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孩子識字別「硬背」,掌握5個竅門,就能認識2000字

2021-01-15 奪分之道

孩子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識字。只有認識了漢字,才能保證閱讀的正確性和對學習理解的正確性。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極具會開始學習認識漢字,而孩子認字的艱巨任務也放到了父母們身上。對於很多的家長而言,教孩子認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要求會認的字是300個,會認會寫100個,一年級下冊要求會認400字,會認會寫200字,除去一類字二類字中重複的,大概要認900字左右。二年級上學期要求會認450字,會認會寫250字,下學期要求會認400字,會認會寫300字,除去重複的,要求會認大概1200字左右。從以上數據,結合課本生字,我們可以看出,教材上對孩子識字量以及難度是逐漸增加的。

再看考試,我們發現,無論是平時的考試還是學校的末考,都有一些超綱的內容,比如二類字要讓寫。到了二年級不再考試統一讀題,更是對孩子識字量的一個考驗。也就是說,一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只有書本上900個左右是絕對不夠的,必須在一年級下學期,通過適合孩子和家庭的方法,讓孩子們的識字量有大的提升。

一、識字卡

爸爸媽媽可以幫孩子買一些識字卡片或者識字圖畫來幫助孩子識字。買來的識字圖畫要張貼在孩子能夠夠得著的地方,不要貼得太高了,脫離了孩子的視野哦!識字卡片,要準備雜種比較形象的,比如智象識字卡片,裡面的內容包括這個字的讀音、筆畫、來歷等還有連結二維碼,可以看到漢字的階梯動畫,不僅能幫助孩子識字,還開拓了孩子的智力和眼界。

二、寫日記

家長有時間的話,可以把孩子喜歡以及當天做過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寫成短篇的小日記,陪孩子一起閱讀這些日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回憶這一天中經歷的印象深刻且有趣的事情,再針對裡面的幾個印象深刻的字或者詞組,認真地跟孩子指讀,久而久之,孩子的識字量便會有很大的提高。

三、堅持閱讀

增加識字量是為了閱讀,但是閱讀也反過來能夠促進識字量的增加和對字的運用。因此,可以多給孩子買書。

繪本的字比較少,圖片多,孩子可以從圖片來推測文字的意思,等孩子識字量上來了,可以閱讀圖畫書,圖畫書,文字多一些。最後是文字比較多的書。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對閱讀更有興趣,不受識字量的幹擾,同時逐漸增加閱讀量,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四、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識字

學習漢字不能強迫孩子怕困難。小學生家長要通過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對話和交流,讓孩子認識到「識字」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進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主動詢問漢字的內容。

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家長通過和孩子的溝通,就能不知不覺讓孩子學會識字。

比如,小學生家長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和孩子討論。如果我們想買零食,可以通過超市不時的提示牌快速找到零食區。當孩子們走在路上時,他們也會好奇地抬頭問媽媽:「這是什麼意思?」家長此時不能急躁,而應保護孩子的求知慾和求知慾。

五、讓孩子通過韻律識字

漢字本身是圖形之美,漢字的發音也有著韻律之美。小學生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對朗朗上口的節奏和韻律感興趣的特點,將識字和童謠、兒歌結合在一起。通過吟唱「識字歌」,讓孩子不知不覺掌握漢字。

低年級學生在開學後就要開始小學學習新課程,不能再像幼兒園學習一樣了,學生們要試著學習新字。因此就需要小學生家長幫助孩子,只要多多鼓勵孩子閱讀課文就能輕鬆識字。

識字是孩子開始學習的基礎,總結一下這些識字的方法,我們可以看到最重要是離不開爸爸媽媽們的陪伴。孩子離開了學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都需要父母的不斷支持和引導哦。

