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璋:我對「寫意」的一點理解

2020-12-18 綠楊夜話

「寫意」對於中國畫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以至於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會用來區分中西繪畫的不同:中國畫是寫意的,而西方繪畫是寫實的。這當然不是準確的學術結論,不過,從多元文化的角度來看,這種認識或多或少體現出「寫意」這一繪畫藝術形態的確具有某種本質的屬性。與一般性的繪畫實踐規律相比較,我們會發現它或許正是中國畫作為一種特有的意識形態產物與本民族歷史文化深深嵌合的錨點。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討。

《松山雲湧》

一:什麼是「寫意」

「寫意」作為一種繪畫藝術形態,與文人畫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這並不是說寫意的產生源自於文人畫,作為一種歷史存在,中國繪畫寫意特徵的出現較之文人畫的歷史更為久遠,不過,正如同文人畫的產生也是歷史漸進的過程一樣,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文人畫的產生和發展與中國畫寫意性美學特徵的強化很顯然是一個同步的過程。因此,不了解文人畫的文化價值取向,我們就很難理解「寫意」這種繪畫藝術形態。

《嶗山寫生系列》

文人畫的產生與傳統文人的文化價值取向有著密切的關聯,一般意義上來講,我們認為儒釋道是傳統文人文化人格建構的思想資源,在出世與入世的張力場中,傳統文人正是通過學習和體悟上述學問的精神來尋求情感性靈與社會理性的平衡點,這一點無論窮達,都是傳統文人所面對的共性問題。在中國這樣一個重視社會倫理與道德秩序的文化場域中,農耕生產模式對社會高度組織化的要求使儒學成為顯學,對於個人心性而言這無疑是一種結構性的壓力。很顯然,傳統文人必須通過某種方式來紓解和釋放這種心理張力,而文人畫正是這樣一種工具。

文人畫家通過繪畫得到心靈的愉悅,情感的抒發,性靈的升華和人生的慰藉。因之,從功能的角度來看,文人畫的發端決定了它是一種內向滿足的藝術活動,它不是為了娛人,而是為了悅己。米芾將其繪畫稱為「墨戲」,而倪瓚說:「僕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爾。」都說明了這一個問題。

二:「寫意」的要求

正因如此,從文人畫的角度而言,在繪畫過程中一种放松的心理體驗是「寫意」這種繪畫藝術形態所必須具備的創作心理品質,畫家通過繪畫活動來得到壓力釋放與輕鬆的狀態。而這種創作狀態也會自然而然地在作品中呈現出鬆動活躍的筆墨特徵。刻畫和謹細不足觀,往往被視為等而下之,因為,這種創作不符合文人畫創作的功能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寫意」的放鬆,這並不意味著這是一種簡單的創作活動。繪畫是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從其本身的規律來說,要準確傳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創作意圖,就必須依賴於嚴謹和精確的修辭。而對於審美水平與文化修養越高的人來說,他在創作過程中所力圖表達的內容和內涵就會越豐富,對於藝術語言和修辭上的要求也會更加的苛刻。這似乎是存在於文人畫實踐中的一個悖論:一方面要求輕鬆,另一方面又必須精確嚴謹。而這恰恰是寫意繪畫這種藝術形態最具魅力的地方,它要求畫家不斷的錘鍊和優化自己的藝術語言,提升修辭表達的水平。

三:「寫意」的傳達

上面我們提到「寫意」的目的是內向自娛的,作者通過對「自己」的表達來實現釋放與紓解的目的,這裡所謂的「自己」既包括自我也包括自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

從本質上來說,「寫意」的成敗只有通過作者自己內部才能得到有效的評價。但是,這並不等於文人畫只有自己才能夠去欣賞,相反,這種創作會使有相同審美追求和藝術品味的群體通過共情的方式獲得與作者相同的心理體驗,惲南田更有妙語:「群必求同,同群必相叫,相叫必於荒天古木,此畫中所謂意也。」從這一角度來說,傳統文化中傾向於認為審美是有差異的,所謂「雅俗」之別,即取決於畫家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也同樣表現為觀眾的認知。可與知者道,不可與不知者言,這既是文人審美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傳統繪畫雅俗之間的隔閡。後世雖言「雅俗共賞」,其實,此「賞」非彼「賞」,各自在繪畫中尋求自身審美經驗認同而已。

