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網友:我一個都不認識

2020-12-22 起叔讀史記

說到漢字確實是一件值得令每個中國人驕傲的事情,漢字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字之一, 迄今已經有了六千多年的歷史。於此同時漢字也是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對亞洲的影響可謂是十分的深遠了,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的文字中都有漢字的影子。在聯合國成立之初,漢語還被列為了6種世界通用語之一。

但是很多外國人卻都抱怨漢字很難學,因為每一個字都是由不同的筆畫所形成的,而且很多次都是有多重讀音的,比如說「長」字,可以理解為長短的長,也可以理解為長大的長,這些多音字已經足夠讓人蒙圈了,更別提的一些生僻字了。有些生僻字甚至連很多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都讀不準,比如今天說的這5個生僻字,雖然都只有一筆,但是很多人都讀不出,也不認識。

「丶」字

很多人看到這個字可能都以為是一個標點符號,事實上也可以這麼理解,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當需要斷句時便會用到「 丶」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比較的常見,但是除此之外「丶」還是一個字,讀音為「zhǔ」在古代和「主」的意思相通。

「丨」字

這一橫像個光棍一樣的又是一個什麼字呢?《說文解字》中解釋為:「丨」,上下通也。意思還有很多種。

首先第一種,引而上行(從上面開始往下寫)讀作「袞」(gǔn)。第二種,引而下行(從下面開始往上寫)讀作「退」(tuì)。

第三種便是姓氏了,讀作「一」(yī),第四種就是我們經常讀的「豎」(shù),意思和「火柴棍」差不多。

這是一種古老的象形文字,事實上有一種說法中國的漢字從一開始便是象形文字演化而來,而「丨」字便一種比較古老的文字,在生活中已經很少見。

「亅」字

同樣的「亅」字也是一種象形字,讀音為「Jué」。《說文解字》中解釋:「鉤逆者謂之亅」,段玉裁注釋的更加的清楚:「鉤者,曲金也。象鉤自下逆上之形」。意思是釣魚的魚鉤上的那個倒須鉤,現如今都是用口頭解釋了,不會再用「亅」來代替。

「〇」字

你沒有看錯這也是一個漢字,而且還是多音字,一個是讀「 líng」和自然數字「0」是一個意思,還有就是讀「 xīng」了,《集韻·青韻》解釋其為:「曐」字,是武則天自己獨創出來的字。後來不斷的簡化成為了「〇」。

「乚」字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字都以為是一個邊旁,而且是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邊旁,比如說禮、亂、札、電等字都是採用的這個邊旁。但除了是邊旁以外「乚」本身就是一個字體,在古代和「乙」是同一個意思這個時候連讀音都是一樣的為「「yǐ」。

