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實詞的古今異義都有哪幾種情況?

2020-12-23 老楊龍門陣

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我們經常見古漢語中一些字形相同而與現在的詞意義用法不同的詞這類詞語叫做古今異義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文言文中古今異義詞都有哪些情況。

一、什麼是古今異義。

古今異義是指由於語言的變遷,相同的一個詞在古文中的意思和現代文中的意思相去甚遠,這些詞原先的意思便是古義,現在變化了的意思便是今義。

如《桃花源記》中的語句:

「未果,尋病終。」尋:今義,找、尋找的意思。古義,不久的意思。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交通:今義,是各種交通運輸的總稱。古義,這裡指交錯相通。

二、理解和掌握常用實詞的古今異義。

文言文中實詞的古今異義有以下幾種情況:

(1)詞義擴大。文言文中,某些詞的原有意義比較小,後來它的意義有了發展,應用範圍比原來廣泛了,這種現象叫詞義的擴大。詞義擴大的特點是:今義大於古義,古義又包括在今義之中。是概念外延的擴大,詞義由特指到泛指,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或者應用範圍擴大。

例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

渴,欲得飲,飲於河、渭。(《夸父逐日》)

「江」「河」在文中專指長江、黃河,今天泛指一般河流,比過去詞義擴大了。

(2)詞義縮小。指詞的古義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變得狹小的現象。

例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例句中「妻子」,指妻子和兒女,今僅指男子的配偶。

再如「臭」,文言文中表示好氣味、壞氣味皆可,現在只表示壞氣味。

(3)詞義轉移。古漢語中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展,由原來表示的對象,轉移為表示另一種對象,這就叫詞義的轉移。

例如:與人期行,相委而去。(《陳太丘與友期》)

例句中「去」,指離開;今天意思正好相反,說去某地,是到某地去,而不是離開某地。

例如:男有分,女有歸。(《大道之行也》)

例句中的「歸」,古義是女子出嫁,今義指「返回、歸還」。

(4)感情色彩變化。古今詞義在演變的歷史過程中,褒貶意義相互轉化的現象,叫作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例句中的「卑鄙」一詞,古義表示出身低微,見識淺陋,是一個表謙虛的中性詞,今義指品質惡劣,變成貶義詞了。

(5)名稱說法改變。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稱呼,在現代漢語中已換成另一種說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或固定短語中還保留著。

如「足」改稱「腳」,「甘」改稱「甜」,「目」改稱「眼睛」,「日」改稱「太陽」,「寡」改稱「少」等。

(6)單音詞變雙音詞。現代漢語裡的少量複音詞,在古漢語裡要分開來解釋,解釋時還要將單音詞變為雙音詞。

如「可以」,現代漢語為複音詞,意思是表許可、贊同,但在古漢語裡,應將「可」和「以」分開來解釋,「可」解釋為「可以」,「以」解釋為「用來」。「則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了」一句中的「可以」即是。

(7)詞義弱化。所謂「詞義弱化」,就是指同樣的詞語,在古代時所表示的語義較強,而今天所表示的語義則較弱。

如:「狠」,古義是兇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現在表示的程度不怎麼高深。「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現在表示埋怨、責備。

(8)詞義強化。所謂「詞義強化」,就是指同樣的詞語在古代表示的意義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語義增強了。

如:「恨」,古代表示遺憾、不滿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懷恨。「誅」,最初只是責備之意,後來強化為「殺戮」的意思。

當然,我們在了解古今異義現象時,還要注意兩點:古義一般都是以具體的語境為基礎;今義以常用義為準。

三、命題規律

《課標》要求初中生應掌握古今異義及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因此,古今異義現象是初中語文的重要考點之一。常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等。