當然,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就在於打破文化的階級壟斷,民眾審美能力的提升正在以一種新的方式消弭雅俗之間的藩籬——這或許是當代中國畫寫意傳統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吧。

【名家簡介】

劉亞璋,2003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獲美術學博士學位。現為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揚州市國畫院特聘畫家,揚州市瓷畫協會副主席。

相關焦點

  • 國畫家|楊力舟:我理解寫意精神,是形而上、物之外的精神
    楊力舟的中國畫藝術在寫意筆墨與現代構成的融合方面,進行了大膽而成功地探索。因為融入了集中體現中國畫的寫意精神的寫意筆墨,他的現代構成可以說是中國式的現代構成。我們要創造中國的現代藝術,應該借鑑西方現代藝術的經驗,也應該發掘中國傳統藝術的資源,特別是發揚尚意尚簡的寫意精神。
  • 寫意中國畫的出路在哪裡?對寫意特性的重新認識
    我認為要對其三個基本特性:一是筆墨的書寫性,二是「意象」的簡約與新穎性,三是「寫意精神」的時代性,進行新的定位和認識,特別是對「寫意精神」的理解和認識,需要與時俱進。 一、筆墨的書寫性 一說到書寫性,很多人就強調「書畫同源」,認為就是用書法的技法畫畫,好像不會書法就不能畫好中國畫似的,其實我認為這是一個認識誤區
  • 美學藝術:寫意油畫是一種文化形態, 反映的實質寫意精神,
    到近年,使得這個命題得以正式上升到理論教學層面,開始追尋油畫中的寫意趣味,使得寫意油畫得以從口述探討、理論研究到寫生實踐等幾個階段的發展。2.而對於寫意油畫,小編也有自己的看法,「寫意是一種意境,強調的是一種精神的表達,我比較傾向表達氣韻生動,從書法上借鑑寫的感覺,我們要表達的是如何通過西方的材料表達東方的情懷。」
  • 王一博:寫意是一種人生態度
    第一次看王一博跳舞,嗯、其實不知道跳的是什麼,我不懂舞蹈,但就是覺得怎麼這麼好看,灑脫恣意如白鶴一般行雲流水。以前看過不少街舞,都是卡點比較有力、帥氣瀟灑的。然後看了一博的街舞,力量不是沒有,而是視覺上給人弱化了,像是大師潑墨山水、提筆揮就狂草、自由自在的感覺。
  • 林木:差強人意和寫意精神
    差強人意和寫意精神林木「差強人意」是什麼意思?相信大多數人都會以為這不難理解。喜歡望文生義的人肯定會想:不合意吧。你看「差」,差了一截,當然不合意;「強」勉強,也是不如意的意思。加上此詞比較生僻一些,知道的人不多,意思理解起來似乎也不算困難,用一用也挺有文採,於是在許多人的文章中也就常能看到,一些名人也用,用法就如同上述。寫的人如此寫,看的人如此理解,所以沒人覺得有問題。但其實,古文中此「差」念chā,是「尚」「較」之意,「強」即振奮、滿意。「差強人意」即尚能讓人滿意。所以現在大多數人使用「差強人意」一詞都用錯了,意思都用反了。
  • 【讀書】張永傑:寫意的生活
    亳州廣播電視臺主持人 張永傑《寫意的生活》寫意是中國畫的一種表現手法,與工筆相對的一種表現手法,它要求用粗放、簡單的筆墨,畫出表現對象的形神,表達作者的創意。其與工筆畫的主要不同是工筆偏重寫實,而寫意畫偏重表意,偏重於表達作者內心對事物感悟。
  • 袁金奎新寫意山水畫技法
