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萌娃背詩五百首,識字超三千,他的家庭教育厲害在哪裡

2020-12-16 錦春育兒經

你孩子5歲的時候,會背多少首詩?能認識多少字?

我從未覺得孩子的起跑線有多重要,直到我在電視中看到5歲的王恆屹,能背詩580首,認識3000個漢字,我第一次認識到同齡孩子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

我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被王恆屹這個小選手圈粉了,一組「姓氏飛花令」讓全場驚呼。他的一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讓我瞬間汗顏,我都不知道是哪首詩。

我當時就想,人家這孩子是怎麼養的,啥樣的家庭能教出這麼優秀的娃!這一了解才發現,在王恆屹的教育背後的功臣是他的奶奶。

因為父母要去上海工作,於是小小的王恆屹就跟爺爺奶奶在青島長大,所以說能養出這麼個「神童」孩子,奶奶功不可沒,那這位奶奶的家庭教育厲害在哪裡呢?讓我們一起來揭秘。

一、國學啟蒙、背古詩

如果說這位退休奶奶有何過人之處,就要提到她的愛好。王恆屹的奶奶非常喜歡古詩詞朗誦,平時自己就喜歡聽。

沒想到一歲多的王恆屹對詩詞非常有興趣,還跟著哼。於是王恆屹的奶奶找到一些國學啟蒙的經典之作,比如《三字經》、《百家姓》給王恆屹放著聽。

沒想到沒用多久,王恆屹就背下來了。我想這就是普通孩子和他的區別吧,我們孩子聽兒歌,人家聽國學,從小就能感受國學的魅力,並且對於古詩詞類更有語感。

等到這些基礎聽完以後,王恆屹的奶奶開始教他《千字文》和古詩詞,為了讓王恆屹記住更多的詩詞,奶奶還會利用遊戲去鞏固詩詞。

比如平時會跟王恆屹互出考題,兩個人比一比,誰詩詞接的多,接的準確!也正是這樣日復一日的訓練,才有了5歲就能背詩5百首的王恆屹。

家長會問:「這麼小背詩是浪費時間嗎」?據研究表明,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記憶效率最高,就連詩詞女神葉嘉瑩也認為讓6歲前的孩子背書符合兒童的發展規律。

二、每日堅持識字

那王恆屹是怎麼識字的呢?奶奶又用了什麼方法呢?王恆屹奶奶分享經驗的時候,特意強調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就算孩子記性再好,但也逃不過遺忘。

所以想要讓孩子真正記得住,就要每天堅持學習。有的時候一首詩也要讀上三四遍,尤其是詩詞中的文字,奶奶要一個字、一個發音的進行講解

王恆屹的奶奶認為,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孩子才能記憶得更加深刻、更加牢固。再想一想我們多少家長有真正有耐心去給孩子講述一個字的意義呢?

我們最常見的方式是什麼?不就是拿著一個識字卡,一遍遍地念,每次孩子還沒被念困,自己已經開始打哈欠,這樣怎麼可能讓孩子達到識字的效果呢?

而且孩子在3-6歲這個階段,處於具體形象思維,本身對於抽象的數字、文字就不感興趣,家長再教得無聊點,認識個百十來字都困難,何談上千字呢?

但你若不讓孩子識字,很多小學是要求孩子入學之前有識字基礎的,而且要達到700字,讓很多家長很慌張。

建議可以從具體形象思維出發,通過象形文字讓孩子識字,不但增加了識字興趣,還能夠讓孩子更理解一個字的含義。

比如下圖的「旦」字,我們要給孩子解釋這個字的含義,挺困難。但是通過圖像讓孩子理解就容易多了,把比劃中的橫比作大海,上面畫一個太陽,就是太陽剛剛升起的意思。

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形象記憶法,孩子不但不排斥,還會覺得很有趣。為了讓孩子更理解這個「旦」的意思,還搭配了一個小故事。

家長可以問孩子,你知道太陽從什麼地方升起嗎?然後你就給孩子看這幅圖片,是不是這樣,然後引出「旦」這個字。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記憶,還可以讓孩子背一背木蘭辭中的「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給孩子解釋,木蘭在太陽剛升起的時候就離開了父母,到了晚上就睡在黃河邊。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孩子對於這個「旦」字的理解,一定比你拿著識字卡念上一百遍管用。上述的方法出自《水墨漢字繪本》,非常有趣的一套識字繪本。

