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卡的字就認識,手寫的就不認識了?這樣做才能幫孩子真正識字

2020-12-23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手卡的字就認識,手寫的就不認識了

前幾天有媽媽問我,四歲的兒子在幼兒園學會了漢字,但回到家看到同樣的字卻說不認識,這是怎麼回事?

"孩子上課的時候我去看過,老師會用有顏色的卡片教小朋友認字。兒子學得很認真,但是一回到家我把字寫在本子上,他卻認不出來。為此,我還去買了幼兒園同款的卡片漢字,兒子一看卡片上的字,又認得字了。"

相信有不少的家長在孩子識字階段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擔心孩子是不是智力不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嗎?孩子真的認字了嗎?

在探討這個現象之前,首先來解答一下各位家長們最想知道的問題:這種現象正常嗎?是不是孩子智力有問題?

答案是正常,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並非是智力問題。而是孩子處在認字階段初期的正常現象。

那孩子真的學會認字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所謂"認字"就是認識漢字,除了知道字的形,最關鍵的是了解漢字的意思,並學會使用。

孩子處在認字階段初期,通過卡片粗略記住的只有漢字的形。並且這種"形"的記憶只能簡單停留在漢字所在的有顏色的卡片上。當漢字遷移到卡片之外,孩子就會感到陌生。

而學習的難度就在於學會遷移,孩子只有能在不同的場景中都能認識漢字,才能算是真正識字。

就好比一個"好"字,孩子如果在卡片上認識,並且在廣告、產品包裝等地方都知道它是"好"字,那麼就說明他做到了對漢字的遷移,也意味著孩子真正認識了"好"這個字。

認識一個字最重要的是知道它的本質含義,了解這個漢字的內部結果如何, 是怎麼寫的,是左右還是上下結構等等,這也是遷移漢字的關鍵。

很多家長往往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會發現,一個簡單的字,就好比你跟他說"'撿'東西要用手撿,所以'撿'這個字肯定和手有關,那就是提手旁……"孩子憋半天硬是寫不出來。在大人看來很簡單的漢字邏輯,孩子卻不懂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在於大人的腦子,經過了多年的識字接觸和訓練,已經掌握了透過漢字現象看清其本質的能力。看到一個漢字就能夠熟練地知道它是什麼,有什麼含義所在。

但是,孩子的大腦跟大人不一樣。他們還沒有具備可以遷移漢字的能力。而且孩子接觸漢字也少,在初期學習就很難抓住漢字的本質。因此,家長在給孩子輔導功課時,也要注意,不應該用大人的思維模式去教訓孩子。

孩子的大腦從記憶到學會漢字遷移是需要時間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需要被動地等孩子的大腦自己消化漢字,家長只要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教孩子識字,孩子也可以很快學會。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學會認字呢?

家長這樣做,幫助孩子真正認字

首先,家長要了解孩子什麼時候學習識字是最適合的。

根據眾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在三歲時候的記憶和識別力是最強的,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開始有意識地讓孩子認字。

孩子在四到五歲時家長就可以開始讓孩子學習認字,但這時候孩子的學習能力會很慢,家長需要多些耐心,不必操之過急。等過了五歲,家長就可以教孩子漢字筆畫以及寫簡單的漢字。

當然這只是給予家長的參考識字階段,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再做詳細的計劃。

1、從最簡單、最常見的字入手

在孩子對漢字感興趣的時候開始,家長就可以選擇字來讓孩子認這個階段的字最好是含義簡單的具體的。並且是孩子在日常中經常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

可以先從字的結構來選擇,選擇獨體字或者是左右上下結構等字相對比較簡單,如"人、大、小、天、夥、話"等字。再選擇一些日常中經常接觸的字,比如"媽、爸、門、玩"等等。

從簡單具體的字入手,讓孩子容易上手的同時也可以反覆加深記憶。

2、形象化、比喻化教漢字

漢字屬於象形文字,外形往往和它們的含義具有一定的聯繫。家長在教孩子識字時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多用比喻形象生動的方法讓孩子記憶。

可以讓孩子先觀察一下卡片上的漢字特點,比如"人"字,通過觀察,可以告訴孩子,這個就好像一個人邁開腳走路,而兩個人一前一後就變成了"從"字。還可以通過和孩子玩"你畫我猜"的遊戲,來讓孩子辨別漢字。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重視的是讓孩子了解漢字的結構,並非具體每一筆每一划的寫法,因此不必揪住孩子在撇捺上的細節不放。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多了解結構,多接觸一些漢字。不僅可以讓他們從中發現漢字的規律,也可以讓他們在接觸中發現漢字的樂趣,從而促進孩子學習漢字的熱情。

3、漢字多場景練習,學習遷移能力

前面所說,孩子只會認卡片不會認手寫的漢字實際上就是對漢字遷移能力的欠缺。那麼當孩子已經學習了漢字之後,家長便可以將漢字放在不同場景下,而不僅限於卡片上讓孩子學習辨認。比如在卡片上學習了"女"字,家長可以帶他看廁所門口寫的"女"字,對比有什麼不同。

