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最後的盪氣迴腸,冷戰究竟是一副什麼樣的畫卷

2020-12-18 騰訊網

「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裡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後面,坐落著中歐與東歐古國的都城。華沙、柏林、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勒、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亞——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不僅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屈服於蘇聯的勢力影響,而且還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

冷戰,這是距離全人類歷史最近的一次戰爭,也是20世紀最為精彩與詭異的一種全球圖畫,冷戰這個名詞愈發超出了狹義上的戰爭行為的對抗,在20世紀末期,冷戰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深深地影響著整個世界。

如果我們縱觀冷戰的歷史,

從邱吉爾的鐵幕演說開始,到蘇維埃紅旗從克林姆林宮樓頂緩緩滑落,我們會發現,狹義上單純的美蘇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的冷戰被高估了

,因為人們太過於把冷戰完全看成是美國和蘇聯的狹路相逢,把冷戰看作是美蘇以世界作為棋盤共同進行的一場西洋棋一樣的廝殺,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真正的冷戰是一場群梟式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圖景,而不是狹義上的美蘇對抗

,在冷戰中,真正精彩的,真正改變了世界格局的,恰恰是站在美國和蘇聯身後的那些所謂的配角,是他們讓20世紀最後的這一場大戲如此波譎雲詭,盪氣迴腸。

因為美國和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格局下的兩個世界超級大國,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鎂光燈下的主角,造成了所有人只要是一提冷戰就會想起美蘇對抗,可是我們會發現,冷戰其實無足輕重,真正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格局的恰恰是冷戰中的熱鬥,那就是韓戰。關於這場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大戰美國和蘇聯其實都無足輕重,他們都是這場戰爭的失敗者,因為在這場戰爭之前,美蘇兩個終極霸權可以說是絕代雙驕,號令群雄莫敢不從,可是在韓戰之後這種局面被打破了,

中國人民用自己的戰略眼光和熱血勇氣讓中國也成為冷戰畫卷中的博弈者

,所以說單純地把中國劃入到蘇聯陣營或者是後期的美國陣營都是不對的,中國是單獨的勢力,有著自己的道路。

所以說關於這一場冷戰,美蘇爭霸的概念實際上是不準確的,冷戰是一個多方共同角力的世界,是一個時而合作,時而對抗,豹變無常的世界,而絕不是只有兩個大國之間的狹路相逢。

美蘇固然是主角,但是在冷戰這場大戲中,主角卻不能決定故事的發展和走向,因為在他們之外,還有歐洲的力量,中國的力量,還有亞非拉世界的力量

,如果非要按陣營分類的話,那應該是蘇聯陣營,美國陣營與中立陣營的三國大戰,而不是兩強爭霸。

關於蘇聯,我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甘迺迪與赫魯雪夫的「膽小鬼遊戲」,全人類距離滅亡只差了一分鐘,很多人認為赫魯雪夫時代是冷戰的真正開啟,其實不然,冷戰的棋局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就已經開始了,史達林、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以及過渡時期,到最後的戈巴契夫,

他們都在保持著和美國的對抗態度,但是他們的方法不盡相同,具體問題,具體體分析才能看清蘇聯的興衰歷程

冷戰是不是一場被美蘇對抗綁架的戰爭呢?其實也不是,因為如果沒有冷戰,在冷戰之後歐洲和日本完全沒有挑戰美國的機會,從很大程度上說,美蘇兩個超級陣營的對抗是有利於其它一些國家的,使得許多國家藉此漁利,甚至許多國家想要加入到冷戰過程中,因為這些國家想要藉助於美蘇兩大陣營所形成的各自的經濟體系來發展自己的國家,完善自己的建設。

為什麼冷戰中只有局部的熱鬥,而沒有大規模的發展成熱戰呢?