是為4-8歲孩子,從識圖到識字而準備的自然過渡的繪本,通過48幅水墨手繪的象形字,再到48個趣味故事,讓孩子發現漢字的美。

每一個漢字都包括甲骨文、漢字故事、意境畫、古詩詞、現漢簡體字5個部分,讓孩子真正去認識一個字,是孩子識字路上的「神助攻」。

通過王恆屹的故事讓我意識到,其實不論是老人帶孩子,還是自己帶孩子,只要講究方法,都能養出一個「不凡」的兒童。

相關焦點

  • 5歲萌娃背詩500多首,識字超3千,離不開奶奶的「滾雪球」記憶法
    5歲的時候,識字超過3000個,能背誦360首唐詩,100首宋詞,堪稱「中華小詩庫」,把董卿也圈粉了。今年參加詩詞大會的時候已經能背詩超500首了。看完《挑戰不可能》,不少網友心疼地抱住自己:「我已經輸給五歲的孩子。」
  • 5歲萌娃識字超三千,方法得當,不再死記硬背,您家寶寶也可以
    過早識字真的對孩子有害嗎?我也是一個四歲半孩子的寶媽,也加了幾個寶媽群,每天熱熱鬧鬧的,群主是一位教師媽媽,經常會在群裡與我們分享育兒經驗,一段她兒子5歲認識800多字的視頻,在群裡炸開了鍋。在大家紛紛誇讚的時候,一個對立的聲音出現了「別再讓你的孩子過早識字的了,這會害了他的。」這讓大家一片譁然,我們都每天教孩子認識字,怎麼就害了孩子了?認字有錯?原因是源自一個美國案例,因為幼兒園教會了孩子認識「o」,而孩子媽媽認為這樣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發展,所以將幼兒園告上法庭,並且法院判了孩子母親勝訴。
  • 5歲萌娃背詩「五百首」,識字超3000,多虧奶奶的3點教育法
    當時的王恆毅只有3歲,但是已經會背很多古詩了,還記得200多個國家的國旗。 天才當然不會就此止步,2019年,王恆屹參加了《挑戰不可能》的總決賽,被稱為「行走的詩詞典」。5歲的他挑戰了讓大人也覺得難的唐詩九宮格,他輕鬆地就過關了。 能夠輕鬆的過關,自然和他的知識儲備有關, 這是很多大人都比不上的。
  • 小神童王恆屹5歲能識三千字,但我卻不建議太早教孩子識字背詩
    這位小神童的主要戰績就是5歲就能識3000字,會背唐詩五百八十首。小神童王恆屹從2歲開始識字背詩,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這種程度的神童其實只不過是超齡學習了年齡更大的孩子的知識,只是「早慧」卻稱不上「神童」,雖然要肯定孩子和家長所付出的心血,但我卻並不建議大多數孩子太早的學習識字和背詩。
  • 開掛記憶:3歲識三千字,5歲背600首古詩,離不開奶奶的3個堅持
    開掛記憶:3歲識三千字,5歲背600首古詩,離不開奶奶的3個堅持相信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朋友,一定對王恆屹這位小朋友印象非常深刻,這位只有5歲的小朋友,是這季比賽第一個出場的選手。"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小恆屹出場時就氣勢不凡。
  • 《龍的傳人4》:會背1200首詩的7歲萌娃詩王,讓酈波想再收徒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作為全國首檔親子國學傳承節目,金鷹卡通衛視優學派《龍的傳人4》第二期,又將迎來十五個國學小將,他們會到達哪個高度的成長階梯呢?李泊廷又會迎來怎樣的挑戰?會背1200首詩的7歲孩子又將怎樣驚豔全場?本周五晚7點,讓我們拭目以待!
  • 5歲萌娃識字超3000,找對方法,不用死記硬背,你家孩子也能做到
    2019年江蘇省教育學會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幼兒園大、中班兒童識字量在800左右。根據規定,孩子在第一學段(1~2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而有這樣一個孩子,5歲的識字量超過了3000。
  • 5歲識三千字,背詩280首,這位奶奶的教育方法火了,家長應該學習
    5歲「神童」的詞彙量遠遠超過初中生,奶奶的育兒技巧也頗受歡迎,值得家長們借鑑現在大多數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小時候注重科學育兒,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長大後,重視教育,不斷給孩子報培訓班。這都是父母的好意。然而,受教育的孩子總是不如人家的好?
  • 一個五歲孩子:能背誦五百多首古詩詞,會認三千多字,怎麼做到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請大家把目光聚焦當下,當下除了疫情是重中之重,熱切關心的話題,有一個五歲的孩子也迅速在網上走紅。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五歲孩子能熟背五百八十多首古詩詞,會認3000多個漢字。他的名字叫王恆屹。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播了,王恆屹作為少兒組參賽選手再次走進大家的視線。
  • 他不到6歲,識字3000,熟背詩詞580首,怎麼做到的?奶奶道出真相
    《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於大年初四正式跟大家見面,來自青島的小選手王恆屹,圈粉無數。不到6歲的他,認識3000多字,會背詩580多首,節目中出色的表現,鎮定自若的樣子,讓人太驚嘆了!剛上場時,小恆屹介紹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彈鋼琴,但是最喜歡的是詩詞。先是一組「姓氏飛花令」—「請問你貴姓」。
