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專題系列——詞彙(單音詞)

2020-12-16 文言清流

從詞彙的發展中明顯地看出,文言詞彙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個是單音詞佔優勢;另一個是一詞多義。今天主要談談單音詞佔優勢的情況。

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時期,語詞不很豐富,加上書寫、記錄語言等方面的困難,所以人們使用詞語儘量從簡,便出現大量的單音詞。據統計,單音詞在《詩經》中佔90.3%,在《左傳》中佔89%,在《史記》中佔80%;而從宋代的《水滸傳》開始至近代作品,單音詞減少到30%至20%。從統計中,除看出單音詞逐步向複音詞發展變化外,我們也清楚地看到在古代語言中單音詞佔優勢的實際情況。正是這個原因,所以用現代漢語翻譯一篇文言文,篇幅要長得多,在通常情況下,要比原文長一倍左右。

《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中去標點222個字,可是一般譯文卻需要450多個字。對文言詞彙中單音詞佔優勢這一特點要有足夠的認識,因為它與我們閱讀文言文的實踐活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一、提醒著我們,讀古文時要注意,在多數情況下一個字就是一個詞;不要用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去誤解古代由兩個單音詞組成的詞組。如:

廉頗藺相如列傳

(1)《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壁有瑕,請指示王。」(璧上有斑點,請讓指出給大王看。)

句中「指」、「示」在古代是兩個單音動詞,「指示」為聯合詞組,意思是「指出,讓……看」;而在現代漢語裡,「指示」則為雙音詞,意思是上級對下級「下達的意見或要求」。

(2)《易經.革卦》中「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湯武變革天命,既順應了天意也適應了人願。)

句中「革」、「命」在古代也是兩個單音詞,「革」是動詞,「命」是名詞,「革命」為動賓詞組,意思是「變革天命」;「革命」在現代漢語裡則為雙音詞,意思是指「事物的根本改變」。

從上述例句中可見,「指示」、「革命」等文言中是詞組,而在現代漢語中則是雙音詞,意義截然不同。這一類由單音詞組成的詞組在文言文裡面很多。如文學、聰明、博學、結束、圖書、影響、光陰……。讀文言文時,切切不要用現代漢語裡的雙音詞的意義去誤解古代由兩個單音詞組成的詞組的意義。在注釋、翻譯文言文時,通常要把單一你注釋、翻譯成現代漢語的雙音詞或詞組。

二、在認識單音詞佔優勢這一文言詞彙特點的同時,要防止產生一種片面性認識,即以為文言詞彙完全是單音詞,而把20%左右的複音詞拆開作為兩個或幾個單音詞去理解,這同樣會誤解語句的願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三種複音詞:一是單純複音詞;二是偏義複詞;三是合成複詞。如:

離騷

(1)《離騷》中「勉遠逝而無孤疑兮,孰求美而釋女?」(你還是努力自勉到遠方去,不要猶豫!只要有人誠心尋求美才,誰會把你放過呢?)

句中的「孤疑」,原是兩個單音詞,但是,結合為單純複音詞以後則表示「遇事猶豫不決」的意思,若拆開講「孤」和「疑」,那就失去了複音詞「孤疑」的意義了。

還有比如耿介、憔悴、曖昧、朦朧、蝴蝶、滿滅等等,都是單純複音詞。

陳涉起義

(2)《陳涉起義》中「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句中「鴻」、「鵠」原是兩個單音名詞,「鴻」是大雁,「鵠」是天鵝。可是在句中連文構成偏義複詞,「鵠」,表義;「鴻」,無義,作為陪襯。

還有比如園圃、得失、利害、禍福、往來、安危等等,都是偏義複詞。

(3)《陳涉起義》中「復立楚國之社稷。」(重新建立楚國的宗廟。)

句中「社」、「稷」原是兩個單音名詞,「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在句中「社稷」構成合成複音詞後就失去了原單音詞的意義,而具有了統一的新的意義,講作「宗廟」,指「國家」。

