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高中學生體檢中,要求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一、抑鬱症已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7年發布的《抑鬱症及其他常見精神障礙》(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報告,目前世界範圍內預計有超過3億人飽受抑鬱症的困擾,全球平均發病率在4.4%左右。
但在我國,約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九成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規範專業治療。阻礙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因素中,有個人對病症的模糊認識,也有社會對抑鬱人群的偏見。有不少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
二、抑鬱症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
近年來,抑鬱症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相較於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鬱症更不容易被發現。
有專家指出,抑鬱症和壓力有關。壓力下大腦產生應激反應,身體高度警覺,調動生命潛能應對危機。危機緩解後,大腦會關閉反應,休養生息。一旦壓力持續,應激反應長啟不關,慢性壓力就會讓身體機能耗損,引發抑鬱。
而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排名競爭、長輩壓力、升學氛圍、人際關係等等壓力撲面而來,他們大多數還未掌握正確應對壓力和處理情緒的能力。
三、升學e網通上線「高中生抑鬱症防治解決方案」
無論是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亦或者學生本人,積極防範青少年抑鬱症,學會正確看待青少年抑鬱症、學會與抑鬱症相處,已成為無法逃避的命題。
近日,升學e網通心理團隊整合自有平臺現有資源,緊扣《方案》重點工作要求,推出《高中生抑鬱症防治解決方案》。以抑鬱情緒篩查為入口,構建「學校-家長-學生」三位一體的防治輔導體系,幫助學校建立學生情緒檔案,有效開展抑鬱症防治工作。
1、全面篩查學生情緒健康水平,建立學生檔案
升學e網通心理團隊以國際經典心理量表——《抑鬱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為藍本,開發而成《高中生情緒狀態自評測驗》。通過分析學生的日常表現、行為變化和身體反應等方面的信息,評估學生當前的抑鬱焦慮水平。
在獲得測評分析報告後,升學e網通將針對個人問題、群體問題和突發事件提供三種應對思路,幫助學校充分挖掘測評價值,及時有效地幫助存在風險的學生。
以群體問題為例,升學e網通將為老師提供「情緒調節主題班會課」教案及PPT素材,帶領學生從識別負面情緒-獲取情緒主控力-緩解情緒衝突-構建情緒舒緩系統四個層面,層層提升情緒調節能力,降低負面情緒對學生和生活的困擾。
2、構建「三位一體」抑鬱防治體系
升學e網通誠邀心理名師,為廣大心理老師和班主任打造零基礎入門心理諮詢技巧課。
通過課程,老師可學習如何將心理諮詢技巧融入到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中,讓老師能更及時有效地幹預學生的抑鬱情緒狀態,在日常教育中降低心理健康風險。
特邀家庭教育專家馬紫月老師,通過六節家庭教育公開課,深入淺出解析高中生群體抑鬱、焦慮情緒的來源及教育思路,讓家長獲得實實在在的孩子情緒應對方法,成為防「抑」重要力量。
青少年學生是重點關注的抑鬱症防治人群之一,升學e網通精選平臺優質內容,包括心靈板報(科普文章)和心晴FM(音頻)兩種形式,幫助學生科學認識抑鬱症,減少學生對「抑鬱」的誤解,提高自我防護意識,獲得有效的情緒調節方法。
青少年學生是重點關注的抑鬱症防治人群之一,升學e網通精選平臺優質內容,包括心靈板報(科普文章)和心晴FM(音頻)兩種形式,幫助學生科學認識抑鬱症,減少學生對「抑鬱」的誤解,提高自我防護意識,獲得有效的情緒調節方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