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萬家,清輝不減。
天涯此刻,相共嬋娟。
西風碧樹,屈指流年。
十分好月,願照人圓。
念及中秋,想到的永遠首先是團圓二字。
圓圓的是天上月,團團的是手中餅,心中還祈願著,十分好月,長照人圓。
說是中秋,其實最早的稱呼是「仲秋」,三秋至此為半。所有傳統的重大節日,起初都關乎祭祀,而祭祀的根本,在於對天地自然的尊重。順時感氣,天人合一。《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即為祭拜。《史記·天官書》云:「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神也。」古人將五行與四季相對應,秋屬金,秋季的月亮,最明亮,最清晰。但朝日夕月其實是春分秋分的禮拜,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恰是一個輪迴,而自秋分起,「陽日損而隨陰」,月是太陰之精,對月亮的崇拜最初是對太陰之精的膜拜。
夕月的傳統奠定了後來的中秋習俗,「中秋」,這是傳到民間後的叫法了,中,八月半嘛,又是離秋分最近的一個滿月之日,在仲秋月的望日祭拜月亮,簡直是順理成章的合乎時宜。只是隨著文明的演進,祭月、拜月漸成賞月、玩月,敬畏之心減了,更多的是怡悅之情。夜深人靜時候,最容易思緒紛呈,此時,一切都是暗沉的、幽微的,只有天心處一輪朗月,皎潔、清和,將那一點都不耀眼卻寧靜溫潤的光,灑向任何一個角落,「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裡光」,天地萬物都可感緒興壞,卻再沒有比月亮,更適合寄情的了。於是,在唐代,中秋之夜吟詠月亮,蔚然成風,至宋,終於正式成節。
可是清光如許,卻不能盈手相贈,這真令人難過。沒關係,還有月餅。團團如月,宜友人饋送,宜合家分食。我總懷疑,月餅名字的由來,沒準真是那句東坡的「小餅嚼如月,中有酥和詒」,北宋第一吃貨嘛,這麼想,好像也格外浪漫一些,結合他流傳千古的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捧著月餅,咬一口,更是滋味綿延。
但月餅究竟何時出現,又在什麼時候與中秋聯繫起來,已經說不清了。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裡有關於月餅的最初記載,但那時它還是菱形的,與芙蓉餅、菊花餅、梅花餅並置一處,「四時皆有,任便索喚」。成為中秋節俗,應該是明代的事情,「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帝京景物略》裡這樣寫道。團圓的寓意應該也是在那時隨之而來,如《酌中志》所錄,「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饋送。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餅,仍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合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
千古人同此心,中秋那麼多的意味,一層層削減,流傳下來不曾稍改的,卻還是,寄望團圓。
然而,這世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的,盈缺、聚散,相伴相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月圓之後,便是月缺。更何況,若值離散之際,看那月亮,驚心動魄的圓滿,令人斷腸。
甚至有時,獨個在外久了,對於節日,難免遲鈍,哪怕應個景加個餐湊個熱鬧,心頭仍波瀾不驚,帶著點事不關己的漠然。太多需要漸漸不再必要,作為祭祀的敬畏,作為怡悅的賞玩,甚至作為求之不得的寄託……都在光怪陸離的世相中變得黯淡,變得可以被取代,如被霓虹與層雲掩蓋的沉默而遙遠的月輝。可是,夜深人靜之時,若是窗前掛一輪月,心頭點一盞燈,如此光景,仍是無可比擬的美麗。有人可牽念是幸福的。
無論以怎樣的方式度日,如中秋這樣一個時間節點都值得心存感激,它提醒著我們若天各一方,應倍思親友,若恰逢會聚,當珍重此時。那明月如鏡,照徹了世間的一切不圓滿,方令人們醒覺到,團圓的珍貴。
世間百般滋味,情是其中至珍的一味。而最能令人感到溫暖與豐足的,掰著指頭檢點一遍,也不過是食物與愛。
嚼如月的小餅,盈手堪贈。市面上各類月餅繁多的都快令人膩歪了,然而本著一份心意,分食、相贈,依舊令人樂此不疲。或許不妨親手試著做一份,待擺上桌時,顯得分外意義深重,咬下一口,美味之餘,種種溫柔情意,如一夜之間竟放的蘊藉而又清甜的桂花香氣,無論是否被清晰的覺察,畢竟都已蘊含其中了。
食材&用具一覽:抹茶粉、果珍粉、涼開水、餡料、預拌粉及白油
月餅大小是75g的
我買了5份粉和10份內餡餡料(如果有條件的話,自己準備粉和餡料也是可以的),這次只做了第一批實驗品所以並不是把用料都用完的,如果做完感覺實驗品不錯,就可以批量生產了~所以分量用量什麼的就不用參考這張了。
預拌粉加水和面(預拌粉要留一些做之後的防粘粉,或者另外準備一份熟糯米粉)水一點兒一點兒加,合適了就停。一般情況下是每200g預拌粉搭配60-70g水。
麵團翻拌至看不見散麵粉即可(揉麵粉時可加入少量白油,因為這種麵粉很黏手),然後加入白油(豬油更好)。比例是每200g預拌粉搭配30g白油。之後將白油揉進麵團。混合均勻。
混合均勻後蓋上保鮮膜靜置20分鐘左右。一定要蓋上保鮮膜,防止麵皮乾裂。(我用的都是熟粉,可以不需要蒸熟)如果用的是生粉就需要蒸熟麵團,蒸熟之後再包。
餡料:有抹茶的、酒釀蔓越莓的、慄子的等等。買的就是少糖的所以不會太甜。
將靜置20分鐘之後的麵團稍微揉一揉,然後分成兩大一小的麵團三份,將大的一份加入果珍粉(因為抹茶的顏色很深,所以抹茶色的麵團要少一些)。
如法炮製抹茶色。最終出現一個大份原白色、一個大份橙色、一個小份抹茶色的麵團們。
冰皮月餅的皮和陷比例是6:4,因此75g的月餅分割下來就是冰皮45g一份、餡料30g一個。
把三色麵團揉在一起,不要揉太久,不然就變成一種顏色了 。
餡料也揉成球。這裡是蔓越莓的。
將餡料置於麵皮上方,從下往上開始包。
慢慢往上推~封口。
裹一層手粉防粘~這個時候的糰子最可愛了哈哈哈(≧▽≦) 。
把糰子放入模具。由於冰皮特別粘,所以很容易粘模。
防粘方法最流行的有兩種。一是在模具內撒一層薄粉防粘,但是可能會導致花紋不清晰;二是在模具內刷一層薄油(不能用花生油/橄欖油之類有特殊味道的油),但是出來就有點兒不夠粉嫩,油量太大就真的太油亮了。
用力向下按壓,按壓的時候用手扶著以免滑跑。然後推出來。
這樣就可以啦~顏色都並不是固定的。個人認為抹茶的顏色太顯眼,比例要小一些。如果想做效果科幻一點兒的(如中間這個),就將麵團揉一會兒然三色混合;如果想做分明一點兒的(如第二排左一),就將麵團稍稍按壓即可。
冷藏之後口感更佳。冰皮月餅需包裹保鮮膜或放在保鮮盒中才能置於冰箱冷藏,否則表皮會變硬,請於3天內食用。如果要送人,可以直接包裝後再冷藏。
今又中秋。願心如朗月,圓滿歡喜。有餅團團,恰稱心意。
文|汪見殊、Amber安倍
圖|沈韶君、汪見殊、Amber安倍
見素
這裡遞呈的,是一本掰開了揉碎了的雜誌
它不再是一整本厚厚的呈現
願它將是生活中久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