  • 中國詩詞大會丨識字三千、會詩580首,6歲神童風頭蓋過新主持人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於1月28日在央視一套播開播,新一季節目,除了主持人有變化以外,舞臺更加絢麗、參賽選手更加多元化、題目設置難度更大、節目編排主次更加清晰,昨晚第一期節目播出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6歲小選手王恆屹。王恆屹今年5歲半,有著三千多識字量和580首詩詞貯備量,他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還喜歡彈鋼琴,但是他最喜歡的是詩詞。
  • 6歲萌娃挑戰「姓氏飛花令」,從小讓古詩詞餵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最近看《中國詩詞大會》,突然被6歲萌娃王恆屹圈粉了,現場因為反應機敏、詩詞素養極佳,驚豔四座。只有六歲的他,卻已經認識3000多個漢字,可以背誦300多首詩、100多首宋詞,被稱為「行走的中華詩詞庫」。
  • 退休帶娃的奶奶,堅持讀詩詞養出5歲小「神童」
    退休帶娃的奶奶,堅持讀詩詞養出5歲小「神童」撒貝寧主持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上,有過這麼一位年齡只有5歲的小嘉賓。他因為熟背「300多首唐詩、100多首宋詞、識字量3000+」,被撒貝寧稱之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
  • 6歲神童識字3千,熟背詩詞580多首引撒貝寧咋舌,實際意義大不大
    王恆屹之所以走紅,因為他還不到6歲,卻能識字3000,背誦580多首詩詞,因而也被稱為小神童。看著臺上萌萌噠的孩子,卻不管在飛花令環節還是100秒自救環節,卻都表現得讓人刮目相看,難怪主持人撒貝寧都稱之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
  • 5歲男孩識字3000:3個方法激活識字內驅力,你的孩子也能行
    也就是說,孩子識字不僅是他內在的發展需求,還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孩子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產生的動力來識字,這就是孩子的識字內驅力。2、機械式認字是識字內驅力殺手自我決定論創始人愛德華·L德西基提出: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強加給他的價值和目標的人是不自由的,因為他喪失了內在動機和真正的自主。
  • 《中國詩詞大會》被6歲萌娃刷屏:被詩詞養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一個不到6歲的小萌娃,可以背誦500首古詩,隨意變換形式提問,他都可以對答如流。連網友們都忍不住感嘆:世界大了,優秀的孩子太多了!除了這個小萌娃,之前把陸遊當男神、蘇軾不離手,2000首古詩詞倒背如流的才女武亦姝,目前已經是清華的一名學生;在送外賣間隙讀詩、背詩的雷海為,真正詮釋了什麼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奪得冠軍之後的他已經成為一名教研老師,成功逆襲人生。
  • 3歲認識三千字,5歲半能背600首古詩,神童王恆屹為何被質疑?
    今年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朋友,一定對王恆屹這位小朋友印象非常深刻,這位只有5歲半的小朋友,是這季比賽第一個出場的選手。「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小恆屹出場氣勢不凡。
  • 5歲男童背580首詩,被贊「中華詩詞庫」,網友吐槽:沒有童真
    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上,5歲男童王恆屹因為能背580首詩爆火,不僅贏得現場各位專家好評,在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到處都是《別人家的孩子5歲背會500多首詩,你的孩子呢?》類似的文章。這位「神童」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 他認識2000多個漢字,580首故事,甚至比普通成年人的水平還要高。
  • 「求求別讓孩子背詩了」孩子背詩引爭議,看一位寶媽教科書般回懟
    「求求別讓孩子背詩了」孩子背詩引爭議,看一位寶媽教科書般回懟幼兒園和小學時期,老師基本每天都會選一首古詩詞讓孩子背誦,隨著「微信」成為老師檢查作業的工作,老師開始要求,家長每天晚上把孩子背誦古詩詞的樣子錄下來,發到朋友圈裡,這項作業成為很多家長的心頭病。
  • 能背唐詩三百首,家長認為:無需拼音和識字學習,入學一樣很優秀
    離開學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有這樣非常自信的家長說:沒去幼小銜接,也沒學拼音和識字,通過背唐詩三百首,我們孩子的古詩詞記憶力非常好。想問問小島老師,這樣的孩子,是有語文學習天賦嗎?家長對孩子學習天賦的非常自信。當然學齡前兒童不提倡過早學習一年級的新課,但是不識字光靠背誦唐詩三百首,是不能體現孩子的語文學習天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