四、備考策略

1.掌握古今異義詞的特點及規律。

2.積累常見的古今異義詞並注意其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

相關焦點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考點匯總,建議收藏!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考點匯總,建議收藏!文言文是語文必考的知識點。大部分同學都是在初中階段開始接觸的。初一主要是了解文言文這種文體,初步讓同學們了解以及閱讀。上了初二,則是對文言文一些通假字詞的掌握翻譯。
  • 初中語文文言文看不懂怎麼辦?文言文閱讀理解有訣竅!
    3、內容理解題解題策略4、文言文閱讀答題四步走5、關於翻譯文言語句翻譯順口溜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近40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將專欄加入書架,就可以閱讀其餘章節初中文言文閱讀考題可分為三類,即詞語解釋題、內容理解題和句子翻譯題。
  •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梳理,古今異義,通假字,預習及複習專用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是許多同學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古人賞花賦月,到了課本上就成了如同嚼蠟的知識點。例如被大家吐槽的「通假字」,還有同一個字,古今意義卻大不相同的「古今異義」,都成了折磨大家的痛點。想要在文言文這一版塊兒儘量不丟分,只有多記多背,因為你見的通假字多了,見的古文多了,自然能領會到古人寫詩寫詞的情境,感受到古人的用詞習慣,那樣即使你在考試中遇見的不是課本上的知識,你也能從容應對。
  •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實詞考點,一詞多義現象與解題技巧點撥
    如何學好文言文?特別是中考之前的衝刺階段,大家都很關心。正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關鍵。 閱讀理解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明確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其次要掌握一些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異義現象,再次,要了解文言句式的特點與用法。
  • 初中語文:7-9年級文言文虛詞分類+順口溜,非常有用,速收藏!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必背的考點,在文言文題型中,翻譯是首要任務,只有明確文章的內容,才能根據卡考點來進行題目的解答,其中文言文中常考的實詞和虛詞,就應該放在首位進行學習和理解,尤其是實詞,是文言文的重中之重。
  • 主任推薦:初中語文必背180個文言文實詞,學霸早已熟爛於心!
    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學習文言文,首先是因為要背誦大量篇目,枯燥乏味難懂,其次是文言文考試題型難度比較大,很多同學在文言文這一塊丟分較多。但是同學們要清楚,文言文在語文考試中佔據重要的位置。隨著中考政策的調整,對文言文的考查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不僅要求背誦的篇目增多了,還對文言文中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考查要求有所提高。在學習文言文過程中,很多孩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不正確,導致花費很多時間學習,但最終的學習效果卻不好。想要學好文言文,我們要腳踏實地掌握每個疑難字的字義和用法。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
    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常考文言實詞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複詞、詞類活用等5大類,其中對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義複詞相對較少。元顥失敗,元邃被裝入囚車押送到洛陽,原先的屬吏、門客都拋棄他而離開,只有申徽去送他。等元邃被赦免,他就廣招賓客朋友聚會,讚嘆申徽有古人風骨。孝武初年,周文帝和他交談,認為他是個奇才。周文帝觀察申徽(認為他)深沉細緻有氣量,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託他去辦,於是(申徽)做了大行臺郎中。
  • 備戰2020中考語文專項——常見文言文實詞的含義
    綜觀近年考情,該考點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考查特點:1.從考查方式看,中考對文言實詞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1)單獨考查,即從文言文中選出四個語句,要求解釋加點的實詞的意思。考查時,以單音節詞居多,雙音節詞也時有出現。(2)偶爾在選擇題中與虛詞混合在一起考查。
  • 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之古今異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之古今異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__委屈、委託__   5.元方入門不顧   古義:__回頭看__  今義:__照顧__   6.與人期行   古義:__約定__  今義:__日期__   7.下車引之   古義:__拉,牽拉__  今義:__引用__   8.不亦君子乎   古義:__有才德的人
  • 老師在線談初中文言文答題技巧,並贈七年級文言文實用預習資料
