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國畫中,寫意 筆意 立意都是啥,才能畫好寫意畫

2021-01-08 路石寫意

中國畫以寫意的形式出現,我們有的時候把這個寫意作為是一種手法,認為是大筆一揮,那一種就是寫意!實際上,中國畫的寫意,它是在繪畫之前首先要立意。

現在人們所說的這種只是表面上就是隨便塗抹的那種,大筆用墨,比較飽滿 ,而運筆比較快,好像不拘謹 ,的一種方法。

大筆用墨畫芭蕉葉

其實,中國的寫意,是借鑑於中國詩詞和中國書法的一種表現形式。

中國畫的『』樹『』作為山水畫來說,樹是山水畫當中佔相當重要的比例。

可以說一幅山水畫中樹畫好了,基本上就佔一定的成功比例了。

所以說畫山水首先要先從畫樹開始。那麼 畫樹首先要從一組樹 要把一組樹畫好了,然後你才能畫 一叢樹。畫樹的主要的方法在於經營。幾棵樹在一起要有疏密,有濃淡變化,樹與樹之間要有穿插呼應。樹葉咱們大家知道有好多種畫法,有雙勾 有點葉 有夾葉。

那麼在一組樹當中, 一般情況下有這麼幾種就完全可以了。比如說;松樹,作為一種繪畫體裁。在畫面上是比較難畫的的松針,中鋒用筆,要注意一叢樹當中的疏密關係。我在這裡說的疏密,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一棵樹本身或者是一叢葉之間疏密和聚散的關係;還有一層就是一組樹在一起,同樣存在這個問題,那就是幾棵樹的交搭。也要有一個疏密聚散的問題。

松樹

山水畫在用筆上方法比較多但是有一點,不管你採取什麼樣的筆法,什麼樣的手法來畫。但是,都要見筆意!這是突出中國畫的一個特點。筆意,就是以書法作為它的基礎的一種書寫性,中國畫的寫意,是在沒有動筆之前就首先有了「腹稿」。就有一種想要表現一種主題。在作者心中所謂的立意,然後有了這個想法在用筆去追寫。

這個心中的意這就是「寫意」。

手法就是使用的筆法或用墨的濃淡,完全都是為了畫面的「意」服務的。包括畫面的大小

用筆的繁簡,畫面的濃淡。都是為意境服務的。都是為了突出你要寫的這個主題。

通過寫這個物象表現的手法來反映出這麼一種事先立好意,然後就是根據畫面要求來進行追寫,展示。至於畫面的凡易,那要根據個人事先胸中所想像的來進行定。你認為達到你人為立了意了,也就行了!

這是個人對這個寫意,筆意,立意的一種體會,希望對愛好繪畫的同行有所幫助。有不同意見者,歡迎在下方留言,共同探討!