可以通過變換字體的顏色和大小,通過不同家庭成員的手寫,來讓孩子辨別同一個字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之處。在辨別之後孩子就會知道同一個漢字是可以出現在不同的地方,但仍有相同的意思在。慢慢地,孩子就能夠學會遷移漢字的能力。

教會孩子識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實這一過程最需要的不是多厲害的學習技巧,而是家長的耐心和鼓勵。鼓勵並引導孩子,給予孩子多一分耐心,孩子會讓家長們刮目相待的。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一二年級孩子識字別「硬背」,掌握5個竅門,就能認識2000字
    孩子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識字。只有認識了漢字,才能保證閱讀的正確性和對學習理解的正確性。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極具會開始學習認識漢字,而孩子認字的艱巨任務也放到了父母們身上。對於很多的家長而言,教孩子認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孩子剛上一年級做數學題很多的字不認識,這是造成成績差的原因嗎
    我來給朋友談談,造成孩子數學成績差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不是由於識字少的原因。在在教一年級的時候,每次考完數學,成績出來後,就有的家長打電話找我訴苦:老師,孩子考的成績不好,錯了很多,可是回家後每回給他讀了題,他(她)就能做對了,孩子就是不認識字,如果認識字多了,題也就做上來了。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5歲時,他就認識3000多漢字,300首唐詩和100首宋詞,也被他圈了起來。題中唐詩三百首,應隨機抽取十首,每聯只隨機保留三個字。按照這三個字的提示,這對聯應該完成了。3歲的神童知道3000個單詞:處於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有一道題目撒貝寧只提到作者的姓,他就答出來了;最後,他10道題全部答對。就連「襟、魑魅、殤、窅然「這樣的字都能認出來。
  • 從沒刻意教過孩子認字,但孩子學前認識2000字,我只做了3件事
    之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了兒子在上學之前就認識了很多字,還沒上小學之前,我買了一年級課本,想讓他提前看兩眼,沒想到他拿到手之後從頭到尾全部讀了一遍,我問他有不認識的字嗎?他說:沒有啊,都認識。後來我又找了二年級的語文課本給他看,他也都能讀下來。
  • 孩子識字太困難?老師整理:這份識字順口溜,1天認識50個字不難
    孩子識字太困難?老師整理:這份識字順口溜,1天認識50個字不難你的孩子覺得漢字的記憶困難嗎?你的孩子覺得形近字之間區分複雜嗎?調查結果顯示,99%的小學生,都認為複雜的漢字記憶非常困難,形近字之間的區分更是讓孩子一頭霧水。而根據相關的數據,在小學階段,孩子要掌握的字詞量大概在2400個左右,這2400個字詞不僅要求孩子會讀會寫,還要會用,掌握字形以及字義。
  • 如何教孩子輕鬆認字?認識的字越多,孩子對「生字」的識記就越快
    而且小海的表現非常好,能準確地說出並記住媽媽教給他的字,小海的識字速度在同齡的孩子群裡算是比較靠前的,小海也是其它孩子媽媽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識字這件事上是費好大的勁,而且孩子還不能正確地識字。識字很費勁,往往剛剛教過的漢字,孩子過兩天就忘了。
  •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咱就說看書、做卷子、做課後題這些最基本的操作吧,老師雖然會幫孩子念念題,但是萬一孩子沒聽到或者沒聽清,這字還是不認識的,那孩子可真是兩眼一抹黑了。當然,如果你覺得孩子可以,選擇讓孩子零基礎入學也不是不可以,那就一定要做好了會讓孩子和自己都承擔足夠壓力的準備。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孩子始終是要上學的,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識字呢?又怎麼教孩子識字呢?很多家長一提到教孩子識字就會不自覺有點焦慮,甚至在老一輩眼中,孩子的早教,就是為了讓孩子提前識字和寫字。我家孩子的奶奶就是這樣,只要看到我陪3歲多的女兒讀繪本,她就催促我說,你趕緊教她認字啊,光給她念故事聽有什麼用?又不識字,又不會寫。這就是現實中,一部分家長對孩子識字態度的典型看法。其實,她不知道,從零開始教孩子識字,也是需要科學的操作方法的,不然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 孩子最佳「識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識字效果更好
    記得我家孩子3歲時,身邊的孩子都開始識字了,我是百般著急。買了一堆識字卡回家讓孩子認,但孩子一看識字卡就睡著,對繪本的興趣也不高了。折騰了很長時間也沒認識多少字,我就放棄讓孩子識字了。大約是孩子上大班的時候,他開始主動問我:「這是什麼字?」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奶奶:沒有刻意教,抓住了識字敏感期