還有比如足下、商賈、君子、天下等等,都是合成複詞。

關於文言文中的詞語,遇到以上情況的詞語,一定不要拆開講或望文生義。勤學習、多查閱工具書和注釋,一定能體會更好的文言文閱讀快感。

相關焦點

  • 文言文專題系列——古今詞義的異同
    這一類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等,都是一些基本詞彙。它們的生命最長、生命力最強,從古代一直沿用到今天,意義和用法都沒有什麼變化。文言文中遇到這一類詞,按它們在現代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就不會造成文字的歧義。二、文言中已經消失或死亡的詞。由於歷史的而發展變化,有些事物或情況,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所以,表示那些事物或情況的詞也就消失或死亡(除非在敘寫歷史之類的材料時使用)。
  • 文言文專題系列——詞彙(一詞多義)
    所以,人們使用語言時,往往以一個詞代替兩個或幾個詞使用,也就是一個詞賦予它幾種意義。因此,出現一詞多義的現象。一個詞語具有的幾種意義之間,關係不等,有密切的,有不很密切的,有疏遠的,或沒有聯繫的。因此,它們的用法也往往不同。如「該」字,在中古以前當「完備」講;近古以來,又有了「應當」的意義。顯然,這兩種講法,在意義上沒有聯繫。
  • 文言文專題系列漢字(漢字的起源)
    甲骨文金文甲骨文-金文中國漢字的魅力,有沒有一睹古代文言文的風採,下面將為讀者更好的了解文言文,特製作文言文專題系列,還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因為,文字畫是整副的圖形和語言相結合,表示整段的意思,不能代表語言的最小單位——詞,所以,它不是記錄語言的文字。但是,文字圖畫發展成為圖畫象形文字,它不僅能夠與語詞一一對應,能夠按詞序排列,而且能夠表示讀音和意義。所以,稱「圖畫象形文字」是漢民族使用的最原始的文字。
  • 學霸秘籍:高中語文文言文翻譯知識總結,逆襲文言文,就要這麼學
    簡言之,通讀全句,標註要點;關注全文,準確理解;按照詞序,對應翻譯;調整全句,符合規範。2、翻譯的方法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儘可能文意相對。
  • 文言文專題系列——同義詞辨析
    文言文中總會遇到一些生字難詞,如果不了解這些生字難詞,它就像攔路虎一樣,成為閱讀文言文的障礙。要掃除這些障礙,能夠獨立解釋生字的能力,提供二種辦法,一種是要學會使用工具書;第二種要掌握辨析詞義的方法,尤其是同義詞的辨析方法。
  • 班主任精心整理:初中三年文言文「一詞多義」全匯總,值得收藏!
    班主任精心整理:初中三年文言文「一詞多義」全匯總,值得收藏!文言文作為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很多同學的難點部分。經常聽見不少學生抱怨,文言文難學難懂,實用性也不強,讀都讀不通順,學習起來沒什麼意義。其實學生的抱怨不可被否認,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 老師在線談初中文言文答題技巧,並贈七年級文言文實用預習資料
    文言文學習一直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很多同學談「文」色變,感覺這是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山。實際文言文學習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找準切入點,掌握一定的方法,便會越學越輕鬆。1.首先,明確學習目標,複習鞏固文言文考點常識。
  •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義整理,都是常出錯的知識點,建議多背!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初高中語文的必修內容,無論是在平常上課期間,還是在課後練習的時候,文言文都佔據了很多的學習時間。很多學生覺得在初中階段老師對文言文的講解會非常細緻,只要照著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腳印的掌握就夠了。
  • 2020教師招聘文言文高頻詞彙總結(一)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教師招聘文言文高頻詞彙總結(一),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文言文高頻詞彙總結(一)   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固定
  • 文言文翻譯法之一: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
    由於我們今天的語言與文言文已有了很大不同,所以今天的人們在學習文言文時,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用現代文讀懂文言文的意思,這就用到了一種手段——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的方法有多種,但用得最多的手段就是「釋」法。即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
  • 文言文句子翻譯三原則,兩手段,六方法,你知道具體指什麼嗎
    文言文翻譯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閱讀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來都是文言文閱讀必考的一種題型,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一個重點內容,因而我們有必要加強文言文翻譯能力的培養,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譯技巧,以便更好地駕馭這一題型。