大多數人都會把這其中的原因歸結於原子彈等核武器所造成的恐怖平衡,核武器的出現可以說是冷戰沒有發展成熱戰的一個原因之一,但並不是全部,否則就是陷入了唯武器論的怪圈,原子彈雖然殺傷性巨大,可以在轉瞬之間摧毀一個國家,但這只能說提高了戰爭成本,

可是人類歷史從不會因為戰爭成本的提高而停止戰爭,沒有發展成熱戰的原因還有美國和蘇聯在內部都有著自己的問題

對於蘇聯來講,蘇聯是一個擁有很多加盟制國土的,而且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蘇聯有許多國土是通過強行的手段進行合併的,而且史達林時代公旁有別的政策讓蘇聯內部的民族問題和加盟國的矛盾非常深,這就是蘇聯所面臨的問題。那麼另一方的美國有沒有問題呢?

美國的問題也同樣巨大,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上掀起了反抗政治的高潮,階級,性別和民族成為了最大最熱門的主題,而美國這個最純正的族權國家恰恰就是這三個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

不管是示威遊行還是抵抗示威一直在美國國內此起彼伏,而且聲浪一浪高過一浪,這讓美國政府可以說是頭疼不已,這是美國的內部問題,美國的外部同樣有著問題

▲卡斯楚在古巴的崛起

那就是美國在南美洲和亞非拉地區的戰略,美國的全球戰略使得美國需要把觸手伸向全世界,希望控制全世界的任何角落,美國在自己家的後院南美洲和發展中的亞非拉地區採取了扶植政策,