    對於寶寶識字的問題困擾著不少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認識許多漢字,而自家的寶寶還只會咿咿呀呀,內心雖然著急,卻又擔心佔據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提早的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有必要嗎?到底幾歲學習才合適呢?要怎樣讓孩子愛上認字說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寓教於樂提升孩子學習興趣,洪恩識字幫家長排憂解難
    天天除了要操心家裡的大小瑣事,還要為孩子的學習急得焦頭爛額。孩子爸爸不僅幫不上忙,遇到問題還要「詐屍」一般跳出來說上幾句,真是分分鐘讓人氣得暴走。也難怪,有媽媽說自己因為輔導孩子學習被氣得乳腺增生。也有人表示,自己天天處於崩潰的邊緣,人都要瘋了。
  • 等2年多的識字卡終於加印,團價還降了
    如果手頭已經有了其它的字卡,那這次就不用再入,把家裡那套字卡好好利用起來就可以啦。之前我也分享了一些識字方法👉一舉兩得,這樣識字事半功倍,娃還特開心 2、小象識字卡適合幾歲的娃啊?字卡由小象漢字出品。在甲骨文識字領域,小象漢字做的還蠻不錯的。匯集了眾多漢字專家,專門研究怎麼樣讓孩子輕鬆高效地認字。
  • 「3歲孩子一年內認識1200字」,其母親這3個智慧決定是關鍵
    有這樣一位媽媽,僅憑著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在3歲那年就認識了1200多字,這位媽媽從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準備教孩子識字了,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這位媽媽更是做了3個智慧的決定,讓孩子在一年之內便認識了1200多次,可以說是見效最快的識字方法了。
  • 幼兒快速識字小技巧,讓孩子輕鬆識字
    爸爸媽媽們不妨像我們小時候把這些動物的漢字都寫在自己製作的方形小卡片上,寶寶小一點的時候,我們可以制定簡單的遊戲規則,比如媽媽打出來一個」豹」,寶寶可以在一堆卡片裡選出一個可以打得過豹子的漢字,比如老虎了,獅子了,然後讓寶寶還要說出來自己選的是什麼,這樣一來二往寶寶就認識了所有動物的漢字,而且樂此不疲。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帶拼音字帖大全,識字練字一起搞定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帶拼音字帖大全,識字練字一起搞定在一年級的語文學習中,識字認字寫字是孩子們主要要做的,也是試卷上的考題組成部分,但這也是很讓家長抓狂的,很多爸爸媽媽在教孩子認字時,都非常的苦惱,明明自己在教孩子讀時
  • 在家幾個月,一年級的孩子讀不懂題目,很多字不認識怎麼辦?
    她找了份往年期末考試卷,列印出來給孩子做,發現在讀題這步孩子就卡住了,不少字都不認識。這位媽媽在發愁呢,如果開學的話,很快就會面臨期末考試,這可怎麼辦呢;如果不開學,到下學期怕是任務更重了。其實,即便是原來,一年級時孩子讀題時有不認識的字也是常見的。我記得我家孩子上一年級時,期末考試是有老師把題目先讀一遍的。
  • 寶寶認字一大困惑:有圖就識字,蓋住圖就不認識,該怎麼破
    4—7歲是寶寶的識字敏感期,很多寶媽都會給寶寶準備識字卡片、識字積木,讓寶寶看圖識字,寶寶很厲害,很快就能記住很多字了。可是如果你蓋住圖畫,讓寶寶識字,寶寶就會一臉懵了。我家二寶現在4歲半,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麼,怎麼讓寶寶少受圖畫的影響,把漢字記牢,又不會讓認字感到枯燥乏味,讓寶寶有興趣學下去呢?《一學就會的漢字遊戲書》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 一年級識字1600,布布識字洪恩識字和悟空識字,到底哪個更好用?
    隨著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改革,新教材不僅重視孩子的閱讀能力,也很重視孩子對漢字的學習。魚sir認識的很多家長就跟我說過,如果重新經歷一次幼小銜接,一定要把孩子的識字基礎打牢。既然說到了識字,那麼魚sir今天就來聊一聊識字APP。
  • 如何輕鬆培養娃「識字」?掌握這3個小竅門,將孩子教成識字高手
    正確認識很多家長都能認識到孩子識字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不到3歲時就開始強迫孩子大量的讀和寫,這樣是不正確的,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最佳的記憶知識時間在三歲到七歲,過早的實行識字教育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圖文結合綜合識字孩子在沒有形成識字的基礎時,書本上的字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由於不夠生動形象等原因會讓孩子無法形成長期記憶,不利於孩子的長遠識字,所以需要家長將文字與動畫、圖片、日常物品相結合,讓知識不再抽象,這樣的識字方法來說對孩子有一定的幫助
  • 寶寶究竟什麼時候開始識字最好?看完學霸的經歷,媽媽們沉默了
    以713分獲得山東省理科狀元的張聖一,他 幼兒園階段就認識了小學階段的所有漢字,具備獨立看書的能力 。我們會發現,這些學霸們,其實他們早早就開始識字學文了。著名的早教教育家瑪利婭蒙特梭利,她就鼓勵要早一點讓孩子學會識字,這樣孩子可能通過自己閱讀,去發現更多豐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