  • 有道詞典筆全新升級:語文課標詞、古詩詞、文言文……都能學
    近日,網易有道詞典筆實現全新軟體系統升級(以下簡稱OTA升級),加入語文學習功能,涵蓋目前中小學語文課標詞彙、古詩詞、文言文等權威、全面的語文學習內容。  有道詞典筆最新升級的語文功能,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涵蓋識字啟蒙、詞彙擴充、國學成語故事及古詩詞翻譯賞析等多類常見語文學習內容。
  • 文言文中實詞的古今異義都有哪幾種情況?
    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我們經常見古漢語中一些字形相同而與現在的詞意義用法不同的詞這類詞語叫做古今異義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文言文中古今異義詞都有哪些情況。一、什麼是古今異義。古今異義是指由於語言的變遷,相同的一個詞在古文中的意思和現代文中的意思相去甚遠,這些詞原先的意思便是古義,現在變化了的意思便是今義。如《桃花源記》中的語句:「未果,尋病終。」尋:今義,找、尋找的意思。古義,不久的意思。
  • 用透析法閱讀文言文,拉升語文高考分數
    伍教練還是從白話文中混雜點文言文的《金瓶梅》開始的……不用背,只需讀一遍精讀是邪路,鑽牛角尖精神可嘉卻大局觀盡失,嚴重限制了你的語言輸入量,無法迅速擴大詞彙量,語言能力只能原地踏步。磚家建議背誦N篇文言文名篇、《古文觀止》重點篇目,費力不討好。無論背古文還是背英文,都是效率低下的學習行為。
  •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總結-一詞多義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總結-一詞多義   八、一詞多義   知識點總結   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比較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中是一個義項,在另一個句子裡又是一個義項。一般說來,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均有一定的聯繫。
  •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義練習,考試經常考,建議全掌握!
    對於初中生來說,經過小學階段對文字的積澱,已經可以更好進行古文的學習,所以在初中的語文中,開始了文言文的出現。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文言文的學習中真的需要大量的背誦。但是很多文言文的文章,讀著生澀,理解困難,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文言文的背誦確實是一個難點。然而,考試的時候,文言文又是必考的,同時出的題型也是變化多樣,如果只是單純的背誦還好,有的題還需要你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解釋,這就考驗了大家對文章的理解水平了。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考點匯總,建議收藏!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考點匯總,建議收藏!文言文是語文必考的知識點。大部分同學都是在初中階段開始接觸的。初一主要是了解文言文這種文體,初步讓同學們了解以及閱讀。上了初二,則是對文言文一些通假字詞的掌握翻譯。
  • 文言文BERT:李白用的詞都沒我選得好
    中文BERT-wwm(基於全詞遮罩技術的中文預訓練模型)是哈工大和訊飛聯合發表的模型,在中文BERT的基礎上,修改了預訓練階段的訓練樣本生成策略。全詞遮罩(Whole Word Masking),指原來的遮罩(mask)只隨機遮一個字,現在則會對一個詞的所有字進行遮罩。
  • 2019-2020語文部編版九年級文言文專題之一《出師表》知識梳理
    文言文在語文中的重要性不必多說了吧,文言文作為語文考試的必考內容,佔分率高,其考查範圍之廣、考查題型之靈活,對學生而言已開啟新的考查模式和學習方式,需要學生用新的思維去學習、理解、感悟古詩文內涵。準確的來說文言文這個版塊是從初中開始,在初中高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掌握不好它,語文成績是很難上去的。的確,文言文在語文學習中算得上是一個比較有困難的問題,主要在於與現代文的格格不入。一些古今異義詞和古代知識點理解等,這些都是一個困難項。文言文原文、譯文及閱讀訓練,通過讀、感、悟等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記憶文言文。
  • 文言文中的雙音節詞釋義應注意的問題
    就是要搞清楚單純詞和合成詞的問題,我們先引入語素這個概念。所謂語素就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比如下面這句話:媽媽坐在沙發上吃了一串葡萄。一共有媽媽、坐、沙發、上、吃、了、一、串、葡萄共9個語素。其中沙發、葡萄是由兩個字構成的雙音節單純詞,而媽媽則是合成詞中的疊音詞。所謂單純詞就是只有一個語素構成的詞。可以是單音節、雙音節或多音節。合成詞就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語素構成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