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終生的,沒有那段經歷學習到的東西可以用一輩子,畢竟有個詞叫作學無止境。學習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有的人只要肚子裡面稍微積累了一些洋墨水就以為自己非常的博學多才了,但其實大部分的人都高估了自己的學識,有些讀過很多書的人卻連一些基本常識都不懂。其實單是這世間所有的漢字,就沒有人認全過,不信的話就來看一下下面這幾張書法。
一、漢字
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一個字在同一段話中可以多達幾十種含義,而且這還不包括各個地區的方言使用。有的人認為自己看過學習過非常多的東西,就覺得自己非常的有文化了,但其實光是漢字,就沒有人認全過。不信你先回答一下漢字一共有多少個!
漢字作為中國獨有的文化,根據官方的統計一共有91251個字,不過這些字並不包括那些沒有在歷代古籍或者出版物中出現過的字。這個數據只是一個官方統計,並不代表最最真實的情況,因為在民間還有大量的未統計在冊的字體。這個就像在56個少數民族之外的穿青人一樣,是情理之中的,畢竟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在漢字中,最常用的也不過3000個左右,所以大量的生僻字大部分人一生都可能接觸不到。認識完這些常用漢字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在這些漢字中有一些字也被叫做合體字。合體字顧名思義就是將一些獨立的漢字相組合成為一個新的漢字,就算拆分開來也可以獨立成漢字就是合體字。
二、合體字
下面是一些肯定沒幾個人認識的書法,上面的字都很罕見,有個字能甚至都拆出24個字,只要認識就是文化人!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上的文字有多個字體組成,是非常典型的合體字。很多人就開始質疑,這些字那麼生僻,而且都可以拆分,這也算是漢字嗎?
這當然算漢字,大家都喜歡書法吧,書法作為我國的傳統流傳了上千年,而合體字最早就是在書法中出現的,所以古人也喜歡以書法的形式來寫合體字。雖然合體字也是漢字,但是它代表的也並非是一個字。
在東北一個文化中心館就收藏有一件香爐,這件清代的香爐上面刻的就是一個合體字。關於這個字其實一直都有爭議,因為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個字,有的人覺得這其實是「孔」、「學」、「好」、「孟」四個字,古人知識那麼寫而已。
在這一張圖片中,上面的字筆畫非常的多,據說有人可以根據這個字拆分出來24個字。但是大部分人憑藉一己之力都無法將其拆分出24個字來。這時候也是見證知識儲備量的時候了。除了合體字生僻字也是一種人們不太認識的漢字,如「」(suǒ)這個其實是姓氏,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認識,還會讀錯。
漢字是非常有魅力的東西,一個字所蘊含的意思細細品味就會發現這裡面充滿先人的智慧。漢字的美不亞於當今世界上任何精緻的藝術品。上面這些字中,認識一兩個的已經算厲害,認識一半的算牛逼,認識全部的才是真正的文化人!
結語
這些字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認識全部的一定是將中國上下的歷史讀了個通透,順帶還了解了傳統的習俗文化,不僅如此還鑽研了一些姓氏等,涉獵範圍廣而深。要是這樣的人出現在青少年之間,那此人未來很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也是很可能是做研究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