同時還代表著一種長度的計量單位,《孫子算經》中便有記載:「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釐,十釐為一分,十分為一寸。」這個時候「乚」字的讀音便為「háo」。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簡單的5個字,只有一筆,但90%的一個字都不認識!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說到中國的書法文化,那可是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些書法家,我想很多網友都會說是書聖王羲之,的確王羲之的《蘭亭序》那可千年無人超越的,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只能有個大概的估算,也就是接近十萬個,而常用字只需要3000字,就能覆蓋99%的書面資料。 那麼剩下的漢字中,就會出現很多平日裡無法用到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讀音和意義的生僻字。
  • 面對最生僻的5個1筆漢字,網友:要是不說漢字還以為是符號呢
    不用說它的意思了,我們很多人就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但在中國眾多漢字中甚至還有一筆即成一字的,不是漢字「一」,而是漢字中其他五個最稀有的生僻字。它的第一個讀音就是「shu(四聲)」,這就是它最簡單的象形意思,與「豎」是一個意思,還有一個意思,差不多就是火柴棍這個意思。第二個讀音為「yi(一聲)」,是古代的一種不常見的姓氏,在如今社會都很少甚至沒有見到過這種姓氏。
  • 中國一個「最生僻的姓氏」,只有三筆,很多人卻都不認識
    據考證我國的姓氏有18000個左右,宋朝初年撰寫出了《百家姓》,這本古籍也流傳至今,作為我國姓氏文化的參考,然而最開始裡面的姓氏卻只有400餘個,發展到後期才有4000到6000
  • 《山海經》中名字最生僻的四大怪獸,認識一個都算厲害
    眾所周知,《山海經》中記載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怪獸,我們也經常在網上看到對這些怪獸的解讀,其中很多怪獸也都算是混了個臉熟,在很多人看來也不算陌生了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但你看到了也不知道怎麼讀
    漢字千千萬,筆畫差距大。有些漢字只有簡單幾筆,有些漢字寫一遍就讓人懷疑人生。在漢字裡有這樣一種類別叫做「獨體字」,獨體字就是指以筆畫為直接單位構成的漢字,它完全就是一個整體,無法拆分開來。或者說,獨體字無法被拆分為2個或者2個以上的部件,這裡的部件必須在字源上有獨立意義。
  • 中國最簡單的4個漢字:雖只有「一筆」,但大多數的人不會讀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字博大精深,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開始學習起漢語,看到老外蹩腳的學習漢字時,也想起我們學習英語時的情景。目前我們的漢字已經超過了8W,不過常用的漢字也就3000多個,有趣的是許多漢字都是字相近音相同的,所以大家就算遇到不認識的字,看字形也大都能讀出來,然而有些字只有一筆,就這一筆就有許多人都認不出來,不過這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能認出來的算你厲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最簡單的4個漢字:雖只有「一筆」,但大多數的人不會讀
  • 我國生僻的5個漢字,雖說只有短短1筆,但你也不一定能正確讀出來
    對於那些筆畫較多的生僻字,大多數的人呢確實是虎比較地陌生,但是,倘若這漢字只有一筆,你又能否保證都能讀出來呢?今日我們便來看看這5個只有1筆的漢字,雖說筆畫確實是少得可憐,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不一定能讀得出來這些字的正確讀音。
  • 中國最簡單的4個生僻字,只有一筆,網友:能認出2個就不錯了
    娉 婷 嫋 娜 涕 泗 滂 沱,呶 呶 不 休不 稂 不 莠。 中國的漢字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且沒有斷層的文字。漢字的具體數量是沒有準確數字的,估計大約有十萬個,不過人們日常使用的只有幾千個。歷史上漢字曾出現過一批二簡字,不過現已廢除,只有少量在社會上流行。
  • 中國最生僻的一個姓氏,只有三筆,雖然簡單但大多數人都不認識
    「唯英才特達,則炳曜垂文,騰其姓氏,懸諸日月焉」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諸子》當中用日月來表達姓氏,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最具有傳承力的就是姓氏,姓氏也是一個家族當中的血緣符號。中國姓氏都是起源於古姓,上古八大姓,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是部落的「先祖」類似於炎黃二帝,在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中說記載有:黃帝住在姬水,以姬為姓,炎帝住在姜水,以姜為姓。
  • 24個漢字組成的一個字,幾乎沒人認識,認得出的肯定是文化人!
    其實單是這世間所有的漢字,就沒有人認全過,不信的話就來看一下下面這幾張書法。一、漢字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一個字在同一段話中可以多達幾十種含義,而且這還不包括各個地區的方言使用。有的人認為自己看過學習過非常多的東西,就覺得自己非常的有文化了,但其實光是漢字,就沒有人認全過。