相關焦點

  • 老師建議:小學一二年級的漢字,組詞,別讓孩子走進誤區
    很多孩子,也包括家長都會有同樣的想法,認為二類生字只要會讀就可以了,把重點都放在一類生字。要知道,只要是課後的生字,不管一類,還是二類,都是同樣重要。每學期一次的生字驗收剛剛結束,驗收的就是二類生字,有很多孩子正確率都在60%左右,有較少的一部分正確率達不到50%。低年級的識字是日後的學習是基礎,要適當的增加孩子的識字量,對於日後的閱讀寫作和應用題都有很大的幫助。
  • 孩子識字太困難?老師整理:這份識字順口溜,1天認識50個字不難
    孩子識字太困難?老師整理:這份識字順口溜,1天認識50個字不難你的孩子覺得漢字的記憶困難嗎?你的孩子覺得形近字之間區分複雜嗎?調查結果顯示,99%的小學生,都認為複雜的漢字記憶非常困難,形近字之間的區分更是讓孩子一頭霧水。而根據相關的數據,在小學階段,孩子要掌握的字詞量大概在2400個左右,這2400個字詞不僅要求孩子會讀會寫,還要會用,掌握字形以及字義。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堅持一段時間的逐字閱讀之後,孩子的識字量就會增加,在生活中看到書上曾經見到的文字,他就會自動聯繫起來,告訴你這個字怎麼讀。一旦孩子進入文字期,家長陪孩子親子閱讀時,一定要按照書上的文字逐字照念,不要怕內容重複,當孩子對內容滾瓜爛熟之後,還堅持逐字讀,久而久之,他就能把文字的音、形、義匹配上了。
  • 如何輕鬆培養娃「識字」?掌握這3個小竅門,將孩子教成識字高手
    正確認識很多家長都能認識到孩子識字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不到3歲時就開始強迫孩子大量的讀和寫,這樣是不正確的,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最佳的記憶知識時間在三歲到七歲,過早的實行識字教育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圖文結合綜合識字孩子在沒有形成識字的基礎時,書本上的字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由於不夠生動形象等原因會讓孩子無法形成長期記憶,不利於孩子的長遠識字,所以需要家長將文字與動畫、圖片、日常物品相結合,讓知識不再抽象,這樣的識字方法來說對孩子有一定的幫助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3歲的王恆屹參加了央視節目《了不起的孩子》,表現出驚人的天賦,閱讀了3000多首,背了三四百首古詩,背了世界上180多個國家的國旗和數千個音樂圖書館,被稱為「神童」。當時他獲得了很多粉絲。今年他參加了《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讓他雙喜臨門!3歲的神童知道3000個單詞:處於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 小神童王恆屹5歲能識三千字,但我卻不建議太早教孩子識字背詩
    我國的家長們從上個世紀的科大天才少年班開始,就對神童有一種別樣的情懷。而說起最近比較吸睛的神童,可能就是通過《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節目一炮而紅,在家長們的視線裡不斷刷屏了整個上半年的「中華小詩庫」王恆屹了。這位小神童的主要戰績就是5歲就能識3000字,會背唐詩五百八十首。
  • 丟掉那些沒用的識字工具吧,掌握3個方法,不花錢也能教孩子認字
    家中有即將上學的孩子,不少家長早就做好了學前教育。有的給孩子報銜接班,有的給孩子報網課,還有更小的孩子,家長早早開始了拼音和識字學習。購買了不少識字的工具、APP,這些識字工具確實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積累好識字學習,很多孩子在小學前就已經認識了幾百個字了。
  • 4歲男孩認識2000個漢字:小學霸背後,都有會教的父母
    她說親戚家的孩子四五歲能認2000個字,上學後一直是班裡學霸,年級前三。人家爸媽都是浙大的教授,根本不去外面上輔導班,都是自己教。自家孩子四五歲不認識幾個字,幼兒園也不教,自己和孩子爸都是學渣,想報個學字班,又擔心強行灌輸會讓孩子厭學,在家教,又擔心方法不當孩子學不會。
  • 小學階段做好識字積累,「四會字」該怎麼學?語文老師教給你方法
    三四年級的同學,總是寫錯別字。形近字區分還需要加強練習,家長把這個經常出現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的問題,歸結為粗心。在小島老師看來,這不是粗心的問題,而是本身在識字的學習過程中,就沒掌握好。小學階段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識字,新教材的第一課甚至不是拼音了,而是識字,足以見識字的重要性。家長總是認為,老師不講拼音了,拼音都得要提前學習。
  • 手卡的字就認識,手寫的就不認識了?這樣做才能幫孩子真正識字
    手卡的字就認識,手寫的就不認識了前幾天有媽媽問我,四歲的兒子在幼兒園學會了漢字,但回到家看到同樣的字卻說不認識,這是怎麼回事?"孩子上課的時候我去看過,老師會用有顏色的卡片教小朋友認字。兒子學得很認真,但是一回到家我把字寫在本子上,他卻認不出來。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帶拼音字帖大全,識字練字一起搞定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帶拼音字帖大全,識字練字一起搞定在一年級的語文學習中,識字認字寫字是孩子們主要要做的,也是試卷上的考題組成部分,但這也是很讓家長抓狂的,很多爸爸媽媽在教孩子認字時,都非常的苦惱,明明自己在教孩子讀時
  • 5歲男孩識字3000:3個方法激活識字內驅力,你的孩子也能行