    文言文學習一直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很多同學談「文」色變,感覺這是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山。實際文言文學習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找準切入點,掌握一定的方法,便會越學越輕鬆。1.首先,明確學習目標,複習鞏固文言文考點常識。
  • 學習成語中的文言文
    本文是我的原創書《學成語 ,通文言》的編寫體例編寫體例1.本傳共收錄成語5000 餘條,主要是針對高考大綱要求的120個(本書加入7個,實為127個)實詞。2.本書收集常見成語為主,在全面展示該字的各個義項的同時,為突出文言文古今異義特點,也選用了不常用的成語(包括常見的詩詞、名句、格言)。個別意項實在無法找到成語,則作闕如處理。3.詞條編排規則是:先列出要解釋的單字,然後分別列出其意項,舉出該義項的成語,並如以解釋。一個意項多條成語的,逐條列出。
  • 學好文言文和古詩的方法一樣,先學字後學句,將心比心才能有共情
    不少同學都覺得,和古詩詞比起來,文言文很難學。光是實詞、虛詞等語法就能把人學迷糊了,而且古代人真的是這麼說話嗎?大家用文言文交流起來也太費勁了。我們的學生站在現代語文的基礎上看古代漢語,有不理解的地方很正常。知識學好文言文,其實和古詩詞的學習方法一樣,都是先疏通文字再理解句子,將心比心才能有共情,體會到古代人通過文字表達的情感。
  • 文言文閱讀——虛詞考情分析和備考建議
    客觀題一般考察詞語的意義或用法;主觀題一般會出句子翻譯題,句中實詞、虛詞的翻譯為採分點。二、考點分析及備考建議這一部分主要考察對於文言文知識的把握,考查角度有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斷句、篇章閱讀等。需要學習的知識點比較多,不易理解,考生普遍反映文言文學習難度較大,在此特提出一些考點分析和備考建議作為參考,考生後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備考。
  • 古今異義、通假字等讓你眼界大開,趣味多多!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成語中的古今異義、通假字等你了解多少呢?快來了解其中的奧妙與趣味吧!01古今異義從古到今,詞彙在不斷發展,體現在實詞上,最顯著的就是詞義的古今變化。
  • 學霸秘籍:高中語文文言文翻譯知識總結,逆襲文言文,就要這麼學
    今天我們清北助學團的學霸們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語文文言文翻譯知識總結》,幫大家系統地解決在文言文上學習的困境,爭取考試不丟分,守住陣地。2、翻譯的方法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儘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 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大全,語文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務必列印
    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大全,語文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務必列印荀子勸學中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之說,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講的就是語文的學習是需要知識的積累的。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古今異義字」「一詞多義」等現象,是需要學生必須掌握的,但是零碎知識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積累的,所以作為教師,必須注意在日常的教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基於此,下附一份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大全,語文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務必列印!文末附有完整版下載(100%免!
  • 「古今異義」成語中的「四大天王」
    「古今異義」類成語非常多,最突出的代表有4個,可稱之為古今異義成語中的「四大天王」,它們分別是: 七月流火:專業名詞被形象的感受所替代 空穴來風:無趣的通假字與有趣的對比
  • 中考語文的文言文題目越來越難,學生表示一籌莫展,掌握這三點
    很多中學生學了好幾年文言文,還跟剛開始接觸文言文時差不多的情況,仍然是一頭霧水,不僅理解不了句意,就連通讀全文都很困難,有時候讀到文章的一半,連自己都感覺到好笑,讀了半天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這樣的狀態,直接導致臨近中考,對語文文言文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 夯實基礎,掌握模板,文言文高分不愁!
    一、基本認識——不可能句句都理解,但是題目可以全做對,關鍵要細心。1.文本的閱讀難度不會很大。即使有些難,但不妨礙做題。2.接觸文言文閱讀試題時,先要從整體把握閱讀材料。二、必備知識1、文言文複習的知識積累很重要,18個文言虛詞各個義項要熟記,例句要讀懂、體會。120個文言實詞的義項、例句要讀1—2遍。複習文言句式(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句)與詞類活用。梳理複習教材裡的文言文,包括注釋、課後文言實詞、虛詞、一詞多義、文言句式等練習題。
  • 初中文言文吃透這180個實詞+18個虛詞,考試文言文「0」扣分!
    文言文吃透這180個實詞+18個虛詞,文言文「0」扣分!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初中語文成績掉了很多,一方面是現代文閱讀,另一方面是文言文,兩個都是嚴重的扣分點,前面我已經個大家分享了現代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