  • 日語裡五個常見漢字的生僻讀音
    各位同學好,今天老師想談一談日語裡常見漢字的讀音問題。大家都知道,日語裡的漢字讀音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但不管是哪種,讀音都不是唯一的,有些訓讀的單詞,漢字後的送假名不同,意思和讀音也不同。比如最常見的「生」,就有:生(なま)、生(い)きる、生(う)む、生(は)える等許多種讀音,前面這四個詞分別表示「生的」,「活著」,「生(孩子、蛋等)」,「生(蟲子、鏽等)」。下面老師想介紹五個特別常見的漢字的生僻讀音,據說這些詞99%的人都會讀錯,看看你認不認得吧!
  • 戚薇5歲女兒唱波妞成熱曲,116個漢字都認識,宮崎駿都誇讚她
    不光如此,網友們更是驚嘆lucky竟然能認識這麼多漢字。《崖上的波妞》這首歌的歌詞,一共有286個字,去掉常用的「的」、「啊」、「呀」,還有116個漢字。lucky作為一個5歲的小朋友,竟然能全部認識。不得不說,戚薇夫婦對lucky的教育太好了。看到這麼可愛的lucky,不僅網友們喜歡,就連宮崎駿看了之後,也誇讚她,說她:很可愛。
  • 這些真的不是亂碼,是漢字!竟然一個都不認識 | 漲知識
    在古代的意思和「澮」一樣,都是指田間的小水溝。然而現在「澮」都沒多少人認識了,更別提它啦。 一個「丶」是漢字,四個「丶」加在一起,變成「灬」也是一個漢字!當然,它也不讀「四點」,而是讀「huǒ」,意思和「火」是一樣的。
  • 生僻怪字成堆,網友:70%名字不認識
    名字作為一個人身份的代稱,一直都比較受人關注,很多家長在給自己孩子取名字時,都會想方設法取出一個有新意的名字。進入2000年之後,給孩子取名字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文化,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孩子的名字也越來越有深意,隨之而來的是一些生僻怪字等名字的出現。最近一張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名單火了,生僻怪字成堆,一眼望去,70%的名字居然都不認識,是我們文化太低,還是名字太複雜了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片:
  • 中國最牛的9個漢字,90%以上的國人都不認識,你要不要挑戰下!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漢字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有些漢字相當罕見,不過其含義卻非常有意思!第一個由三個魚字組成,三條魚稱「鱻」,被稱為最滑的漢字,讀音為xian,也是漢字鮮的音。這個字也是鮮的異體字,原指生魚的意思,解釋為新鮮鮮美。
  • 中國最像偏旁部首的一個姓氏,僅僅只有3筆,多數人眼熟卻不認識
    「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中國自上古時期起,便有姓氏一說,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從中可以看出,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姓氏已經發展成諸多分支,不再只局限於一個「祖姓」,只要不怕老祖宗怪罪,改換姓氏都可以。
  • 這小哥唱的《生僻字》把語文老師都逼瘋了!
    最近,來自蘇州的小哥陳柯宇因為一首《生僻字歌》走紅網絡,一首歌裡有七十多個生僻字。如果第一段你還有幾個認識的字,那麼看看第二段估計就徹底瘋了!就是因為不認識大家經常用的網絡詞彙「又雙叒叕」,他查到本叒念ruo叕zhuo後,又突發奇想,能不能用這些生僻字創作一首歌曲,既能讓大家認識這些生僻字,唱起來也很有意思。為此他特意搜集了二百多個生僻字,並從中排除了一些特別生僻,生活中也很難用到的字,選擇了一些比較生僻的詞語和成語串聯成歌。這首歌他去年就創作完成了。
  • 中國最生僻的一個姓氏,只有簡單三筆,但大多數人開口就讀錯
    中國見於文獻的姓氏達到了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宋代《百家姓》收入628個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個姓氏。而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一項人口普查,光是在北京市見於戶口檔案的姓氏便多達2200多個,上海市也有1400多個,而整個中國的姓氏的種類則達到了5000多個。如果要算上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姓氏,那麼更是超過了10000種,這麼多的姓氏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於上古八大姓。
  • 連日本人都念不對的八個日語單詞,你認識幾個?
    大家都知道日語裡有許多的漢字詞,但有些漢字詞十分生僻,或者是不常用漢字標記,所以大部分的日本人都不會念。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找了幾個這樣的詞,如果你能念出來就會顯得很厲害哦!貓(ねこ)這個單詞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大部分人都會把「愛貓」讀成「あいねこ」,但其實這裡的貓是音讀「びょう」,愛貓,應該讀成「あいびょう」,很意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