相關焦點

  • 寫意畫中的詩意情懷
    一幅好的中國寫意畫作品,是書法、詩文、印章的融合。在意念和情感下用筆,筆墨傳情,表現出作品的節奏和頓挫,既豐富人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又美化了現實生活,提升了人的思想品位。 中國畫偏重於形與神,所重視的問題是畫的內容及感染力,注重的是筆意、筆勢、筆力、筆法。工具和材料有筆、墨、顏料、宣紙、硯石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而寫意是以形寫神,以神寫意,詩意和書畫的結合。
  • 寫意中國畫的出路在哪裡?對寫意特性的重新認識
    廣義地說,所有藝術創作都是寫意的,包括工筆和超寫實派,這裡說的寫意畫,特指中國畫中的寫意畫,包括寫意花鳥、寫意人物和寫意山水畫。 寫意中國畫似乎已經走進了死胡同,市場、藝術二邊不討好。 寫意中國畫的出路在哪裡?
  • 畫中花鳥香 插梅即是春:王君永寫意花鳥畫賞析
    在中國畫的範疇內,花鳥畫是三大科目之一,根據題材可把中國畫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三大類。寫意花鳥畫是花鳥畫的一種。寫意花鳥畫的立意往往關乎人事,它不是單純為了描繪鳥,照抄自然,而是圍繞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關係、思想情感的聯繫,創作者的感悟,以境造意,強調「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對花鳥畫動植物的創作與欣賞,使作者與觀者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通過畫作交流溝通,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
  • 中國畫需要「大寫意」!寫意才是中國畫的靈魂!
    從先秦至隋唐,從隋唐至宋元,從宋元至明清,「寫意」一脈傳承,不斷超越:巖畫、彩陶清新本真的描畫;玉器、青銅神妙獰厲的遠古氣息;顧愷之飄逸若神的精彩絹繪;王維「凡畫山水,意在筆先」的論調;白居易《畫竹歌》「不從根生從意生」的言詞;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論顧愷之畫「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雖筆不周而意周」;歐陽修「心意既得形骸忘」、「古畫畫意不畫形」的詩句;蘇東坡論吳道子畫「出新意於法度之中」之說。
  • 你們知道什麼是寫意畫嗎?不知道的可一定要看看!
    寫意畫理解寫意畫,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個問題進行思考,分別分為「寫和意」。「寫」是指我們運用毛筆在遵循中國畫筆法的同時,運用中鋒和側鋒結合的用筆方法來進行中國畫的繪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用筆需要具有書寫性,就和我們寫毛筆字時候的感覺一樣。
  • 美術研究|寫意畫落筆須簡淨,布局布景務須筆有盡而意無窮!
    清代畫家蔣和說:「未落筆時先須立意,一幅之中有氣、有筆、有景,種種具於胸中,到筆著紙時,直追出心中之畫,理法相生,氣機流暢,自不與凡俗等。」[16]在繪畫前所立之意,就是包含了繪畫各元素的「心中之畫」,它蘊含著生命的真諦。立意過程就是對繪畫各元素進行布局、構思的過程。清代畫家方薰說:「筆墨之妙畫者意中之妙也,故古人作畫意在筆先。
  • 陳莊|對於中國寫意畫,素描色彩不是洪水猛獸!
    當然,中國畫裡的寫意,代表了中國的文化、哲學和美學,我本人也是畫寫意的,我欣賞造型嚴謹的寫意畫,寫意,可不是寥寥幾筆,信口開河。有人會反對素描對中國畫的作用,凡事一分為二,素描促進了中國畫的造型,但一味地以素描造型替代中國畫的寫意又是不可取的,近日讀到一篇陳傳席先生有關素描與寫意的短文,覺得有理,引為下,供業內朋友甄別。——陳莊(水墨畫家,本名陳會衡,祖籍衡陽。
  • 中國畫:造型、筆墨、寫意和意境
    諸凡個人的品性、學養、才情均能在筆墨中展現。中國畫的意不僅體現在超境之中,還體現在中國畫的所有藝術語言之中,首先紙的特有性能,造就了中國畫不是追求寫實,而是寫意和表現的,可以說中國寫意畫一出手就是表現主義和理想主義。中國畫強調用筆,強調以書入畫,用筆講究平、留、圓、重、變從根本上詮釋了中國畫用筆的本質,它包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書寫過程中所表達的線,深深地印證著作者的每一次心靈軌跡和情感。
  • 發現畫派創始人金巖:中國畫的核心是無意而非寫意
    而西畫是寫實,是科學,但哲學又是科學之母,因此西洋畫根本不如中國畫。二是,以徐悲鴻為代表的認為:中西要結合,中國畫也要搞素描、弄光影、懂解剖、講透視,要用西洋畫來改造中國畫。三是,以潘天壽為代表的認為:中畫和西畫是兩個體系,是兩條平行線,不能相交,中西要拉開距離,要各自獨立。
  • 畫好山水畫的技巧,都需要準備什麼?