    1、什麼是「識字內驅力」我國幼兒教育學研究的開創者陳鶴琴先生曾提出「能夠識字是兒童所迫切要求的」。發展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在語言學習中,孩子始終是個主動者,只要有個合適的環境,就能自然開花結果。如果父母強制讓孩子讀書寫字,每天達到一定程度的識字量,只為了追求孩子能認識多少字,不管孩子有興趣與否,而不管這個字在真正的語言環境裡怎麼用,就等於拔苗助長。孩子即使認識很多字到最後也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這就像更好的機器,如果馬達壞了,就會全部報廢。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臨時,用這3個小竅門,認字量破千不是難事
    我閨蜜家的孩子幼升小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小姑娘,老師問的文字都認識,最後跟孩子家長一嘮嗑,這個孩子的識字量比其他小朋友高了不少,說話間那個家長說到了這樣一詞「識字敏感期」。我回來也研究了一下。3個小竅門,認字量破千不是難事1、繪本認字平時我們都會給孩子讀故事,孩子也翻一翻那些繪本,因為有圖畫在吸引這個孩子,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識字的繪本,讓你孩子邊看書邊認字。
  • 5歲萌娃背詩五百首,識字超三千,他的家庭教育厲害在哪裡
    你孩子5歲的時候,會背多少首詩?能認識多少字?我從未覺得孩子的起跑線有多重要,直到我在電視中看到5歲的王恆屹,能背詩580首,認識3000個漢字,我第一次認識到同齡孩子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也正是這樣日復一日的訓練,才有了5歲就能背詩5百首的王恆屹。家長會問:「這麼小背詩是浪費時間嗎」?據研究表明,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記憶效率最高,就連詩詞女神葉嘉瑩也認為讓6歲前的孩子背書符合兒童的發展規律。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才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因為工作的性質,比較清閒,在每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聽見中班的老師都開始給孩子們教一些簡單的字,甚至還有很多的爺爺奶奶們都會私自的灌輸早識字、早背古詩對孩子好的思想給孩子跟孩子的父母,還有部分的爺爺奶奶在炫耀他們的孫子能認識很多字了。
  • 教育部課程標準:1、2年級能寫800個漢字,認1600字,家長太難了
    01小學1、2年級語文《課程標準》:會寫800字,能認1600字,課外閱讀總量5萬以上如下講述的是2011年(也就是9年前,最新標準暫未刊發第一,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也就是說一、二年級共2年的700多天裡,需要2天學會寫3個漢字,學會認6個漢字。第二,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
  • 三年級語文是個坎,掌握這份提分攻略,成績一定不會差!家長收好
    三年級語文是個坎,掌握這份提分攻略,成績一定不會差!家長收好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發現小學階段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上一心二用,甚至是一心多用。當老師這麼多年,我經常會收到這類留言:「顏老師,我孩子一二年級成績挺好的,為什麼一到三年級,突然就跟不上了呢?以前考雙百分,現在各科都降到了七八十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 低年段孩子父母必看:拼音與生活,是幫助孩子識字用字的最好途徑
    筆者在這篇短文裡,想從語文素養裡最基本的要素一一識字和運用文字的素養,來淺談一番。語文大廈裡,掌握一定數量的字,是基礎,只有掌握了它們,才談得上靈活運用它們,在此基礎上也才談得上閱讀和寫作。因此可以說,識字和運用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教學中需要培養的最重要的素養。那麼該如何快樂而高效地幫助學生們去識字和理解運用文字呢?
  • 早識字到底好不好?2個「策略」提升孩子識字量,讓孩子愛上識字
    我們處於信息爆炸的時代,誰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誰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識字這個話題,很多父母都有一致的意見。 那就是孩子識字的時間越早越好,因為誰家的孩子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能早識字對他們的成長來說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早點識字的話有這幾個優點, 快來和我們一起看吧。
  • 5歲萌娃識字超3000,找對方法,不用死記硬背,你家孩子也能做到
    2019年江蘇省教育學會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幼兒園大、中班兒童識字量在800左右。根據規定,孩子在第一學段(1~2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而有這樣一個孩子,5歲的識字量超過了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