美國開始採用暴力手段推翻當地原有政府或者暗殺的方式建立親美政權,可是隨著獨立浪潮和六十年代末的理想年代運動爆發,美國也是腹背受敵

美蘇都陷入了一種無序的混亂狀態,這種各個國家和勢力之間的博弈共同作用,形成了冷戰波瀾壯闊的局面。

相關焦點

  • 20世紀,大不列顛的黃金時代畫上句號!冷戰時期的主戰場在哪裡?
    在伊朗,反英的言論已經沸沸揚揚地持續了一代人,到20世紀中期,這樣的反英言論更是進入了主流輿論,輿論說到:英國,是伊朗問題的罪魁禍首,絕對不能信任它;英國只關心自己的利益,是萬惡的帝國主義。伊朗政治家默罕默德﹒摩薩臺說出了伊朗人長久以來對英國的不滿:伊朗自己國土下埋葬的財富只給伊朗人帶來了非常有限的好處。而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比缺乏物質補償更嚴重的,是國格和民族尊嚴的喪失。
  • 居安思危,20世紀第二個十年,「新冷戰」已然開始
    老冷戰被當年老冷戰的參與者們說成是"一個世界兩個體系"。美國、西歐、日本所代表的是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體系,而蘇聯和東歐國家,及一段時期的中國代表社會主義體系。而當蘇聯東歐解體,進入後冷戰時期,這個世界逐漸變成「一個世界一個體系".
  • 【巴薩世紀逆轉大巴黎】盪氣迴腸的逆轉,那支頑強的...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巴薩世紀逆轉大巴黎】盪氣迴腸的逆轉,那支頑強的... 【巴薩世紀逆轉大巴黎】盪氣迴腸的逆轉,那支頑強的... Opening_Whistle 10-13 17:03 【巴薩世紀逆轉大巴黎】盪氣迴腸的逆轉,那支頑強的巴薩還能再回來嗎?
  • 新冷戰?對不起 21世紀不吃這一套
    新冷戰?對不起 21世紀不吃這一套 8月5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接受採訪時說了這麼一席話值得細品——「美國對華接觸政策失敗」的論調重拾冷戰思維,完全否定了中美交往幾十年來的成績,不僅是對歷史進程的無知,也是對中美兩國人民的不尊重。 「對華接觸失敗論」是誰在販賣? 話還要從老熟人蓬佩奧日前的一個演講說起。
  • 冷戰時代「諜對諜」最佳見證者!20世紀諜報小說大師勒卡雷病逝
    2020年12月12日,20世紀最受讚譽的諜報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以89歲高齡病逝,死因為一般肺炎。我們的權力沒有極限,卻無法為瀕臨餓死的孩子提供食物,或為難民提供棲身之處;我們的知識無邊無際,我們卻打造出可以摧毀自己的武器;我們與自己勢不兩立,也為自身隱藏的黑暗所震懾。
  • 「四史」關鍵詞|20世紀的「冷戰」序幕是如何全面拉開的?
    」正式開始(17:40)「冷戰」是指上世紀以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鬥爭。這種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冷戰」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段歷史,時間長達四十多年。那麼「冷戰」是怎麼開始的呢?其正式開始有些重要標誌呢?
  • 溫鐵軍:新冷戰究竟新在哪裡,為何讓人如此措手不及?
    冷戰起源於二戰後,我們把冷戰分為三個階段:老冷戰是美國對蘇聯,或者叫資本主義陣營對社會主義陣營;後冷戰是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解體之後,形成的美國單極霸權推動的金融資本全球化。而新冷戰則是美國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特別是最近這幾年,針對中國所發起的對抗性形態。 老冷戰和新冷戰之間的最大差別是什麼呢?
  • 世紀大對決42 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美蘇爭霸,歐美日帝國慘烈廝殺
    20世紀,可以說是歐美各大列強爭奪世界霸權最為慘烈的一個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與同盟國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與法西斯對壘;下半葉美蘇爭霸: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大對決。整個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都是在動蕩與痛苦中度過,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已經腐朽到根裡的大清王朝滅亡。兩次世界大戰爆發,中華人民又慘遭到了列強蹂躪,苦不堪言,且兩次世界大戰前後還一直伴隨著國共之間的內戰。因此,這幾十年之間,華夏民族真是已經到了山河破碎、國破家亡的境地了。
  • 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揭秘中國眼鏡業的三大坑