    曾進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專攻寫意花鳥創作,作品受到各界人士好評。 袁金奎老師作品欣賞 陳春生,徐文略,郝建武,劉元模,吳孔庭,宋俊琛,康以維,李鳳龍,袁宏楷,趙克儉,李贊峰,馮隨興,張大川,姜波,宏樹檀,孫愛琴,楚月娟,黃蕾,李海豔,王燕飛,殷明尚,劉明烈,趙桂明,劉華峰,高世峰,邊永會,馬瑞波,劉雪強,李保山,趙開新,吳楚天,呂麗娜,唐再輝,王喜堂,郭龍飛,高隆正,趙崇慶,呂國亮,錢玲萍,李永剛,李關亮,鄧高健,張瑞,劉木龍,李長城,李仙兒,崔學超,劉華鋒,溫海龍,馮永輝,張文旗,於金英,
  • 國畫公雞寫意《雙雄芭蕉圖》,升職加薪立家業雙寓意吉祥國畫寫意
    雞在餐桌上是美味佳餚,雞在庭院還能看家護院報時打鳴,在國畫寫意中又是吉祥如意、官上加官(現在應理解為升職加薪)的寓意祝福的表達。這幅國畫公雞寫意《雙雄芭蕉圖》便是升職加薪立家業雙寓意國畫吉祥圖,其中芭蕉葉碩大無比,代表著繁榮昌盛家大業(葉)大的象徵。
  • 陳莊|對於中國寫意畫,素描色彩不是洪水猛獸!
    我對素描與寫意的一點體會這些年,有關寫意與工筆,國畫與素描的爭論層出不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我看來,素描不是洪水猛獸,寫意只是代表中國繪畫的一種形式。當然,中國畫裡的寫意,代表了中國的文化、哲學和美學,我本人也是畫寫意的,我欣賞造型嚴謹的寫意畫,寫意,可不是寥寥幾筆,信口開河。
  • 了解中國畫中,寫意 筆意 立意都是啥,才能畫好寫意畫
    中國畫以寫意的形式出現,我們有的時候把這個寫意作為是一種手法,認為是大筆一揮,那一種就是寫意!實際上,中國畫的寫意,它是在繪畫之前首先要立意。現在人們所說的這種只是表面上就是隨便塗抹的那種,大筆用墨,比較飽滿 ,而運筆比較快,好像不拘謹 ,的一種方法。
  • 麥客藝術|寫意孔雀:佛教藝術家鄧敬民中國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鄧敬民 寫意孔雀之一/ 窗 外 世 界 /鄧敬民在我住的老式公寓裡沒有陽臺,窗臺便成了我的夢想之地。鄧敬民 寫意孔雀之二冬去春來,花開花落,這裡已經變成了鳥兒、昆蟲的樂園。鄧敬民 寫意孔雀之三疏於管理的幾年,窗前已經變成了另一番景致,一片花草、鳥兒、昆蟲的共生之地,每天我定時餵食,鳥兒越聚越多,雖是野生,去像家養,有了靈性。
  • 花鳥畫家喬宜男:在寫意裡運用了抽象性繪畫的表現方式
    給我感覺還是有現代水墨的韻味。他充分發揮水墨與筆的特性,決然不同於一般花鳥畫的樣式,我覺得這種突破和這種創新精神,即追求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覺境界的做法是很難得的。——孫克喬宜男是很有創造精神的一位花鳥畫家。
  • 國畫寫意與西方畫融合:是不倫不類?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還是需要仔細看才能看明白的寫意呢?但是兩者相結合之後又會是如何呢?大家先看下下面這幅畫作:這幅畫作是我國知名書畫藝術家龔柯先生作的《黃山松雲》,因為沒有這幅畫作創作地點,猜想是龔柯先生在週遊全國河山時所作。龔柯先生1916年生於開封,2011年逝世。少年時受業於我國水彩畫之父的李劍晨,後考入國立北平藝專國畫系。其畫作在北京、敦煌、日本等多地展覽展出,獲譽無數。
  • 齊白石的草蟲畫算工筆畫還是寫意畫?工致和寫意只是兩種方法
    這些集工致草蟲與老辣花草組合的國畫作品,到底算是工筆畫還是寫意畫呢?人們理解的工筆好像就是拓稿、上色,沒有什麼深入的技術含量,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可以做到,這其實是對工筆的誤解。工致畫比寫意畫更講究筆法,也就是線條的書寫性。由於毛筆的特殊性,書法線條各式各樣。
