫新知,讓自己越來越有價值。一兩智慧,真的可以勝過十噸辛苦嗎?克雷洛夫說:沒有智慧的蠻力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這就好比,你的前方有一塊巨石,而你此時必須要挪走它,你怎麼辦?
  • 一兩陳皮一兩金!陳皮泡水喝,功效竟然這麼大
    陳皮越陳香氣越濃,質地越佳,民間有言「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一塊小小的陳皮,究竟有何神通?
  • 內蒙古的燒賣按「兩」賣,一「兩」到底有多重?弄錯了,會撐死
    說起內蒙古的美食那可多了去了,比如烤全羊、手扒肉、奶豆腐、燒麥等。尤其是燒麥,它可是呼和浩特人的「硬早點」。如果你來到呼和浩特一定會發現街邊有很多的燒麥店。一杯濃濃的磚茶水,一兩飄香的羊肉大蔥燒麥,呼和浩特的早晨就從此開始。燒麥雖然好吃,可是第一次吃它的朋友們卻總是鬧「笑話」。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一兩黃金等於多少兩白銀?
    因為曹雪芹生活在雍正、乾隆時期,對當時的物價水平十分了解,《紅樓夢》中有很多關於黃金比價的論述。比如有這麼一段:「你們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裡知道這道理?娘娘難道把皇上的庫給我們不成,他心裡縱有這心,他也不能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