    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是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的,手機用於日常通訊,電腦用於工作,有很多的人因為過度用眼導致近視,所以佩戴眼鏡的國人也越來越多,配過眼鏡的人都知道,鏡片和鏡框都是非常貴的,那麼你知道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嗎?近視的人越來越多,需要佩戴眼鏡,同樣已經佩戴了眼鏡的人,還要隨著度數的變化更換眼鏡。
  • 美拆解最後一枚冷戰巨型核彈 美軍實力未削弱
    一個重要裡程碑【美國《軍隊時報》網站10月25日報導】美國最後一枚威力最大的核彈———威力比投到廣島的那枚核彈強幾百倍———在服役了近半個世紀後已被拆解。這枚核彈是在冷戰巔峰時期裝備的。B53核彈的最後一批零部件25日在位於阿馬裡洛附近的潘特克斯工廠拆除。潘特克斯工廠是美國唯一的核武器組裝與拆卸工廠。
  • 影片講述20世紀50年代美國經歷了經濟復甦和二戰後冷戰的逐步興起
    影片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經歷了經濟復甦和二戰後冷戰的逐步興起,與歐洲的逐漸親密關係,也使許多美國人萌生了湧向歐洲的淘金熱潮。故事發生在1955年,在一個新的郊區居民區稱為革命路在美國,惠勒夫婦,誰認為自己不同於他們的鄰居,生活。
  • 天蠍座冷戰,和天蠍座冷戰的後果
    天蠍座冷戰正常情況下,天蠍座冷戰戰鬥力都是很強的。但是,如果對方是天蠍座非常非常非常重視的人,那天蠍座還是回放下驕傲的,因為他不想消耗彼此的感情。不過,還是不要輕易和天蠍座冷戰,否則,他們能讓你體驗到什麼叫做絕望。
  • 揭秘,冷戰期間12生肖內心最真實想法
    如果兩個人發生了矛盾,處於冷戰的狀態,生肖鼠的心裡是忐忑的,也是不安的。別看平時偽裝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其實他們內心裡會有很多的盤算,他們會想為什麼對方不主動,會把一切的問題都指向對方。生肖牛 是不是自己的錯對於不善於表達,性格內向的生肖牛來說,在面對感情危機的時候,冷戰可能會是一種常態。
  • 2021國考行測備考:「新冷戰」頻頻提及,到底什麼是冷戰?
    由馬歇爾計劃催生的美國和西歐之間的貿易關係也鞏固並推進了北大西洋同盟,並使之持續到冷戰終結。同時東歐國家拒絕參與該計劃,被認為是宣告戰後歐洲分裂的最重要的徵兆之一。因此有學者認為,從東西方關係的角度來看,「馬歇爾計劃是走向冷戰的最後一步」。   針對美國的政策,當時蘇聯領導人史達林採取了相應對策。
  • 歲月的畫卷
    煙波浩渺的茫茫人海,一個擦肩,一個回眸,都能演繹出盪氣迴腸的傾城絕戀。再遇煙雨滿城,便是絲絲縷縷的思念,浸潤著煙雨城池,也溼潤著顆顆心田。月很亮,卻很涼,舉一杯酒的溫度,加熱從前的過往,不想卻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執念,落滿灰塵的角落飄出陣陣花香,就著月光,晾曬起那片斑駁。微醺,是因為酒香,還是那縷花香?
  • 夫妻陷入冷戰是「婚姻危險期」,怎樣能讓你及時打破僵局挽回情感
    歌中準確地道出了身處冷戰僵局中的男女心聲,也唱出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現實。 陷入冷戰中的男人,往往固執而倔強,擺出一副永不妥協的硬脾氣;而冷戰中的女人,常常口不擇言地用鋒利如刀的語言直擊對方要害,因為彼此太過熟悉,男人有幾根軟肋,她都了如指掌,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將鹽撒在最痛的傷口上。
  • 別了卡拉,俄羅斯服役半個世紀的巡洋艦退役,冷戰時期曾扛起重擔
    作為同級巡洋艦的第三艘,也是最後一艘現役艦艇,它的退役標誌著服役近半個世紀的卡拉級巡洋艦全部退出俄羅斯海軍的作戰序列。卡拉級巡洋艦在蘇聯/俄羅斯海軍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首艦尼古拉耶夫號於1973年進入蘇聯海軍服役,至1980年最後一艘塔林號進入現役,7艘卡拉級均進入了蘇聯海軍服役。作為蘇聯海軍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新銳巡洋艦,卡拉級標準排水量為8000噸,滿載排水量9700噸,艦長173米,艦寬18.5米,吃水6.7米,是當時蘇聯海軍最大的巡洋艦。
  • 【大愛港城 今周網紅】20.20米!易拉罐變身「最美」畫卷
    【大愛港城 今周網紅】20.20米! 易拉罐是生活中常見的廢棄物品,然而經過市民禮平的巧手製作後,卻變廢為寶,變成了一件件獨具匠心的精美畫作,組成兩幅各長20.20米的畫卷。
  • 胡利奧·裡奧斯文章:美國對華發動「新冷戰」力不從心
    的文章稱,美國對華發動「新冷戰」力不從心。文章摘編如下:中國追求的是什麼?根據美國司法部長巴爾的說法,是「攻擊美國」。根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說法,是「摧毀自由世界」。這些說法是川普團隊內部競選策略的體現?還是緣於擔心失去全球領導地位的一種歇斯底裡的爆發?
  • 和天蠍座冷戰怎麼辦?
    冷戰期的天蠍倔強的天蠍,在冷戰裡往往扮演著「忍者」的角色,他們不爭吵不喧鬧,只是靜靜地隱忍,冷戰裡的苦澀酸楚,他們甘願和著委屈的眼淚一一吞下。他們擔心自己的情緒大爆發會加劇感情的危機,而只有默默地承受這一切,才有可能讓這場冷戰,在時間的流逝裡漸漸不見了蹤影,而自己和她,也能重回往日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