  • 寫意才是中國畫的靈魂!
    寫意是一切藝術最高的要求和最終的目的。1、傳統的「寫意」說「寫意」、「大寫意」,作為中國畫的畫法由來已久。「寫意」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策·趙策二》「忠可以寫意」,解釋為「公開地表達心意」。它是超越時空的創造,使中國畫保存並不斷加強和顯示著她「超以象外」的東方氣質。
  • 你們知道什麼是寫意畫嗎?不知道的可一定要看看!
    寫意畫的由來寫意畫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參與繪畫,對寫意畫的形成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中國的寫意畫又細分為寫意花鳥畫,寫意人物畫,寫意山水畫。寫意畫理解寫意畫,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個問題進行思考,分別分為「寫和意」。「寫」是指我們運用毛筆在遵循中國畫筆法的同時,運用中鋒和側鋒結合的用筆方法來進行中國畫的繪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用筆需要具有書寫性,就和我們寫毛筆字時候的感覺一樣。
  • 懷化人|湘西水哥的寫意巖霸魚
    湘西水哥的寫意巖霸魚(彭鬱)我歷來認為英雄不問出處,是金子總有發光時。雖然平時姜水行事低調又不善張揚,但是,應該說他的鋼筆寫生畫,如:《沅陵山水系列》《紅軍村風景系列》;景物寫意畫,如:《荷花桃花蘭花系列》《古寨古村古鎮系列》和他的《巖霸魚寫意畫系列》,都是很有特色很有內涵很有意境的好作品。這絕非筆者有意捧之,而是有名評為證。2008年,中國著名藝術大師黃永玉教授就對姜水的景物寫意畫,特別是《巖霸魚》寫意畫,給予了很高評價。
  • 韻致天然——程裡鵬的寫意花鳥
    首先,相對集中的幾個題材和過於豐厚的傳統局限了畫家創新求變的潛力;其次,二十世紀初以來的社會文化環境及主流美術擠壓了寫意花鳥的生存空間;最後,不得不指出的是,狂怪無理、胡塗亂抹的江湖習氣敗壞了寫意花鳥的聲譽,而門檻不高的老幹部體的介入又大大拉低了寫意花鳥的文化品格。因此,支撐當代寫意花鳥畫家潛心求索的無疑是一種情懷和文化擔當。
  • 加裡納利:對於多諾萬離隊感到有一點驚訝,但我能理解
    當被問及對於多諾萬離開雷霆是否感到驚訝時,加裡納利說:「我不知道,也許有一點驚訝,但我理解,我理解NBA和NBA的遊戲規則,所以我和球隊談了談,我和薩姆(普雷斯蒂)進行了溝通,我和多諾萬進行了溝通。我認為他同樣有可能續約雷霆的,但總而言之,我為多諾萬感到高興,因為這對於他和整個球隊而言都是一個很棒的賽季,他做了不可思議的工作, 我和他相處得很開心,與他共事真的很棒。」
  • 看這充滿寫意的春
    春之寫意小公園雖然已經開放,但是寫有「國家有難,咱不添亂,戴口罩,不聚集」抗疫牌子還沒有拆除。他拉著我,一跳一跳地喊:「爸爸,快看,小魚,小魚。」興奮勁透著口罩傳了出來。我拉這兒子的手小心地沿著池塘邊走的時候,居然還發現了一堆一堆聚在一起的小蝌蚪,綠豆大小,歡快地甩著黑黑的,細小的尾巴。這次換我激動了。我小時候的這個季節,肯定會找個瓶子抓幾隻蝌蚪,拔一根蘆葦一起放瓶子裡養著玩。拉著兒子蹲下,「兒子,你看,小蝌蚪。」「這麼多啊!」兒子喊著就要伸手去抓,我趕快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