    如大、中、小號的"白雲筆","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毫筆。 2:筆的使用方法學畫初學時用筆不必全部齊備,最初有大中小几枝就可以了。要從難要求,這對基本功的訓練大有好處。待畫熟練了,在進行創作時,可以多準備一些筆,選用好筆。每次作完畫,一定要用清水把毛筆清洗乾淨,防止宿墨和餘色滯留筆根,破壞筆的性能。
  • 2019國家藝術基金中國畫寫意人物畫人才培養項目
    「其實很多繪畫的問題都是實踐的問題而不是理論的問題。你畫出好的東西來了,人家就跟你跑。這就是引領作用,沒其他的話好說。」花俊教授以講座《從水墨到水墨》講述自己從求學到旅居海外再到回國任教的藝術歷程。從傳統水墨畫到當代觀念創作再到回歸。
  • 齊白石的草蟲畫算工筆畫還是寫意畫?工致和寫意只是兩種方法
    這些集工致草蟲與老辣花草組合的國畫作品,到底算是工筆畫還是寫意畫呢?人們理解的工筆好像就是拓稿、上色,沒有什麼深入的技術含量,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可以做到,這其實是對工筆的誤解。工致畫比寫意畫更講究筆法,也就是線條的書寫性。由於毛筆的特殊性,書法線條各式各樣。
  • 從文化比對中,尋找油畫如何展現「寫意」!
    在中國傳統藝術體系中,「寫意」的表達十分重要,特別是宋代以後,文人畫的迅速發展推進了中國寫意畫的發展。「寫意」一詞可分開來分析。其中「寫」是指技法層面的,是為表現思想內涵所運用的手法;而「意」是中心思想表現畫家所想,是一幅畫內在傳遞的思想和精神。「寫」的過程要像書法一樣言簡意賅;而「意」則要作畫不受外在形態的制約表述作者所想。
  • 劉亞璋:我對「寫意」的一點理解
    ,中國繪畫寫意特徵的出現較之文人畫的歷史更為久遠,不過,正如同文人畫的產生也是歷史漸進的過程一樣,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文人畫的產生和發展與中國畫寫意性美學特徵的強化很顯然是一個同步的過程。因此,不了解文人畫的文化價值取向,我們就很難理解「寫意」這種繪畫藝術形態。
  • 林木:差強人意和寫意精神
    合在一起,當然是不如人意的意思。加上此詞比較生僻一些,知道的人不多,意思理解起來似乎也不算困難,用一用也挺有文採,於是在許多人的文章中也就常能看到,一些名人也用,用法就如同上述。寫的人如此寫,看的人如此理解,所以沒人覺得有問題。但其實,古文中此「差」念chā,是「尚」「較」之意,「強」即振奮、滿意。「差強人意」即尚能讓人滿意。所以現在大多數人使用「差強人意」一詞都用錯了,意思都用反了。
  • 中國畫:美在神、情、意、趣!
    理論當然是來自實踐的,中國的繪畫藝術以線造型,大膽概括提煉;講究虛實相生,形成了一 系列獨特的藝術手法,比如捨棄背景,留有空白,單線勾勒,水墨寫意等等,都使得藝術更加純美精粹。 也正是在這一思想影響 下,「離披點劃」「時見缺落」「筆雖不周而意周」的疏體,即現在所說的寫意或意筆畫,得到登峰造極的發展。
  • 美術研究|論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與印象派風景油畫的共同性!
    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藝術作品繪畫主導理念為表現論和表現性, 強調筆墨、 意境以及線條。 印象派風景油畫將西方國家繪畫中的表現論和表現性繪畫帶向一個巔峰, 在西方繪畫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 但是中國寫意山水畫和印象派風景油畫不論是從繪畫觀念還是表現形式上來看, 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相似性。
  • 略評莫各伯「寫意五彩竹」的歷史意義
    莫先生在這中國傳統「文人畫」的重要題材上長達半個世紀的藝術探索現今看來已是頗見成果!而只要是真正對於"中國畫史"有過全面了解,有「歷史視野」的畫家或藝術評論家都曉得,無論是畫什麼題材的中國畫,要真正畫得好,畫得到「家」,可以說都絕非易事。如沒有紮實的「繪畫基本功」和數十年的探索功夫包括「綜合性藝術文化學養」以及還有「天賦」也可以說是「悟性」是難以達到的。
  • 【讀書】張永傑:寫意的生活
    亳州廣播電視臺主持人 張永傑《寫意的生活》寫意是中國畫的一種表現手法,與工筆相對的一種表現手法,它要求用粗放、簡單的筆墨,畫出表現對象的形神,表達作者的創意。其與工筆畫的主要不同是工筆偏重寫實,而寫意畫偏重表意,偏重於表達作者內心對事物感悟。
  • 恣意揮灑:鍾增亞中國畫寫意人物作品欣賞
    鍾增亞幼承家學,酷愛藝術,17歲考入廣州美術學院附中,196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生從事中國書畫藝術的創作與研究,始終以生活為源泉,在生活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使傳統文化在現代觀念的筆墨探索、融匯中不斷創造出書畫藝術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